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_分节阅读_第118节
小说作者:胡六月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68 KB   上传时间:2025-09-06 14:37:23

  被张强打伤的耿思敏右前臂尺桡骨骨折,右手腕部严重挫伤伴尺神经损伤。虽经多次手术,但尺神经功能恢复不佳,导致右手精细动作功能永久性严重受损,无法再执刀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其医生职业生涯被彻底终结。

  案子的审判结果很快就下来了——耿立华犯罪手段残忍,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恶劣。但鉴于其系目睹至亲突遭严重伤害后临时起意、事后未逃离、认罪悔罪态度良好,且受害方张强对引发本案存在重大过错,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张强亦因故意伤害罪被另案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

  入监初期对耿立华进行心理评,发现他存在严重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总是不断回忆女儿被打时的场景,并反复表达出自责与悔恨。耿立华的这份自责主要是对女儿前途的担忧,他并不后悔砍伤张强,一提起张强便咬牙切齿,觉得是张强毁了女儿。

  经过药物及心理疏导后,耿立华的情绪趋于稳定但极度消沉,身体状况堪忧,寡言少语,极少与他人交流,对过往经历讳莫如深。平时主要的爱好是阅读医学期刊以及与女儿通信。

  时间往前倒推三十年,1994年6月15日,柯小雨被害。

  此时的耿立华38岁。

  柯小雨是他杀的吗?

  耿立华入狱时,姜凌曾看过他的个人档案。

  虽只有薄薄的几页纸,却记录着耿立华经历过的那段人生。

  耿立华出生在晏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机床厂技工,母亲是纺织厂女工。他是家中独子,少年时期经历过三年困难、大革命运动,学业中断,16岁就进入晏市机械厂当学徒工。

  1978年,22岁的耿立华调入晏市医学院设备科,成为一名医疗器械维修技工。凭借刻苦钻研,成为科内技术骨干,尤其擅长精密手术器械及早期影像设备的维护。

  1980年与同厂女工赵淑芬结婚。赵淑芬性格温顺,身体较弱。1982年,女儿耿思敏出生,成为耿立华人生最大的希望与寄托。他对女儿倾注全部心血,期望极高。

  1985年,妻子赵淑芬因子宫肌瘤在晏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术后发生严重感染,引发败血症,经抢救无效于术后第7天死亡,当时耿思敏才三岁。妻子去世之后,耿立华没有再娶,独自一人抚养女儿耿思敏,父女二人相依为命。他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生活重心全都放在了女儿的生活与学业上。

  耿立华长期在晏市医学院设备科工作,后医学院并入晏市大学,设备科升级为医学工程处,耿立华继续担任高级技师,因为长期患有高血压、冠心病,2011年提前病退。

  工作期间,耿立华技术精湛,寡言少语,责任心强,但对工作要求近乎苛刻,尤其对手术器械的清洁消毒流程异常关注,常因此与护士、供应室人员发生争执,被认为过于较真、脾气古怪。他与同事关系疏离,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要说耿立华这个女儿,真的很优秀。

  耿思敏自幼聪慧勤奋,在父亲严格要求和自身努力下,高考考入国内顶尖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八年直博,毕业后成为南江市仁心医院神经外科医生。

  可以说,耿思敏是耿立华一生的骄傲和精神支柱。他退休后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照顾女儿生活、帮忙带大了外孙女,关注女儿的事业发展。女儿在神经外科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副主任医师,是耿立华晚年最大的慰藉和生存意义所在。

  因此,当耿思敏被张强伤害时,耿立华爆发出了巨大的力量,将身强力壮的张强砍成重伤。也因此,法官在判决时只给了十二年刑期。也因此,社会大众对他的遭遇很同情,甚至把他包装成“勇敢守护女儿的好父亲”形象。

  如果不是因为说梦话被狱友举报,恐怕狱警也会觉得耿立华是个不错的人,只是一时冲动才犯下大错。

  姜凌一边回忆耿立华的档案信息,一边暗自琢磨。

  耿立华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生活极其简朴,近乎清苦,对女儿以外的人和事显得冷漠。在邻居和旧同事眼中,是个老实巴交、有点怪、很疼女儿的倔老头。

  再回到刚才那个问题:柯小雨是耿立华杀的吗?

