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_分节阅读_第1250节
小说作者:林木儿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51 MB   上传时间:2025-07-03 21:02:45

  桐桐‘嘘’了一声,外面都是男人,给了就收着。回头洗了再穿。

  牡丹:“……”她细细的摸了一遍,跟同事们穿的那个是一样的。

  润叶也没见过,接触的女性就这么些,真没见过这个东西。做姑娘的时候,胸大就得用裹胸布给裹上,要是不裹就会被骂的。

  但是裹着是真的不舒服,她十四五岁的时候裹着那玩意都觉得像是要喘不过气了一样。那时候奶奶还在世,奶奶就骂,说不裹的都是浪,是下贱,是不要脸。

  那时候她和姐姐跟奶奶一个屋子睡,白天裹了,夜里能解开吧。可没被子盖,都是跟奶奶一个被窝的。一解开奶奶就又骂,骂自己是浪蹄子,不要个脸。

  她气的牙痒痒,可后来同村的小姐妹说,大家都裹着呢!长的小的就算了,大起来就得裹着。等到结婚嫁人了就不用了,生了娃娃之后就更不用了。

  果然,结了婚之后就再不用裹了。她自己做了肚兜穿上,十一二岁的时候穿的就是肚兜。现在才知道,原来还有专门给‘它们’穿的衣裳呢?

  她急着想换,婆婆却摆手:“以后新买的小衣裳,都必须洗一遍再穿。这是贴身的,得干净。洗了,晾干,再上身。”

  然后又把存着的棉布拿出来,给三个人分了,这是做内裤的,“不能凑活……”妇科病特别麻烦,尴尬又不好意思看大夫,来例假都是用草木灰,而今的卫生纸的产量是非常低的。一般在外面很难买到的。

  倒是有单位的能好点,单位给女职工争取了每月的定额。卫生巾那是进口货,供应人群有限,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接触到的。

  像是牡丹,家里养的太粗糙了,例假多,且每次来都痛经,可她“皮实”呀,难受都忍着。

  你说叫她吃药吧,她都觉得是浪费钱,女人谁都有那么几天,忍一忍就过去了。

  “你们给你们自己做,不要把布存着了。”

  这么好的布料,做裤衩子穿?其实都够做个夏天穿的半袖衬衫了。

  润叶没言语,第一个拿剪刀,自己给自己裁剪起来。然后拽了牡丹的,“我给你裁!”

  牡丹:“哎呀……”完了,上去就是一剪刀,多糟践呀!

  过年,在单位这么住太过于拥挤。可要是回家去过年,连被褥都得带,这跟再搬一次家没啥不同。

  为了不麻烦,挤一挤就挤一挤吧。两铺炕,只要能住下,问提就不大。天冷,没啥事干,不干活的都在炕上呆着呢。

  小如针线活做的不好,润叶能做细致活,她拿去给小如缝去了。

  桐桐也正好教小如做饭,要去饭馆,你总得有一样拿得出手。或是馒头蒸的比旁人好,或是菜做的味道好,或是刀工了得。

  原主两口子的日子在当年算是过的不差的,不像是牡丹,做来做去,就是那样的饭了。你叫她做好的,她自来没做过,自然就做不了。

  因此,先叫小如跟着学。而今食材有限,你能把馒头、包子做的好,这就是别人顶不了你的地方。

  再有就是咸菜、泡菜,这很讲究的。怎么做出来的更爽口!

  她只动口,不动手,叫小如自己来。

  关小海要帮忙,桐桐也不拦,只叫他负责火就行了。

  里面两个儿媳妇做针线,外屋的炕上,三个小的在念书复习。闺女和女婿做饭收拾,桐桐就动个嘴。

  四爷带着老大和老二,借了大队上的骡车,去县城了。

  那些铺子的资方,人家的日子正经不错。早前就攒下家底了,要宅院有宅院,要铺子有铺子,攒下的钱财那可都是真金白银。说实话,就是人家十年啥也不干,吃不穷穿不穷。

  合资之后,还照样担任店铺的经理,拿着工资,按月分红。

  猛的给店里添人,你得叫人家看得见利呀。小县城的布匹生意本来就没那么好做,现在这境况,更多的都是自己织布,自己染,黑灰都染不匀称。

  四爷就给出主意,可以跟公方代表商量,收购站可以代收农户出的小尺幅布,而后布铺自己染,以前的布铺都带自己染的。染完之后,小尺幅布给孩子裁衣是合适的,颜色也可以鲜艳一些。

