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_分节阅读_第1258节
小说作者:林木儿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51 MB   上传时间:2025-07-03 21:02:45

  最叫她动容的却是对孩子的教育, 她把孩子教养的很好, 儿女真没有不同。

  为此,她还专门去了她成年的子女工作的地方, 从侧面去打听她的子女都是什么样的人。

  在她大女儿工作的地方, 她尝到了爽口的酸辣萝卜皮。

  “师傅, 你们这个萝卜皮腌的好吃, 哪个师傅做的?”

  “又想借我们的人, 是吧? 金师傅被纺织厂的食堂借去两天, 给他们泡个汤底就回来。”

  “这个金师傅怎么有这么好的手艺?”

  “听说她娘家妈以前是省城的, 说啥看当年一个腌菜铺子的大娘这么做过, 后来想起了试着做了, 确实好吃……这可是我们经理特招进来的。”

  哦! 靠手艺吃饭。

  紧跟着她去了金福的单位, 拿着工作证明, 领导很热情。说起了金福, “是个在青工里很有威信的小伙子, 也是学习最勤勉的。我们公司派人去总公司去培训, 大家都推荐他, 他刚学习回来, 正给青工做技能培训……”

  在会议室外面, 能看见一个高大挺拔的小伙子站在一个移动黑板的前面, 一边摆弄水龙头, 一边讲解。

  黑板上是一串串的数据, 都是水龙头和水管的型号。

  了解了情况, 又去了城东街道办, 路上看见有人拎着个石灰桶用刷子在墙上写字, 字体规范漂亮, 写的都是宣传标语。

  她到单位一打听, 人家说, “金禄? 写标语的。”

  大妈们对金禄的评价特别高, 像什么有亲和力, 为人谦虚有礼貌, 热心肠又上进, 正要推荐他去D校学习三个月云云。

  还有人夸:“这小子疼媳妇, 都没听过他跟媳妇子高声说话。”这可太少见了。

  沈惜点头, 这只能是家庭教育做的好。

  她一一用相机把这些都记录下来, 有金福培训青工, 有金禄在路边写标语的场景。

  林桐做媳妇, 被婆婆欺压, 她做婆婆呢?

  沈惜又去了布铺, 润叶在柜台后面, 用掸子掸灰尘, 一看见客人就先笑:“同志, 先看看! 你想做什么用, 我给你合适的布。”

  “做个夏天穿的短袖。”

  润叶打量了沈惜一眼:“一瞧您就是个文化人……”她拿了纯白的出来,把上面裹着的布拿开, “您瞧瞧, 这布多百净。”

  沈惜伸手要摸,润叶麻溜的从边上拿了布条, “布料是一样的, 您摸摸这个手感!”说着, 把白布又盖上了, “还请您理解, 这布要是人人都摸一把, 就不好卖了。所以, 我们是有规定的, 颜色浅的布, 一律不上手, 包括我们自己。”

  理解! 理解。

  沈惜没说买, 润叶也不恼, 把布放好:“您要是不喜欢, 就再看看, 看上颜色了, 我给您拿样布, 你摸摸质地。”

  柜台前只有三个人, 另外两个年岁都不对, 这个就该是林桐的二儿媳吧。

  她啥也没买就出来了, 等到人家下班了, 她才去找另外一个售货员,问起了润叶。

  这人就说:“那可是个厉害的性子, 不让人, 不吃亏。好吃好穿……不过谁叫人家命好呢? 嫁了个好人家, 她婆婆就是那个林桐……润叶跟我们炫耀她婆婆疼她, 她的内衣都是她婆婆给她买的。挣了点稿费, 全都给她和她嫂子买了这些女人的小衣裳了。

  两口子拌嘴,当婆婆的从来只骂儿子, 不说儿媳妇! 催着儿子干活,不许把家务都放在媳妇身上。身上要是不舒坦, 饭不做衣服不洗, 说是婆婆交代过了, 不许沾冷水! 要叫男人多体贴些。你说说人家这是啥命?”

  那么尖酸的媳妇子,婆婆还当宝呢?!

  沈惜就笑了, 同事之间有竞争, 心里不服气, 难免言语不善。但工作人家做的不差,比动辄拉个脸不耐烦的销售员好多了。就算是性子上有些欠缺, 可也正说明做婆婆的是宽和的。

  第二天又去屠宰场, 跟着人家的领导拍到了牡丹在工作车间的样子。这个领着沈惜的是场里的妇女主任, 就说:“这个牡丹, 就是踏实, 肯干, 不计较! 但就是一样, 不积极进取。识字班也不好好去!

  为这个的, 她婆婆私下找过我, 希望我多要求一些。牡丹想趁着晚上多给家里纳鞋底, 说她婆婆一个人要管五个人穿鞋, 忙不过来!

