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_分节阅读_第722节
小说作者:林木儿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51 MB   上传时间:2025-07-03 21:02:45

  此消息传到赵国,赵偃一下一下重重的拍在案几上:“天不亡我赵国!天不亡我赵国!”说着,眼泪便下来了,他朝外指着:“宣召庞煖!宣召庞煖。”

  庞煖来见:“大王,臣请出使楚国。”

  善!善!速去!速去!

  又是一年春,庞煖坐于车架之上,看着荒芜无人耕种的田地,笑了。

  赵高此次随行,他问说:“老将军……心情甚好?”

  庞煖越发笑了,指着荒芜的田地:“此法,不仅可耗费秦国粮草,使得他无法打持久之战;而且,可避免六国贵族尽皆好财,被秦国所收买,不愿出兵。”

  赵高:“……防秦国以钱财贿赂列国勋贵官员?”

  “正是!想那韩国,何以灭也?甘罗一小儿,持金饼四下贿赂,其结果呢?只余张平一忠臣。我赵国亦当有此防备。”

  庞煖说着,便冷笑连连:“而今呢?贿赂之金才几何?若无人耕种,田地荒芜,此尽皆其封地,损的乃是勋贵之利益。

  贿赂之金有数,损田地丢失之利益不可数,如此,他们便别无他选!除了出兵征伐,震慑秦国,使其收敛,甚至以此为要挟,迫使秦国归还逃民,将再无办法。”

  赵高不住点头:“受教了!受教了。”

  楚王并不想出兵,“赵使,我秦楚联姻,百年有余。彼此交好,情义甚笃。赵王遣使来,寡人为难呐。”

  话才落下,屈鹏便道:“大王,臣以为赵使所言,甚是有理!而今,秦国朝堂已乱,丞相之争越演越烈,此乃兴兵伐秦最好时机。”

  楚王皱眉,欲要质问:之前尔等并非此态度。

  可话还未出,便有官吏出列:“大王,秦国朝阳是否真乱,臣不得而知!但臣知,我楚国逃民比往年增加一倍有余。而今春耕在即,田地荒芜。”

  楚王大惊:“此话当真?”

  “当真!”

  “寡人之民弃寡人而去,何也?尽皆刁民乎?”

  这臣子往下一跪:“大王,民非刁民。”

  “如何不是刁民?庶民不耕作,国何以为国?农耕,国之根本也。弃田不耕,如何不是刁民?”

  “庶民不事农事,此并非庶民之罪!屈、景、昭三家圈地占田,于庶民征收重税。民耕于田,若依旧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莫说养亲养子,便是己身亦不能养活,民焉有不逃之理?

  于民而言,食大为天,若去秦国饿不死,如何能不去?而今,三家大肆抓捕逃民,亦不能止。若是此境况不能改,莫说兵源不足,便是军粮亦是岌岌可危。此时,屈大人若再不同意征伐,楚国自亡矣!”

  昭略怒斥:“狂士!癔症耳!在朝堂之上,岂容尔大放厥词!”说着,朝外喊道:“甲士何在?拉下去!”

  此人朝上大喊:“大王——臣可一死,可楚不能这般亡于三姓之手!楚不能亡于三姓之手!”

  楚王坐于王位之上,大哭出声:“想我楚国,曾方圆五千余里,何等大国?想我楚国,曾亦是带甲百万,何等强国?而今?而今呢?尔等著姓大户,圈占田地,盘剥于民,寡人竟是不得护?”

  他愤然而起:“而今楚国这般境况,寡人日日心惊担颤,唯恐哪一日醒来,便为亡国之君。不若,这王位,尔等拿去!尔等拿去,如何?”

  大殿之内,尽皆跪伏:“臣万死——臣万死——”

  楚王拂袖而去,然紧跟着便有侍从跟来,低声道:“屈大人问询,兴兵之事,可否能应?”

  分明就是不得不应!

  楚王起身,站于内室徘徊,而后吩咐:“宣召项燕!”

  项燕见大王,“大王有何吩咐。”

  楚王一脸丧气:“伐秦之事,只能应下!”