  这是可以走礼的!社会稳定,人口生育高峰期,小尺幅布大小固定,颜色多样,这是有利可图的。

  如此以来,你就需要染布的师傅。

  金镇原先给这位老板清理过库房积压,两人有些交情。进来以后,就说有事相求。借钱是没有问题的,但话说到这里,却跟借钱不相干,只说了这么一个主意。

  就听金镇又说:“只要做的好了,这就不仅仅是个布铺了。为啥不能是个厂呢?是个专供婴幼儿的厂呢?”

  这还真就是个好主意!

  “老兄,今儿不走,留下吃顿饭。”然后喊了他儿子,“你去请一下刘经理。”

  刘经理是公派经理,一样的,把营业额拉上去,这也是他的职责。甚至与他能否晋升有关!

  坐在桌上一谈这个事,刘经理就说能行,“大有可为!不要怕在咱们铺子销售不出去,若是可以,咱们反向给供销社供货。原材料不够,也可以从各地调配,收购站都动起来,原料是不缺的。这就是咱们合营之后,制度的优越性。”

  资方去后面上厕所的时候,他老婆拦住他:“这是个好主意!小尺幅布不光是能做孩子的衣裳……女人里面穿的……小褂子、小裤头,这布做了好看……”

  “嘘!小心人家说咱是小资产……”

  就是好看嘛!人家说给孩子买的,你知道人家回去做了什么穿?穿里面也没人知道。肯定特别好卖,“你问老金,是不是他闺女想来上班,这要弄起来就缺人,咱也要给店里放点跟咱走的近的人!老金家的姑娘行,这个面子得给。”

  给给给!没说不给。老金要是能来,我更欢迎!

  四爷这几天就是忙着跟人家彻底敲定这些个事情。带着两个儿子,是告诉他们,这有些事应该怎么办。求人办事,得看能不能张开这个嘴。在情分不到的时候,你得考量,你能给对方带来什么。

  然后金禄回过味来了,“我去问问,冬学班还要不要扫盲老师。”

  扫盲的老师从各个学校抽调,是没有工资和补贴,自愿服务大众的。

  冬学班就是那种冬天没啥活,各个街道都有,只要有空,谁都能来上课的那种。这种班除了过年那几天之外,其他时间还能上半个月的课,一天学十个字,半个月也能写一百五十个字。

  像是名字、借条、收条、请假条之类的就都能写了。

  有些工作找关系进去,可以。

  但有些工作有了托人的痕迹,是不是就不太好了?

  金禄觉得,“我想去试试!”年跟前领导频繁慰问,总会有机会的。

  四爷把他放在冬学班门口,叫他自己去问。去了十来分钟,人家答应了。金福又回他的单位,跟同事说好了,他们这边有值班宿舍。完了又把屠宰场那边家里的钥匙给金禄,“回头给你送点粮食跟菜来,要是时间早,你就走三四里路回屠宰场家里去住;要是时间晚,天气不好,就去我单位的值班室凑活一晚上。”

  “嗳!”

  四爷给了钱,拿着吧!

  饭店食堂那边就更好处理了,路子早铺好了。套到兔子扒皮之后,自家几乎就没咋吃,除了少数的送人之外,都给这边送来了。他们也有他们的人情要送,不管是公私方的经理还是后厨的大师傅,这都是说好的。过了正月十五就能来上班。

  连住宿四爷都帮着看好了,单身或是另一口子不在城里的,都住店里后院,有男女宿舍各一间。这店里拢共就十三个人,不缺柴不缺煤,能吃饱能穿暖。

  哪里饿肚子这地方都不会饿肚子,做饭的人若是饿了,就一定会偷吃的。所以,吃的可以粗糙,但一定能吃饱。

  都到腊月二十七了,大队上陆续收到通知,请生产大队予以配合,办理相关手续,正月十六去单位报到。

  东河湾大队收到两份,一份是润叶的,去布店做营业员;一份是金禄的,金禄被东城街道办要去,做宣传干事了。

  虽然跟四爷要送去的地方不一样,但这个地方是金禄靠他自己的本事拿下来了。东城街道办在县城,金禄回来了,他考虑的是:“街道办说要是两口子都在县城,会给分一明一暗两间房。”

  要安家呀!

