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_分节阅读_第1042节
小说作者:林木儿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51 MB   上传时间:2025-07-03 21:02:45

  他抄录了一份,叫柳平给桐桐送去了:处处奇怪,却也说不上是哪里奇怪。

  桐桐真的在炖梨汤,被四爷送了一份东西回来,她接过来扫了一眼,眉头也皱起来了。她急忙问要出去的柳平:“爷呢?”

  “在前衙!”

  “请他回来,快!”

  四爷脚步匆匆,进来的时候桐桐正看着卷宗,一开口便道:“这是一起有组织的劫掳,并非单纯的人口买卖。”

  四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第1122章 红宇琼楼(64)三更

  怎么看出来的?

  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这每一个都跟以前丢失孩子的案卷很像,对吧?又分别在不同的地方,从舆图上看,这些地方毫无关联,最相近的两家之间还相距四十多里路。”

  四爷点头,就是如此,跟之前看到的孩童失踪案确实没有很大的差别。除了比较集中的发生在最近以外,看起来毫无关联。

  要说奇怪,就奇怪在事发密集上了。旧案清理之后,治安是极好的。偶发一起拐子随即拐带孩童,这是正常的。可流动中不停的作案,这行动规矩也太迅速了一些。

  桐桐知道四爷奇怪的点在哪里,但他无法捕捉到的是:“比如这一家,这话的祖母自述,她带着孩子出门逛集市,看了杂耍,在店里喝羊肉汤时,把孩子丢了。孩子与她旁边,她吹了吹汤,用勺子舀起来喂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不见了。店里的人都称没注意!”

  好像就是孩子趁着大人眨眼的工夫,人小个子矮,然后钻到哪里玩耍,就人给带走了。

  四爷点头:是啊!有这种给孩子倒了一口热水就把孩子丢了的。像是随即碰见了拐子,顺手被拐走的样子。

  这……有什么奇怪吗?

  桐桐摇头:“有些孩子在父母的眼皮子底下丢了,但这种的眼皮子底下,也是有差别的。有些转头看见了什么,被吸引走注意力;有些头转开了那么一会子……好像在眼皮底下了,但是绝对有视线盲区,他们都没有看见。”

  她说着,就坐在四爷的侧面:“你低头,便是不看我,我是不是有一部分身体始终在你的视线里。

  何况,这样一个距离,但凡有人靠近,人本能的就会戒备,更何况有热汤,边上有孩子,做祖母的必是怕有人撞到她,撒了汤,烫了孩子。

  因而,会越发的看顾孩子才对,怎么可能让孩子在眼前被人被抱走了呢?”

  四爷恍然:“所以,拐走孩子的不是一般人。”

  “对!有卖弄之嫌!看案卷上,这个店很小,进出口只有一个,边上还是灶台,火还烧着。里面长十三步,宽七步,放置了六张方桌,相对拥挤,无后门。只有一处面朝街道的窗户,也只一尺五见方,不足以有人出去。

  每张桌子都有客人,店主忙着里里外外的转悠,他没看见是可能的。但店里一共十五人,怎么就都没看见?不管怎么坐,祖孙俩都会在某个客人的视线里,怎么就谁都没注意?

  所以,这一定是多人协作,且至少是三人,才能将这个孩子带走。可这个孩子就是普通的庄户人家的孩子,毫无特色。

  动用三个甚至以上的人,只为带走这么一个孩子……就是把这个孩子卖了,卖身钱也雇不来。”

  四爷就问说:“怎么操作能叫人无察觉。”

  桐桐抬手摁在四爷的脖子上,四爷只觉得眼前黑了一下,好似晃悠恍惚了一下。

  “就是这样!这个丢了孩子的祖母就该是这样,一眨眼,孩子不见了。有一个或是两个人挡住了其他客人的视线,有人穿着大披风,将孩子往怀里一兜就出去了……”

  这样的人去赌坊门口打劫去,来钱不比拐个孩子更快。

  而今拐子拐孩子可长眼了,要养的好的孩子,这种模样差不多,能卖上好价钱。不是什么癞子秃子都会要!

  四爷再去看其他几个失踪案子,顺着她的思路往下想,这看似正常的就都有了不正常的地方。因此,她的推测是对的,这是一起有组织的掳劫。

  他说:“我已经叫人去问,看是否这些孩子的生辰八字特殊。”有那么一号人,专找这样的孩子,若是这样,集中丢失倒也说的过去。可这些人卖弄本事,将失踪案子做的玄之又玄,这又是何必?

  是否跟邪教有关?

  桐桐微微摇头:“……不是!若是邪教需得教众。案发地都在小镇,正可将手段显于人前。在众目睽睽之下,以障眼法带走一个孩子并不难。何故又神秘又高调。”

  结论是?

  桐桐看四爷:“我觉得是有人在刻意制造恐慌?”

  四爷便有些沉吟:“若是这样……那就不止是恐慌,还有……”

  什么?

  “话题!”

  什么???

  “制造话题,引起关注。”四爷说着就意味深长的看了桐桐一眼,“这说明什么?”

