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三两句没说到,手铐戴在了手腕上。
在交通部门调了道路监控,确实有拉破烂的卡车出现在向阳路,这辆车只要追踪缴费记录就知道了,他常来往于单市和安县之间。而今,车也已经找到了,司机和人都在安县的一处货运站。
车辆和照片上的车辙做了对比,就是这辆车去过神婆家。
人逮住了,问说:“认识李二狗不?”
神婆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了,当时就往地上赖:“哎哟哟……乱抓人了……哎哟哟……要了我这个老婆子的命了……哎哟哟……我这是心理咨询,不是封建迷信……”
这边说着,就又把衣裳往上撩,伸着手就想把裤子往下拉:“来人呀……欺负老婆子了……”
紧跟着进去了两个女警,这种人比小黄毛难处理多了。
对付小黄毛摁住了给两脚,扇两下没事,这种老太太那是相当难缠的。
这不,人家往地上一趟:“哎哟哟……要死人了……心脏病犯了……”
老钟跟着这一组,常年干基层的人就知道了,遇上这种的真没办法。一个弄不好,她能讹的你丢了工作。
所以,神婆算是宣扬封建迷信吧,但为啥没人管呢?
咱就说,基层现在这情况,正式编制的本身就不多,其他的可都只是协警,这怎么管?别到时候弄得保不住公职,还得承担各种的费用。
大家是素人,不是圣人,见了这种人躲着,假装看不见她在宣扬封建迷信,这事就过去了。谁又能想到,这个人背后还有别的事呢。
神婆接触的人太杂了,也只有桐桐那孩子,不知道怎么想的,会联想到李三妹儿来这里是谁介绍的,从而扒出了神婆。
要不然,八杆子打不着的,谁能把两者联系起来?
这次真的是准备充分了,叫的救护车,就在西庄外停着呢,一个电话,不到一分钟就到了门口:别管是什么病,上医院吧。
也因着救护车开道,以为救人的,没等村里人反应过来,一行人出了西庄,迅速的驶离!
夏民指了指那冒尖的教堂顶,再观察了一下周围:还真被那姑娘说对了!
神婆从村子里到了市里,年岁大了,活动范围有限。要是再跟其他人接头,商量事情,必然不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一定有个落脚的地方!
当对方也是个年纪大的老太太的时候,对方的活动半径必然也不大。如果精神病院的那个真是李三妹的话,她也就在这个半径里生活。
李三妹不会住在外面,她在避祸。所以,本来放在李三妹家是合适的,但是现在的情况,他们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能容他们定期去还不会引起人注意的地方。
这么一对比,哪里还有比教堂更合适的地方?
那里管吃管住,且想吃就吃,想住就住,还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一个地方。
先是叫人假装宗教管理部门的人去周围走访,看有没有除了教义意外的其他宣扬,有没有对周围的未成年人造成什么影响等等,然后摸排到里面有五个常住的。
有两个是管理者,是村子里的人,还是村长家的儿子。大家都反应,说是信徒捐赠的钱肥了村长家,人家在省城已经买了三套房子了。
又说有三个都是信徒,三十来岁的三个女人,平时就是在里面打扫卫生,做饭。凡是去的都是亲人,一定要照顾好。
因此,一到周末,附近贪图小便宜的老人都来去。现在天热了,大家也都忙,去的人少了。到了冬天,里面烧了火炕,里面都能住满老人,特别的热闹。
而这三个女人,有两个是当地人,都是家里遇到事了。一个死了丈夫,一个折了儿子,过的不顺心,有点神神道道的,觉得上帝能救他们。
“另外一个叫秋平,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是哪里人,反正得有个十来年了,打从教堂建起来就一直在教堂帮忙……听说跟村长的儿子有男女关系……”
夏民听着汇报,心说,被那个姑娘又料到了。
想在村里拿一块地盖这个,并不容易。但村长的儿子一定有办法。
秋平找上了村长的儿子,拿钱帮着建起来了教堂,于是,村长的儿子敛财,她就顺理成章的留在的这里。
这个女人一定就在这个链条上!
他问说:“是不是跟精神病院开业的时间相差不远……”
“对!前后差了八个多月……”虽然不在一年,但间隔时间并不长。
夏民看了看时间:“盯住她!”这个人干过什么,还都没有掌握,“照片拍到了吗?”
“拍到了。”
“去查这个人在不在咱们的通缉名单上,再查一查失踪人口……看看是不是有符合条件的。”
是!
这一查,还真就查到一个,跟秋平有六七分相似。
失踪名单里有个叫秋爱的,失踪十多年了,她家里人报的案。调了案卷过来,上面显示报案人叫秋平。
秋平是秋爱的姐姐,秋爱失踪的那一年十五岁。
而今她老家的派出所给出的反馈是:秋爱还没有找到,她姐姐一直在外面边打工边找人,每年总能寄几千块钱回去。
夏民放下电话,还是决定:抓!
