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后成夫君妹妹_分节阅读_第60节
小说作者:卧扇猫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85 KB   上传时间:2025-08-17 11:36:20

  片刻后,隔壁铺子的掌柜前来,发觉灼玉不在便将东西转交给了容濯:“这是那位女郎的扇子与旧扇面,劳贵人转交。”

  容濯命祝安接过,是他曾经受乱梦侵扰送她的折扇,摊开旧的扇面,他的手上遽然一顿。

  绢帛上用朱笔圈出三个字。

  容、岁、晏。

  容濯目光震颤,猛地将绢帛揉成一团,手背青筋暴起。

第34章

  “你怎么才来?”

  “您……是不是找错人了?”

  “我不是他的……”

  “谁跟他是一个山头的狐狸!”

  “我不想让他们掌控赵国,我好容易从卑贱的舞姬变成了翁主,不想再沦为仆婢,任人赏玩!”

  “老狐狸前世——”

  ……

  夜已深。

  容濯闭着眼,脑中走马灯似地浮现妹妹自回赵国以来的诸事,所有无法理解的事在因三个字得到了解释。

  原是如此,竟是如此。

  她并非是因幼时的误会一直不愿承认他是她的阿兄。

  而是她有前世记忆,却又不知他的身世,无法面对曾和亲兄长做尽夫妻之事的罪恶感。

  更不是因为误以为幼时是他抛弃她而怨怼,而是因为……

  她在怨他。

  怨恨他回来得太晚。

  那么后来为何又能若无其事地与他兄友妹恭?

  是忘了他?还是早已释怀。

  这两种可能都不是容濯想要的,他想,妹妹素来擅长伪装,她定是在逃避,想用兄妹情粉饰一切。

  而在她痛苦挣扎之时,他非但一无所知,还因为将妹妹与梦中妻子混淆的荒唐,不断对她强调他永远是她的兄长,加重了她的痛苦。

  他的一举一动,让他的妻子彻底成为了他的妹妹。

  不过来得及。

  她是阿蓁,也是他的灼灼。

  “灼灼。”

  容濯声音沙哑,不断念着这个名字,他将揉得发皱的绢帛覆在面上,克制着激荡的情潮。

  他想见她。

  疯狂地想见她,现在就想。

  容濯倏地起身要朝外走去,走到殿门处又蓦地止步。

  若她还有前世记忆,便不会对他表露的情愫一无所知。她或许是不想打破现状,更不想重蹈覆辙,在察觉到他的情意时才会后退。

  太过冲动,她只会更怕。

  容濯徐徐敛眸。

  -

  离开茶肆后灼玉才想起忘了取回扇子,派人折返,却得知扇子已被掌柜的送去了雅间里交到了容濯手上,让她心中无端不踏实。

  但转念一想折扇本就是容濯送给她的,他拿走了也无妨。

  真正让她不踏实的是他古怪的态度,而不是一把折扇。

  翌日清晨,容濯派祝安来传话:“殿下今日奉陛下之命去城外大营巡查北军,后日归来。”

  此外还附了封小信。

  「此折扇乃孤至爱之物,失而复得,甚欢喜之,暂中饱私囊,日后定加倍弥补妹妹委屈。」

  「从前是孤行径不端,让妹妹误解,吾日后当悔过自新。」

  「等孤回来。」

  灼玉皱着眉翻来覆去地琢磨这几行字:“行径不端、误会?他的意思是,他之前种种怪异都是一时鬼迷心窍?他与我兄妹一如往昔?”

  她愿意将他相互矛盾的言行归咎于他只是不舍得她出嫁,不舍得他们的兄妹情。

  往日阿兄在身边时,即便他再三强调兄妹之情,灼玉也总会因为他复杂的情绪和目光而多想,但如今彼此远离,仅是看着他的字迹,灼玉反而不会怀疑他的话。

  她不禁想,若是她回了赵国,甚至日后假戏成真嫁去吴国,他和她之间会不会少些拧巴,多些纯粹?

  “翁主!太后宣您入长乐宫!”

  祝双急急奔入殿中,打断了灼玉的思绪,道:“长乐宫来人了,说田太后召翁主入宫一叙。”

  灼玉忙收好容濯的信:“可知道是为了什么?”

  祝双摇头,“不过那黄门说了,翁主不必惊慌,与您和赵国无关,是涉及了吴国王后的病情。”

  灼玉迅速梳妆入了长乐宫。

  容顷竟然也在,清俊的面上展露着无奈,看到她时,更是面露内疚。

  “阿蓁来了啊。”田太后格外亲切地把灼玉招到跟前,“适才哀家收到吴国来信,称吴国王后病势加重,日日担心熬不过明年春日,等不到公子顷的婚期。哀家寻思着,横竖你与阿顷已定了亲,想问问你,是否愿意把婚期往前提一提,让王后能安心养病?”

