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凝月以为自己来的够早了,没想到不少人来的比自己还早。
冯欣看到姜凝月之后,笑着冲她打招呼。“小月,来。”
姜凝月来到冯欣旁边,向着众人介绍道:“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姜凝月,现在是我们组织部办公室的四级调研员。”
一听‘四级调研员’,少数几个人的眼中闪过一丝鄙夷,不过表面上依旧笑容满面。
但是认识姜凝月的人却笑着说道:“姜记者嘛!整个海州谁不认识?”
姜凝月笑道:“我现在已经不是记者了。”
“姜记者不当记者,是世界新闻界的一大损失。”
“姜处长唱的歌儿也很好听,我女儿天天在家翻来覆去的听,我都唱的。”
几人围着姜凝月吹捧起来,甚至比吹捧冯欣还要卖力,不少人疑惑不解。
这还是,李春燕穿着一身居家服走了出来,“小月来了,你看看我的书房布置的怎么样。”
“来了姐。”
姜凝月招呼一声,然后冲着众人点了点头,“先行一步。”
“姜处长客气了。”
现场的所有人,无论之前认不认识姜凝月的,立刻换上了笑容。
姜凝月离开之后,有自诩和冯欣关系不错的问道:“冯局,这位姜处长是李部长的……?”
按照海州省的传统,组织部办公室主任会兼任组织部副部长或干部培训中心主任,算是副局级干部。所以,一般会官办公室主任叫‘某局’或‘某部长’。但是,现如今冯欣还未兼任,这样的称呼明显是戴高帽。
对方也不可能挨个辩解:‘不是局长、只是处长。’
冯欣没有说话,只是回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临近中午饭点,来的人越来越多了,哪怕是李春燕也不能托大了。有些官员听到了风声但是级别不够,也知道自己留下人反而讨人嫌,所以干脆露个脸、扔下东西就走。
李春燕出来之后,看着大厅里的东西,对冯欣嘱咐道:“一会把这些东西都退回去。”
李春燕的家里自然不可能缺钱,而且,李春燕还有更加远大的政治抱负,自然不会在这种地方犯错误。
众人的脸色都有些不正常,不少人是第一次参加李春燕的聚会,所以有些摸不清楚李春燕的脉门。
冯欣立刻点头,“明白,刚才是那些人我都记下了。”
孙厅长却笑着转移话题,“小月,回来的感觉怎么样?”
姜凝月疑惑地看了眼突然Q到自己的孙厅长,随意道:“还不错,山南太干燥了。”
“我听说你在山南又见义勇为了。”
孙强有些浮夸的比划道,“泥石流来了,你扛起几个灾民就跑啊!”
众人被孙强浮夸的样子逗笑了,不过大多数人又不太敢笑,只有和孙强级别差不多的才敢笑出声。
姜凝月无语道:“孙厅,我成超人了,我就抱起一个孩子而已。”
李春燕也笑着说道:“我们家小月就是责任心强,你说有几个当领导的,能跑去救人啊!谁不怕死啊!小月,当时你不怕吗?”
姜凝月笑道:“我怕死啊!可是我觉得自己死不了。”
“太过于自信。”
李春燕无奈点评道,“都坐、都坐,通知后厨上菜吧。”
第245章 泄密(上)
众人坐在一起、吃饭喝酒,说说笑笑。
刚开始还围绕着李春燕,等到一两个小时之后,就开始分成多个小团体了。
上一次姜凝月参加聚会,还是李春燕担任副省长的时候。现如今,李春燕成为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很多省直部门的一二把手、地级市的一二把手也凑了过来。
而姜凝月作为李春燕的‘妹妹’,在孙强的介绍下,很多人也非常愿意和姜凝月交流。毕竟,姜凝月虽然职级低,但是在这个团体内地位高啊!
——
9月24日,星期五。
姜凝月重新回到了海州省广播电视台,《问政》栏目很多组记者的采访都已经回来了,作为督导组组长,自然要负责审片。
在问政栏目所在的楼层,有一个专门的审片室,姜凝月坐在人群中间,一条条的观看新闻,时不时的点评一二。
部门内没有采访任务的记者都在现场观看,很多人也是第一次拍摄舆论监督新闻,这一次也是想要看看同事们是怎么拍摄的。
姜凝月开口道:“拍摄这些新闻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自己拍摄的舆论监督是否已经解决了。如果解决了的话,肯定是不能上《问政》的,到时候可以给《民生30分》投稿。不过放心,绩效考核还是会算上的。”
众人听后点了点头。
姜凝月和田军、骆媛拍摄的新闻也已经制作完成,审片室的大电视播放着新闻画面。
看完白河污染、村庄旁的矿场后,陈雪梅主任笑道:“小月,这个你们是不是两年前拍过?”
