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槿也在看,整条街都是旧式砖瓦建筑,非常有味道。
“阿哥是不是很特别?”
林堂哥连连点头,“有点像北帝庙。”
林木槿说道,“是有些类似。”
林堂哥又问道,“我们进去么?”
林木槿回答,“自然要进的。”
兄妹俩随意选择了一家就进去了。
里面有员工热情招呼,“两位想买什么?”
林木槿回答,“随意看看。”
这家字画很多,还有瓷器、扇子、手串、铜钱…,东西挺杂的。
“你家的瓷器是什么朝代的?是官窑么?”林木槿对于瓷器没研究,只知道有官窑和民窑。
还知道元青花、唐三彩,其他的没了。
她也知道自己这问题一问,对方就知道她是小白了,估计想着怎么忽悠她呢。
卖古董的都是会讲故事的。
员工开始一一讲解,这家瓷器有宋有明,不过最多还是清朝和民国的。
有官窑也有民窑的,还有没有落款的官窑的。
林木槿的理解是官窑接的私活。
价格从几块到上千都有。
现在国内平均工资只有六十多,而这里一个瓷瓶要上千,果然古董只是有钱人才会玩。
高兴的是她也算小富婆一枚了,也敢入场了。
不过她没忘记这个圈子水太深了,所以她准备找人掌眼。
“不好意思,我再去其他的地方看看。”
林木槿拉着林堂哥告辞离开。
然后又去了十几家店,都是让服务员给讲解一下再问问价就出来了。
“阿哥,我们去打电话吧。”
林堂哥有些迷糊了,“阿妹你到底想不想买啊?”
林木槿回答,“肯定买,我这不是在货比三家么。”
林堂哥嘴角抽抽,“东西都不一样,货比三家也没用啊。”
林木槿就道,“我心里有数,赶紧去打电话。”
再次去了之前的邮局,这次是打公用电话。
“喂,阿争是我,你刚到家么?一路平安吧?那就好。我和阿哥在燕京饭店入住的,条件很不错,新开的。中午在全聚德吃的烤鸭,下次来带你去吃,带过去不行,鸭皮不脆了就不好吃了,现在我们在逛琉璃厂,主要想买几个瓷瓶,用来装饰插花的,你开始写申请了,没关系的,也不需要保证一点小错误没有,必须要有态度,对对,态度代表一切!……那先这样,有事咱们电话联系。”
挂了电话,花了一块二话费,也不便宜。
林木槿和林堂哥二入琉璃厂。
不过没进任何一家商铺,而是找了个环卫工人。
“大爷,请你抽烟。”
林木槿递过去一包良友。
大爷摆手,“不要,不要。”
林木槿直接塞给他,“大爷,就是和您打听点消息,关于琉璃厂的。”
大爷拿着烟,颇有些拿人手短的感觉,“你想问什么啊,我就一扫地的,不懂那么多。”
林木槿问道,“我想知道这两趟铺子有哪些是国营店铺啊?”
大爷很高兴,“这个我知道!”
用手指着,“这家一品阁、墨轩斋,还有……都是国营的。”
林木槿很是满意,这包烟没白送,“大爷,这几家国营哪家口碑最好?”
大爷立马道,“墨轩斋的秦大师傅是个厚道人,收老物件给的价也合理,就是不收也愿意给你讲讲为啥,脾气好、眼光好,你们要是卖货找他准没错。”
林木槿再次记下,“谢谢大爷了,有您指点几句我就知道该怎么办了,谢谢您嘞。”
给林堂哥使了个眼色,去逛国营店去。
第160章 镇店之宝多少钱…
林木槿和林堂哥去了墨轩阁之外的几个国营古董店铺。
这次没有走马观花,而是花费了一些时间。
当然也肯定会问价的。
也试图讨价还价,还被工作人员给阴阳两句,让他们去北海北门或者朝阳门,那边的古董市场都讲价。
林木槿没生气,还将这两处地方记下来了。
“阿妹,这几个店铺卖的比较便宜。”林堂哥也不是白逛的。
林木槿点头,毕竟是国营,在定价的时候不能太胡来。“我们去墨轩阁。”
墨轩阁也属于大店铺了,里面东西也不少。
博古架上、玻璃柜台里都是各种老物件。
“两位想买什么?”一个年轻工作人员拿着鸡毛掸子边扫灰尘边问道。
林木槿回答,“随便看看。秦师傅在么?”
