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_分节阅读_第1246节
小说作者:林木儿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51 MB   上传时间:2025-07-03 21:02:45

  桐桐耳中听着金喜读报纸,手里忙着,眼睛却盯着小意的作业。最近她常去学校送饭,中午在学校吃,见老师的机会就多了。

  跟老师聊了一些金寿考中专的事,而今大家的思想还停留在旧社会的文化意识上,新的思想与旧的思想正在斗争,慢慢的交替,这不是一簇而蹴的。

  就像是现在,县城还是分男中和女中,哪个学校招生,哪个学校考试。初中毕业之后,有中专和中级师范学校来招生,一般都是提前于高中招生。

  学校不一样,考试的时间也不一样。大多数会在阳历的三月份,考试完之后,必须公布所有的考试流程,赋分标准,录取标准,然后把录取的学生名单公布在市里的报纸上,以放置其他单位重复录取录用。

  现在不是报名难,而是招生的时候,是需要老师走家入户动员的,“像是你们这样,能意识到系统教育重要性的人太少太少了,毕业了方便去招工,不用浪费时间去读书,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你们能支持孩子继续系统性的求学,很难得。”

  而金寿的基础是不扎实,农校里,一半的时间在念书,一半的时间在务农养牲畜,重实践,轻理论。从农校毕业,他知道猪牛羊拉稀了,该吃什么药,能给牲口配种打针,但一写字,却真能满篇错别字,大致都是这么个水平。

  跟这些人比起来,金寿和金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桐桐就把单位的旧报纸都收集起来,叫几个孩子读。既然是新旧思想交替,那么新思潮一定是语文考核的重点。得叫他们从报纸上去捕捉新的词汇,新的句子,新的思想。

  四爷在外面,问金寿:“如果问你,为什么想要升学继续读书?”

  金寿想说为了吃饱饭,为了安稳,为了个人前程,可嘴才张开,想了想不对,他连忙说:“……为人民服务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升学,学好本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桐桐在里面就笑了,这不是就学会了吗?

  四爷的想法是对的,现在这系统性学习,其实进行的是一次思想由旧换新的改造。

  桐桐放下手中的活,看小意的作业。这孩子挺灵性的,她说:“六月去考试,高中招生,试着报名去考高中。”

  小意指了指自己:“我?”

  嗯!问过老师了,县城的女中今年只招到三十一个学生,最高的分数是八十六分,最低的分数是三十二分。现在支持女孩上学的都少,更不要提叫女孩子去读高中了,真的少之又少。只要去报名,分数不到差的不能见人,就能读。

  哪怕将来高考完,却只考上中专,连大专都读不了,那也没关系。统考招生的中专生跟金寿这种自主考试招生的还不一样。

  金喜就问:“我能跟我三哥一起考吗?”试一次,不管啥学校,能考上就去念。

  行!试试就试试,这个阶段属于教育的起步阶段,九成九的人都没有意识到知识能改变命运。学校、老师做宣传,给家长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去。但真正重视的有多少?尤其是在农村,有几个坚持送孩子念书的?

  九年义务教育那是八六年写进宪法的,至于现在……吃都吃不饱,还念书?早早劳动,早早自己养自己,继而养家,还念书?念的什么书?

  在这种背景下,稍微给点应试指导,学习加压,就能考过去的。

  可小意不愿意去念女中,“我过了年就十四了,我有相当于中学生的学历,我就能考中专。”念女中是需要学费的,还需要生活费。可读中专,就有补贴,家里几乎就不用花钱了。

  “中学读完,还有大学……”

  “我到时候能念就念,念不了就能分配工作!要是万一考不上大学,不是还耽搁了三年,多花了三年的钱么?”反正我不去念女中,我要去考中专。

  桐桐:“……”

  四爷就在外面说:“那就都出来,看看这中专怎么考。”

  市里的中专有三所,一所是农林技术学校,一所是卫校,一所是畜牧养殖学校。

  县里有一个中专,是中级师范学校。

  金喜指了指畜牧养殖:“我去!我去考这个……”这个毕业了分配回原籍,河滩就有养殖场,肯定会去那里的,离家近。

  小意想考卫校:“我试试,看行不行。”

  金寿在农林和师范中间犹豫不决,去市里读几年书,长长见识,当然好了。但是爸爸的身体不好,大哥二哥都成家了,自己要是去的远了,家里有事自己都未必能赶回来。

  所以,他说:“师范。”