  项燕:“……”本就当应。

  “此次,你领兵。”楚王低声道:“但,寡人所剩家底过半交于你手。此人手,你如何带去,亦当如何带回。”

  项燕:“……”

  楚王一脸哀求之色:“三家封地皆有私兵,寡人若无将士在手,他日寡人丧于三家之手,又当如何?卿难道忘了’三家分晋‘旧事么?”

  意思是:出兵是态度,做个样子就回来,千万别把老底子给折了!

第781章 秦时风韵(108)三更

  一趟楚国之行,说服了楚国出兵。

  庞煖带赵高得去魏国,说服魏国出兵。

  路途遇雨,一耽搁便是十数日。便是能动身,路途亦是难行。

  赵高坐在车架上,路上话甚少。魏国这般境况,如何与秦抗衡?只赵、魏国两国看来,尽皆非秦国之敌手。便是两国联手,亦非秦国之敌!

  而魏国……魏国!赵魏边境从未安宁,之前若不是秦长公主坑了郭开,赵魏不就打起来了吗?为此,赵国失了廉颇,损失极大。

  而今再去魏国,会如何?

  “暴秦恶赵!”魏王冷笑连连,“伐秦,该!与赵国共同伐秦?不该!寡人怕背后之箭自赵来。”

  魏无忌:“……”此等大事,焉能以好恶来分?他便道:“大王!赵使已至。魏赵征伐百年,然此次则不同!秦若兴兵东出,韩收入囊中之后,赵便为下一个必征伐对象。此时,赵最大之敌乃秦国,并非魏国。此时,赵求和之心为真,您所言背后谋算之事,赵不敢做。”

  魏王沉默,看向魏无忌:“寡人不欲出兵……”

  “大王,军中请战之声甚大。”魏无忌看向大王:“大王要枉顾军中将士呼声么?将士有勇,敢效以死命。君王却无一战之勇么?”

  魏王:“……”激将之法?亦或是以尔在军中之威胁迫君王?

  他满面怒色,一点点收敛,而后道:“既然军中请战之声渲然,那便请赵使!”

  庞煖在朝堂之间见魏王,初一见面,魏王便直接道:“寡人知你此来何意,然则,寡人有顾虑。怕赵国暗算于魏国!”

  “岂会?诸国为盟,歃血为誓,岂可背信弃义?”

  魏王大声笑了,嘲讽般的问道:“背信弃义?赵王可曾有信义?赵王之信义,便是赵佾死的不明不白。”

  庞煖极尽隐忍:“魏王,我王诚心诚意……”

  “诚心诚意,乃是知赵国危在旦夕,且赵非秦国敌手。而今,你赵国求我魏国,并非魏国求助于赵国……”

  庞煖应话道:“若赵不存,魏楚危矣!赵乃魏楚之屏障,屏障存,魏楚安;屏障不存,魏楚亡,亦不过是年五载之事。此伐秦,为赵,亦为魏楚。

  两国之间,当摒弃恩怨、偏见,唯有如此,才能合力抗秦。至于我赵国公子为何死,如何死,此乃赵事,与而今事无甚干系,亦与人之品性,无干!”

  魏王沉吟:“此言有理!不论赵偃是君子,亦或是小人,利益一致,可合作。”

  说着,便看向魏无忌:“寡人信不过赵人,因而对此次伐秦,未有乐观之念。若是耗费极多,最终却伐而不胜……寡人无颜对子民呐。”

  魏无忌:“……”他忙道:“此乃为国之策,便有不胜,此亦乃兵家常事……”

  魏王反问:“卿亦无必胜之念么?”

  “并非如此!”魏无忌忙道:“臣以为,若为国故,不当瞻前顾后。”

  魏王一脸沉吟模样:“若是君如此坚持……寡人倒是不好阻拦!既然如此,那一切以君之意为先。”

  魏无忌忙允诺:“臣即日整军。”

  赵高全程听着,这分明就是君臣在较劲。此战若是胜了,当然好,此乃魏王之功也;此战若是败了,魏王此言便可将罪责全推在魏无忌身上。此可打击魏无忌于魏国的威信。

  君臣不和至此,魏国休矣!

