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_分节阅读_第1623节
小说作者:林木儿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51 MB   上传时间:2025-07-03 21:02:45

  画完了,再给上色:可爱吧!超可爱的。

  冯教授路过,扫了一眼,然后把头扭到一边,深吸一口气,调整情绪,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作品……嗯!尊重!

  再看一眼:好喜庆!配色也热闹!

  中间谁想上厕所谁去,十一点,没画完也没关系,咱们探讨一下,说说各自的创作理念。

  冯教授先点了周安:“都相互看看大家的作品,然后再讨论。”

  桐桐站起来看周安的作品,他画的床单上的图案是素净的格子,配色清雅,肯定特别好看!真有这样的床单,桐桐就买。

  而他给罐头商标上画的是带着露珠的山楂,鲜红欲滴。

  孔立勤给床单上的图案画的花卉,很保守的设计,在常见的那种大花的设计上改了改,让花卉不再单一。而山楂罐头,他画了山楂的切面,露出了其中的籽。

  桐桐扭脸看付微微的,她给床单上画的是团毛线的猫咪,而山楂罐头她画的是制作过程。

  四个人彼此看完,都没说话。

  冯教授看桐桐,他们都不爱说话,我向来不爱为难人,你说吧!说你的想法。

  桐桐摸了摸耳朵,她先说她自己的:“商品主要是要卖出去,那就得研究市场和消费者!以现在的市场来说,谁家不节省?床单这些东西除非是谁家要办喜事,用来走礼用!或是要办喜事的新人用。”

  床单用不烂的,特别结实!真的就是八成用在新人身上。

  “考虑到大家的消费能力,市场需求,我将商品定位为婚礼必选,所以,选择了鸳鸯戏水,并蒂莲,瓜瓞绵延。而用色更俗,更热闹!因为购买者多是女性,且现阶段多是三十岁到六十岁的女性,他们的喜好才是我们设计的方向。”

  冯教授又看了桐桐一眼,认真的看她画的,她其实把传统的鸳鸯图画的更活泼喜庆了!她的画有道理吗?很有道理。

  “关于罐头……我的图案是这个胖娃娃!舍得吃的人家不多,一般都在送礼上。吃也是孩子嘴馋!而送礼……北方山楂罐头便宜,可山楂多籽,多籽寓意多子。我在设计的时候,特意的做了标识……”

  可能都没注意,“孕妇慎用!因为山楂酸、酒石酸都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影响肠胃。我觉得商品设计上,需要避免误导消费者。”

  冯教授:“……”这又是没有想到的角度。

  她在上面记下来,然后示意桐桐继续说:可以点评其他人的作品。

  桐桐先看周安的:“我喜欢老大的配合,特别高雅!如果真有,我真会买。这是一款很经典的配色和设计,能得到正常审美的人的喜欢!在以后的市场上,它必能大卖!但要是现在,我依旧不觉得它的销量会好。”

  周安不明白:“为什么?”

  桐桐看付微微:“这一款你买吗?”

  “想买!”

  “但会很慎重。”桐桐接了话,问周安:“老大,你在家里肯定很少管孩子!你就没听嫂子抱怨过?说啥啥啥不耐脏,难洗!”

  周安恍然:浆洗是个繁重的活儿,这颜色好看是好看,但是不耐脏还难清洗。若是买了送人,就不如林桐的那一款喜庆讨人喜欢!若是买了自己用,这玩意又不经造。可不就是难卖出去么。

  他一拍额头:“我这还是少了生活呀。”你这一说,我就知道怎么改了。

  桐桐又看孔力勤的,他用花卉这也没差,“……经典很难改!而今的床单花卉,就很经典。经典就在于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所以,您这款很好,但是缺乏竞争力。”避开它,能叫创新,但在经典的基础上创新,其实叫画蛇添足。

  至于说山楂:“这个剖面,恰好说明罐头里山楂没取籽!要么,简易商家去籽,以此为卖点;要么,就做好标识,三岁以下的孩子得注意,卡喉咙。”

  孔力勤:“……”画的很好,但要是放在商品上,好像是人家更有道理!这是学绘画,又不仅仅是绘画。

  付微微让出位置:看我的!

