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_分节阅读_第745节
小说作者:林木儿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51 MB   上传时间:2025-07-03 21:02:45

  安神汤药之味儿在寝宫里飘荡。

  她又说:“多耗费些功夫,莫要偷懒,若饮下无用,必问责!”

  熬药宫人便熬了两份,每份都熬的浓稠,而后折入一碗。

  过子时之后,赵偃方归,问说:“为何还不歇息?”

  倡后起身:“心有不安,又去探望郭开……”

  赵偃看她:“糊涂!”

  “知错!妾知错。”倡后安抚的拍了拍他:“知国事劳心,妾不添乱,好生歇息吧。”说着,便喊人:“端碗安神汤来。”

  安神汤端来,她自己接过去喝了半碗,“妾亦不能安枕!可偏偏事多且杂,妾身这几日只觉身心不畅。今晚若能睡个安稳觉,明日想必能好。”

  说着,才又问:“大王可要用些?”

  赵偃接了过去,将剩下的半碗喝尽了。

  倡后接了空碗,服侍赵偃躺下,她起身去入恭了!趴在马桶之上,手指伸入咽喉,安神之汤药’呕‘的一声便被吐了出来。

  她小心的起身,将其掩盖。而后回到榻上!

  这一碗安神汤下去,才须臾之间,赵偃鼾声便起。

  倡后低声轻叫:“大王?”

  赵偃含混而应,转身过来,将倡后搂入怀中:“嗯?”

  “为何……请公子嘉?”

  “赵嘉……原配嫡出长子……宗室……将领……拥护……”

  再说什么,已经几不可闻,赵偃睡着了。

  倡后又问:“若他们要改立太子,当如何?”

  赵偃未曾回应。

  倡后推他:“若是将领要改立太子,当如何?”

  赵偃言辞含混,但倡后还是听清楚了,赵偃说:“……若无赵……何来太子……”

  倡后一颗心往下掉:若朝中将领坚持改立公子嘉,大王必不保他们母子。

  赵偃鼾声又起,她起身,吩咐人:“大王说夜里冷,火鼎呢?抬来。”

  木炭置于火鼎中,抬了进来。

  倡后又着人:“帐子拉上,轻点!大王为国事操劳,夜里难得安枕……手脚轻便些。”

  数十宫人,来去无声。

  倡后进去看了赵偃,赵偃睡眠正酣。

  而今已是深秋,天愈发冷了。寝宫太大,屋舍过高,如何保暖?倒是毛料毡毯,极为厚重。寝宫内搭起来,冬日保暖最好。

  她将毡毯帐子一层一层放下,而后从内里出来,跟随宫婢一道在外安歇。

  “我睡不安生,不搅扰大王了,便在外歇了。”

  宫婢看着王后入睡,听着帐幔内传来大王如擂鼓一般的鼾声,与往常一般值夜。

  天亮了,王后醒了,比往常稍晚一些。

  倡后眨眼看看,似是才想起什么,猛然起身,而后才反应过来:“……今日起晚,为何不叫?”

  宫婢不敢答,只过来服侍。

  倡后又问:“大王已起身去前殿了?”

  “未曾!还不曾起!”

  倡后细听,不曾听到鼾声。她面无异色,朝里面喊:“大王,迟了,大人们等着呢,您若是醒了,便起身吧。”

  如此再三,里面无动静。

  倡后还笑:“您又来逗妾?”说着,便指使宫人开窗!

  而后她先将帐幔掀起一片,叫味道散着。直到梳洗完,对着铜镜将簪子扶正,她才起身彻底掀开帐幔:“大王,该起了!”

  一进去便看见,赵偃直直的躺于榻上,无声无息。

  倡后抿着嘴角,未曾伸手去触碰,而后朝外看了一眼,才故作惊慌的大喊:“大王……大王……大王啊……”

第804章 秦时风韵(131)二更

  赵偃之死,意外已极!

  桐桐欲往邯郸,人未启程,赵偃却已死。

  历史上,赵偃肯定不是现在死的!因为嬴政一统天下的脚步提前了,以赵偃的寿数,他且死不了呢。

  按说,赵偃的死期应该在历史上秦国攻赵的时候。

  彼时,赵燕开战,秦国借机发兵,连下赵国九大城邑。赵燕两国还在鏖战,秦军突袭赵国,而后赵偃突然薨逝。而在他薨逝之前,他确实干了一件事,那便是废了太子赵嘉,改立了倡后所出的赵迁。

  改立太子之时,他这两个儿子都已经能看出贤愚了。

  赵嘉,原配正妻嫡出长子,有德行,人聪慧,无罪被废。

  赵迁,倡后所出,备受宠爱,不学无术、品行不端,在国祚将不存时,突然改立此子为太子。

  紧跟着,赵偃就突然死了。

  而后赵迁果然就极其昏聩,他听信郭开谗言,杀李牧,而后赵军一溃再溃,直至被秦所灭。

  现在这个时间点,赵嘉还是个孩子,赵迁年岁更小。而且,赵迁已经被册封为太子了,赵嘉为太子这个事早就被蝴蝶没了,怎么就突然的,赵偃又在赵国最需要决策的时候,死了呢?

