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_分节阅读_第56节
小说作者:胡六月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68 KB   上传时间:2025-09-06 14:37:23

  袁毅认可了姜凌的说法:“也对, 这种事情肯定是越早发现越好。”

  停顿片刻之后,袁毅再次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你闻到特殊气味,这只能说明他吸毒, 并不能说明他认识玉华啊。你说他俩关系匪浅, 怎么看出来的?”

  姜凌道:“我那不是诈了他一下吗?”

  袁毅这才想起, 当时姜凌走到长椅前,面对抬起头来的陈暮,她曾问过一句:你来看应玉华?

  姜凌解释:“他当时的反应很可疑,肌肉僵硬,眼神呆滞, 这是一种冻结反应。人只有遇到危险时,才会出现这种反应。”

  袁毅经常与人贩子打交道, 审讯过无数罪犯,当然知道冻结反应的存在,也明了审讯时出现冻结反应代表什么。。

  电话那头传来“啪!”地一声,紧接着是袁毅带着怒火的声音:“这小子嘴真严!他明明认得玉华, 为什么要瞒着?可恶!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

  负责做记录的周伟飞快地在本子上写着,刘浩然则用钦佩的眼神看着姜凌, 如果不是姜凌在打电话, 他恐怕早就马屁滚滚了。

  刚才刘浩然也有袁毅类似的疑惑,但听姜凌解释完, 不由得眼前豁然开朗。

  随时对身边可疑人物保持警惕,适当时候诈一诈观察对方反应, 这一招将来在社区巡逻的时候可以用上。

  姜凌问:“准备怎么处理陈暮?”

  袁毅现在恨得牙痒痒,恨不得痛打陈暮一顿。

  他比应松茂大几岁,小时候和他一起在家属院里玩耍的时候,玉华总在一旁乖乖地看着。化工厂家属院里的男孩子都被父母警告过, 不许欺负玉华。

  在袁毅心目里,乖巧可爱的应玉华就如同自己的妹妹一样。现在听说玉华竟然和一个吸毒人员有染,怎么不叫他气愤填膺?

  袁毅咬着牙说:“我们在他身上没有发现毒品,初犯一般拘留几天,再送他接受社区戒毒。”

  姜凌冷声道:“别。社区戒毒对他没有用,直接送戒毒所强制戒毒吧。”

  一想到陈暮被带走时的场景,姜凌便觉得心里堵得慌。

  他不承认认识应玉华、否认他来医院是想探望她。但当他胳膊被反拧着,被袁毅压住半边身体时,他转身将目光投向303病房紧闭的门,那双波光荡漾的桃花眼里满满都是深深的痛苦与悔恨。

  面对这么深情忧伤的眼神,应玉华哪里招架得住?

  或许,他们是真的深爱过吧?

  袁毅二话不说便应承了下来:“行,听你的。”

  社区戒毒行动自由,强制戒毒那就不一样了。正好趁这个机会把陈暮与应玉华分开,免得害了人家好姑娘。

  姜凌像听到了他心里所想一样:“让他在戒毒所里多待一段时间,不要让他接触玉华。”

  姜凌在监狱里接触的吸毒人员,毒瘾不发作的时候看上去挺正常,但是一旦毒发就会变成野兽。吸毒时间越长,体内的人性越少、兽性越多。

  玉华和这样的人纠缠,能有什么好结果?

  这一次自杀没有成功,会不会有下一次?

  应松茂是不是因为失去了妹妹,知道她与陈暮交往,由此憎恨毒贩,立志投身禁毒事业?

  一想到应松茂原本的命运是英勇牺牲,姜凌的心便揪成一团。

  不行!必须全力以赴,帮助应玉华,改变应松茂的命运。

  袁毅当即拍着胸脯表示:“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姜凌提醒他:“最好问问他拿毒品的渠道是什么?如果能够顺藤摸瓜,说不定是大功一件。”

  晏市并非边境城市,市公安局涉毒案很少,目前还没有成立缉毒大队,遇到涉毒案件一般都是由一大队或者二大队处理。

  袁毅在电话里头“嗯”了一声:“行,我把这小子移交一大队,让他们好好审审。唉!你说咱们这几年对毒品严格管控,怎么还是屡禁不止?”

