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归途漫漫 (37)三更
桐桐跟张院长往出走,问说:“这医院开了多少年了? ”
“十三年了。”张院长指了指这地方:“原来是个小学,这不是修路的时候,学校先搬迁了。靠着高速路,确实太吵了, 就把这地方租下来了,当时这租金便宜,租了二十年。”
“就说呢, 这个价格真的不贵。”这得有多少病人,才能负担得起医院的开销,感觉在入不敷出呀。
“咱也是没法子,我也是人家聘来的。”张院长只能笑道:“占着这一块地方, 这价值就不好说了。”
也是这个道理!
桐桐朝后头指了指:“前后一样严, 不会跑出去吧! 咱们得合同可的签好, 万一在你们手中把人跑了,要是伤了人, 这个赔偿怎么算……”
“这个你放心。”张院长朝后指了指,“后面也是我们的地方, 我们转手把那一半租出来, 那地方是个废品收购站,堆的都是废品。”
“都是你们的地方? ”
“不是我的, 是东家的地方。”
桐桐一副了然的样子,“那我们就放心了。”
说着,就拉何鹏的胳膊:“走吧! 回去交差。也不知道三轮车师傅还等着咱们没有。”
“应该是走了吧。”
果然是走了!
桐桐就说:“看有送破烂的车没有, 咱搭个顺风车……走过去得半个多小时……”
两人说着话,出门的时候还问看门的大爷:“有小三轮朝这边的收购站送货没?”
“有! 你在路边等等。”
桐桐应着,拉着何鹏:“走走走! 绕过去要不了五分钟, 说不定就有三轮了……”
看门的大爷关了门,也没在意。
桐桐拉着何鹏朝后面去, 何鹏问:“你到底要找什么? ”
“送破烂的是人力三轮, 但拉货的是大卡车……你说我在找什么?”
何鹏:“……”你在大卡车的车轮印? 想跟神婆家外面发现的印记做对比?
对! 找的就是那个! 收破烂的车走村串巷, 收了这个村的再收那个村的, 常在村里穿梭却无人怀
疑, 且一点都不打眼。
何鹏低声问:“能找见吗? ”
桐桐摇头,不知道! 路面的情况, 再加上印记重合交错, 很难肉眼比对。
只能说, 草上留在的印记还清晰,证明短期内有车去过。离开后, 是不是刚好就来了这里, 且留下了印记, 这得看运道。
反正是绕过去看去了, 周围都是铁栅栏围墙, 能看到里面, 堆的跟小山一样, 各种的破烂。
有两辆三轮车正在里面整货, 过称。
何鹏就先问:“师傅, 能不能把我捎带到南路上。”
“五块! ”
“成! 五块。”
桐桐坐在边上, 把鞋脱下来, 往出倒什么。这一段路是石屑路, 确实容易钻到鞋里。
送破烂的师傅还搭话:“咋跑这地方来了? ”
“咨询疯人院……”
桐桐就打算何鹏, 语气很冲:“咋说话呢! 这是精神病院,不是疯人院。”说着, 还跟人打听:“师傅, 这里面打人?”
更像是专门打听这个的!
那个正往高处搬货的男人慢悠悠的转过身, 回了一句:“闹起来给一针就好了, 打啥呀?”
“就给打个针就行了?”
“真就打个针! 里面闹腾起来, 有劲的很,谁摁的住。护工就只一个人, 也看护不过来。先开始闹腾, 以后按时都吃药, 就不闹腾了。”
桐桐就一脸后悔:“其实刚才应该进去看看病房的。”
她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一边观察着周围的卡车车辙印, 只是很遗憾, 没有很清晰的。
送破烂的师傅卸完货了, 叫两人上车, 给拉过去。再路过精神病院的时候, 她看见高墙电网的二楼, 楼道窗户的窗口站着个穿着蓝白竖条纹的男人。
这男人就站在那里, 能看见墙外的这条路。
车子蹬的不快, 路又颠簸, 过小沟的时候她故意把手一松, 手机掉了。她大声喊了起来:“等一下手机手机完了, 手机摔坏了。”
车子停了下来, 桐桐先跳下去捡手机, 然后把挂着的相机一扬, 手机碰的一下碰到了相机:“……完了! 完了又撞到相机了, 今天怎么这么倒霉。”
桐桐像是在看相机,甚至于是背对着精神病院的方向的。但手里的相机反拿, 何鹏看见她快速又隐蔽的摁下了快门, 不知道在拍什么。
等到了南路, 从人力三轮上下来, 何鹏才问:“你到底看见什么了?”
