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看到这一幕,好奇地打量着两人。
一名中年女人靠得近,听得分明,主动发问:“你是这小乞丐的亲小姨?”
另一个看着像退休干部的老者也跟着问:“这孩子是你们家丢的?”他很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姜凌不像是人贩子,她不嫌乞丐脏污欢天喜地抱着喊孩子的名字,这孩子多半是她家的。
姜凌一只手抱住小薇,目光沉静地看着这些热心群众。
她的话虽少,但言简意赅、清晰明了:“是,这是我姐的孩子,三年前在省城走丢,家里人一直在找。”
火车站巧遇小乞丐,竟然发现是走丢的外甥女——这样的故事谁都爱听。越来越多的人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详细情况。
刚才还在站前广场守着沈小梅的女人察觉到了异常,急匆匆地往这边跑,排开人群,直扑向姜凌,嘴里大叫:“放下我家小薇!”
姜凌要的就是引蛇出洞,一直分神留意着四周的动静,见有人扑来,一闪身便躲了开来,冷冷看着对方。
“鹞子”团伙终于露了面!
那女人脸颊深陷,眉毛散乱,眼角向下耷拉,看着一脸的愁苦。这张瘦削的脸、这双阴狠的三角眼触动姜凌的记忆,她的犯罪档案也随之浮现脑海。
档案编号:NJ-1999-074
案件性质:拐卖儿童、虐待罪、故意杀人罪
姓名:谢家燕(1960年生,北地人)
文化程度:小学肄业
谢家燕1987年因家庭贫困拐走亲侄子获得一百元报酬,从此开启长达十几年拐卖儿童的不归路。1987年到1989年,从湘省拐卖5名儿童至北方城市进行贩卖。1989年谢家燕因涉嫌拐卖儿童被抓,刑拘三个月后释放。
1990年谢家燕继续作案,很快成为“鹞子”团伙的头目之一,1997年位于湘省新昌县的人贩子窝点被警方捣毁,但谢家燕却成功逃脱,换了个身份继续作案,直至1999年被抓,她的罪行才被全部查清,与团伙一起被判处死刑。
按照上一世的时间线,1997年小薇的尸体在新昌县青石镇郊区农房后院被挖出,死在鹞子团伙手里的孩子足足有十三名。
现在离鹞子团伙被抓还有四年。
离谢家燕判处死刑还有六年。
必须要快。
必须阻止谢家燕,尽早将鹞子团伙一网打尽!
否则,他们拐卖的儿童数量会不断增加,手底下的人命也会越来越多。
第23章 动手
姜凌抱紧手中瑟瑟发抖的小薇, 与谢家燕正面相抗:“你是谁?我是瑶瑶的小姨,你为什么喊她小薇?”
谢家燕眯起眼仔细打量着姜凌。
难道眼前这个姑娘,真是孩子的小姨?
小薇被拐来的时候才三岁, 什么都不记得, 只知道哭, 谢家燕便给孩子随意取了个名字,至于姓嘛,因为她与沈三壮扮演一对夫妻,所以小薇姓沈。
谢家燕与沈三壮一起,带着三个孩子乞讨, 因为小心谨慎,又有团伙打掩护, 一直都很顺利,没想到今天会在火车站遇到小薇的亲人。
但很快,谢家燕便镇定下来。
是小薇小姨又怎样?孩子刚拐来时哭闹不休,打了几回、烧伤了那张脸之后就老实了下来, 只需自己一个眼神,她就会乖乖滚过来。现在火车站人来人往的, 这个自称是小薇小姨的姑娘孤身一人无人相帮, 谢家燕根本就不怕她。
抬手抹了把脸上并不存在的眼泪,谢家燕嗷呜一声叫, 挥舞着双手再次扑向姜凌:“我可没你这个妹子,别在那里胡说八道。赶紧把小薇还给我, 小薇是我的孩子!”
姜凌再次往后退了两步,避开谢家燕的抢夺,看向人群,提高音量:“瑶瑶丢了三年, 我们家找了三年,你别想抢走她!”
