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媛看着姜凝月,“我一直拿师父当偶像,我也想当个有作为的记者,除了在您这儿,我觉得别的部门,都不可能实现了。”
“好了。”
姜凝月拍了拍骆媛,“想来就来吧,到时候别叫苦就行。”
“谢谢师父。”骆媛立刻喜笑颜开。
姜凝月看向田军,“军哥,我徒弟就交给你了。”
“一边玩去。”
田军毫不犹豫的拒绝道,“我什么时候带过新人,你要这样那我就回技术中心了。”
“……”姜凝月无语,田军还是这个老样子,两年多的敲打,对于田军来说,一点影响都没有,还是那个老样子,“人家也不是新人,来单位也两年多了。”
“那也不带。”
说着,田军起身向门外走去,“走了,回家了。”
姜凝月撇嘴,转头看向骆媛,“军哥就这样,当初也莫名其妙熊我一顿,不过,人还是非常不错的。比很多笑面虎强多了。”
“我知道。”
骆媛点头道,“田老师当初差点死了,还是您从车里把他拖出来的。”
“当年的事就别提了。”
姜凝月随意的摆了摆手,“我回头和年主任说一下,你明天就来报到吧,对了,明天早上十点开会,别迟到了。”
“师父,今天晚上我请你吃饭啊?”
“嗯……”姜凝月犹豫了一下,“行吧。”
第240章 节目筹备(下)
次日上午,10点。
广播电视大厦32层大会议室,姜凝月、周凤兰、陈雪梅以及三位副组长坐在主席台前,周凤兰讲话结束后,姜凝月调整了一下话筒。
“周总编各位同事,大家好,相信大家对我并不陌生。我是姜凝月,曾是民生采访部的一位普通记者,又担任过新媒体采访部的副主任。现在,我虽然以督导组组长的身份重新回到电视台,但我不是来给大家施压的,也不是来给大家的工作找茬的,相反,我是来帮助大家的。”
姜凝月微笑着扫视了一眼众人,大多数人看向姜凝月的表情还是善意的、信赖的,姜凝月这个名号至少在海州电视台里,还是很好使的。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很多人都干过民生新闻,都知道民生新闻比普通新闻困难的地方,就在于找相关部门解决问题。有的时候是找不到管理方,有的时候是管理方推脱,有的时候更是各方势力来‘灭火’,不让大家播出这条新闻。”
“现如今,这个问政栏目得到了省委领导的热切关注,我们平日里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都可以放在问政栏目是解决!省委办公厅、宣传部的同志可以帮助大家联系受问部门一把手,纪委的同志可以处理一些官员的违纪问题,我们组织部也可以和一些思想意识单薄的同志谈话。以前都说电视台记者没有执法权,只能记录、曝光,但是,我们来了之后,大家就有了权力,能够解决问题。”
不少做过民生新闻的老人听到姜凝月的话,也是连连点头。
这时候,坐在下面第一排的田军突然开口道:“小月,《问政》能处理什么级别的官员啊?不会处理个副局长就完事了吧?”
众人纷纷看向田军,周总亦是不满指了指田军。
姜凝月笑道:“临行前李部长转述了省委赵书记的原话,副省级以下不用打报告。”
不少人听到这话,顿时喜形于色。
这是多大的权力啊?纪委抓人都不敢说,副省级以下不用打报告吧?
姜凝月笑着追问:“军哥,这个回答满意吗?”
“还行吧。”田军笑着点头。
“既然大家没有异议了,那么接下来所有人,包括我和周总,都要签订一份承诺书。”
姜凝月拿起面前的A4纸说道,“如果谁违反了上面的条款,在节目播出前,把涉密内容泄露给出去,哪怕是对方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也要接受处罚!”
众人拿过刚刚发放的承诺书。
——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和保密规定,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不得用舆论监督和其他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及规定,确保无违法乱纪事件发生……
上面的内容,基本上就是记者职业操守和准则,这一次姜凝月又翻了出来,并且让他们签字,就是告诉他们,这些职业操守和规则,在之前可能没有人计较,但是抱歉,从现在开始,姜凝月要计较了。
“签完字了吧?拿着这个承诺书,回去贴在自己工位的板子上,天天看着,加深印象。”
看着所有人都签完了字,姜凝月继续说道:“下面我大致说一下,第一期节目,暂定10月15日直播。10月12日的时候,所有采编内容都需要完成。我知道,国庆节要休8天,时间很紧张。所以,第一期的主题就定白河市!”
