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兰若寺小妖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03 MB   上传时间:2025-07-01 12:26:53

  张清明听了有些心动。

  六楼虽然有些高了,冬天夏天冷热不均,但胜在空间大,又有两个卫生间和厨房。

  “楼里住的都是什么人,产权方面没问题吧?”

  祝书民接过他的一支烟点上,有些指点江山的意思。

  “这楼是七五年建的,省矿业五大队的家属楼。”

  “不过咱们市里那个矿挖了八年就枯竭了,整个五大队都搬迁去了隔壁的庸市,这里就归了市里的工业口。”

  “一楼到四楼现在住的都是工业口各单位的干部或者老资格,五楼和六楼是去年才腾出来的。”

  “工业口上去年请示市里,要把五楼和六楼卖了,筹钱办个汽车修理厂,解决一部分系统内子弟就业的问题。”

  “这件事是工业口整个系统各单位都支持的,所以这房子买下来不会有人来闹。”

  价格很便宜,顶楼十八块一平,两套实打实的一百二十六平,没有什么公摊不公摊的。

  封住顶楼入口后,顶楼两户之间的过道算是白送。

  张清明看了位于东边单元的顶楼两户,心里就有些满意。

  “这就定了?来,跟我走。”

  今天两人开的是张清明的那辆吉普,祝书民还没开过瘾,哪里能让张清明这就停止看房。

  他又拉着张清明去了市中心不远的四眼井社区。

  看着眼前明显是北方风格的四合院,张清明还真是吃了一惊。

  这套院子挺大,从外面看过去,南边的外墙就有五十多米长。

  墙上刷着白色,大门和房瓦看着都齐整,水泥台阶上的痕迹也很新,明显是近十年才修的建筑。

  祝书民指着这处院子笑:“这地方不错吧?”

  张清明摇摇头,别开玩笑了,这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能住的地方。

  一看就是仿京城的大四和院,肯定是某个部门办公的地方。

  这种地方也能拿出来卖给私人?

  “得,不逗你了,”祝书民拍了拍张清明的肩膀,“这地方还真的对外卖,就是得加钱。”

  这个四合院修建于1974年,之前是赫赫有名的市知青办办公场所。

  1977年停止上山下乡后,这里一直办公到1982年初,处理完最后一批回城青年的事务,知青办被撤销。

  这里就归了市里的团委。

  刚好市里政府新楼建成,老楼给了团委用,于是团委就把这里转给了新设的计生办。

  但计生办还没搬进来,就因为工作上的需要搬到了市工会和妇联那边去。

  “计生办占了妇联一半的楼层,所以现在这里属于计生办和妇联。”

  “原本市里想着转给师范办个夜校什么的,但计生办和妇联不同意,因为他们想要市里拿钱来换。”

  市里的那些弯弯绕绕祝书民知道得一清二楚,不过平时曹晓刚那帮人对鼎市的八卦不感兴趣,今天他总算是找到一个可以倾诉八卦的对象。

  “计生办和妇联缺钱啊!”

  “计划生育前年进了宪F,但是工作不好开展。下乡、慰问、医疗,大把钱扔进去都听不见一个响。”

  “市里原则上已经同意了卖掉这里,卖掉的钱市里要拿三成。”

  计生办缺钱?

  张清明暗中摇头,再过几年等计生任务完全压到乡里、村里与考评挂钩,现在还温和可亲的计生办可就成了千人恨万人嫌的部门。

  那时候的计生办可不缺钱......。

  四合院内部天井是个三十乘以三十的正方形空间。

  北边三间房。

  靠西是两间办公室,东边被打通做了会议室。

  南边是大门,大门西边是厨房和小食堂,东边是门卫室和一个小办公室。

  院子的东西两边都是四间办公室。

  厕所有两个,一男一女,位于西南角和东南角。

  这年头算室内面积都很大气,厕所和天井不算,一共四百三十平。

  不过单价很贵,要三十块一平。

  总价一万二千九百块,同样的价格差不多能在京城拿下小两进的院子。

  要价贵也有贵的理由,一是用料足、二是房子新、而且还通了水电和下水,出了街口就是市中心。

  在祝书民看来,这院子可比京城的那些老院子好太多了。

  张清明有些犹豫,因为按照政策,他单独分户出来的话只能买一套。

  但之前的工业口职工楼顶层两户和眼前这套四合院,他都想要。

  祝书民知道张清明不缺钱,他乐意看到张清明左右为难的样子。

  要不是他怕对他大伯影响不好,这院子他早就自己偷偷拿下了。

  “这就纠结了?走,中午你请客,下午哥哥带你再去看一个地方。”

