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_分节阅读_第755节
小说作者:林木儿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51 MB   上传时间:2025-07-03 21:02:45

  雨真的如期而下,且雨势极大。

  深秋、雨夜,风吹着浑身湿透的将士。

  魏王下令:“速去!速去备伤寒之药!速去看城中可有房屋坍塌,救妇孺!先救妇孺。”

  传令官应诺而去,魏王直挺挺的跪下,仰头看着黑漆漆的雨幕:“苍天——苍天——尔何故助纣为虐?尔为何助纣为虐!”

  龙阳君缓缓走出来,将斗篷披在魏王身上:“大王!”他伸手将人往起搀扶:“大王,您若染病,此万事皆休。”

  魏王看向龙阳君:“此境况,当如何?当如何!”

  龙阳君低下头,良久才有将头抬起来,看着魏王的眼睛:“大王,如秦长公主这般,大梁可守的住?”

  自是守不住的!她不着急,但自己急,城里的将士与庶民着急。

  龙阳君摇摇头:“您这般想,朝中大小官员尽皆如此想。而今他们在城中,若不降,他们还余甚?既然明知要输,何不早降!

  一则,免受困厄之罪;一则,先降者先立功于秦国。为长远计,而今在各家府邸,不知多少人在谋算着,如何能得一份泼天大功。

  若是如此,大王,您之危比城中数十万将士庶民之危更大!”

  魏王微微变色,此意是:有人意图造反而邀功于秦国?

  龙阳君站于魏王身侧:“大王,您无论做何种决定,臣必守护您。便是一死,绝不弃大王而去。”

  魏王:“……”

  龙阳君看着雨幕:“大王,赢蚕不会杀您!可而今这大梁城内,想杀您者众。”

  魏王朝后退了两步:“寡人不信,我魏国之臣,这般轻易便背叛于寡人。”

  “可大王呀,您忘了!赢蚕擅用密探,这城中必有密探,密探在何处?他们是否在朝臣府上,是否有鼓动怂恿之嫌?”

  龙阳君说着,便又垂下眼睑:“大王,韩灭了,赵灭了,您可见几位大臣殉君殉国的?求生乃人性,违背不得。”

  魏王笑了:“因而,你劝寡人降?”

  “未曾!”龙阳君摇头,“臣只是不愿您死于他人之手!折损于秦国,亡于赢蚕之手,此非折辱。可若是丧命于他人之手……大王可甘心?”

  魏王未再言语,而是凝视了雨幕良久,缓缓进了大殿。

  雨持续七八日,城中干柴用尽,染病者果然极多。

  一场秋雨之后,天气阴冷。

  秦军营地上,日日有鱼腥味飘来。炖鱼汤为饭食,此证明有水师于水上游弋,打鱼不过顺手而为。

  一场雨之后,麦苗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而后,秦国营地边开始晾晒柴火,还有成片的兽皮悬挂着。

  他们又在喊:“城外干柴,魏人可自取!城外干柴,魏人可自取。”

  一日一日,干柴一摞一摞的摞起来,每日都在增加。

  家中有老人孩子的,有无柴为炊者,翘首以盼:可否出城取些柴草。

  庶民不敢闹,只是越来越多的人围在城门口。

  守城之将焉能不怕?

  而城外,间或喊:谁谁谁家捎带了御寒衣物,可否传递?

  魏王坚持不投降,他召见群臣:“只要扛到冬日!冬日里大河成冰,无法水淹城池。”

  “大王,便是今冬无水淹之患,可庶民何以御寒?城外柴草成垛,今晨木炭又堆积如山。秦军伐木烧炭,三百步之外便是……冻至无法忍耐,柴草炭火触手可及,大王何以安民心?”

  魏王:“……”当日封城,物资储备极多,宫中不乏炭火。却疏忽了,庶民无可取暖。

  桐桐坐在外面晒着太阳,看着大梁巍峨的城池:庶民打樵极其艰难,一则,无利器,一日打不了多少柴!一则,山川皆有主,庶民不可任意而猎,任意而渔,同样,亦不可任意而柴。

  膏粱者,如何知庶民之难呢?

  而今城中还有树木,还能砍伐应急:只是这般之下,能应付多久呢?

  魏王啊魏王,将王宫之柴炭、布帛分予庶民如何?

  “分!分——”魏王一声令下,尽皆往下分。

  龙阳君急道:“宫中宫婢、侍卫以千万人计,如此这般……他们便需得受寒冬之苦!庶民不敢违逆,可宫中之人若不得活,祸端必起萧墙!再则,分炭火于庶民,亦要分珍宝于群臣么?”