工作人员放下掸子,“你们找我们大师傅有事么?”
“谁找我啊?”
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手里握了个小茶壶慢悠悠*的走了过来。
“你们是?”
林木槿笑着说道,“秦师傅你好,我们是慕名而来。”
秦师傅问道,“你们是买还是卖?”
林木槿看了眼林堂哥,回答道,“买。想买的有点多,我要能插花的漂亮瓷瓶,最好是官窑品质的,还要买些字画,近代几个画家的就可以,还想买一些灶台、笔洗、茶壶这些。”
秦师傅倒吸口凉气,“你是来进货的?不是在开玩笑。”
林木槿实话实说,“我们是从香港来的。”
秦师傅立马不追问了,都知道香港人有钱。
林木槿解释道,“我是准备开一间餐厅,走得是国风设计风格,瓷瓶是用来插花的,字画也是用来装饰的,所以数量多一些。”
年轻的工作人员也走了过来,上下打量着他们,满眼的好奇,“你们是香港人?”
林木槿无语了,“我们也是黄种人,地道的炎黄子孙。”
至于那么看稀奇么。
秦师傅将茶壶放下,拍了年轻人一巴掌,“一点定力没有,不好意思两位。”
林木槿摆手,“没关系的,知道他没恶意的。秦师傅能不能雇佣您一天,帮我们掌掌眼。”
年轻人赶紧道,“你要的东西我们店里就有,买的多还可以给你打个折呢,是不是师父?”
林木槿就说道,“我听说朝阳门那边更便宜。”
年轻人立马道,“那边假货也多啊。”
林木槿看向秦师师傅,“所以才想让秦师傅帮着掌掌眼啊。”
秦师父自谦说道,“我也不敢保证能不打眼。而且我有几分薄名,一旦我确认是真品了,货主就不会低价,想捡漏很难。”
林堂哥拉了拉林木槿的袖子。
林木槿只能用粤语和他说了一遍。
林堂哥就说道,“那就干脆在这里买,让他便宜一些。”
林木槿则是说道,“哪个店的精品都是有限的。”
林堂哥又说道,“看这样子,他在这一行还是比较有名气的,可以通过他联系其他的店铺。你想买多少钱的?”
林木槿回答道,“本来我是准备少买点的,毕竟钱要留在装修上。可如果做国风装修,其实用不了太多钱,相反这些‘配件’才是大头。”
现在餐厅的两个大头一是瓷器、书画。
二就是厨房的各种电器。
不过她有汇美和美食车的收入,即使将带的所有钱花光了也是不怕的。
“如果东西足够好,带来的钱都可以花掉。”
她还有秦争兜底呢,怕什么。
“你们真是香港人啊,说话我都听不懂。”年轻人又被秦师傅拍了一巴掌。
林木槿对着秦师傅说道,“秦师傅,我们特意过来肯定是信任你的,那就按照这位先生说的先在这个店里看。”
年轻人高兴的拍巴掌,“我去关门。”
秦师傅并不反对,大客户就要有这排面。
开始介绍道,“能够插花的瓷瓶种类很多,这种的叫胆瓶,因器形如悬胆而得名,直口、细长颈,削肩…始烧于唐至清中晚期,这个是乾隆年间官窑烧纸的。”
林木槿不懂就问,“这个官窑就是给皇帝用的吧?”
秦师父摇头,“不是一回事,官窑分为‘钦限’和‘部限’,钦限是专给皇帝用的,部限是给大臣和外交礼宾用的。这个胆瓶就是个官窑小精品,应该是皇帝用来奖励大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