  四爷只夸:“办的好!”根据你的能力,走你自己的路。

  而西河湾大队收到了关家媳妇金如的招工通知,去合营食堂。

  这个得叫关家知道,但却不能把这个通知给关家。大队派人找到收购站,叫小如去办手续。这个时候关小海才知道,老丈人都给办好了。

  一下子送走三个,还不知道啥意思吗?

  这要是自己再有哪里没办好,小如就真的飞了。人家也不提离婚,反正一个在县城,一个在生产队种地,这咋弄?

  他得高高兴兴的跟小如回去,先办手续。咱得说:这真是个好事。

  小如不回关家了,等金禄和润叶办完了,她跟这两口子回公社。

  关小海低声说:“我得回家说一声,你先回,我赶饭时就回来。”

  “小心挨打!”

  放心!

  挨打那倒是不至于,关小海拉着个脸,说父母:“现在不生事了,我的家也散了,都安生了。”

  关家父母对视一眼,没想拆老二的家,谁能想到走到这一步了。

  关父说:“找个中人,我亲自去给你老丈人赔礼去。”

第1356章 世俗烟火(25)二更

  关家这次来, 拿了五斤皮棉,就是弹好的新棉花。又拿了染好的布,足够做一身衣裳了。

  老两口子, 再带上村里的执事, 这人跟金镇熟悉, 算是能搭上话的朋友。

  进了这家属院,打听了地方, 到了屋子外面就能听见里面念报纸的声音。执事敲门,门从里面打开了,是金福。

  伸手不打笑脸人呀!人家上门了,金福就把人往里面让,“爸妈,关家叔婶来了。”

  人一进来, 这就看见了。

  亲家坐在外间的炕头上,边上是炕桌, 金家的四个孩子坐在炕桌边上。练字的练字, 念报的念报。

  金家这老大跟自家这儿子在炕下, 一个在拾掇板凳,一个在编筐子,顺便看着火。

  亲家母跟自家这儿媳妇站在案板边上, 搅拌了一盆的面糊糊, 也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通往里间的门帘子挑起,金家的两个儿媳妇坐在里面,一个在纳鞋底, 一个不知道在缝啥。

  就这么一闪面, 还没等桐桐说话呢。润叶就先笑着问候:“叔、婶儿, 你们可是稀客。快坐!”说着话, 就从炕上下来了,“冷不冷,我给你们倒水。”

  说着就催金禄,“招呼人呀。”

  金禄请执事坐,然后说润叶:“这是李叔,跟爸是多年的朋友了,咱结婚的时候你还敬酒了,你忘了。”

  “看我这记性,不记事。”

  金福没言语,却已经把人请的坐下,提了茶壶去舀水了。

  桐桐笑着去取茶叶,四爷也打着招呼从炕上下来了。

  润叶提了泡好的茶去倒,亲热的不得了。就好像那天去关家闹事,打了关家人的不是她。

  关父说:“亲家,也不怕你笑话!孩子多,小的得娶媳妇,人一急,难免就委屈了大了。小如受了委屈了,她是好孩子,亲家好家教……”

  关母跟着说:“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你放心,亲家母,以后委屈谁都不会委屈小如。”

  一般就是这边公婆一低头,又亲自上门了。女方的父母应该说她闺女:“你收拾收拾,回家去吧。”

  但执事看金镇这两口子,人家没这么说,只道:“你们是长辈,无不是的父母。咋还这么兴师动众干啥?太多心了。”

  反正不吐口叫他家姑娘回关家去。

  自来没有出嫁的姑娘在娘家过年的道理!关家之前不来,就是知道你金家不可能留你姑娘在家过年,最多到大年三十,你还得乖乖叫姑娘回来。

  现在知道媳妇娘家硬气,那就上门,咱亲自接儿媳妇回去,这还不成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5页  当前第12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0/18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