“怎么找问题呢?三种方式,第一种,咱们融媒平台有一个选题栏,里面有各种各样市民反映的问题,自己去里面挑问题,和市民沟通采访的事情。第二种,自己去白河市跑。第三种,找白河市当地的亲戚朋友去问。不要在网上发帖子、发视频,‘我是《问政》栏目记者,我要收集白河市的线索巴拉巴拉’。”
众人听到姜凝月的话都笑了起来,姜凝月继续说道:
“确定完选题之后,在工作群里报一下,确保别拍重复了。如果这个选题拍不了,也要在群里说,为什么拍不了,并且注明原因。明白了吗?”
“明白了。”
听到姜凝月的话,大多数人心情都是很不错的,至少自己的领导是内行,不会下达那些脑瘫一样的任务。
“好了,我的话就说完了,下面请陈主任发言。”
开会结束后,姜凝月并没有着急出去采访,而是电话联系了神秘A先生、B先生,让他们去白河市调查问题。与此同时,她还给青凤打去了电话。
第一通电话没打通,第二次青凤才接。
“凤啊,懈怠了啊!怎么不接电话呢?”
青凤的语气中透露出无奈,“你一找我准没好事,你不是去组织部了吗?又咋了?”
“你这个消息不够灵通啊。”
姜凝月笑道,“我刚刚接受了省委的命令,成为省委督导组组长,入驻《问政》栏目督导工作。”
“啊。然后呢。”
青凤无所谓的回答道,“你就说吧,又有谁要倒霉了?”
“白河市的市长、市委书记,你去帮我查一下,有没有贪污腐败。”
姜凝月平静道,“最好有实质性的证据。”
青凤疑惑道,“谁给你的权力去查两个地级市一把手、二把手,我就算查出来东西了,你又要把材料交给谁呢?”
“这你就别管了,我自有办法。”
姜凝月笑道,“你就帮我查就行了。”
“哦,20万。”
“……”姜凝月愣了一下,“之前那个人,叫什么来说,给你的500万那么快就花完了?”
“办事是要钱的大姐!”青凤语气无奈道,“这点道理你都不懂吗?”
“行吧。”
姜凝月点头,“一会打你卡里。”
“OK。等我消息吧。”
“10月10日之前给我证据啊!”
“知道了,别催、别催。”
青凤挂断电话后,姜凝月办公室的门被敲响,“请进。”
田军走了进来,一下子坐在了沙发上,这个崭新的皮质沙发立刻发出了一声痛苦的‘惨叫’,姜凝月看的眉毛都跳了一下,“军哥,你得减肥了啊!那么大岁数了,膝盖受得了吗?”
“我天天都得戴着护膝。”
田军坐在沙发上,平静地看着姜凝月,“什么时候去采访?”
“吃完中午饭就走。”
第241章 再临白河市(1)
白河市。
姜凝月、田军、骆媛三人来到了白河市,姜凝月戴上了眼镜。
这些年,《民生30分》改版了,舆论监督板块删减到了只有10分钟。不过,因为姜凝月的缘故,海州市民对于这个栏目还是比较认可的。
临行前,三人先在选题库里搜索了一些白河市的选题,着重选择了水污染。
第一站,三人故地重游,来到了白河市南河县小河湾村。
来到南河县之后,道路两侧不仅一如两年前那样满满的尘土,而且道路还坑坑洼洼的。
姜凝月随便拦住了一个过路人问道:“老乡,我们是海州省电视台的随机问您几个问题。”
那人疑惑地打量了一下姜凝月,“什么问题?”
“这条路的污染多久了?”
“多久了?”
那人听后笑了起来,“得有十多年了吧?我记忆中这条路一直这样。”
“您觉得有影响吗?”
“肯定有啊!”
市民毫不犹豫的说道,“住在这种地方,肺里不都是粉尘了吗?现在还好,一到大风天就跟那个黄风岭一样,十米之外人畜不分。吸进嘴里的全是沙子,衣服都不能晾在外面,晾出来就白洗了。”
看来这位市民十分的愤慨,姜凝月微笑着点了点头。
接下来,这位市民又提供了一个新闻线索,“还有你看旁边这条路,是我们县的主干道之一。”
在市民的带领下,三人来到了旁边的道路,这条道路用铁板围上一半,也看不到里面在做什么。
“这是在干什么?”
“雨污水管改造。”
市民开口道,“从两三年前就开始了,这都多少年了?也不修、也不拆,就这么围着。这条路还不过分,你们去南三路,那条道才有趣呢!”
“怎么说?”
姜凝月好奇道。
“那条路最早是三年前的时候,挖开了,对外宣布是雨污水管分离。也就是2019年11月份挖开的,20年5月份也就是雨季之前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