第58章 交换条件

  市区东部的江边。

  这里一片复杂的民居群落中,点缀着三四座样式奇异的小洋楼。

  祝书民指着其中一栋门窗皆无、已经看不出原来墙漆模样的小洋楼对张清明介绍。

  “这些小洋楼都是六零开建的,原本是准备给苏联专家们住,可才建了一半那些专家就撤走了。”

  “过了两年,从南洋那边回来不少华侨,省里分了一些南洋学者来援助我们市里的建设,所以市里就继续修了剩下的部分。”

  张清明闻言醒悟。

  难怪他觉得这些小洋楼有些怪,一楼二楼妥妥的苏式肃穆风,到了三楼就变化成了细致的南洋风。

  “因为资金的问题,这些小洋楼完全建成花了好几年。”

  祝书民惋惜的摇摇头。

  “就在学者们准备住进去的时候,大运动开始了......。”

  “这里都被砸了个稀巴烂。”

  “这些小洋楼太洋气,所以就连那些造反派都不敢搬来这里。”

  “足足荒废了六七年。”

  “去年的时候,这片的区委准备重修一下把这里利用起来。可是一算维修的费用,立即打了退堂鼓。”

  “市里不久前决定把这些小洋楼卖出去,换的钱拿来解决街道就业问题。”

  “怎么样,有兴趣吗?”

  张清明当然有兴趣!

  他开始琢磨要不要把自己看上的其中一处房子写上张夏至的名字。

  因为他记得张夏至的户口是独立了出去的。

  还有白露四月份就满十八,也可以考虑操作一下,反正户口簿现在在自己手里。

  对于张清明三处房产都想吃下,祝书民没有感到任何意外。

  只要张清明手里能立户的户口够,这个人情他绝对会卖到实处。

  曹晓刚之所以让张清明找自己办这件事,就是给他一个机会从张清明这里搞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张清明或许自己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但曹晓刚几人都已经心照不宣的察觉到了一件事。

  张清明或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出手的两辆改装卡车内部都是柴油机。

  在出手卡车的时候油箱都是满的。

  来自后世的柴油油品质量让曹晓刚几人大吃一惊。

  但更重要的是,既然张清明和他身后的那条线使用的都是这种改装柴油卡车,那就说明张清明手里有一条可以大量搞到高品质柴油的渠道。

  祝书民看中的就是这个来柴油的路子。

  或者说是祝书民身后的市委书J祝征程看上了张清明身后的柴油渠道。

  八十年代各地都要搞发展,无一例外的都需要进行城市建设、工厂建设和道路建设,尤其是道路建设是所有主政官员心头大事。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

  鼎市班子目前最着急的就是市里通往省城的那条“水泥路”。

  说是省道,但坑坑洼洼的不像样子。

  两地直线距离才三百多公里,但就算开车顺利的话,走一趟也需要五到六个小时。

  如果遇上前车抛锚或者堵车,花上十多个小时也是常事。

  原料、客商进不来,产品、人口出不去,想要发展就是一场空谈。

  所以重修这条省道是整个鼎市班子的优先目标。

  可这个年月修路基本都是人力为先,没有公路沿途各乡镇的人力支持,公路建设举步维艰。

  但凡遇到农忙、传统节日、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工地就不得不停工。

  如果遇到大片岩石地形,公路进度只能一点点的靠人力推平,导致工期一拖再拖。

  不是工地上没有建筑机械,而是工地上的机械根本吃不饱。

  要知道这年月的柴油都是凭票供应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3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4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