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局长的话让姜凝月沉默了良久,事实似乎也是如此,赵局长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然了,在这件事之中,他作为主管领导,应该也收了不少好处。但是,这不妨碍他并不能主导这件事。
姜凝月沉默片刻提问道:“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督察的时候,没有发现白河市的这个问题吗?”
赵局长尴尬一笑:“当时的问题不严重,就是您说的那条河,当时还只是三类水体,现在已经是劣五类了。”
第111章 白河污染(3)
姜凝月无奈的叹了口气,“现在听说环境督察回头看开始了,你觉得这一次白河市能够逃过一劫吗?”
赵局长也多了几分无奈,“这么和您说吧,环保督察有用,但是不大。一些小问题督查到了肯定立马解决。但是,现在是硬件设施不达标,根本没办法短时间内解决。
白河市的管道80%都是雨污混排,一到下雨天城市里污水厂都得停止运行,任由雨水混合着污水一起排放到河里。但是雨污分离是一个大工程,不是一两年就可以解决的。”
姜凝月听后点了点头,的确,有的问题是记者曝光就可以解决,那是因为部分公职人员不作为。但是有些问题哪怕记者曝光也解决不了。
“对了赵局长,除了污水问题,还有就是小河湾村旁边的矿场,这也是不合规的吧?不仅是扬尘、噪音问题,这个距离也明显不符合规定吧?”
“这个问题我们也了解……”
赵局长又说道,“我们这个月已经对他们进行处罚了,下个月,我们一定第一时间对他们进行罚款。”
姜凝月:“……”
这下姜凝月彻底没词儿了,就像是滚刀肉一样,他们什么话都是按照规矩办事,让姜凝月无话可说。
姜凝月起身离开,赵局长送到门口,目送着姜凝月离开。
而后,赵局长脸色一变,立刻拿出电话拨打了一个号码,“张市长,刚才省台的姜凝月来了,采访咱们的环保问题……我实话实说了啊,我就说我们罚款了。规则之内,我们只能罚款……”
车上,田军靠在椅背上,揉着太阳穴说道:“这件事不好弄啊。现在这个能结稿吗?”
“怎么不能播,这不也算回应吗?”
很多人认为,新闻记者拍负面新闻,都是只报道现象。但实际上按照要求,在采访之后都要有相关部门的回应,当然了,‘管不了’之类的话,也算回应。
回到电视台之后,姜凝月刚刚走出电梯间,陈主任的电话就打来了。
“小月,你回来了吗?”
“回来了。”
“周总让你和田军找她一趟去。”
“好的。”
姜凝月喊来了要去非编室采卡的田军,二人来到了领导层周总编的办公室。
“进。”
“周总。”
姜凝月来到周总编的办公室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但是田军来的次数很少,略微有些不自在。
周总编把桌子上的文件收到抽屉里,然后看向姜凝月和田军,“你们刚才采访了什么事情啊?”
姜凝月把白河市的见闻说了一遍,周总编皱起眉头,点了点头,
“就在刚刚,文部长给我打电话。因为中央环境督查组在海州省进行‘环保督察回头看’,所以,停发一切环境方面的负面新闻。”
“停发一切环境方面的负面新闻?”
姜凝月和田军对视一眼,自己刚去完白河市拍环境问题,就要停发一切环境负面新闻。
这合理吗?
这算不算是另一种量身打造呢?
“是的。”
周总编点头道,“你们不要有什么情绪,毕竟这是省委领导的要求。”
“省委领导的要求?”
姜凝月从周总编的话里听出了若有所指,“也就是说,不是宣传部开会决定的,是某位省委常委给文部长提的意见,对吗?”
周总编笑着指了指姜凝月,“你就别打听了。”
说完,周总编转头看向田军,“小田,你最近拍东河市的新闻比较多啊。”
田军点了点头,“有什么问题吗?”
周总编平静道:“没有问题,就是容易得罪人。”
田军憨厚一笑,“没事周总,我当记者的,最不怕的就是得罪人。我老田这些年得罪的人还少吗?”
周总编笑了笑,没有继续说什么,“好了,就是这件事,你们走吧。”
二人离开之后,田军若有所思道,“小月,你说周总为什么提东河市的事?”
“不知道啊。”姜凝月摇头。
田军继续说道:“你说,东河市、白河市背后的靠山,是不是同一个人?”
“你的联想能力也太强了吧?”姜凝月笑道,“省委领导收拾咱俩不跟玩一样?还用得着兜圈子?”