  姜凌沉默不语。

  其实原因是什么,每个警察心知肚明。

  毒品的暴利,非一般人能够想象,虽说国内禁毒力度很大,但总会有毒贩为了赚钱铤而走险。

  袁毅没指望姜凌回答自己这个问题。

  可是他恨啊。

  恨这些毒贩丧尽天良。

  也恨这些吸毒人员不珍惜生命。

  袁毅再叹了一口气:“陈暮这小子是我们化工厂的子弟,如果他爸妈知道他吸毒,得多难过啊。”

  晏市化工厂很大,包括六个分厂,袁毅与陈暮不认识也很正常。但同为厂子弟,看到陈暮吸毒,袁毅还是感觉到痛心。

  姜凌的语气稍稍柔和了一些:“多做做思想工作,如果他涉毒时间短,可能还有救。”

  挂上电话之后,姜凌对一直守在身边等着她发话的三个人说:“那黑衣小子叫陈暮,是一名电器维修工,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平时四处打点零工,尿检阳性。虽然他说不认识应玉华,但我判断他与应玉华关系匪浅。”

  李振良终于可以开口说话了:“我就知道你是对的!”

  刘浩然也憋了半天,等姜凌电话一挂立马跟着发言:“小姜,我也相信你的判断!陈暮吸毒,与应玉华可能是恋人关系。作为警察的妹妹,应玉华肯定很自责,试图以割腕自杀来挽救他。”

  姜凌点了点头:“有可能。”

  从伤痕来看,应玉华是自我惩罚,但刘浩然这个思路也有道理。

  用自我伤害来唤醒陈暮的良知,只可惜,上一世应玉华并没有成功。

  得到肯定的刘浩然更兴奋了,搓着手问:“那我们得帮帮应队的妹妹啊。应队帮了我们那么多,是不是?”

  “嗯,是啊。”李振良举双手赞同,“对啊,应队多好的人呐,不嫌弃咱们派出所小,只要喊他帮忙他都肯帮。你还记得不?当初自行车铃铛失窃案,这么小的案子,他竟然亲自过来了。”

  周伟道:“应队还帮我们发了论文。”

  姜凌这才想到论文的事。

  当时应松茂打电话告诉她论文发表的好消息时,她正在为自己的身世发愁,就没放在心上。再一忙碌起来,还真把发论文这事儿给忘记了。

  接到父亲林卫东电话的时候,他还因为论文的与夸了姜凌,这说明这篇论文在公安系统反响很大。

  明明写论文、投稿这些事都是应松茂亲力亲为,但他却将第一作者的位置给了姜凌。

  这些,都是应松茂无私、真诚的一面。

  好人应该有好报。

  想到这里,姜凌右手握拳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对,咱们得投桃报李。”

  李振良三人同时握拳表态:“对!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要帮帮应队。”

  姜凌开始分派任务:“这样,我们分三步走。”

  话音未落,刘浩然已经把办公室的小黑板挂上墙,拿出粉笔对姜凌说:“小姜,你说,我来记。”

  姜凌嘴角有了一丝笑意。

  心理画像四人小组配合真是越来越默契,这让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第一步,当然是明天一早你们和我一起去人民医院,和应松茂的妹妹沟通交流。”

  李振良问:“要准备些什么?”

  姜凌想了想:“准备好纸笔,便于交流。另外,还需要提前预设一些问题。”

  刘浩然自告奋勇:“我的字写的还不错,比较工整,而且还快,到时候就你说我写吧。”

  因为面对的是名聋哑人,无法从语气、神态来判断真伪,怎么设置问题就显得很重要。

  姜凌努力回忆着曾经看过的那些期刊论文,忽然眼睛一亮。

  ——刑侦测谎技术中不就有一整套完整的问题设置思路?