这一下,围观群众都有点懞。
“一个喊瑶瑶,一个叫小薇,到底是瑶瑶还是小薇?”
“不会是认错了吧?”
“你们别吵,有话好好说,都是为了孩子嘛。”
谢家燕试了几回都没办法从姜凌手上抢回小薇,索性往地上一坐,扯开嗓子哭嚎了起来:“天杀的,当街抢孩子啊,还有没有天理了?”
她从身上摸出一个红色户口本、一个病历本,打开来放在地面,披头散发地冲着人群磕头哭嚎:“户口本上写得清清楚楚,小薇是我家老三。为了给她治脸上的疤我才带她来这里讨钱,求求大家发发慈悲,帮帮我们母女俩吧。”
看到谢家燕拿出的暗红色户口本,围观群众大多相信了她的话。
“户口本可做不得假,女娃娃应该就是她的。”
“病历本上的确有就诊记录,让孩子讨钱是为了治病。唉,可怜。”
“走丢了三年,小孩子变化大,这姑娘只怕是认错了人。”
火车站附近人来人往,车站渐渐以姜凌为中心围成了一个圈。
姜凌一直紧紧抱着小薇。
只要孩子在她手上,就不怕谢家燕舌灿莲花、颠倒黑白。户口本如何?就诊记录又怎样?假的终归是假的。
一名身穿棕色棉服的矮壮男人挤进圈内,二话不说抬手对着姜凌就是一巴掌。
姜凌侧身闪躲,那矮壮男人一巴掌落了空。还不等对方反应过来,姜凌抬腿就是一下,正踹中他小腹。
砰!
矮壮男人后退数步方才稳住身形。他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姑娘看着纤细瘦弱,身手却如此敏捷,双眼一瞪,凶相毕露:“敢抢我家小薇,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说罢,欺身上前,挥拳便砸。
“啊——”
眼见得矮壮男人气势汹汹,人群里发出阵阵惊呼。
姜凌没有退缩,眯起双眼,冷冷地看着眼前这个矮壮的嚣张男人。
沈三壮,鹞子团伙头目沈天鹞的同族兄弟,1956年出生,多次因为打架斗殴被警方拘留,1990年加入“鹞子”人贩子团伙,与谢家燕以夫妻相称,脾气暴躁、下手狠毒,在他手下虐待致死的儿童多达5人。1997年在老家被抓,判决时正赶上严打,被处以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生。
这样罪孽深重的人贩子,姜凌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
从警多年,职责与纪律早已深植于心,姜凌努力控制着想要将他打死的冲动,脚步一错,身形往左一让,将手中抱着的小薇往刚打电话回来的李振良一送。
李振良怔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抱过。
孩子骨瘦如柴,抱在手上小小一团,不吵不闹乖得很,李振良也是位父亲,动了恻隐之心,稳稳将孩子抱住。
沈三壮见姜凌将孩子交给了别的男人,眼中闪过一丝凶光,挥拳直上:“竟然还有同伙?把孩子还给我!”
李振良虽说做社区工作,但他在派出所好歹也是跟着周伟练习过搏击术的,反应很快,后退两步,左手抱着小薇,右手一把抓住沈三壮挥向姜凌的拳头,顺势一拧一送,将他推离半米之远。
“疼!疼!疼——”
沈三壮痛得嗷嗷叫,连连后退。
谢家燕见势不妙,也顾不得收拾地上的户口本、病历本,疯子一样往李振良怀里滚:“大家帮帮忙啊,他们是一伙的,是人贩子,想抢我的孩子!”
围观群众有点懞。
一边是急急上前抢夺孩子、自称“父母”的谢家燕、沈三壮;另一边是直接抱走孩子、自称“小姨”的姜凌,哦,对,她还有一个背着女式挎包的帮手,到底谁才是这孩子的亲人?
