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坚持,人家就坚持了一个多月。都到年根,放年假了,结果楼里出事了。
李宝华把这一层楼的其他三家都给告了。
不是告到本单位,而是告了更高的上级部门,调查组都下来了,人也被控制住了。
到了年跟前,演出算是比较多,演出任务会一直安排到除夕的前一天,这次不是下基层,是汇报演出。给年终的劳模、先进工作者等等,在剧院演出。
这种演出分上下午,闫文静不想跳上午场,因为上午场九点开始,七点半就得集合。六点半得起床,那么冷的天,早早的赶到剧场,很辛苦!再加上剧场的暖气是早起六点才烧的,温度根本就起不来。
闫文静说她体质不好,一受凉就感冒,感冒了就跳不成了!而且一受冷肌肉紧绷,脚容易抽筋。
没直说不能跳上午场,但言下之意就是,非要安排上午场也行,但如果病了或是因为肌肉紧绷出现了动作失误,那不是她的错。
那就桐桐一个人跳上午场?
桐桐迷蒙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我没问题!那其他人还是抽签吧!要不然老挑上午场,大家都坚持不下来。”
不为自己争取,却总是考虑大家。
再单位上一块干活,大家最烦拈轻怕重了!其实哪怕每天都抽签呢,这都可以!或者穿插着来,今儿你上午,明儿我上午,分工嘛!
人家不,就不跳上午。
这要是跳上一场,直接说感冒跳不成了,那不坑的还是桐桐吗?团里会很被动的。
党青云就把一个叫夏风的姑娘提起来了。上午场不容易,她和桐桐换着来。下午场全是闫文静的。汇报演出没有剧场的收入,又不是下基层有各种福利,就是日常演出。
舒服是舒服了,但是每天都有。
而桐桐呢,就属于跳一场,休息一天半。算是比较清闲的。
下雪天,齁冷齁冷的,她也不骑自行车上下班,演出一结束,直接坐车回家。路过供销社,她还绕进去,拿自家的供应本,买了这个月的芝麻酱。
两个人一个月的芝麻酱,只装了三分之一罐头瓶的。还说吃刷羊肉呀,这点芝麻酱连个料碗都配不出来。
出来的时候正好赶上新到了一拨豆芽,可算是赶上了,买了半斤,怕懂坏了,紧赶慢赶的赶回来,楼下围了那么些人。
桐桐跟一个院里住的人只要碰过面的都认识了,人家也认识她。
一看见她,不等她问,周围就有人说:“小林回来了?赶紧的吧,你们楼里出事了。”
咋的了?谁家着火了?煤气中毒了?啥事呀?
她往里面挤,“劳驾,我悄悄去……”
翟大姐在单元门口,喊了一声:“赶紧的——来来来!林桐,这里!”
桐桐过去,看见人家穿着军大衣,戴着红袖章的在盘问什么。
“那一层住的还有小金两口子!小金最近去试粉煤设备区了,今儿晚上才能回来!这是他爱人小林,他们住一层楼……”
说完就叮嘱桐桐,“问你什么,你就实话实说。”
“行!”我连啥事都不知道。
桐桐就被问:“你有没有发现你这一层的三户邻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特别的?
桐桐还没说话呢,李宝华就说:“这个小林呀,有工伤!下班回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休息,养伤。跟周围的邻居几乎没有交集!他们结婚才两个月,搬来也就两月,小金在工作上跟这三家没有交集,所以,小林不可能了解这三家。”
桐桐:“……”对!确实没有太多的交流。
对方就问的更具体一点,“你去过他们三家的家里吗?”
“没有。”
“你爱人去过吗?”
桐桐摇头:“也没有!一户住几代人,怕休息时间人家不方便。炉子灭了会来我家夹火炭,但我们没进去过。”到底怎么了?
李宝华的声音特别大:“去看看就知道了!这三家家里用了大量的水泥。不仅用水泥盘炉灶,重新粉刷了墙面,还用水泥砌墙,隔了小隔间。每家使用水泥的量不会低于十袋!”
桐桐:“……”物资部门管理调配物资,弄点水泥很正常。
当然了,四爷很谨慎,自家用的水泥不多,地面也是修补过的,炉灶也只是给面子上抹了一层,里面还是青砖。
这个是可以从后勤申请到的,因为分房之后,房屋难免有破损的地方。
另外呢,也是觉得都涂抹一遍很难干,住人的话太潮湿。所以,也就没歪脑子。
谁知道,李宝华这个卫生检查的,发现了猫腻了。
她对着围观的人说:“大家可以看看去!小金家的情况属于正常,但其他三家不是!他们一家十袋,三家就是三十袋。那么敢问,他们只自己用了吗?他们的亲朋好友,他们的上级和同事,是不是也都因为他们手中的权利,公权私用,假公济私……”
桐桐:“……”好险!
第1695章 岁月长河(26)二更
这么干的肯定不止这三家, 要不然这么大的动静别人不可能没察觉。而这个李宝华应该是后来搬来的,要是她早就住这里,她不早就知道了吗?