“咱们进出那医院,没看见一个出来活动的病人,而且地面干净, 广场的砖缝里又草长出来, 这说明什么? ”
“无人踩踏! ”
“对! 无人踩踏。”
何鹏就慌了:“那医院没病人? ”
桐桐:“……”我跟你该怎么说呢?“医院里有病人,但是病人都是家里条件极其不好的, 并不会很重视他们, 甩进去就像是甩掉了包袱, 所以,病人被限制在病房里, 无人踩踏广场,以至于广场的砖缝里的草都几乎没有踩踏过的痕迹, 这是合理的。”
“那你啥意思? ”
“既然都在病房,为什么二楼那个病人特殊?”桐桐问他:“他穿着病人的衣服,就站在那里。你发现没有, 二楼的那个窗户是没有焊护栏的。”
何鹏:“……”有点明白了,“既然发兵了难控制, 为了防止意外, 楼上的窗户都应该有防护栏。”不过,“正面看, 所有的窗户都有护栏, 门都是铁栅栏门。”
“这不就是问题吗? 为什么都焊接上了, 就这个没有。”桐桐问他。
何鹏想了再想:“除非二楼有别的房间,不属于病房。或许是看护值班的房间。”
有这种可能,“那为啥穿病号服呢? ”
病号服上没有纽扣,这也是怕病人揪下来, 然后吃到肚子里去。所以, 病号服是系带的。而且,都是洗了混穿的, 精神病人的卫生情况堪忧, 大小便常……嗯!
一个正常的护工, 是不愿意跟这种人混穿衣服的吧。
何鹏就说:“或许这个人的症状轻,时好时坏, 控制的好。他正常的时候跟个正常人一样, 所以,在医院里相对自由。他如果能自理,那就不会混用。而且,跟那些人一样一直禁锢着, 也不成!”这就合理了。
桐桐拿着相机,看着过来的要去省城的客车, 给指了指,然后问他:“那你又怎么判断那是个躲在精神病院的正常人……还是一个真的轻微精神问题的病人?”
何鹏:“……”
车停了下来,桐桐已经上车了:“快点! ”
售票员也喊:“快点, 这里不让停车。”
何鹏跟着上来了, 车上还有座位,两人随便找了个地方就坐了, 半个多小时之后, 进了省城。
桐桐去照相馆,要把所有的照片都洗出来。还专门去找城中村那种小照相馆,“给你二十, 马上洗……”
这种小店一般没人, 给点钱就挣了。
何鹏在外面等着, 不知道林雨桐到底是发现了什么。
直到晚上了, 桐桐拿着被放大的照片, 心快速的跳了起来。她不知道精神病院打扫卫生的老太太是不是李三妹, 但她确定, 那个在二楼往下看, 穿着病号服的就是果果口中说的那个司机。
没错! 就是那个司机!
当年的司机四十岁上下,果果不能估算其年纪,有时候有些人也显老,这都不好判断。但是,果果能记得这个人脸上的一些特征。
当然了, 对于一般人来说, 是很难照着画像跟真人联系起来, 除非非常熟悉的人。那张画像是‘司机’的通缉照, 拿着那个找人, 几乎是大海捞针。
但这得看谁来看, 果果当年小, 他看此人多是抬头看的。这个视角之下, 跟成年人的视角就不同, 这也会造成差异。
就像是在果果的叙述了, 不止一次说过这个人的鼻子。他说这个人的鼻子鼻孔很大……那是他孩童时期, 从低处看, 且印象最深的是这个人愤怒打他的时候的样子。那个时候, 真个人狰狞, 鼻孔大,一张一合, 配上狠厉的眯缝眼。
可其实,这人未必就是眯缝眼,他朝下看, 眼睑下垂, 会给果果一种这个人眯缝眼的错觉。
这次自己是在下面,对方在二楼,这个角度拍下来, 对方几乎合着眼, 鼻头不显得大, 但是鼻孔
真的显得大了。
果果还说, 这个人脸不对称, 好似一半比较僵。
这一点在照片上看的出来,这个不对称是因为职业的原因。开货车的人,在那个年月……车辆就那样的状况, 他靠窗的一边脸得过风痹, 长时间的吹冷风,导致了僵硬, 一直没有能痊愈。
桐桐看着照片, 此人现在约莫五十岁上下, 替了光头, 眯眼、大鼻孔、半边脸稍僵, 几乎都对上了。
她抬手看了看时间,然后去了打印店, 扫描这张照片, 发给老钟。
然后把电话打过去:“您能看一下, 然后叫果果辨认吗? 钟叔,这件事很复杂, 如果是的话, 怕是得您连夜出发, 我在这里等您。”
老钟正吃饭呢, 放下筷子:“你等一下……”他在所里值班, 叫人把邮箱打开, 里面的照片打开,老钟忘了咀嚼了:“你这个姑娘……你……”
“叔! 别跟我爸妈说, 果果还在上晚自习, 麻烦您跑一趟, 尽快! ”
老钟问:“大吗?”
“大! 牵扯很大。”
老钟指着值班的同事,叫他把照片打印出来, 他自己则一边招手叫人, 一边说桐桐:“我马上联系那边……不说什么案子, 直说保护重要证人, 叫他们派人把你接走, 不要大意……告诉我地址! 快!”
第1231章 归途漫漫 (38)一更
作为重要案件的重要人证,请求协助帮助。
桐桐给报了地址, 但何鹏四下看了看, 这里不是她报的那个地址呀。
挂了电话,桐桐拉了何鹏:“走! ”
然后坐了出租车,到了她说的那个地方。这一路人少,出租车三分钟走出的距离可不算近。
周围都是民房的小店铺,桐桐奔着一家红糖烧饼的店就过去, 那家的人最多, 都在等。
现烤的烧饼散发着焦糖的味道,她说:“要八个,还没好吗? 等了这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