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你还会开那个玩意儿啊?”
“之前副本苟过初期,后面的时间就比较闲,看了不少各种教学视频,也上过手,就是不熟练而已。现在也没人追究这些不是?”
反正没人管,边开边熟练就是了。
她说完又想到什么:“如果计划实行,探险队外出收集物资的事我会先全权交给聂峥,我去厂区那边驻守一阵,除了燃油,别的物资我就不跟着去了。”
凌初夏点头:“也好。”
基地现在发电照明,各种交通工具等等都要用到汽油柴油,可以说是良性经营的重要物资。
别的物资都可以交给聂峥他们,唯独这玩意儿村放不当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由唐黎去收集保管才是最妥帖的。
即便基地人越来越多,两人基本还是灵魂人物。
她俩说好的事就是板上钉钉。
没两天,基地就发出通告,招募会驾驶收割机以及大型货运车辆的技术型人才。
这时候聂峥也拿出个太阳能板普及计划提交给凌初夏。
凌初夏还挺感兴趣。
基地建设,除了保证成员安全和实现温饱,自然也要从日常方面着手,尽量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
短期内想要达到灾难前的水平是不可能的,但他们可以自力更生让自己过得好些。
凌初夏将这件事交给了聂峥去办。
很快,基地也另外发布了招募懂太阳能板设备安装调试方面的成员。
基地如今成员已经超过了三百人。
最稳定的当然要数一开始加入基地后就在食堂和医院工作的这部分人,初期基地吃住都是免费的,他们工作还能挣贡献积分,完全是天上掉馅饼。
后加入的只知道食堂无偿的一日三餐哪天都可能取消,对于赚贡献积分这件事就很积极。
接二连三地招募公告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公告栏前每天都很热闹。
此外,还有基地打扫卫生,日常巡逻,设备维护等门槛较低的工作,主要提供给那些没有太多自保能力的老弱妇孺,叫他们也能凭自己的双手吃饭。
这样付出就会有回报的模式良性循环,能迅速安抚新成员惶恐的情绪。
厂区的幸存者本来还很忐忑,在这样的氛围下也很快适应,各自安定下来,有吃有住,不受丧尸威胁,也没有不法分子流窜,自然也开始想办法赚贡献积分。
于是之前人数不足的探险小队,新招募的技术型人才等等都涌现了不少技能过硬的人选。
唐黎在新加入探险小队的人里挑了三个人,和她一起驻守洛水镇。
一个多星期后,官方的飞机在进行第三次的空投物资发放时,唐黎已经组建起一个丰收小队,准备将洛水镇种植区的全部农作物收做基地公共财产。
第54章
六月初。
今年的夏天似乎来得不急不缓, 连初夏的风也十分和煦。
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这一年应该会是个不错的丰收年,风调雨顺, 四季常安。
洛水镇的种植区是被一个大老板承包的,此外还投资了粮厂,种植区里除了粮食作物,还会栽种应季蔬菜水果,大棚里也反季种植着受人青睐的品种。
唐黎打算将这片区域围起来,直接作为河心岛基地的专属菜园子,因此颇花费了点时间。
她特地弄出了个丰收小队,里面有会开收割机的,有会开大车的,也有以前自己在农村有过种地经验的,将整个种植区勘察一遍后进行分流。
由于电力系统失效,以现代科技维持的种植区受到不小的影响,但总体的产量还是很可观的。
在她的预算里, 这批作物全部拿下, 至少基地一年不缺口粮。
于是筹备了一阵子之后,她开始行动。
丰厚的贡献积分叫基地成员们都很乐意加入进来, 每天由专车送到种植区干活, 天黑前再送回基地。
此时距离基地正式成立已经一个月了。
凌初夏在人数突破三百后便开始从长远考虑,提前叫人发出通告,宣布基地从六月起就不再提供免费三餐,大家需要自己赚贡献积分维持生活。
加入比较早的一批有稳定收入来源,加入晚的也凭借缴纳的十斤粮食获得了50分的原始资产积累。
食堂午餐最为丰盛,一荤两素加个汤也才5个积分。
几乎没有人因此过不下去,转变得很是平和, 还刺激了基地的各种工作的招募需求度。
种植区收割风风火火开启时,凌初夏得到消息,官方基地成立了。
即使有部队护航,在社会秩序大面积坍塌的如今,他们的后勤保障也十分有限,空投物资倒是还在继续,却没有大面积组织进城救援。
幸存的民众们得到官方基地成立的消息,却需要他们自己前往投奔。
这无疑加大了生存难度。
本来抱着等官方救援的希望的人都渐渐灰心,尤其官方基地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而河心岛基地的名字却在附近渐渐传扬开去。
唐黎是不太管基地的运营发展的,对她来说,留在河心岛基地一是自己人地盘比较方便,二是任务目标崔简也在这里稳定下来,她也没做什么贡献。
这天,种植区收获了一批早熟的西瓜。