  她婆婆说希望把她晚上的时间占满, 该识字识字, 该学算术就学算术, 等将来生了孩子了, 就更没时间了。

  说实话, 这样的婆婆少。这是怕牡丹跟不上金福的脚步, 那金福可是个能文能武的……”

第1365章 世俗烟火 (34)

  沈惜不仅要了解正面的,也想见见林桐的公婆以及跟她牵绊了那么长时间的婆家亲属。

  但这次, 她不露身份。有张腊梅帮着安排, 跟着大队上的妇女干部,去金家做工作。金家也不知道她是谁, 只以为又是派下来的女干部。

  一脚迈进来,她就感觉到了一股子死气,死气沉沉的。

  刚下了雨, 地里不能进人。好些妇女在场院, 聚在一块又是缝补又是纳鞋底,不到学龄的孩子到处乱跑,打的闹的, 叽叽喳喳。男人们去河沟里,或是摸鱼, 或是摸黄鳝泥鳅,虽说看着穷哈哈的, 但精气神不错。

  “咱们大队适龄了女娃娃都入学了, 小意这一考上, 可都看得见好处了。”

  沈惜就想起那个打扮的跟洋娃娃一样的姑娘, 父母慈爱开明,兄嫂疼爱, 在这个孩子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她跟大部分女孩子不一样的气质来自于自小被疼爱。

  金家砖瓦房,一路走来,农村除了地主家,很少见到这么好的房舍。

  院子里,男主人叼着旱烟靠在摇椅上摇着,一个穿着大襟袄,绑腿小脚的老太太端了水过来,放在边上的小几上。

  老太太的偏襟袄上塞着个大手帕子, 看见来客人了, 许是因为都是女人的缘故, 男主人只扫了一眼, 就把视线挪开了。没起身待客, 没打招呼,视若无睹。

  这老太太脸色不好,对着大队的妇女干部:“桩子家的, 你能辖制你男人你婆婆, 那是你的能耐, 那是你家得事, 你说了算。但你管我家的事干啥, 谁请你管了? ”

  “大娘, 话不是这样说的! 新社会的, 人人平等。该孝顺孝顺, 但动辄打骂, 这就是不对的。”

  “我打骂的是我的儿孙,管你啥事? 平等啥? 我看在家里, 谁敢跟我平起平坐。还有没有老少了?”王翠枝把人往出撵, “你爱去谁家就去谁家, 我家这日子知道该咋过, 外人谁也管不着。”

  都是本大队的人, 这个妇女主任叫秋红, 家里的男人叫桩子, 解放以后就是积极分子, 王翠枝是顶顶瞧不上这种‘不守妇道’的女人的。

  秋红站在院子里不走, “大娘, 新社会了, 人人得干活, 人人都有一双手……你家金花, 也得干活的! ”

  “纺线织布, 谁不干活了?”

  “大娘, 你去外面看看, 看看布铺里面的布! 去县城, 看看纺织厂, 看看人家那机器一天能织多少布。将来这大厂子到处都是, 啥样的布没有? 金花还小, 能去学堂念书, 能去扫盲班认认字, 见识见识外面的世道。你一不叫念书, 二不叫放脚, 你这是想干啥?”

  秋红说着, 就喊罗宝琴:“二嫂子, 你出来! 孩子是你的孩子, 她爷奶都管不着。你就说,能不能给孩子放脚, 能不能把孩子送去念书认字?”

  罗宝琴在家里的炕上坐着呢, 她男人瞪了她一眼, 她从炕上下去, 这才说:“放了脚……要是将来找不到好婆家, 谁管?”

  “自己有手有脚, 你指望啥好婆家? 你也裹了脚了, 你找到了好婆家了吗? ”

  罗宝琴:“……至少我没饿着! 我有饭吃。”女人一辈子不就是这样, 还要咋? 整天抛头露脸的, 在男人群里混, 不是个正派人的样子, 这是要叫男人蒙羞, 要毁了清白家风, 连先人的脸都丢光了。

  自家男人都说了, 别看着太嫂子好像多能干似的, 可那丢的都是大哥的脸。一个大男人叫媳妇在外面混,是啥有本事的能耐呢?

  叫小如去上班, 这是荣耀的事? 关家也是倒霉了, 碰到这么个亲事。不叫孩子孝敬公婆, 不叫姑娘伺候姑爷, 这到哪说都是没理。

  小意考出去又怎么了? 将来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关金家啥事?再宝贝, 那受益的也是外姓人, 一点也分不清里外。

  罗宝琴倒是真不艳羡妯娌能工作,也不羡慕侄女们工作的工作, 上学的上学, 她就只想叫女儿嫁个好婆家, 一辈子有饭吃。

  只要孝顺公婆, 伺候好丈夫, 给夫家生儿育女, 温顺些, 忍让些, 这日子都能过。

  秋红能被这个金家二嫂子气死:“你也干活了, 你干了活就应该吃饭!不是谁养了你, 是你自己养活了你自己。”在哪干活不给口饭吃呀? 就只有这种夫家的饭吃的嘴难下咽。

  但是罗宝琴不这么觉得, 她只说:“秋红妹子, 这是我家的事! ”