  四爷没反驳,他说:“你急着做决定,可以再想想。三月份考试,二月份报名,还早……”到时候身体也就养的差不多了。

  养身体是真,借了各种书在家里读也是真,给三个孩子出题,这么一晃悠就是一天。

  像是卫校的考题,还得桐桐来,这是学校命题,肯定是带着专业上的常识问题。

  那就得她抓紧了解人体常识,比如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哪些属于基本的生命体征,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等等,等等。

  这些不能平白拿出来,好在报纸上有常识类的专题版块,进行科普,叫更多人告别愚昧。

  她只能借口从上面看到的,做饭的时候,娘俩一问一答,记这些东西。

  单位上的同事就住这里,外面一下雪,得从屋檐下过,难免的会听到这些东西。

  大家都打趣:“林姐,你家这学习氛围真好!”难怪你没上学,样样都拿得起来,这还真就是自学学出本事来了。

  许是因为她听到这些,又见她整天借阅旧报纸,在因为大雪推迟了的妇女大会上,她的发言听起来是有些功底的,就叫人觉得很容易接受。

  这一开会,各大队的妇女代表都去公社的礼堂里坐着,还有各个单位的代表,公社的领导。

  公社的妇女主任张腊梅跟公社主任说:“这就是我跟您说的,林桐林同志。”

  “林桐。”老排长也提过,夸这是个管事的人,整天筛黄豆绿豆,捡芝麻,纯属是浪费时间。

  他一边鼓掌一边看进来的人,穿着粗布衣,灰衣黑裤,合身整洁,看起来很干练,这么多人在,少有人不紧张,这个妇女同志看起来就不紧张,大大方方的走了出来,一鞠躬。

  他带头鼓起掌来,新社会的女性就应该是这样的。

  “大家好,我叫林桐……”桐桐站在话筒前开始说话,“很高兴,站在这里的是林桐。这是我第一次在这么正式场合用我的名字!因为在此之前,别人会说,这是林掌柜家得大丫头,这是金家的大儿媳妇,这是金镇的婆娘,这是金福他妈,这是牡丹的婆婆……唯一不会说的就是,这是林桐!所以,请允许我再次郑重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林桐——”

  公社书记就看张腊梅:“随后把演讲稿拿来……”这个稿子很好!

  只一个自我介绍,就把农村妇女工作的核心讲了出来,她在告诉大家,新社会了,女性独立了,她只属于自己。她们得跟男性一样,有自己的姓名,自己的工作……等等。

  掌声雷动,良久才安静下来。

  都以为这是一场批判婆婆的大会,但是却听对方说:“很多人听过我的家事,知道我家中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有很多人给我以同情,批判我的婆婆王翠枝。可我今天并非为了批判伸冤而来。

  为何?因为我在我婆婆的手臂上,看见过被殴打的痕迹;我在我婆婆的脸上,看见过清晰的巴掌印。我曾隐隐的听见过,夜里一声声的抽噎声!是的!她被我的公公殴打,长年累月。

  我与婆婆不睦,我曾反省自己,究竟是哪里做的不好。可后来我明白了,我最大的错处就是我的丈夫从不会因为我婆婆的原因而殴打或是责难于我。而我丈夫最大的忤逆便是没有为了孝顺而对我拳脚相加。

  我的婆婆王翠枝,她是一个受害者,后来成为一个施害者。纵观她的大半生,可以说,她是不幸的!而这又不仅仅是一个王翠枝的不幸,更是旧社会被压迫的女性的不幸……”

  公社主任说张腊梅:“这样的妇女同志,要积极发展向组织靠拢,重点培养!”人家不是祥林嫂哭诉不幸,这是个有思想高度,积极进步的女性代表嘛!