心里惦记着自己的任务对象,唐黎便挑了两个带着到校医院探望搞研究的孙教授等人。
一见面,就被问起聂峥的近况。
孙教授他们从加入基地开始就获得了一定的特权,每个月都有专门的贡献积分补贴,也不要求坐诊治病,只要求他们继续原本对狂化病毒的研究。
可惜,即便是唐黎尽最大努力搞来泰安医院的专业实验设备,器材,原料,他们这一个多月的研究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老教授们为此都有点心虚,没人说什么,他们也觉得像是吃白饭的。
以前有国家养着,他们时不时能拿出个科研成果,都属于锦上添花,而现在基地才刚开始,资源短缺,他们却占着特权,心里也不是很好受。
其实他们也不是不好奇。
这么个小基地,能好好经营下去,接纳更多普通人安稳生活就够了,为什么要专门资源倾斜给他们,支持他们继续做研究。
凌初夏没有掩饰,直接告诉他们是唐黎的意思。
唐黎平常忙着探险队的事,很少直接过问他们的研究进展,但实际上这群人还能全心投入在研究上不用为安全和生活操心都是她的功劳。
这回唐黎又带了两只大西瓜来慰问,老教授们都有些赧然。
作为带头人,孙教授的压力自然是最大的。
他接过得意学生递过来的西瓜,瞅着红彤彤一看就汁水饱满味道香甜的果肉,却没有半点胃口,轻轻地叹了口气。
那边崔简问完了聂峥的情况,知道他没事,也安静下来。
唐黎能感觉到研究室略低迷的气氛。
她不太懂专业上的东西,平常也很少过问这些,最多和崔简这样稍显年轻的教授爱徒们会交流些同龄人的话题。
瞧见孙教授情绪不高,她问崔简:“进展不顺利么?怎么看你们都无精打采的。”
“本来就没什么进展。”
崔简闻言悄悄往老师那边看了眼,见他没注意自己,收回视线,无奈地叹口气说:“我们这阵子最大的收获就是从聂峥血液里检测出大量的抗体,普通人也有,但不多,所以他算是我们的重点监测对象。”
这个唐黎知道。
虽说是为了研究目的,可她也没有那么变态,因此聂峥只是配合,定期到校医院做身体检查,在抽血方面也严格控制了,总不能让人家真的当小白鼠。
一开始发现聂峥的身体里真的有抗体,教授们都很高兴。
可惜进一步研究才发现,其实普通人身体里也有一定的抗体,只是并没有像聂峥那样多。
相对来说,聂峥的特殊性在于抗体多而不是抗体本身。
而这种抗体经过抽血离开人体就会很快失去活性,孙教授他们根本没办法保存样本用作其他研究。
这也就导致他们的研究一度陷入瓶颈。
崔简又继续说:“我们也针对聂峥本人做了一些问询,日常生活跟别人都没什么不一样,唯一例外的就是他曾经被砍伤住院却安然无恙。到现在都搞不懂他到底是生命力旺盛身体自动产生这么多抗体还是别的原因才变成现在这样的。”
大家都一样,聂峥到底是为什么特殊呢。
唐黎也想知道。
她想了想说:“聂振是本地人,家就在本地,我在遇见他之前就见过不少因受伤感染病毒最后变异甚至死亡的案例,有些人的伤口甚至只是轻微的擦伤,晚点发现都能痊愈的那种。聂峥受那么重的伤却能免疫,我更倾向于是他在受伤前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形成的特殊体质。如果是这样,他曾经住的地方可能会有什么线索。”
崔简眼睛一亮,随即又黯然。
“现在到处都是丧尸,就算有大概也被破坏了,这么危险,总不能叫老师他们去冒险吧。”
“你老师年纪大了,本来就为这个事情愁眉不展,这只是我的猜测,万一其实没什么用呢?不如你自己先去看看,有线索再告诉他也不迟。”
唐黎斟酌片刻:“这段时间我在忙着种植区丰收的事,等那些粮食物资都入库了,基地就能安稳一段时间,我就不用跟着到处物资。你要是想去,我可以免费当保镖。”
崔简喜形于色:“真的可以吗?会不会太麻烦你?”
他思来想去觉得唐黎说的有道理,或许聂峥从前住过的地方会有什么线索,要是能去看看就好了。
这个提议他真的很心动。
可他也知道,出去一趟还要去特地地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不会,反正我在基地也闲不住。”
崔简没多犹豫:“那就去看看,我们现在也是真的没有突破口了。”他小声补充道,“其实聂峥的家人到基地后也配合我们做过检查,明明一家人,就聂峥一个表现得这么特殊。我是真的很好奇。”
唐黎沉思片刻:“我记得聂峥说过他因为工作并没有跟家里人住在一起,那我们要去的地方可能就是他独居的公寓。”
“我知道了,那就麻烦你,等你忙完这阵子,我随时都可以。”
相比教授们的焦灼,唐黎其实不算很焦急。
这奇怪的病毒跟她主世界上辈子流传的瘟疫很像,只是患病的人没有变成丧尸而已。
就连不少动物都没能幸免于难。
那瘟疫在末世第六年就开始酝酿,一直到后期变成人们生命安全的最大威胁。
此后年年感染和死亡的人数都在增加,人人自危,全国乃至全世界仅存的人类基地都知道,这样危险的瘟疫一旦不能遏制,最终极有可能导致全人类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