“对。”
姜凝月点头,“因为这事传到了欧阳健耳朵里,所以欧阳健不让咱们播出了。”
“嗯。”陈雪梅笑着点头,“没想到两年了,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的确。”姜凝月轻笑着说道,“这就是当地政府不重视,不然的话,几个月都能彻底解决了。”
陈雪梅点头道,“你们拍摄的这个‘轮船酒店’也很好,这些酒店简直成为了当地的一种独特的风景了。是应该好好治理一番了。”
“是啊。”
姜凝月开口道,“你看东河市、沧澜市就没有这种地方,哪怕是东河市人家对于环境污染做的也非常不错。”
众人议论纷纷。
审片结束后,姜凝月看向骆媛,“小媛,南河县排水的事情你拍了吗?”
“师父,我准备今天晚上去。”
骆媛解释道,“我看天气预报,今天晚上南河县周围区域有强降雨。”
“好,注意安全。”
姜凝月嘱咐了一句,一旁的田军想了想开口道,“我和你去吧,你一个小姑娘大晚上去那么远的地方,多不安全啊。”
骆媛有些受宠若惊,但是又有些畏惧田军,下意识的拒绝道:“没事田哥,我自己可以的。”
姜凝月劝解道:“听军哥的吧。”
“那好吧。”骆媛笑道,“那就辛苦田哥了。”
众人散会之后,姜凝月起身离开了,她还要和陈主任去《问政》的直播间看看装修的情况怎么样了。下个月就要开始直播了,有问题就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众多《问政》栏目的记者、编辑此时也收拾东西,采访的采访、回家的回家。
杨卫东原本是经济采访部的一名摄像记者,《问政》栏目组建之后,他被抽调到了《问政》栏目。对于拍摄舆论监督,杨卫东有先天的抵触情绪。毕竟,之前拍摄经济新闻,他走到哪儿都是受人欢迎、受人吹捧的,当地政府都是要请他们吃饭的!
哪像现在这样,跟‘过街老鼠’似得,偷偷摸摸地来到当地找问题、挑毛病。更讨厌的是还要街采,那些老百姓的脸一个比一个臭,听说自己是省电视台的,不仅不赶紧过来接受采访,还板着脸拒绝,真是给脸不要脸。
还有一点,那就是原本刚来一两年的新人记者姜凝月,现如今竟然摇身一变成为整个栏目的负责人了,这样当了十多年记者的杨卫东怎么可能服气?
杨卫东越想越气,想要申请调离岗位。他去找自己的主任,经济采访部的主任却笑着和他打太极,“陈主任同意,我就同意。”
杨卫东又去找了陈雪梅主任,但是这个想法他一和陈主任提起,就被陈主任板着脸凶了一顿,
“你这个要求我不能答应你,你自己去找姜组长或者去找周总编说。如果他们同意,那么我就同意!”
杨卫东怎么敢去找周总?那不是自己找骂吗?
更不会去找姜凝月了,那岂不是承认姜凝月是自己的领导了?
思来想去,杨卫东跑去找了办公室主任贾峰。杨卫东专门提着两瓶酒,并且把一条烟,放在了酒袋子的上面,来到了贾峰的办公室。
对于贾峰,杨卫东还是挺有好感的。而贾峰在电视台的众人里,评价还算不错。逢人都说,贾峰拿钱绝对会办事。如果这件事他办不成,也会跟你说。不会出现那种,礼收了、事不办的情况。
“贾主任。”
杨卫东敲门走了进来,原本贾峰还板着脸,但是看到杨卫东手里提着的东西,贾峰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哦,卫东来了。来来来,快坐。”
杨卫东坐在了沙发上,有些拘束的看向贾峰,贾峰亲自拿出一次性纸杯给杨卫东倒了杯水,自己提起了这件事,“卫东啊,我听说你最近调到《问政》栏目去了?”
“是啊。”
杨卫东苦笑道,“就是因为这件事我找的您。”
“我理解,舆论监督的确不好干。”
贾峰微笑着看向杨卫东,“诶,你们这一次《问政》栏目拍的什么内容?”
杨卫东无奈道:“拍的白河市,说实在的我都没去。我真干不来这个,说实在的,贾主任,我这一次来找您就是了这件事,您能不能和刘台沟通一下,让我调回经济采访部?”
贾峰没有接杨卫东的话茬,而是继续问道:“哦?白河市,你们拍的白河市什么问题?”
“什么问题……”
杨卫东皱起眉头,“我也没记,对了,好像有一个什么河上船舶酒店。”
其实在贾峰询问的时候,杨卫东也留了个心眼,没有提起选题群的事情。只是以为贾峰只是好奇,随口敷衍了一句。
‘船舶酒店……’
贾峰听后微微点头,“卫东,你的事情我会和刘台沟通的。”
“谢谢贾主任。”
杨卫东十分高兴。
杨卫东离开之后,贾峰提起袋子看了看,随意的把袋子里的烟酒放到了办公桌后面的柜子下面。之后,拿起桌子上的座机拨打了一通电话,
“侯市长,我是电视台的贾峰啊。”
第246章 泄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