中间两户虽然才三十来平的面积,就算是砌墙估计也没多大多厚, 占空间!但再如何, 那是墙!且是水泥的。这不是悄悄的不发声能完成的。
李宝华举报了三家,可要是挨家挨户的去查, 有问题的可就太多了。
桐桐回家的第一时间就是藏东西!家具是自家做得, 暗格是四爷留的。柜子、沙发、茶几、床头好些个藏东西的地方。
那些金镯子金戒指,就在床头的暗格里放着呢。
自家的钱可能不多, 票票多是能见光的, 并不怕查!但是四爷会弄回来一些物资, 比如从乡下兑换回来的棉花、羊毛,包括鸡蛋、鸭蛋、水果、干果,另外还有用鲜鱼换回来的能储存的鱼罐头、肉罐头, 猛地一看,这都是包装破损有划痕的。
有些人能买来这种商品,四爷能联系到鲜鱼,彼此交易, 他抽点润手费。
自家吃其实没啥, 但要是从家里查出来,这不得解释吗?
所以,凡是正常工资之外的物资, 只留下一小部分, 其余的全都藏好, 消除一切痕迹。
等四爷回来的时候, 就发现今晚上的饭菜特别简单:一碟凉拌绿豆芽, 一碟酱豆腐,苞米面窝窝,玉米碜子稀饭里面有几块红薯。
他搓着手,先去洗手洗脸。
桐桐拎着热水壶给他勾兑热水,然后低声说了事。
四爷就明白了:怕是今晚上会突击检查。
果然,悄无声息的,突击检查来了。
好像一瞬间,一栋楼的门同时被拍响。把门打开,外面一男一女,都很年轻,十七八岁的年纪。
两人一人拿着手电到处看,一人拿着笔拿着本检查。
桌上的饭菜简单,豆芽算是新鲜,但这不是买不起,而是谁碰上谁买。厨房里,苞米面五六斤的量,面粉一斤都不到,不足一碗。大米只有半碗的量;小米二斤,玉米糁四五斤,红薯有一整袋子,二十来斤。
那检查的姑娘看了看桐桐,抓了筷子把碗里的红薯捞起来看了看,这才又放下了,继续检查其他地方。
四爷这才注意到,桐桐今儿没削红薯皮,只是刮了一层。
检查出麦乳精,还剩下三分之一的量:“自己买的?”
“娘家给的!我奶奶的部下看望她的时候带的,我跳舞消耗大,控制体重又不允许吃的太饱,那是给我补充体力的。”
人家一样一样记下,然后走人了。
结果怎么样,四爷第二天去上班才知道。单位大小领导被查出十八个,多多少少都有些问题。
然后单位的年轻人就闹起来了,有些家里的腊肉能存十七八根,有些家里的白面三五十斤,还有些都是一整箱一整箱的鸡蛋,这不是只有这些,而是往前的好些年,人家天天都是这么过日子的。
今儿啥都没干,在开会!四爷被提及了两次,领导说,有人举报过金望才,说他家做饭的时候油香油香的,后来调查发现是老丈人家补贴的,再加上新婚不会自己过日子,刚开始抛费了几天之后就消停了。
一次是这次检查,没有检查出任何一点问题。每天接触物资调配,但是没从公家取一分一毫。
四爷:“……”想吃啥都不方便了。
住平房,在自家的院子里,这个没人问你吃什么。都是几十年的邻居了,人家没那么闲!
住楼房,取暖上厕所的问题解决了,吃饭又成了问题。
那咋办?只能是拿回两边的家里去,周末不管回哪边都行,改善生活嘛。
所以,谁在乎工作怎么安排,单位的人事怎么处理,这都是过年之后的事了。今年一放假,把单位的福利一领,然后拿着家里的本本,去买今年的年货。
今年的年货有什么?一人供应三两葵花籽、半斤白糖、十斤白菜、半斤猪肉,一斤面粉、三斤苞米面。
大年三十,四爷早起出去,从城外带了两兜子鱼,一兜子给家里送去,一兜子拿到老丈人家。
鱼也都只是二三斤的鲢鱼,刺多肉少。
桐桐站在边上,看着大姐在处理鱼,“反正不敢在家做!上次给家里送了几条,我们本来也留几条想着慢慢吃,他没叫留,又弄了一些小鱼,跟一个朋友换了罐头。说罐头没味,不怕人闻见!果然,就出事了。”
林樱一边忙活一边道:“咱家这边还好,闹腾的没那么厉害。”家里就是有点啥吃的,都是本系统内部的领导送来的,没人拿自家说事。
桐桐啃了一口苹果,又转到卧室,林柔跟林棠正在嘀咕什么,见桐桐进来了,两人都停住了。
“干嘛?又背着我说什么呢?”桐桐挤过去,“不能叫我知道?”
林棠朝外看了一眼,低声道:“我调到咱们这一片的邮局分局……”
啊?啥时候的事?为啥呀?
林棠:“……”
桐桐后知后觉:“是你谈的那个对象,是咱们家附近这个派出所的?”调到一个区是为了将来分房子的?
对!
“那这是好事……得把人带回来吧?我还没见过。”
林棠又朝外看了一眼,“我正事!我发现,隔三差五都有退回给大姐的信,信是寄到北大荒的,查无此人之后信件就会被退回。”
桐桐:“……”
林棠的声音更低了:“你是不是也没发现?”
是!没发现林樱写信,也没发现林樱收信。
林柔问说:“大姐要联系的人是知青吧?”
桐桐摇头:“肯定不是!大姐是读大学的时候赶上这场运动了,她就是处对象,会处一个跟他相差很多的人么?”
也应该是大学生吧?要么是同一级的,要么就是比她高一两三级!
林柔:“……”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