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吧。”
“不不不。”赵娆连忙拒绝,“我不累,我没事。”
这时候,姜肃背着手走了出来,冲着一旁看热闹的村民吆喝道:“真他妈不是人,来帮个忙啊!小坤,过来帮忙。”
村子里大部分都姓姜,算起来不少人都有血缘关系。
“诶,二爷。”
小坤听后连忙跑过来,这下赵娆没有拒绝。
姜凝月伸出手,攥着赵娆的手,她的手已经冻得青紫。18岁的赵娆,本应该是花一样年纪,但是一双手却已经开裂,甚至有了老茧。
赵娆有些自卑,但是不敢缩回来,只能低声怯懦的说道:“姐,我手脏。”
姜凝月没有理会,而是反问道:“你怎么回来的?”
“我和奶奶坐客车回来的,客车给我停到了村口。”
沉木县只有县城里有一趟公交车,只是在县城里转一圈,只有早晚有车次。村民们想要去县城里,都要坐类似于私人承包的客车,5元一位。
一行人来到了赵娆的家门口,赵娆从口袋里拿出钥匙,费力的拧开了有些生锈的门锁,推开门,里面是一幅破败的景象。
院子里的雪扫了一半,各种东西都被随意扔在了地上。
地上的白雪,踩满了脚印。
这里什么都像,唯独不像一个温馨的家。看着房顶厚厚地积雪,姜凝月都怕哪天这个房子倒了。
赵娆露出笑容,冲着小坤感谢道:“小坤哥哥,谢谢你,您把奶奶给我吧。”
“这是人住的地方吗?!”
姜肃皱眉道,“妮儿,听叔的,住叔那,今年从我家过年。”
第215章 过年(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生理需求就是人身体最基本的需求,衣食住行等等。
安全需求,就是对于周围环境的要求。
社交需求,也称为归属和爱的需求,包括情感交流、友谊、家庭和团体关系等。
在姜凝月上班之前的姜肃,经济上刚刚脱贫,能够保证温饱,住的还是老旧的房子。
但是,姜凝月给家里打钱,强迫他们重新装修房子之后。
随着房屋敞亮了,姜肃的心态也逐渐有了变化。
刚开始,姜肃是想要和周围人炫耀自己的新房子。
但是没过几天就腻了,姜凝月回来之后,他就和周围人炫耀他的女儿。
特别是成为村委委员之后,姜肃在村里得到了他人的尊重,所以,姜肃也开始注重这一点。
现在的姜肃,变得十分‘爱管闲事’。面对赵娆的困境,他也非常愿意施以援手。
赵娆愣了几秒,脸上闪过一丝不可思议,下意识的拒绝道:“不了叔,我稍微收拾一下就可以了。”
因为赵娆很清楚,这是她们家自己的事情,外人,哪怕是亲戚都不会无条件的帮助她们。
之前姜凝月帮她已经够多了,现在又怎么好意思继续打扰呢?
“收拾什么啊。”
姜肃指着赵家奶奶说道,“你奶奶大病初愈,还住在这里,那还能撑过这个冬天吗?听我的,去我家。”
一旁的邻居也帮腔道:“是啊,你今年还要高考,好好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周围的邻居纷纷帮腔,赵娆有些心动。
其实她也不想待在这个残破的家里,只不过她没办法。那些亲戚也不愿意收留她和奶奶。
没想到的是,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同村人,竟然愿意帮助她们。
赵娆流着泪点头,跟着大家一起去了姜凝月的家里。
王珍看到一群人进入家门,有些诧异的看向姜肃和姜凝月。
姜肃轻咳了一声,把王珍拉到一边,低声讲述着。
王珍看了一眼赵娆,没有说什么。
姜家的新房子还是挺大的,给她们安排了一间空屋子,王珍又从柜子里拿出了新的床褥、被子。
赵娆不敢闲着,跟着忙前忙后。
姜凝月好奇地问道:“你奶奶的情况怎么样?”
“没什么大事……”
赵娆情绪有些低落,偷偷瞄了一眼奶奶,“不过,医生说我奶奶年龄大了,身体已经不太好了。”
简单来说,就是这一次没有什么大事,不过身体因为早年间的过度劳累以及旧伤、旧疾,导致了连锁反应。
医院不建议继续治疗了。
姜凝月点了点头,“吃东西呢?还行吗?”