  耿立华此时38岁,在晏市医学院工作,长相一般、性格孤僻,本地居民。

  完美符合“25-50岁,医疗系统辅助工种,普通、老实,本地人或长期定居”的心理画像。

  而且,他妻子因术后感染而死,早年丧妻之痛深埋心底,可能会形成对医疗安全、尤其是手术环节的极度敏感、焦虑与不信任。这种情绪在妻子去世后长期发酵,可能曾被某些事件触发,让他起了杀心。

  ——他有杀人动机。

  他能因为女儿被多次投诉便随身携带刀具,能在女儿被打时怒吼出刀,说明个性偏激、冲动,有暴力犯罪倾向。

  前世虽然没有给耿立华定罪,但今天洛云琛画出来的这张人物肖像,成功触发耿立华的罪犯档案,也让姜凌警醒。

  可以先将耿立华列为重点嫌疑人。

  虽然他不是那种一般意义上老实巴交的人,但因为工作稳定、爱女如命,同样也可能会被侦查人员忽视。

  想到这里,姜凌看向洛云琛,眼中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师兄,画得挺不错。”

  洛云琛此刻正是得意非凡的时候,被表扬了依旧不忘自我夸赞:“那可不?和师父学了这么久,今天终于找到了一点感觉。”

  姜凌拿起画像:“好,我去找雷队,查查这个人。”

第69章 对照组

  姜凌一共拿给雷骁三样东西。

  ——待查医疗事故清单;

  ——观察点异常人物行为特征清单;

  ——可疑人物画像。

  雷骁拿到这薄薄的三页纸, 不敢置信地看着姜凌:“你们两个小组这么快就整理出这些?”

  他将画像往姜凌面前一拍:“就凭你说的那些,可以画出嫌疑人的肖像?这个洛云琛倒是有点本事啊。”

  “只是个初步的想法,你们先拿给当地派出所的社区民警看看, 如果真有这么个人, 再认真调查。”

  姜凌这回并没有把话说死, 毕竟耿立东到底是不是杀害柯小雨的凶手,目前并没有证据,前世晏市警方还没来得及侦查姜凌便重生了。

  “这个简单。”

  雷骁将画像交给手下,叮嘱了几句之后对姜凌说:“大家都是为了早点破案,你也莫在意秦队的态度。他其实人挺好的, 对手底下的人也很爱护。刚才我交上去的侦查计划里,把你说的那些都考虑进去了, 他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这说明秦队其实是很认可你的,只是你的这个态度……”

  雷骁斟酌了一下:“我今天就托个大,以老大哥的身份说说你。你刚来,还是要注意一下态度, 不能太高调。你想破案的心我能理解,但毕竟咱们是警察, 一切都要讲证据, 不能老拿直觉来说事,是不是?”

  姜凌思忖片刻, 很诚恳地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 以后会注意的。”

  以前她拿直觉二字应付过应松茂、袁毅,但现在看来,这条路走不通。未来还得把前世档案这个辅助手段,用犯罪心理学理论好好包装一下, 争取更有说服力才行啊。

  雷骁见姜凌听得进去他的话,欣慰地笑了,抬手想要拍拍她肩膀以示鼓励,却被姜凌皱眉避让开来。

  姜凌也没和他讲客气:“我不喜欢别人碰我。”

  雷骁想翻个白眼,但他忍住了。

  他讪讪一笑,将抬起手收回来,摸了摸后脑:“行……吧,我以后注意点。”

  姜凌指了指那两页清单:“这个复印后交给侦查人员,你们辛苦了。”

  传统的拉网式排查,考验的是耐心、观察力和细致程度,跑断腿、磨破嘴,一个都不能漏掉。晏市北城区那么大,这得投入多少警力啊,的确是辛苦。

  雷骁叹了一口气:“没办法,都是为了破案嘛。”

  叮铃铃……

  电话响了。

  雷骁接起电话,简单说了几句之后便挂上了电话,转过头看向姜凌:“目击证人已经到了,是将她领到洛云琛那里去,还是让小洛到会客室来?”

  姜凌想了想:“到刑侦画像组办公室来吧,我也想看看洛云琛是怎么画像的。”

  雷骁听她这么一说,笑着点头:“是,你们两个组挨得近,多加强联系。”

  他扬了扬手上剩下的两页纸,“干得不错,继续加油。”

  到底是年轻人,精力旺盛、头脑活跃,尤其是姜凌,思维极有创造力,搞理论的就是不一样,一下子就带出两张清单,对照着去询问、去排查,的确能有帮助。

  至于那张画像,雷骁虽说按照姜凌说的派人去查,但并没存什么指望。

  林卫东与姜凌相互配合画出麻绳杀人案的凶手,当时雷骁就在现场,看得一清二楚,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那是公安部刑侦专家林卫东啊!