  “我很喜欢这副,我觉得很活泼!我女儿肯定也会喜欢这个小猫缠毛线。这款能在大城市里有一些市场,但很难卖出更多!还是那个原因,孩子用的大多数都不是买的。旧衣服拼接一下,就凑出孩子用的床单了。除非少数相对富裕的家庭,会专门给孩子买床单。”

  闫文静家的正阳都特别宝贝了,家庭条件也足够好了,而今分床睡,也没有说给孩子买个新床单。都是他爸他妈穿旧的军绿色的裤子,浆洗干净之后,拆了给孩子缝了个床单。

  “但是,在以后,经济越来越好的时候,这些都能有很好的市场反馈!不是作品不好,是时机不对。等家家有了洗衣机,好看品质是首选,是不是耐脏,反而不那么重要了。”这些作品应该好好保存,以后都能卖出去的。

  冯媛教授放下笔,大家都想着自己的作品,只她下考虑商业和市场,再迎合着市场作画。

  挺好的!作品都留下,可以下课了。

  “老师再见——”

  “同学们再见!”

  桐桐中午不在学校吃,她得回家一趟,看看孩子。

  她不知道的是,当天晚上会议室里,会议桌上四副作品,老师们争论到晚上十二点。

  争论什么呢?争论市场和产品的关系。

  有的老师认为,这个叫林桐的学生说的是对的,得看大家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我们投其所好。

  还有的老师认为:审美是需要引导的,我们应该作为美的引导者,而不是从众!如果只从众,那我们这些美术工作者存在的意思在哪里?

  然后各执己见,吵到很晚很晚。

  这属于学术争论的范畴,谁也不知道市场是什么,它是什么模样的时候,这就是需要争论的点。

  冯媛教授其实更赞同自己学生的观点,但其他老师提的引导审美之类的,她觉得这跟人口的总体素质有关,当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接受美育教育,那还用谁去引导吗?他们喜欢的,那自然就会多样起来。

  这个不是在座的这些人能改变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林桐嘛,除了画画不行,其他方面都很行!

第1770章 岁月长河(101)一更

  早上五点, 宿舍里准时有了动静。

  桐桐翻身,她平时是五点半起床的,锻炼到六点半。所以,不到她起床的点, 其他人又都起来了。

  她想赖一下, 可听着这起床声,她不由的腹诽:不是说搞艺术的都有一颗自由的灵魂吗?你们倒是自由呀!这么自律干什么?

  课本都没发, 也没确定用啥当课本, 这一个个就去图书馆借书,借相关的理论著作, 然后起这么早, 人家要学习去了。

  桐桐:“……”其实我除了要考的理论需要学习之外, 画画也就那样,我再勤勉,画的还是那样。

  不想假努力了!要是缺了那一成的天赋, 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其实都是白搭。

  付微微一边穿外套,一边问:“不起吗?”

  “起……吧?”桐桐伸了个懒腰,之前想做的画故事绘本的事还是要做的!不勤奋确实不行。

  另外,要把东西卖出去, 不会外语不行吧?

  咱得摆出自学外语的架势来, 叫人知道自己学了。

  这么一想,“嗯!起!”得起了。

  起来刷牙洗脸,把辫子重新梳了,然后随大溜出宿舍。这个时候不到起床时间, 宿舍的电来没来, 要念书就得出宿舍楼,校园里有路灯, 路灯亮的早。

  三三两两的,汇聚在路灯下。每个人干的事都不一样,谁也不管别人在干嘛,反正就是都很忙就是了。

  桐桐没先去学,她有她的节奏。功不能废!她起来晨练热身,浑身打开了,这才打了一趟太极,然后得练舞蹈的基本功,时间长不练习就会生疏。

  这会子没人看,她就单脚站着,另一条腿抬起来,拉成一百八十度平角的,就这么站着,时间到了的话,就替换着来。

  等操场上陆陆续续有晨练的人了,她已经完成了。然后先回宿舍,重新梳洗,擦了擦身上,这才背了包往出走。

  这个时间食堂就有早饭了,伙食……真的不咋样。

  今早有豆腐脑,量不大,她到的早就买到了,还有锅盔馍,就那么一盘,也是谁赶上谁买!这都是比较贵的,舍得吃的也不多。

  桐桐拿饭票买了一份豆腐腰,一块切成小扇形的锅盔馍,这就是今儿的早饭。

  但是锅盔不夹点酱辣子是真不好吃,她瞄上人家给豆腐脑调味的腊汁了,“师傅,多给我点腊汁……”回头蘸着吃。

  大师傅一看,是个长的好看的大馋丫头,他问说:“有腌的咸菜,正切着呢!来一片?”