  是的!魏王密诏亲信将属:“魏无忌曾窃符救赵,曾杀我魏国将领夺军权,更曾逃亡赵国十年,而今,他又力主以赵为首伐秦,你当防备,他牺牲我魏国将士之命,再助赵国。并非寡人多疑,而是,他曾做过此等事,不得不防!”

  “诺!臣定当谨慎,不论何人,休想以我魏国将士之命铺路!”

  “善!”

  莫管魏国君臣如何,在庞煖看来,又说服一国。

  有楚、魏两国应答,燕国是否容易说服呢?

  至燕国,已然五月,天热了起来。

  燕王喜听闻赵国使臣来联纵,他哈哈哈大笑起来,撩起衣袍,附身问太子姬丹:“如此说来,赵国危矣!此时,若是对赵兴兵,若何?赵国必不敢打,那不若割城池于燕……”

  姬丹:“……”他急忙摇头:“不可!父王,万万不可。”

  燕王喜斜睨太子一眼:“胆小若鼠!寡人何以生出此等劣子。那赵国李牧,而今还在燕国边境虎视眈眈,此时与寡人联纵,赵国可有诚意?”

  姬丹低了头,半晌才道:“儿曾与嬴政同学,秦人之心,秦人之性,秦人之志向,儿深受感染。赵国并非危言耸听,秦国一吞天下之雄心,一直尚在。

  韩已灭,韩宗室尽皆圈禁,无人知韩王去向。父王,而今所剩五国,任何一国,都无法抗秦。若今日燕不联纵,他日燕国大祸临头,何人来救?

  生死存亡关头,若只顾眼前利益,非赵国割城池方去救,那他日,燕国有难,若是逼您以儿之头颅换平安,您亦要相从?”

  燕王喜沉默,而后摆手,令太子下去了。

  出宫后,宫外有田光等待。

  田光乃是太傅鞠武举荐,为太子府宾客。此人学识渊博,智勇双全,乃燕国之勇士。早年游历各国,而今年过四旬,回归故里,于燕都附近留居。

  姬丹待田光甚好,亦师亦友。两人坐于马车之上,姬丹不免说起近日事:“秦国……终是打来了!我曾以为,至少该在十年之后,不想,这般迅速。许是不需几载,燕国便不在了。彼时,我是不做嬴政阶下囚的。”

  说着,便看着田光笑:“本欲留你在太子府,请教你学问。而今,跟我这太子走的太近,于你而言,并非好事!他日,我若身死,你能去我陵墓祭奠一二,便不枉你我相交一场。”

  田光皱眉:“太子正当年少,当有大志才是。缘何敌未至,先怯战?”

  “非怯战!”姬丹叹气:“乃是我与秦王相熟,深知其能。并非妄自菲薄,而是自知之明。”

  田光便不再言语了,第二日,人已离东宫。

  姬丹得知,并未说其他:走了也好!各奔前程吧。

  他却不知,田光离开太子府,归家收拾行囊,准备前往咸阳。

  以我田光之勇,不能取嬴政性命?祸在秦,秦若失嬴政,必起内乱。此亦乃解困之法。

  正收拾,屋舍门被推开,一少年径直而入:“田先生要往何处去?”

  田光只瞥了一眼:“荆轲公子?”

  荆轲便笑:“正是在下!数日不见,正要去东宫寻你,却不想你今日归来。时日不早,在下请先生小酌,若何?”

  田光起身,拱手以谢:“某尚有要事,若能归来,必与公子尽兴。”

  荆轲听此言不祥,忙问:“先生要去作甚?”

  “天下苦秦,列国苦秦,秦暴性狼,某一身所学,游侠天下,未曾为官。虽看不惯诸国征战,然由秦这般霸凌天下,亦是心有愤愤。因而,欲往咸阳,刺杀于秦王嬴政。”

  荆轲肃然起敬:“果勇士也!”他忙肃然拱手:“先生,荆轲无它,唯勇气而已。愿随先生赴咸阳,共谋大事。”

  “此……一去恐无回。”田光连连摆手:“莫要如此!莫要如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5页  当前第7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2/18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