第1351章 世俗烟火(20)三更

  演讲非常成功,脱稿的,不打磕巴,言语有那么朴素,叫听的人都能听懂,这就是好的演讲。

  老支书,叶队长,还有大队上的妇女代表,都是桐桐认识的人,人是认识的人,就是怪陌生的。

  王翠枝挨打,对外从来不说。但在一个村里那么些年,谁家不知道谁家事呀?但凡挨打了,王翠枝就不出门,不见人,躲在屋里,谁要是去借个东西说个话,那都是装病在炕上躺着的。

  等到大家都忘了,伤也好了,她才出门见人的。

  那可当真是个极其好面子的人,自从脸皮被儿媳妇揭下来,她就又不咋见人了。又或许是金镇大难不死,有了后福,比之前过的还好,金大财后悔了,又拿王翠枝出气。

  总之,就是家里常听见金花的哭声。做奶奶的打了孙女,金花哭了。罗宝琴心疼闺女,难免对婆婆不逊,王翠枝给儿子告状,罗宝琴得一顿打!她一挨打,金花心疼妈,就又哭。这一哭,王翠枝就又骂,说是丧门星云云的……可别提了,一闹起来,金家门外就站了听热闹的人。

  所以,他们知道,林桐说的都是真的!

  于是,在演讲结束,大家问询的时候,他们就说了。妇女干部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王翠枝这个老太太是很难对付的,油盐不进。

  然后,金家的事就真的是确实的!

  大队也有去说明情况,正在积极的做工作,但林桐并未夸大,也并未诋毁,说的都是实情。

  于是,桐桐的稿子就被张腊梅要走了,并且跟收购站的领导沟通好了,可能需要桐桐去县里做一次报告,之后去各个公社。得从岗位上离开一段时间。

  这种属于荣誉性质的,单位担负着培养职工的责任,如果能进步,那是单位的荣幸。

  工资照发,另外还能从公社领一分补贴。但就是很辛苦,现在的交通工具主要就靠两条腿,一天得走好几个小时的路程,就问辛苦不辛苦?

  对桐桐而言,正好:锻炼身体,把原主的身体彻底的调整过来。

  但就是一点,顾不上家里。

  四爷还照样养病,煎药能自己来,做饭也简单,食材就那么些,能做的有限。几个孩子简单的饭菜也都能做,还真不至于离了他就不转了。

  金禄带着润叶,晚上一下工就往公社来。润叶好好做顿晚饭,他给把水挑回来。

  金寿说:“我能行。”

  “你看你的书去,能行啥能行。”

  吃了饭,他烧热水,润叶把家里该洗的都浆洗出来,两人这才回村去。

  四爷就把桐桐发的补贴递给金禄,“一斤油,二斤肉,三斤盐……大年三十回来吃饭,这也别浪费了,大年下的,改善改善。”

  金禄接了,顺手塞给润叶:“我大哥没打电话?”

  “打了!一切都好。”

  那就好,“我先回了!”

  嗯!回去吧。好好练字!

  金禄应着,包裹严实,带着润叶出门了。

  在屋里还能听见润叶说:“要大肥肉,酸菜炒肉片子,我爱吃。”

  行!都听你的。

  四爷靠在边上,别以为这就不遭罪,去哪里都得背着被褥,晚上在人家公社安排的地方住,一般都是在哪个老乡家里凑活,冷冬寒天的,想想那日子。

  原先想叫金禄去公社,现在嘛,那倒是真不必了。

  县上的宣传干事,未必不能争取。

  他把炉子窑里的花生掏出来,这么烤着这会子也烤熟了。花生是小如家两口子从田鼠窝里扒拉出来的,淘洗干净,烤了就是干花生。

  用碗端着,穿了厚棉袄,留三个孩子在家看书读报,“出去一趟,马上就回来。”

  他去了白叔那边,老爷子住最小的单间,一个人一铺炕,暖和倒是真暖和,收音机开着,他都是以听广播的名义蹭过来的,也不总带东西,贴个酸菜饼子之类的,过来拿两个都算数。

  今晚上他是特意烤了花生,因为今儿瞧见这老爷子难得的买了一瓶酒,这八成是有客人要来。桐桐说白叔不是一般人,事实上,接触了几次,确实如此。那么接待的客人也必不是一般人。

  倒也不是非得留下,就是烤了花生,送一碗过去,仅此而已。

  去的时候,灶下火正旺,白叔正在炖冻兔子!兔子还是桐桐之前送的,他没舍得吃。

  白叔开了门,一看是谁就笑,“正好赶上。”

  四爷把碗放下,“看见您买酒了,想着您要待客,给您送点下酒菜。饭就不吃了,不耽搁您说话。”

  “嘿!不碍事。”

  “改天!改天再得了兔子,您上我那边去。”

  白叔没拦着,等公社主任冯军到了,饭也好了,他把花生倒在桌上,“先吃着,我马上来。”用这个碗,呈了一碗的菜,端着还碗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5页  当前第12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46/18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