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重紫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吱吱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46 MB   上传时间:2025-07-15 16:26:30

  带着婴儿肥的小手白白嫩嫩的,肌肤仿佛吹弹欲破,小小的指甲精致秀气,摊开了,手背上就出现了几个小窝,纪氏心里软得滴出水来。

  玉簪忙上前给纪氏和窦昭行礼:“六太太,四小姐!”

  “哦,你过来了。”纪氏语气和蔼,相比刚才的冷淡,简直是天壤之别,玉簪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忙应了声“是”,讨好地道:“奴婢看着素馨不在屋里,想着四小姐身边缺人,放下包袱就赶了过来。”

  纪氏点头。

  窦昭则朝着她笑了笑。

  玉簪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人人都说东府的六太太为人和善,刚才可能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正好让自己碰到了。

  有小丫鬟捧了装着凤仙花的琉璃盅过来:“六太太,您看行吗?”

  纪氏面露犹豫,好像有点拿不定主意的样子。

  玉簪立刻殷勤地道:“六太太,从前我们奶奶在的时候,我常帮着摘凤仙花。”一面说,一面去拨弄着琉璃盅里的凤仙花,“您瞧,这个就嫩了些……”

  “看样子你还真有几分眼力。”纪氏笑着赞了她一句。

  玉簪心花怒放。

  挑好了凤仙花,纪氏带着窦昭回屋。

  玉簪连忙跟上。

  三伯母过来了:“六弟妹,忙啊!”

  站在门口和纪氏打招呼,并不进去。

  纪氏看了窦昭一眼,犹豫片刻,吩咐那小丫鬟:“领了四小姐屋里去。”然后整了整鬓角,笑着朝三伯母走去。

  窦昭和小丫鬟、玉簪进了屋。

  小丫鬟把琉璃盅放炕桌上,笑着对站在炕边的窦昭道:“四小姐,我去把装明矾的罐子拿过来,您站在这里不要动。”又拜托玉簪,“姐姐看着点四小姐。”

  “你放心去吧,这里有我呢!”玉簪满脸笑容。

  小丫鬟蹬蹬蹬地跑去了后面的套间。

  玉簪蹲下来和窦昭说着话:“四小姐,你想不想去荡秋千?你让素馨回府,我就带你去荡秋千,还每天都和你玩翻绳、丢沙包,好不好?”

  窦昭懒得理她。

  玉簪自顾自地说了半天窦昭都没有反应,她很是无趣,又因为前先站了半天,此时一直蹲着,起身的时候腿有点发软,手就扶在了炕桌上,炕桌一翘,“哐咚”一声翻在了炕上,搁在炕桌上的琉璃盅骨碌碌从炕上落到地上,“叭”地一声碎成了几块,里面装着的凤仙花瓣也散落得到处都是。

  她一下子傻了眼。

  “怎么了?”听到动静的小丫鬟抱着个景泰蓝的小磁罐就冲了进来,看见摔破的琉璃盅吓得脸都白了,“怎么会这样?”

  原本立在庑廊下的丫鬟也都冲了进来。

  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玉簪的身上。

  “不是我,不是我!”玉簪下意识地否定,眼角的余光不经意间掠过站在一旁的窦昭,她顿时如抓到了根救命草,“是四小姐……对,是四小姐失手打翻的!”

  ※※※※※

  纪氏脸色铁青,吩咐采蓝:“去请了西府的俞嬷嬷过来。”

  屋里服侍的大气也不敢出一声,见王嬷嬷打了个手势,纷纷松了口气,鱼贯着退了下去。

  纪氏这才发起脾气来:“这个玉簪,死不足惜!”

  她先抑后扬,就是想让玉簪得意之下出错,好找个借口教训玉簪,谁知道她还没有下手,玉簪就做出这等龌龊事来。

  “也难怪素馨和她打了起来。”王嬷嬷也颇为感慨,但还是劝着纪氏,“还好发现得早,不然四小姐还不知道要吃多少暗亏呢!”