“不太行了,得吃流食。”
照顾这样的病人,是一件非常劳心劳神的事情,姜凝月也只能帮忙,不能代劳。
就这样,赵娆和她奶奶在姜凝月的家里暂住了下来。
赵娆并没有心安理得的享受,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帮忙打扫院子、做饭,一日三餐都跟着王珍一起忙活。
姜凝月说过她几次,不过,赵娆只是傻笑,但依旧干活。
看到这一幕,姜凝月也没再说什么,而是给姜妮发了一个微信,让她买个千元左右的手机。
在姜凝月的家里住下,赵娆的心里也非常庆幸,姜凝月的新房子非常的暖和,她们俩可以过一个暖冬了。赵娆也不用大冬天的出去捡柴火了。
1月24日,除夕。
大伯家、三叔家再次来到了姜肃的家里,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早在中午的时候,两家早早就来了,去年的三叔一家还没来那么早,今年竟然是第一个到的。
同时,今年还带了两箱知名饮料。
大伯家更是大方,竟然带了两瓶酒。
一家人忙活了一下午,终于弄齐了一大桌年夜饭。
打开春晚当个背景音乐,一群人吃饭喝酒,其乐融融。
家里搬出的是自制的长桌子,所有人都可以坐下。
姜肃今年更是破天荒的拿出了一瓶茅台——当然是新买的,不是年份酒。
“茅台?”
这酒一上桌,堂哥姜鹏就立刻拿了起来,“我得发个朋友圈!二叔,你喝的明白这酒吗?”
“哼哼。”姜肃笑了两声说道,吹嘘的话憋在心里没说出来。
三叔家这一次除了带着姜凝月的三叔和三婶,还有他女儿、儿子。
三叔家的女儿今年大专毕业,儿子正在上高中、高一。
几人喝酒闲聊,堂嫂开玩笑似的和姜凝月说道;“小月啊,你都那么大领导了,给你哥找个正经班上吧,省得他一天到晚都不干正事。”
堂哥低头喝酒没有说话,看来这事本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经过商量的。
不然,以姜鹏那性格,早就反驳了。
姜凝月夹起咸菜塞进了嘴里,“现在县里的正经工作,一个月也就一千多工资。他愿意去?”
堂嫂笑道:“那你就给你哥安排着当领导不就完了吗?”
姜凝月瞥了她一眼,“我让他去当市长,他当得了吗?”
堂嫂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大伯母却也开口道:“小月啊,人家现在村里人都在城里买房。我们也想着在城里买房,以后你外甥上学也方便。”
王珍阴阳怪气地说道:“哟,都有钱在城里买房了?当年小月上大学,找你们借一千块钱都没有。还说女孩上学没用。”
三婶和她家的女儿姜琴听着这话暗暗偷笑。
以前王珍都不敢当面说这种话的,现在姜凝月不一样了,王珍说话也硬气了,也变得‘情商低’了。
大伯母听后有些恼羞成怒,但是又不敢和王珍发火,只能反驳道:“王珍,你这话说的可不对。这都是什么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那是六七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各家各户都穷。大鹏也才刚结婚,我们哪有钱啊。如果真有钱,我们还能不管你们?”
姜肃开口道:“这话倒也是,当年大家都穷。而且,别说他们了,我以前也觉得闺女读书没用。”
王珍有些气恼,姜凝月则面无表情。
一听姜肃替他们说话,大伯一家立刻喜笑颜开。
姜肃继续说道:“不过,找工作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特别是,你还要好工作。现在县里能有几个好工作啊?去工地扛沙包,你去吗?和小月她姐夫赵勇一样,去工厂里卸料,一天几吨几吨的卸,你能干吗?”
“人家赵勇现在可不是搬卸工了。”
三婶笑着说道,“我听说,人家现在是个小领导了。”
第216章 过年(4)
姜凝月平静道:“现在公务员、事业编都是‘逢进必考’,而且,要求大学本科学历。所以,姜鹏这个中专技校毕业的学习没有机会的。唯一能进的就是国企,如果他愿意去的话,过几天我和县里领导有个饭局,到时候我可以提一嘴。”
姜凝月作为隔壁县的副县长,回到老家自然县领导都邀请一起吃饭。早在年前就邀请了,不过姜凝月懒得去,就推到过年期间了。
过年期间,很多县里在市里、甚至省里当官的都要回乡,县里的领导自然要挨个宴请。
只不过,沉木县是个小县城,在外面当领导的屈指可数,大多都已经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