  “说明有人要偷着干点不能叫人知道的事。”桐桐懂了:“你明着查案,暗地里盯着卢文辉。我明着生病,暗地里去查这个案子。”

  不止是这个案子,关键是得揪住这个组织,叫他们无力再犯案。

  于是,桐桐又病了。

  姑苏的名医都知道,一到秋后郡主必犯头疼。都说是郡主曾经在这个季节落水之后留下的后遗症,病可能不在身,而在心。

  院子里每天都熬药,没有特意告诉谁,但该知道的都知道郡主又病了。

  四爷明着去办案,桐桐又换了个模样,暗地里跟着。

  最近的一家就在姑苏城外,丢的是个七岁的男童。孩子是跟堂兄弟去私塾的路上,就一个拐弯的工夫,落在最后的那个就不见了。他们一边走一边背诗,一人一句,轮到最后那个不见搭话,这才发现不见了。

  就是背了三句诗的工夫,真就是一眨眼,销声匿迹。

  桐桐看着四爷带着人勘察现场,她混在人群里看着,小孩子家住在布兜巷子里,巷子里没有外姓,都是他们一家六兄弟。出来之后只能往东拐弯,西边不通,是一口井,在敬上盖了亭子,周围的乡邻都得来这里打水。

  而那天,这里也有四五个人在排队打水,看着孩子们走出来要上学,眨眼不见了一个,凭空消失了一样。

  四爷又详细的问孩子有多高,大概有多重,孩子日常穿的衣裳鞋子都拿来看看,确定孩子大致的身形。

  每一件都抖动一下,拿起来展开,方便桐桐在人群里能看见。

  桐桐瞧见了,然后观察周围的地形。

  等人都散了,天也黑了,她才过去查看。官府已经查过了,这墙那边的那户人家被查了只怕不止一次了。

  桐桐继续往里走,到了丢孩子的这户人家。几个兄弟集中住在这里,而今家里也都死气沉沉的。丢孩子的这户,一点烟火气都没有,里面有哀哀的哭泣之声。

  其他几个,虽然无欢声笑语,但总还有人做饭点灯。

  桐桐又挨个看过去,只有丢孩子的这家门口又乱七八糟的柴火堆,而其他人家门口有一些堆过柴火的痕迹,却不见柴火。

  看到这里,她转身就离开了。夜里了,只有街边的馄饨摊子有一盏灯亮着,有个四五十岁的老者在卖馄饨。

  桐桐要了一碗馄饨,跟这老者打听:“您知道咱们这里住的乡邻都在哪里买柴火?或是谁常送柴火?”

  老者将馄饨下进锅里,朝前指了指:“柴六,他去城外买柴拉柴,要订柴火,得找他。”

  桐桐晓得了,吃了一碗馄饨,就直接去找这个卖柴的柴六。

  柴六才回来,正在院子里收绳索呢。一见有人来,就高声:“不卖了!对不住!这几天不卖了……”

  家里的妇人出来拍打他,他将妇人推开,跟桐桐解释:“有个老主顾的孩子丢了,帮着找几天孩子……您去寻旁人吧。”

  桐桐就问说:“孩子丢的那一天,你去送柴了?”

  “送了!送了六车……一家一车,给放在门口,还说得空了给送家里摞起来呢。”柴六唉声叹气的,“那孩子多好呀!进进出出的,六叔六叔的喊。那天我拉最后一车,进了巷子还跟那小哥几个打了招呼呢,真是好学问,边走边念诗……”

  桐桐’嗯‘了一声,问说:“能叫我看看你的车底吗?”

  啊?

  桐桐不等他说话,便钻到车下看车去了,然后拿了火折子打量。

  柴六喊了媳妇拿油灯出来,举着帮照明:“兄弟是衙门的差爷?”

  桐桐没回答这个问题,只问柴六:“车下这俩孔……是怎么留下的?”

  “哪有空?我这车是榆木……”正说着呢,不言语了,凑过去看了看而后惊讶:“诶?这是啥时候的事呀?谁用车的时候楔钉了?”

  桐桐从车子下面钻出来,问说:“你平时在哪里装柴火?”

  “装柴火?”柴六赶紧起身:“走!小的带路。差爷不是本地的,不熟悉,小的给您带路。”

  “有劳了!”

  柴六脚下也快:“……孩子丢了,都着急!只要能找见孩子……都成。”

  地方不远,很空旷,在河道的拐弯处。

  “河道运柴火,从这里捞上来,晾晒劈开给人送,小的就赚这一分钱。您随便看看!”

  桐桐去看那河,然后拉着根棍子放到水里,感受水流的速度和深度。这条河水流速度极快,却当真不算深,也不够宽。

  她问柴六:“你能找跟可以撑人的竹竿吗?”

  能啊!到处都是呀。

  柴六反手便挑了一根:“成吗?”

  桐桐在手里掂量了一下,撑着竹竿便到了河对岸。

  柴六惊的:“这么……这么远……”这都能跳过去!周围从未有人这般过河。

  桐桐看着地上的脚印,再看看扔在地上的横七竖八的竹竿,心里便有数了。

  她问河对面的柴六:“哪里有码头?”

  柴六朝东指了指:“朝前!从桥上过去,去码头得有七八里路。这么跳过去,距离码头也就不到一里路。”

  桐桐朝柴六道:“回吧!莫要告诉任何人,若是走漏了消息……”

  “不会不会!”

  桐桐再未言语,直奔码头:姑奶奶看你们往哪逃?也就这点故弄玄虚的本事了!

第1123章 红宇琼楼(65)一更

  只这么大点的小镇子,码头自然就不大。丢孩子的那一家兄弟那么多,又都是青砖大瓦房,显见的,日子十分不错。

  这样的人家丢了孩子,一个卖柴的小哥都放弃营生,打算去周围帮着找找,可见人缘不差。因此,抱走孩子的人再是艺高也不敢在这个地方久呆。

  桐桐先找到码头,夜里码头极安静,只有一老者守在外面,一个火盆,一站油灯。谁若有急事坐船,告诉老者,这屋里歇着两船夫,有人用船才去喊他们。

  她一到跟前,老者就看过来了。然后看了好几眼:“客是生人?来走亲还是访友?要去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5页  当前第10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2/18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