  现在画像的,是林卫东的徒弟。洛云琛到底学到了多少,有些什么本事,雷骁一无所知。洛云琛调过来的这段时间,光看他找领导要办公室、要车、要物资,画画的本事那是一点都没亮。

  因此,雷骁不觉得凭这张画像能找出凶手来。

  不过,年轻人有冲劲,也不好打击,就随了他们的心意吧。

  姜凌回到办公室,和洛云琛说了雷骁刚才的话。

  洛云琛一听,立马站起,对苏心婉、庄建柏说:“走!让你们见识一下我的本事。”

  姜凌:“我也想参加。”

  洛云琛咧嘴一笑:“师妹想来,那必须随时欢迎啊。”

  姜凌一动,李振良他们仨也一齐跟上,结果两个小组再次聚齐,只是换了间办公室。

  刑侦画像小组办公室的布置和姜凌他们那边不太一样。

  洛云琛在装修时专门拿出一面墙,全部铺上软木板,上面钉满了各类嫌疑人、通缉犯的画像,还有人像解剖结构图。

  办公室中央除了一张会议桌,还一张宽大的绘图桌,桌面微微倾斜,铺着厚实的素描纸。桌旁立着专业的可调光源灯和一台略显笨重、连接着幻灯机的模拟影像投影设备。这在90年代初的市级刑侦部门,已是相当先进的技术装备。

  洛云琛走到绘图桌前,将袖口挽至小臂,铺好画纸,削好炭笔,又调整了一下灯光的明暗和角度,为接下来的画像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关键目击者,印染厂女工王桂香来了。第一次踏入市局办公楼,她显得有些紧张,双手不安地绞着衣角。

  苏心婉将王桂香引到一张办公桌前坐下,又倒来茶水,王桂香的情绪才稍稍稳定了一些。

  “王大姐,别紧张,就像我们之前聊的那样,”洛云琛的声音很温和,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您只需要尽力回忆,想到什么说什么,哪怕是很模糊的感觉,苏警官会帮您记录下来。”

  说到这里,洛云琛示意了一下苏心婉。

  “对,王大姐,”苏心婉立刻接口,声音轻柔,翻开笔录本压了压,“我们上次记录的,当时大约晚上11点40分,地点在向阳里巷口,您看到一个人,穿着黑色雨衣,推着一辆自行车,差点撞到您。他低着头,帽檐压得很低,您没看清脸。还有,您提到他好像穿着雨鞋,对吗?”

  苏心婉逐字复述,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是……是的,警官同志。”王大姐点点头,努力回忆,“雨太大了,他走得很急,跟逃似的。”

  “逃?”洛云琛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描述性的词汇,他没有立刻追问,而是拿起炭笔,在素描纸上快速勾勒出一个在雨中推着自行车的模糊背影轮廓。

  线条简洁有力,瞬间抓住了雨中行人的动态感。

  “您感觉他在逃,是指步伐很快,还是很慌乱?”洛云琛一边画一边问,笔尖在纸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快,走得很快,但不是那种慌起来乱跑那种快,”王大姐努力形容,“就是,怎么说呢?低着头,闷着头往前赶,不想被人看见那种。对了!他推车的那胳膊绷得直直的,劲儿使得很大!”

  一边说,王桂香一边下意识地比划着动作。

  “绷直的胳膊,很大的力道。” 苏心婉飞快地在笔录本上记录,“推车动作特点为:手臂紧绷,用力大,步伐快而目的性强非慌乱,低头回避。”

  她轻声复述给洛云琛:“洛老师,重点在手臂力量和行进姿态。”

  洛云琛很满意苏心婉“洛老师”这个称呼,他点了点头,在画纸上那个背影的手臂线条处加重了力道,强调肌肉的紧绷感,同时调整了身体的前倾角度,使整个姿态更具一种顶着风雨埋头疾行的压迫感。

  “雨衣呢?”苏心婉继续询问。

  她拿起一张不同材质纹理的参考图册,并翻到雨衣的部分:“您还记得那件雨衣的样式吗?是那种常见的、像斗篷一样罩住的,还是有扣子、有帽子的分体式?材质看起来是塑料布那种亮亮的,还是厚实点的?帽子大吗?盖住了多少?”

  王桂香眯起眼睛,盯着图册,努力从记忆深处挖掘:“不是斗篷,是有扣子的。对,前面好像有一排扣子,颜色很深,黑乎乎的。帽子?帽子很大,把他头都包住了,帽檐压得低低的,就露了个下巴尖。材质?好像不是特别亮,有点厚,风吹起来哗啦哗啦响,不是那种软塌塌的塑料布。”

  她越说越投入,当天晚上的细节也在述说中渐渐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苏心婉快速记录,同时嘴里也复述着,以便洛云琛更为精准地把握人物特点:“有扣子的分体式雨衣,材质较厚,风吹有声。大帽子,帽檐压得很低,露出下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7页  当前第1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2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