  灼玉道:“我恐还需问问父王。”

  太后说:“哀家此前听闻吴国王后生病的消息便有此意,特地去信问过赵王,你父王说一切听你的。”

  灼玉沉默须臾,思忖着太后突然催他们成亲的意图。

  容顷见她迟疑,站出来解释道:“禀太后,阿母虽总念叨让臣早日成婚,但也不希望太仓促,且翁主乃赵国千金,理当隆重筹备。请容臣回广陵后好生跟阿父阿母商议后再敲定婚期。”

  太后笑了笑:“赵王被阿蓁此次落水的意外吓到了,曾在信中请示哀家,希望让阿蓁先回赵国。既如此,你二人便先回邯郸和广陵,一则筹备婚事,二则免得吴王、赵王和太子日日担心,哀家心里也不安啊!”

  话说到这里,灼玉猜出了大概缘由,容顷还想解释,她先一步应道:“臣女知道了,有劳太后关怀。”

  田太后对她的分寸很满意,笑容里多了些赞许:“哀家也算看着阿恪长大,他的女儿便等同哀家的亲孙女,两个月前你阿姊跟安阳侯世子定亲时,哀家就已命宫中缝制好阿玥的嫁衣,顺便也把你的那一份一道备着,这两日回赵国的时候正好带上。”

  能得太后亲自筹备嫁衣是莫大的荣幸,但灼玉也听出太后的暗示,她希望她能尽快回到赵国。

  正好她也有此意,便识趣地应下来:“谢太后恩典。”

  殷切嘱咐几句,田太后放他们二人离去,过后长舒一口气。

  身边的老宫人上前道:“太后您这样做,会不会招来太子殿下的不满,日前殿下才暗示过,翁主的婚事应由皇后和他来操办。”

  田太后饮了口茶:“你以为哀家想管么?晋阳离开长安前说过,这两个孩子之间不清不白的,若是真传出些什么流言,届时皇家的颜面何在?”

  “更何况,”太后长叹,“哀家也该考虑考虑田家了。”

  天子尤其是太子对晋阳的态度让她胆寒,太子为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不顾亲姑姑死活,天子更是为了安抚吴国和赵国不顾血亲之情。

  他们田家如何不为之忧虑?

  田家虽还存着想扶持二皇子上位的心思,但二皇子太懦弱,在几位皇子中没什么存在感。

  不能把赌注都倾注在一处,太后决定先从太子这边入手。

  正好再试探试探太子态度。

  -

  出长乐宫,容顷一路愁眉不展,虽说娶灼玉是他心之所向,然而赵意与家令认识的事让他弄不清父兄是否在促成他们婚事时暗中推波助澜,他需要回到吴国弄清此事,给灼玉一个交代。再三思忖后,容顷道:“今日连累翁主,你我是晚辈不好忤逆太后,但待我回到广陵后必会让父王同太后请示,翁主不必担心。”

  灼玉也在回想太后的事。

  “不关你的事,应是太后娘娘不希望我继续留在长安。正好长安也是个是非之地,离开或许对我们都好,至于婚期,这是涉及你我两个人未来的大事,是得再想想。”

  二人就此达成一致。

  为了避免阿兄像上次那样忤逆长辈,招致天子和朝臣的不满,回王邸后灼玉特地给容濯写了一封信。

  -

  「兄长莫忧,妹与公子顷商议过,都认为婚期当慎重议定,只是不想太后娘娘担忧,决意先各自回国,过后再从长计议。」

  容濯对着手中的绢帛沉思,他是在长安途中得知太后下令灼玉提早回赵国的事,人刚到长安,妹妹的信也一并捎来了。

  祝安见他凝着眉似有忧虑,忙道:“翁主和公子顷想必还是理智的,不曾因太后娘娘下令就草率决定。”

  容濯将绢帛揉在手心,讥诮道:“她是很理智,都知道要先安抚孤,以免孤再横加干预。”

  放她先回赵国?这岂不同等于让她直接从赵国嫁到吴国。

  容濯指腹轻抚绢帛上娟秀但锋锐的字迹。

  前世今生妹妹的字都是他教的,延续了他字迹的风格,凡此种种都是他们相爱过的证据。

  她可以换个人再嫁,可他留下的痕迹,她真能抹得掉么?

  即便可以。

  他也会再次在她身上烙下。

  “太子殿下!”

  前方走来一列小黄门,各个手上端着漆盘,上方盛着大大小小许多锦盒,叫人眼花缭乱。

  不必猜,容濯也知道是谁下令送的、要送去何方,但他仍明知故问:“是要送去给哪家的赏赐?”

  为首的黄门道:“是太后娘娘备给翁主的嫁妆,及少府织室给翁主缝制的嫁衣。太后吩咐奴婢若是遇着太子殿下,让殿下过目,看看可有什么需要添置的?”

  容濯扫过礼单,什么也没说,又问:“嫁衣在哪?”

  黄门只听说兄长为妹妹筹备嫁妆的,哪有兄长给看妹妹嫁衣的?但也只当太子是对翁主关心备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页  当前第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1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后成夫君妹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