  纪氏想起窦昭那软软的小手,眼眶微红,轻声道:“寿姑呢?”

  “采菽和采蓝陪着四小姐在院子里摘凤仙花呢!”王嬷嬷笑道,“玩得可高兴了。”

  纪氏眼底就有了几分笑意,踌躇道:“你说,把寿姑养到我屋里,怎样?”

  王嬷嬷眼皮子一跳,道:“三太太过来,就是和您商量这事?”

  纪氏沉默半晌,微微颔首。

  王嬷嬷倒吸了口冷气,道:“我们能不能不管这件事?”

  ※※※※※

  采蓝过去的时候,俞嬷嬷正焦头烂额。

  栖霞院吵成了一锅粥,诸家的人又赶过来说要退亲,庞家的人狐假虎威地在那里使唤这个指使那个,偏生老太爷和七爷都不见了踪影,她不过是个妇仆而已,哪一件、哪一桩是她能够当家作主的?那些管事、管事妈妈能躲则躲,能推则推,都把她推上前,偏生她背着七爷的托付,想避都避不了,只好硬着头皮上前,安抚了这个安抚那个,总算是没有出什么事。好不容易等老太爷回了府,东府的六太太又差了人让她过去。

  别人叫她,她都可以推辞,四小姐如今在东府的六房,六太太叫她,她却是一刻也不能耽搁。

  她抚着额问来禀告小丫鬟:“说了是什么事吗?”

  小丫鬟摇头:“只说是让您快点过去。”

  俞嬷嬷只好交待了霍妈妈几句,带着两个小丫鬟去了东府。

  迎她的是王嬷嬷。

  王嬷嬷并没有直接把她领去正房,而是请她到一旁的耳房坐了。

  “老姐姐,”她拉着俞嬷嬷的手道,“我知道你这些日子忙得脚不沾地,要不是事情急,我们太太也不会请了姐姐过来。”她把玉簪的事告诉了俞嬷嬷,“……不过是打碎了东西,最多被我们太太教训一顿,可她却栽赃到了四小姐头上,可见她平日有多嚣张。要不是顾着前头奶奶的名声,我们太太当时就要发作她了……”

  俞嬷嬷还没有听完,脑袋“嗡”地一声。

  她就知道会出事!

  府里的那些丫鬟婆子见大庆媳妇没有把四小姐放在眼里,就有样学样,跟着张狂起来,特别是像玉簪这样眼皮子浅的,简直就有些不知所谓了。

  归根到底,这全是儿子惹出来的祸。

  可儿大不由娘。

  她主内,儿子主外,有些事等她知道的时候木已成舟,她教训了儿子几次,开始儿子只是听着,后来索性和她顶起嘴来:“我们是前头奶奶的人,不管是谁做了七爷的填房都容不下我们,还不如趁着现在给自己留条后路。”

  她知道儿子说得有道理,可她服侍了赵、窦两家的人一辈子,离开了赵、窦两家,她还能去哪里?

  儿子道:“你放心,我不会动四小姐的东西,只不过是借着赵、窦两名义,借着四小姐的银子做几桩买卖,等积攒些本钱和声誉了,您就借口年纪大了,我们求新太太一个恩典,让我们回老家去。那新太太只怕高兴得要笑起来,哪里还会阻挡?”

  如今六太太对她不满,这件事只怕就没这么容易了。

  俞嬷嬷有些惶恐地抓住了王嬷嬷的手:“十个手指有长短,我现在按下了这个就浮起来了那个,头都是晕的,还请姐姐告诉我该怎么做!”