性子急的人已经开始嚷嚷:“光天化日之下抢孩子,这还有王法吗?有户口本的肯定是真父母,这个抱走孩子的女人还有团伙成员,只怕是人贩子。同志们,赶紧上去帮忙啊!”
此话一出,还真有几个年轻人站出来,挡在李振良与姜凌四周:“你们先别走!把孩子留下。”
谢家燕见有人帮忙,眼中闪过一抹喜色:“谢谢,谢谢你们,你们真是好人。我们是农村人,日子过得苦,要不是有你们这些好心人帮忙,根本活不下去呀。”
这话一出,围观群众的情感天平往谢家燕那边倾斜得更多,纷纷为她发声。
“都外出讨饭了,也是可怜人啊。”
“孩子这么大了,肯定认得人,问问她嘛。”
“对对对,是不是孩子爸妈,问问不就知道了?”
谢家燕眯起三角眼,心中窃喜,但面上依旧保持可怜兮兮的模样。当人贩子这么多年,她太知道怎么博取人们的同情心,三角眼一眯,看向小薇的眼神里带着威胁:“小薇,跟妈妈走。要听话,知道吗?”
小薇长期被虐待,早已将畏惧二字深深刻在骨子里,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在谢家燕的眼神逼视之下开始挣扎,“放我下来,放我下来!”
李振良并没有放手,而是将小薇抱得更紧。
姜凌让他抱着孩子,又说有人贩子团伙,那他绝对不能把孩子放下。
李振良又不傻,刚才孩子在他手里乖乖的,沈三壮冲过来的时候,小姑娘下意识抬手遮住眼睛,眼神透着惊恐。
什么父母!肯定是人贩子。
看到李振良护得住孩子,姜凌松了一口气,快步上前,抓住谢家燕胳膊,反身弯腰松胯,一个过肩摔,便将她狠狠摔在地上。
谢家燕后背落地,整个人痛得龇牙咧嘴,但她自小混江湖,也有股狠劲,迅速爬起,伸爪便往姜凌脸上抓,嘴里还不干不净地骂:“小贱人,敢动手!你他妈有娘生没娘养的贱种……”
姜凌抬手一挡,反手便是一巴掌抽了过去。
“啪!”地一声脆响。
李振良眉心一跳。
姜凌身形高挑、体型纤瘦,留着齐肩短发,一边头发用珍珠发夹别着,更显得眉挺目秀,当初连姚所说她形象好适合上镜,可见姜凌模样标致。她平时说话不急不慢,行事冷静稳重,即使审讯时言辞似刀,也没有动过手。
今天李振良才知道,姜凌行事如此剽悍,身手这么好。
不愧是警校优秀毕业生。
姜凌没有给谢家燕继续打感情牌鼓动群众的机会,挥掌成刀,重重劈向她左侧颈部。颈部神经丰富,为人体脆弱之处,谢家燕遭此重创,瞬间陷入昏迷,身体软绵绵倒下。
为免后脑着地引发血案,姜凌托住谢家燕后背,将她放倒。
站在一旁的李振良吓了一跳,忙上前弯腰,伸出双指按在谢家燕颈动脉,直到指尖传来有力跳动他才长吁了一口气:还好,没死。
谢家燕被打晕,广场忽然安静下来。
刚才听到小薇喊妈妈之后,不少群众都在叫嚷着让李振良把孩子还给谢家燕,不少心软的女人都在抹眼泪,哀叹这一家人外出乞讨不容易,骂姜凌当街抢孩子太过欺负人。
可是现在,姜凌强势出手,苦主晕倒,太过有违常理,围观群众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半晌之后,反应过来的人们大声嚷嚷起来。
“报警!赶紧报警!”
“抢孩子不说,还打伤孩子妈妈,太不像话了!”
“这姑娘看着老实,没想到是个狠角色。”
谢家燕一倒地,小薇紧张的肌肉突然放松了许多,眼睛里多了一丝亮光。
看到小薇眼睛里跳动的小火苗,李振良心中再无怀疑,大声道:“把那男的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