边上的女警低声道:“若是她是来找人的呢?”
夏民看了女警一眼:咋还没有那个野路子出身的精明呢?
他就问:“为了找人一直潜伏在人贩子身边?电影看多了吧?”
女警睁大了眼睛:“她……她……”
她卖了她妹妹的可能比她一直在设法救她妹妹的可能性大的多。
女警:“……”有那为了救弟弟闯狼窝的,也有亲手卖了妹妹的?
夏民瞪眼:“抓——”
“抓住了!”
钱组长抓住病号服的衣领,将人的头掰着抬起来辨认了之后,才放了手:“带走!”
这人一路嘻嘻哈哈,一会子‘嘿嘿嘿’,一会子‘哈哈哈’,再要么歪头咧嘴的,看着就像个精神病。
抓这么个人回去怎么弄?
“抓!抓错了,我负责。”说着,就指着这人住过的地方,然后叫人拍照:“封存现场。”
里面整洁干净,一切都井井有条。枕头下放着不少大尺度杂志,这是睡前读物。桌子上还放着法制杂志,第二版的打拐专题上面滴着油渍,证明他一边吃东西一边看报纸,这特别关注了打拐。
疯了?精神不正常了?想逃避?做梦!
这狗东西害的全省都得摘了‘先进’‘模范’的荣誉,再要放了你,我们也就没脸再穿着一身衣裳了。
人带回去,那疑似李三妹的老太太是以协助调查的名义带回来的,跟医院的其他人一起。
既然是一起,那咱先做个体检,进来的都得做。
别人检查了什么李三妹也不知道,她被带去拍了X光片,然后不大功夫,来了三个女警,喊她:“李三妹!”
她没动,好好的坐着,看看这里看看那里。
“李三妹!”
她跟其他人一起,左看看右看看,在找李三妹。
“李三妹,给你做骨折手术的大夫还活着呢!”女警取出了老的病历档案,“你的签字在上面。”然后取出跟医疗的合同:“这个签名是王翠。名字不同,但确实是一个人的笔迹!还有什么可说的?”
李三妹站起身来,“嫁了个男人老打我……我不敢叫李三妹,怕她还找我……我改名弄**是我不对,我认罪!”
第1233章 归途漫漫(40)一更
县里警笛响不停, 根本就没有惊动当地,人被抓捕了。
小老百姓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对当地的一些职能部门, 那意义可太不一样了。这到底是意味着什么?
从来子镇带走的人, 连同洼子乡不少人都被带走了。
这能与什么事有关呢?
乔家二姑爷在开会,家里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打, 他抽个空回过去:“干什么?”
乔慧低声问:“是因为那个……事?”
“啥事?”这边反问过去。
“你这人,装什么糊涂?”
“我装什么糊涂了?你问是什么事,我哪里知道你想问什么事?”
乔慧一把挂了电话, 然后看向母亲:“……怕还是那事!”
宋换勤坐立难安:“这么说上面抓到人了?”
“没说呀!到底抓到了谁,那人有没有交代,现在还不知道。”
结果当天晚上,新闻上报道了这个新闻, 总之就是人抓住了,然后呢?
然后事会很难办!只一个装疯卖傻, 就够呛了。
桐桐一边擦着头发,一边走过去把新闻给关了。
四爷打了电话来:“该回来了吧?”
桐桐:“……”她看了看卫生间的方向, 一块住的同学还在洗澡, 她出去站在阳台上给四爷说话, “人抓住了,但要证明这个人是装疯卖傻, 都是非常难的。就算是证明了,他就配合交代问题吗?”
难!
四爷‘嗯’了一声:“所以,这是需要时间的!”
桐桐摇头:“其实,有几点我没有想通。”
比如?
“第一, 这种人贩子……是做不到大富大贵的。”便是有些移植之类的, 那一定是在医学发展起来的基础上, 就现在而言,医学原没有到了那个份上。
因而,这些人应该涉及的犯罪还没达到那个程度。
可要是如此:“就有一个问题,他们的钱是哪里来的?不管是盖教堂,还是弄了个精神病院,这都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而这两个地方明显跟李三妹是有瓜葛的,就人口卖的……这点钱够吗?”
四爷:“……”是的!单纯做这个营生,是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资本的。能叫自己过成小康日子,就不错了。这是一种不劳而获的求存办法,仅此而已。
他就说:“挨着高速路,又是以前的小学,还得把医院申办下来……这是需要人脉的。”
对喽!如果医院只单纯的是个手续合规的医院,只是个别工作人员犯罪,而犯罪分子利用医院的人员,隐匿在其中避祸,这也是说的通的。
但是,教堂出现的时间和这个医院出现的时间差不多,那就得怀疑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