  “姐姐也是主家身边的老人了,仔细想想,自然就有了主意。”虽说这么说,王嬷嬷却笑道,“玉簪这样的丫鬟我见得多了,是个不省心的,留在身边总是个祸害。”然后带她去见了纪氏。

  

  第四十一章 震虎

  

  纪氏也只说玉簪不合适留在窦昭身边服侍,让她另换个丫鬟过来。

  俞嬷嬷知道,这是纪氏逼着她处置玉簪。

  西府的那些丫鬟、婆子之所以巴结奉承她,不就是想从她手里捞点好处。结果犯了事她不仅没办法把人保下,还要亲手惩戒这些曾经阿谀奉承过她的人。

  以后谁还会靠过来?

  但她若是装作没听懂,六太太会不会觉得失了颜面,把这件事捅到二太夫人那里呢?

  想到二太夫人,俞嬷嬷就不禁心里发寒。

  先把眼前这个难关过了再说吧。

  俞嬷嬷咬了咬牙,把玉簪领了回去,当着众人的面结结实实地打了她二十板,直打得她皮开肉绽,进气多,出气少,想着老太爷不知道正为什么暴跳如雷,谁靠近谁遭殃,因而怕玉簪死了触了老太爷的霉头,一面请了大夫过来给她用药,一面让人给玉簪找户人家嫁了。

  “最要紧的是嫁得远远的,”她嘱咐媒人,“也不要她的赎身银子,我们还倒送十两银子的嫁妆。”

  这样好的事,媒人自己动了心:“我有个远房的亲戚,是个挑夫,在淮安漕运上谋生,刚死了老婆,若是能成,还有几封茶叶的谢礼。只是年纪有些大,有两个儿子……”

  俞嬷嬷才不管那些,只要能把人远远地弄走,多的一句话没有问,就应了这门亲事:“我去跟七爷说一声。”

  媒人欢天喜地坐在那里一面喝茶一面等着。

  窦世英在鹤寿堂,俞嬷嬷赶过去的时候却被拦在了门外。

  “老太爷正和七爷说事,”小厮与她小声地道,“吩咐了谁也不许打扰。”

  俞嬷嬷就站在院子里等。

  书房中,躺在醉翁椅上的窦铎像一下子老了十岁似的,疲倦而憔悴。

  “万元,这次你一定要考个举人回来!”他手背搁在额头上,挡住了眼睛,低沉的声音里透着几分无奈和愤懑,“现在的窦家,已不是你伯祖父当家时的窦家了,你想保住家业,就要争气。知道吗?”

  窦世英直直地站在那里,没有作声。

  窦铎猛地坐了起来,暴躁地大声喝斥道:“你到底听见了没有?”

  “听见了。”窦世英平静地应着,问道:“王家的事,您准备怎么办?”

  窦铎冷笑,森然地道:“这件事你不用管了,西窦有我,就不会任东窦搓圆捏扁!你只要安安心心地去参加乡试就行了。”然后大声道:“谁在外面当差?”

  “是小的杜安。”

  “你去请了王家的大爷过来。”

  杜安应声而去。

  窦铎回头对沉静地站在那里的儿子道:“你回去收拾行李吧,明天一早就启程去京都。”

  窦世英恭敬地向父亲行了个礼,出了鹤寿堂。

  俞嬷嬷急急地迎了上去,把去东府的事说了,最后道:“……六太太的意思,这样的人是留不得了,为着从前奶奶的名声,最好还是远远地嫁了。”

  她怕再生波澜,把纪氏搬了出来。

  窦世英错愕,半晌才道:“既然是六太太的意思,你就按着六太太的意思办吧!”

  俞嬷嬷得了话,急急地去回了媒人,当天晚上就一副门板抬了玉簪出去。

  而窦世英在原地呆立半天,吩咐身后的高升:“你去帮我收拾东西吧,我去趟六爷那里,看看寿姑。”

  高升忙道:“那您早去早回,明天一大早还要祭拜祖先。”

  窦世英点了点头,去了东府。

  窦世横正在收拾要带到京都去的书卷,书房里有些狼藉,见窦世英过来,和窦世英到厅堂里坐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1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4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重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