  魏王:“……”因而,分不得!若分,必起祸乱。

  他一边哭一边笑,一边疾步朝城墙上而去:“赢蚕——赢蚕——你逼迫寡人若此——你逼迫寡人若此——”

  城墙外,柴火垛摞着柴火垛,木炭堆连着木炭堆,那兽皮堆成小山,这必是秦军将士狩猎所得。肉吃了,皮毛就这么放着,好似说:开门!只要开了城门,取暖之物尽有。

  再细看,秦军中夹杂着魏军。

  他侧耳去听,声音顺风而来。是秦军正在说’卸甲田‘。

  魏军为渡口驻军,张耳所率领。而今物资用尽,自愿投降。

  投降之后,每一百人一批次,卸甲交还武器,而后等着,同乡之人被秦军亲自押送,送回家乡,于官府登记,领卸甲田。

  自此,此田不纳税,可世袭,此生不用征战。

  声音之大,守城之将士尽皆听在耳中。

  魏王——看过去,无一人敢与他对视。这一刻,他不得不承认:大势已去,再挣扎不过是徒增笑料耳。

  这一日,一早起来,大梁的城门洞开。

  蒙恬急忙喊:“长公主——长公主——降了——”

  什么?

  “降礼!降礼!”

  桐桐跟着出去,远远的看去,白茫茫一片。她立马喊:“整军。”

  “诺——”

  桐桐一身铠甲,坐于战车之上,未动分毫。

  魏王带着魏国君臣,自城门而出。

  三百步的距离,魏王走的极其艰难。他的双手被绑在身后,上身坦露着,口中衔着玉璧。

  《周礼》中降礼有规定:国君’面缚‘、’衔璧‘’肉袒牵羊‘。大夫需得衰绖,士需得舆榇。

  这个意思是说:国亡,投降之礼,国君应该被缚住,口中含玉璧,赤着上身,行牵羊之礼。而大夫们身着丧服,士则需得携带棺材而来。

  此浩浩荡荡一群人,停在十步之外。

  魏王看向战车上的女子,而后缓缓跪下,口含玉璧,不能言语。

  桐桐自战车下,而后走过去,取下其口中玉璧。

  期间,对方咬住不松口,抬眼跟桐桐对视。

  桐桐要撒手,对方牙口一松,玉璧入桐桐之手。

  此玉璧乃祭祀神器,献出玉璧,乃交出国祚之意!

  魏王道:“魏国亡国之君,率魏国臣民,降大秦。大秦万年!秦王万年!”

  桐桐取出佩剑,将捆绑他的绳索砍断。

  魏王挣脱绳索,边上便有人递上刀刃。他接到手里,又叩首:“亡国之君,可赴死。求秦王赦我臣民之罪!”

  桐桐看着服丧之人,此礼仪为假葬礼,为国君之葬,为魏国之葬。

  不论穿丧服,亦或是带棺木,尽皆表达可死之态度。

  桐桐双手接过其手中匕首,而后才道:“赦尔之罪!赦尔等臣民之罪。”

  “臣可万死,求秦王留我宗庙!”

  “免其死罪,留尔宗庙!”

  “臣谢我王恩典,我王万年——万年——”

第814章 秦时风韵(141)三更

  大雪漫天,桐桐酣然而眠。

  邯郸城中本就有吕宅,四爷在邯郸任事,住回了吕宅。

  温房里暖意融融,铁锅中有莲子银耳雪梨,炖的正是时候。烤炉上花卷被烤的金黄,他用夹子给夹到一侧,放着。腌好的肉在盘子里放着,现烤才好吃。

  桐桐这一觉直至傍晚才醒,一醒来先迷茫,而后看向四爷,又打了哈欠。

  四爷将肉给烤上,说她:“舒服了?”

  这一觉是真舒服!身下柔软,铺的是茵。

  茵乃是一种垫子褥子,专门铺在马车里减震用的,特别柔软。

  这玩意什么感觉呢?

  那词不是说’绿草如茵‘吗?就是绿草地,轻轻的柔柔的,躺上去绵绵软软的感觉,大概就是茵的感觉了。

  桐桐伸懒腰,又张大嘴打哈欠:“舒服。”枕头也是稻糠填充的,比木质的、瓷质的更舒服。

  从被窝里起来,边上的温水端起来就灌了。而后才软踏踏的坐于四爷对面,干脆盘腿而坐。

  案几上有吃的,她先抓了果子,润润喉。

  四爷递了热帕子,她接过去抹了一把脸,又发呆去了。

  “想怎么解决这个贵族?”四爷一边给烤肉,一边问。

  嗯!朝廷里肯定是要吵翻了。分封制与郡县制,该如何选择?

  四爷就说:“废黜分封制其意义不在一统六国之下!”但是呢,周朝是分封制,而周王朝延续了八百多年。

  八百多年,任何事都成了天经地义。就像是《周礼》,不自觉的,大家都在遵从周礼。

  莫说周才亡,便是周亡后的两千年,所谓的习俗去细究,依旧能找到周礼的印记。一代一代传承,就成了一种约定俗成。

  好似事情本来就是那样的,不那样的都是错的。

  一如分封制,八百多年都这么过来了,本来就应该分封,凭什么不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5页  当前第7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5/18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