田军沉默了片刻,随意的点了点头。
晚上下班回到公寓后,姜凝月给神秘B先生打去了电话,“帮我调查白河市环境污染的事情,资料不用给我,直接发给中央环境督察组。”
“知道了。”
B先生了挂断电话。
做完这一切之后,姜凝月松了口气,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没想到,次日电视台内部,却专门开了一次小会。
台长刘振、总编辑周凤兰以及新闻中心总监徐总监、办公室主任贾峰、四个采访部的主任,聚在了小会议室内。
刘振扫视了一圈众人,缓缓开口道:“省委某位领导传达了他的意见,《民生30分》栏目最近的舆论监督选题,有些太尖锐了。目前,《民生30分》栏目的收视率越来越高,在网上的传播率也越来越广泛。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省内的一些问题,一直被全国盯着,对于海州政府形象也是个问题。大家都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周凤兰微微皱眉道:“我觉得这没什么好讨论的,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是记者出身,都应该明白:舆论监督是现代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党的新闻舆论的重要职能,更是主流媒体的基本职责。”
众人听后微微点头,哪怕是要闻部、经济部、地方部这三个基本不拍舆论监督新闻的主任,也是一脸认可周总编的话。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民生30分》自从曝光了‘西绥市房产局’、‘全省配餐公司’这两条新闻后,含金量直线上升。
现如今,很多省直部门、地级市政府,都想方设法联络电视台的相关领导,请客吃饭。为的就是,以后有一天自己的部门、地区上新闻的时候,能够说上几句话。
所以,现如今电视台的中层领导,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现如今,省委领导想要把这把剑藏起来,持剑人能愿意吗?
贾峰微笑着开口道:“周总编的话振聋发聩,我虽然没有做过一线记者,但也是与有荣焉。只不过,有很多省直部门、地方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也和我吐槽过。我们现在《民生30分》的个别记者,影响力太大了。有的新闻哪怕不拆条,不单独发抖音。也会被她的粉丝录屏,发到网络上。很多时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也有十万+的点赞,播放量更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陈主任微笑着说道:“贾主任不妨把话说明白点,你说的是姜凝月吧?”
第112章 白河污染(4)礼物值加更
“确实是姜凝月,不过,我对姜凝月可没有意见,相反,我很欣赏她。小姑娘有一股冲劲儿,有新闻理想,这是好事。不仅是全台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也让我们这些老人心潮澎湃。只不过,姜凝月的粉丝基础太大了,如果她去做正面的新闻宣传,应该更好。”
贾峰丝毫不尴尬,反而侃侃而谈,“毕竟,我现在都听说,民间管咱们的小姜记者,叫什么第二纪检委了。”
经济采访部的主任笑道:“地方很多大型活动都需要现场出镜,如果是姜凝月的话,一定都可以火出圈。”
地方采访部的主任点头道:“像什么‘赶大集’、‘花卉展’、‘艺术展’,那些可以宣传海州文化的地方,就缺少姜凝月这样有粉丝基础的人。”
要闻采访部的主任也赞成道:“一个漂亮小姑娘,天天拍污水、拍脏污的外卖店,这样的确不好。”
陈主任慢悠悠地说道:“这种事情,我觉得还是应该参考姜凝月的意见吧?”
刘台缓缓开口道:“这件事不仅仅要参考姜凝月的意见,还要考虑省委的意见。针对省委领导的要求,咱们怎么回复才是关键。”
周总编轻笑道:“文部长怎么说?”
“文部长只是转达了一下这位领导的意见。”刘台回复道,“但是没有进行评价。”
周总编微微皱眉,“是欧阳省长吗?”
欧阳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主抓全省经济,曾任东河市市委书记、副省长兼省发改委主任。当年全省的工业区搬迁改革,就是他主导的。
如果说,姜凝月、田军这段时间的新闻采访,对省委哪位领导最有影响,那只能是欧阳健了。
刘台听到周总编的话,微微一笑,“你就别管是谁了,咱们就讨论这个问题。”
周总编突然想到了什么,笑道:“我记得欧阳省长是58年的吧?”
听到这句话,众人都露出了微笑,虽然是小会,但周总编的话,也太露骨了。
58年的欧阳健,今年已经61岁,按理说早该退休了。不过,因为任期未满,所以才继续担任副省长。除非他明年升任海州省省长,不然他必定退休。
但是,他能升任吗?
基本不可能。
除非什么特殊情况,不然副省长根本不可能升任省长,一般是由省委副书记,也就是省委三号升任,或上级指派。
陈主任更露骨的说道:“是啊,省政府领导班子里,最年轻的就是春燕省长了吧?75年的。”
姜凝月三天两头往李春燕的办公室里跑,这件事基本上都在省政府内传开了,虽然电视台不属于省政府领导,但是对于这种消息,还是有所耳闻的。
毕竟,省政府的车都来电视台里,接姜凝月多少次了。
刘台笑着敲了敲桌子,“怎么跑题了呢?咱们不是讨论怎么落实省委领导的指示吗?这样吧,陈主任最近这段时间,少给姜凝月安排一些舆论监督的选题。多让她拍一些正面宣传类,也算咱们完成了省委领导的任务。”
既然刘台都做最后总结了,哪怕是周总编也没有出言反驳。而且,刘台的话,也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
会后,陈主任把姜凝月喊了过来,“小月,最近这段时间,你不要拍舆论监督了。”
“为什么啊?”姜凝月一脸疑惑。
“省委有位领导发话了,说你的影响力太大了,让你多拍正面新闻。”
“天。”
姜凝月一脸无法理解的表情,她从未想过,省委领导会针对这种小事,会针对自己一个小小的记者,“省委领导挺清闲啊?看《海州新闻》还不够,还看咱们《民生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