  秋红直接去金花屋里,金花刚才躲在窗口看, 这会子见人进来, 她急忙在炕上盘脚坐好, 红着脸低了头。

  秋红问说:“金家, 婶儿问你, 你想不想走出去……”

  金花不敢言语, 只不停地搓着衣角。

  “你还想过你奶你妈的日子吗? 她们今儿的日子, 就是你将来要过的日子。你要不能走出去, 你妈今天的样子就是二十年后你的样子, 你奶今天的样子就是四十年之后你的样子……”

  金家激灵一下, 跟蚊子哼哼似得说了三个字:“我不敢。”

  又是一次无功而返!

  沈惜跟着从这姑娘的房间里出来, 看见了规矩的站在男主人面前的中年男子, 这就是金安吧。

  她想起了林桐的丈夫金镇, 他像是正值壮年正蓬勃旺盛的大树, 枝叶繁茂欣欣向荣。这个作为弟弟的金安像是坟头的老槐树, 一半被雷劈了, 树干黑漆漆的一片, 看着有枝有叶, 但其实内里已经腐朽。

  不得不说, 这个家庭是极具代表性的! 一个追赶机遇, 新社会如雨露甘霖, 滋养的他们焕发了新的生机; 一个残破守旧, 固守己见, 不肯从老壳子里出来。

  张腊梅陪沈惜回公社, 就说:“基层的工作就是这样的! 下一步我会亲自盯着, 金花还有俩哥哥, 到底是年轻人, 脑子更容易转弯……”

  是啊! 整天坐在办公室是不知道基层的样子。这个见闻, 给她提供了足够多的创作素材。

  张腊梅又说起了林桐找她说这个金花的事, “……她做到这一点, 十分难得! ”

  是啊! 难得。

  了解的差不多了, 沈惜才跟桐桐告辞, 并且赠送了一支钢笔, “以后若是回省城, 千万记得去找我。”

  “好! 下次一定去。”

  沈惜没有直接回省城, 而是又去了市里, 去了金寿他们兄妹三人的学校, 得到允许后调取了三个人的试卷和成绩。

  她把试卷拍下来, 这些可都是极好的素材。

  这些能说明孩子们都是思想进步的青年, 他们愿意为这个崭新的国家工作, 服务, 奉献!

  这个人物太饱满, 甚至不用雕琢, 不用艺术加工去升华, 而是林桐本身就很好, 她足够闪耀, 只要将这些经历完整的写出来, 把她的故事讲好就可以了。

  电影嘛, 周期挺长的。这事过了之后, 慢慢的就被淡忘了, 日子总还是得过的。

  八月底, 要送三个小的去上学。

  羊皮的褥子没有, 用兔皮给拼出三条褥子来, 至少隔潮。每个人一床被子, 这个真没多的, 把家里盖的拿去就行了。就现在这就学条件, 必然是很艰苦的。

  把棉衣都带的都带了, 暖水瓶, 洋瓷杯子, 一人两个洋瓷碗, 一双筷子。脸盆毛巾, 牙缸牙刷牙膏梳子, 包括洋碱都一人准备了两块。

  牡丹把一包袱的鞋都拿上, 有单鞋有棉鞋, 还有草鞋, 要是下雨下雪了, 草鞋穿在单鞋外面不容易脏鞋。

  她看了金福一眼, “第一个月去, 啥也没有! 咱拿点钱吧。”

  行! 听你的。

  他把做好的箱子摞起来,这是给三个做的木箱, 放在宿舍能放自己的东西, 平时锁起来, 每个上面都带一把锁子。木板是找同事从家具厂弄来的废料, 麻烦一点, 拼凑拼凑, 凑了三个箱子。

  今儿跟人说好了, 搭供销站的车回去。

  在门口等了半个小时, 车来了, 金禄和润叶, 还有小如都在车里呢,在下面接着东西。

  润叶背了个包袱, 坐在车厢里拉开叫牡丹看, “我用旧布头给拼的……”不值钱, 就是费功夫, 搭上点线, “拼了三个床单。”

  把牡丹看的羡慕的, 这手真巧, 这颜色拼着, 多鲜亮呀, 一点也不怪看。

  她们都没问大姑姐准备了啥, 能专门回去, 那肯定是准备了东西的。

  小如没敢拿自己准备的, 怕弟媳妇攀比。自己是亲姐, 关小海对自己的工资咋用说不上话, 自己吃饭是不开销啥的, 还有从各单位挣来的福利,可以说是挣多少就能攒多少。

  所以, 她给弟弟妹妹一人准备了一支钢笔。这玩意贼贵了!

  自己拿出这个来, 叫弟妹看见了, 是不是就觉得简薄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5页  当前第12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8/18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