  行!来一片夹在馍里。

  桐桐要拿一分钱给人家,大师傅摆摆手:走吧!一片咸菜而已。谁让你来的早呢!

  早饭先于别人吃完,天也亮了。

  她早早的就到教室,光线太暗,就在窗台上趴着画。从背包里拿出画本,抽出铅笔开始画,画什么呢?她根据六六的成长来。

  孩子得学着数数,她得把数字编排成故事,要是能把生物引入其中就更好了。

  比如人的手指有十根,脚趾有十个,一只手或是一只脚上都有五个,这是一样的!除非有先天残缺和残疾的人,世界上不管哪个人种都是十根手指。

  但是鸡不一样,鸡有两个鸡爪,这是一样的!但是不同品种的鸡,趾是不一样多的。普通的鸡每只爪子上有四个趾,前面三个大,后面一个小。

  像是乌鸡,每只爪子上都有五个趾,前面两个大,后面两个小。

  而公鸡和母鸡的趾还是有些细微的差别的。

  说到了手啊脚的,那这里面是不是能融合进去一些‘画蛇添足’一类的成语呢?蛇是没有足的,添了足是不是就多此一举了。

  认识数字、认识动物,学习常识,顺带的夹杂一些鸡同鸭讲、照猫画虎、抱头鼠窜这样的成语。

  她得把每种动物画的不失真又有趣,颜色选用上一定得鲜亮,得能吸引孩子的眼球。

  就这么趴在窗台上画着,看着可勤奋可勤奋了,可这画的是什么呀?

  冯媛只是去办公室的时候路过,瞄了一眼,然后走了。

  上理论课是这一级的美术生一起上,大教室上课。学习素描这些基本功的课程,也是一起上大课。

  桐桐对理论课还是用心的,比如提到的什么印象派,表现主义、立体派,野兽派之类的,她会去图书馆找相关的书籍,还有什么贾科梅蒂雕塑、亨利摩尔雕塑……其实说起来,老师们也是只有极窄的资讯渠道,他们也在一边了解,一边将了解到的告诉学生。

  然后建议学生在周末的时候去美术馆,去故宫,去历史博物馆,看展览、藏画、文物。

  更多的是建议大家走出去看看,增长见识。

  嗯……桐桐就不用去了,她看过的足够多了。

  其他人则不一样,别说到等到周末了,每天下午一上完课,傍晚时分,同学们就三三两两的出校,去看黄昏的京城,胡同、老房子、烤鸭店、大栅栏、皇城根、老教堂、百货大楼……

  桐桐不能陪,她得回家陪孩子。

  四爷的时间相对紧张一点,他中午回不了,只能是下午上完课,赶紧回家转一圈,他们晚上常常是有课的。桐桐就自由多了,中午回来一趟,看看孩子,吃顿饭,时间虽然赶,但是来得及。

  下午一下课就往回赶,刚开始还不敢回学校太晚,但是大家都出去溜达去了,回去的都不早,她也就不着急。吃了饭,陪孩子玩,哄孩子睡觉,然后洗个澡,这才回宿舍,一般就在九点半左右了。

  她不需要长见识的时间,但老师认为这是生在京城长在京城,你熟悉!但是出去写生,你也没下过江南,“经费给你,跟壁画、雕塑、油画、国画四个专业一块走,但是经费你保管。我不跟着去了!学校安排了两位带队老师,你去学生处到谭红谭老师报到。”

  说着,塞了一沓子钱过去,“你数一下,每人四十。”

  在普遍工资三四十的情况下,每个学生有四十块钱的经费,这真的是很大方了。

  桐桐手指一拨拉,将钱抹的平平整整的,成了扇形,手指在上面一分,五张五张的看的分明,然后一合,这就数清了。就是一个眨眼,两三秒的时间。

  冯媛教授:“……”哦!想起来了,她的个人档案上,从她祖父母开始,到她父母,再到她的姐妹,都是银行系统的,可谓是家学渊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5页  当前第16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23/18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