  刑侦测试技术可以通过心理测试快速筛选嫌疑人,排除无辜者,提高办案效率。尤其是新的刑事诉讼法出台之后,测谎技术可以在不侵犯嫌疑人权利的前提下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审讯和拘留,保护嫌疑人的人权,因此在刑事侦查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但现在还是1994年。

  我国公安部门于1980年组团去国外考察刑侦测谎技术,1981年引进了一台进口的测谎仪,1991年开展测谎仪器的自主研发。如果姜凌没有记错的话,国产的第一台PG一I型测谎仪前年已经研制成功。

  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推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测谎技术目前还没有在全公安系统广泛应用,现在的刑侦人员依旧习惯采取传统审讯方式,觉得利用仪器进行测谎不过是小说里才有的情节。

  没有仪器不要紧,姜凌可以通过应玉华的笔迹来进行真假判断。

  想到这里,姜凌对李振良说:“良子,你抓紧时间找本关于笔迹学的书恶补一下,我们需要从笔迹学的角度来判断应玉华写的内容是真是假。”

  李振良感觉到身上突然有了沉甸甸的压力,不过他知道姜凌这是在指点他,立马站起身来大声的说:“是!”

  姜凌说:“时间紧,你先不要管那些定义、概念之类,只看对我们这一次交流有用的内容。”

  李振良的脸有些发热。

  说实话,工作之后李振良一直在与社区群众打交道,主要处理些邻里纠纷,琐事占据了他的时间,因此平时很少看书,专业学习有些懈怠。和姜凌搭档之后,他才有了紧迫感,总觉得自己懂的专业知识太少,怕拖了她的后腿。

  这回姜凌让他看书学习,李振良感觉压力有点大。

  《笔迹学》在派出所党群活动室里就摆着一本,但他平时根本没有看。那么厚一本书,一晚上看完,哪些是对交流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他完全一头雾水。

  姜凌察觉到了他的窘迫,便耐心地教他:“如果字体倾斜得很厉害,代表她当时情绪激动或者不安稳。笔画深代表强调,笔画浅代表她不想提及或者刻意淡化。”

  李振良的眼睛亮了起来。

  姜凌道:“测谎编题最基本的要求是所编制的问话句型必须是被试人用‘是’或‘不’”来回答。例如,可以问‘你的家是在晏市吗?’,而不能问‘你家在哪?’所以笔迹研究……”

  李振良顿时茅塞顿开:“所以笔迹研究相对简单,只需要针对应玉华写出的‘是’和‘不’进行笔迹对比,这样容易总结出规律,是不是?”

  姜凌点了点头:“对,就是这样。你先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和玉华沟通时要迅速对笔迹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她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根据真假,我们再决定后续询问些什么问题。”

  李振良重重点头:“是!”

  这种有人带、有人提点的感觉,让李振良宛如回到学生时期,整个人的精神都振奋了起来。

  给李振良布置完任务之后,姜凌看向目光炯炯的刘浩然:“浩然,你负责拟定问题。应玉华是聋哑人,心思敏感,再加上现在身心受创,怎么问、问什么,必须谨慎再谨慎。”

  刘浩然响亮回答:“是!”

  周伟见还没给自己布置任务,有点着急,插了句嘴:“那我呢?我做什么?”

  姜凌道:“你负责守在病房外,避免外界干扰。”

  一般来说,进行测谎时对室内环境有要求。

  比如:房间不能太大,六平方米即可。另外,房间还得通风良好、温度适中、光线适当。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不受外界干扰。

  目前应玉华还在住院,不宜挪动位置,双人病房虽然大了点,但可以用帘子形成独立、安静空间,这些都没问题。唯有不被外界干扰这一点,需要认真注意。

  医生查房、护士打针、家属探望、走廊喧哗……任何一个干扰因素都可能导致交流无法正常进行,因此需要有人守在病房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7页  当前第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2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