  第二封密报来时,桐桐才窥探到一些蛛丝马迹。

  此应该亦不在赵高的预料之中!

  赵偃死于炭气,然则此乃意外亦或是有人谋害,无从下定论。

  倡后服侍大王,她哭诉道:“大王畏冷,下令要火鼎。此寝宫宫婢尽皆可为证!”

  大王初躺下时,虽时有鼾声,但间歇确实与王后低语。低语了些甚,无人听清,但之后王后要火鼎,拉帐子,大王亦未反驳。

  倡后又辩道:“国事烦难,我夜里难安枕,便令人熬了安神汤药。药渣、药碗具在!我先饮半盏,剩下的大王饮下。此本不是为大王准备,乃是我自用的。

  谁知半盏之下,我无法入眠。倒是大王疲乏,睡着了。我怕翻来复去扰了大王清净,便在帐外歇了。我躺下时,大王鼾声震天响,此亦有证人……”

  火是大王自己要的,帐子是大王自己要放下的,安神汤是大王喝了王后喝剩下的,然后睡意昏沉之下,因炭气而死,谁之过?

  便是怀疑倡后,可倡后为何要害大王呢?

  她儿子是太子,有甚必要?

  国难当头,便是对太子再不满,朝堂上并无一人明确提出要换太子!只有宗族耄耋老者提过一次,并不和时宜。

  朝堂诸臣,轻重缓急分得清。于赵国而言,要紧的是换太子么?

  不!要紧的是保下赵国。

  一心求稳尚且不及,嚷着换太子作甚?

  桐桐将密报给嬴政:“倡后被郭开所利用!郭开收贿赂极多,赵偃已然不满。朝中尽皆怀疑有人出卖赵国,赵高能自证,郭开却无法自证清白。

  他惧怕失去手中权力,更怕因此而丧命。倡后能接触的朝臣唯有郭开,也唯有郭开支持太子迁。是郭开为己身,一再提醒倡后,赵迁储君之位不稳。

  倡后这才兵行险着,杀了赵偃。赵偃死,而赵国正当国难,此时谁敢兴废立事?”

  有太子,便有赵王。有赵王,赵国人心便稳。

  因而,便是天下人尽疑倡后,亦不能阻止倡后之子登基为王。

  嬴政叹气:“倡后赢,赢在赵国群臣心有赵国!”

  正是!

  李牧一拳打在柱子上,看向赵高:“此事蹊跷!”

  赵高:“……”他未曾想到倡后敢杀赵王!他只想留郭开之命,留郭开与王后,此二人可乱朝堂。

  谁知郭开这般胆大,撺掇倡后谋杀大王。

  此一点,不需求证,此一定为郭开所为。

  大王若在,依郭开之罪,死不足惜!为安军心,大王未必不会杀郭开。

  郭开干过什么,只他知晓。而今未曾详查,但依郭开贪财之性,难保有许多自己也不知道的内情。

  因而,大王死,郭开才真的可活。

  而郭开为了活命,为保住权利富贵,撺掇倡后杀大王,便合情合理。

  赵高跟李牧低声道:“若此时非要追责,人心必乱!假相,为赵国计,只能假做此事为意外!扶太子登基,以安人心。而后再论抗秦,如何?”

  李牧沉吟半晌,终究是点了头:“依你所言。”

  倡后看着穿好冠冕的儿子,低声道:“哭!哭着要丞相……除了丞相抱,谁抱你也不许去……”

  赵迁乃幼童,自是听从阿母之言。

  李牧前来抱,他哭声不止。

  赵高以蜜果哄之,他打下去,依旧哭闹。

  嘴里嚷着:“要丞相……要丞相……我要丞相……”

  李牧面色隐忍,赵高一把拉住了,低头哄赵迁:“大王稍候,丞相即刻便到。”说着,便朝倡后看了一下,“臣亲自去请丞相。”

  倡后这才抱了儿子,哭的梨花带雨。

  郭开早就听闻大王薨逝,而今听到赵高前来,他马上大声哭嚎:“大王——大王——痛煞臣啊——痛煞臣呐——”

  赵高进去,看着做戏的郭开,嘴角勾了勾:“丞相请!”

  郭开擦了眼泪,一把抓住赵高:“我郭开在时,大王可有一日不好?我郭开才离开大王几日,大王便薨逝了……大王究竟是……”“丞相真要问?”赵高睨了他一眼,再问一句:“丞相果然要问?”说着,便抖了抖被郭开拉扯的袖子,“正好,李牧李将军,假相大人,正觉得大王去的蹊跷……”

  李牧?李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5页  当前第7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5/18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