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_分节阅读_第386节
小说作者:兰若寺小妖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03 MB   上传时间:2025-07-01 12:26:53

  ……

  六月的港岛是风暴的季节。

  海面上低压的铅灰色云层如同从地狱里窜出的魔鬼,试图淹没整个天地。

  巨大的落地窗前,张清明把自己扔在沙发里,平静的看着远方的汹涌的海面。

  直到一条橘红色闪电从云层中落下击中海面上的某个物体,一直徘徊在张清明身后的美貌女子这才拿起画笔,一笔一划的在画板上勾勒起来。

  孟轻尘准备画一幅很有颓废气息的油画,主角就是现在男友的模样。

  其实张清明可没有孟轻尘臆想中的失落和颓废,他一直都在冷眼看着事情的进展 。

  英伦人终于摆脱了大罢G带来的困扰,所以张清明之前带给他们的各种“羞辱”被他们一一回忆起来。

  绅士们的肚量几百年来都小的可怜,所以张清明刚开始在港岛筹资,就遭到了某些人的刻意针对。

  在东方银行发布了最新的基金产品后,港岛某部门立即跟进发布了最严格的基金管理办法。

  所有基金产品上市募资的额度被划分了好几个等级。

  嘉化银行和东方银行的募资等级被划分的很低,虽然这两家银行在过去几个月里账务良好度和收益率都位列全港岛第一和第二。

  很明显,这是故意针对张清明的筹资行动来的。

  其实国内也有张清明急需的资金,但张清明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想将大部分港岛居民弄上自己的战车,所以他婉拒了国内的好意,准备冷眼看着港英总督府把所有的招数使出来。

  英伦人也没完全堵死张清明的筹款渠道。

  他们在出台措施封死东方银行和嘉华银行基金发行额度的同时,汇丰银行和太古银行都主动找上了张清明。

  毕竟虽然总督府讨厌张清明,但谁也无法拒绝承认这家伙的赚钱能力。

  这两家英伦人的银行,都愿意与张新明达成合作,共同开发新的基金项目。

  几天下来,两家英伦银行的条件是一涨再涨,但都被张清明予以拒绝。

  正如前面所说,他看中的不是这一次能获得多少利益,而是要将众多的港岛居民和家族绑到自己战车上。

  他怎么可能把这个机会让给汇丰银行和太古银行?

  让港岛居民们纷纷去这两家银行开户投资,那岂不是与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

  其实张清明还有一种方式可以进行筹资----私募。

  但这种方式只适合找那些华人财团和家族,只不过响应者寥寥无几。

  而有兴趣的财团和家族的立项更倾向于融资。

  他们想在张清明的生意中占大头。

  张清明才懒得理会他们,他更注重面向那些数量庞大的港岛居民。

  只是私募这种事,在英伦人看来是管与不管的中间地带。

  而以现在的形势来看,只要张清明敢动手,肯定等待他的是英伦人早就炮制好了诸多罪名。

  他已经被总督府盯上了!

  对基金等级的限制果然是英伦人第一轮对张清明的试探。

  张清明在发出第四船货物后,忽然发现自己名下的户头出现了问题。

  从港岛转向东京的资金渠道被人为的掐断。

  总督府的理由光明正大,他们提前挑出了几个在与日操作上存在猫腻的小交易员开刀,然后顺便把这件事情扩大化。

  决定临时加强对日资金往来的监控,所有资金往来,在未来两个月内都必须提前提出申请。

  而这个政策仅仅限于低级别的银行和机构。

  换言之汇丰等英资机构不受影响。

  这还是想逼着张清明去与汇丰等机构达成妥协。

  张清明还没来得及生气,东方银行和嘉华银行又遭到了总督府下属部门的多次盘查,就连最基本的存储业务也受到了影响。

  这简直是不要脸了!

第414章 是你们逼我的

  在总督府出手完毕之后,张清明决定给这帮英伦人一个深刻的教训。

  其实他最好和最直接的报复办法,是直接在港岛股市和汇市里搅动风云。

  他有足够的信心,能逼得总督府低下头与自己和谈。

  但毫无疑问,这样做损害最大的还是广大港岛居民的利益。

  要是他真这么做,很可能会把部分港岛居民往英伦人的舆论里宣扬的方向推。

  所以他决定直捣对方老巢。

  这个老巢指的不是总督府和下属的各基金会,而是远在西欧的英伦本岛!

  总督府可以临时性限制低级别银行、机构与本子国之间的资金往来,但却无法阻止这些银行和机构与英伦本岛的金融交易。

  在张清明按兵不动的这些日子里,林耀祖和周嘉荣一直在替他收集英伦本岛几大交易所的信息。

  就在张夏至的豪车出租车开上北京街头的那天,张清明看着手里收集到的一条信息,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心情舒畅的张清明扰乱了孟轻尘的作画计划。

  整整一天时间,她在自己的画板上没能往上添加哪怕一笔……。

  神清气爽(错觉)之后的张清明,把自己锁在书房里——其实他在随身城市里。

  随身城市某座上百层的摩天大厦顶楼,堪称奢华的大办公室。

  随身城市里光线相对充足,时间虽然是静止的,但却很奇怪的依然有着电力供应。

  张清明开启了豪华大办公室里的所有灯光。

  他在研究周嘉荣收集来的一条资讯。

  从去年年末开始,英伦央行一直在加仓伦敦银,很多英伦本岛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在收购市面上的现货白银,并在期货市场白银期货的多头开出大量合约。

  张清明在钻研左定英和周嘉荣收集来的资料,同时被研究的还有从随身城市某金融公司的资料库弄来的期货资料和论文。

  在期货市场上,白银期货价格在几年前曾经遭到有史以来最大的逼仓事件。

  那是鹰酱亨利兄弟将白银价格从1979年的每盎司6美元一路炒到了1980年1月的每盎司50美元,要不是这对兄弟贪心不足不知道见好就收,说不定这对兄弟不会破产。

  白银价格在1980年飞速回落,到去年年底前一直徘徊在每盎司6.2美元左右。

  从去年年底开始,墨西哥政府宣布再次收购白银当做货币储备,导致国际上各路人马都开始炒作白银。

  其中英伦央行和几大基金机构都选择入场大举做多白银。

  市面上大批的现货白银被他们扫荡,导致价格一路飙升。

  昨天的收盘价是每盎司8.32美元。

  才半年时间,白银价格已经上涨了33%以上。

  这让各路炒家在账面上产生了大量的盈余,而唯一没能让银价不受控制的上浮的原因——他们开出的多头赌盘很少有人来接。

  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伦敦银期货上,多头压的单一眼望不到边,导致没哪个空头敢去送死。

  白银空头除了几只冒险者小白外别无他人,有着诸多大鳄镇压的多头安心持仓,预备将仓位拉到每盎司10美元!

  张清明盯上了英伦央行和几大机构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开出的那些多头合约。

  呵呵,你们不让我把自己和筹集来的钱往本子国送是吧?

  那好吧,我把资金都往英伦本土送!

  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总督府对张清明的打压,整个港岛都看到了。

  这也是为什么东方银行和嘉化银行最近的盈利率很高,却少有人光顾他们的基金产品的原因。

  汇丰和太古想拉张清明“合作”的消息也不是什么太隐秘的事,至少有七八家金融报纸都报道了这件事。

  而张清明的态度也很明显——想让自己当金融苦力,门缝都没有!

  两边虽然没有喊打喊杀,但明眼人都知道已经算是撕破了要开战。

  作为期货界搅屎棍的张清明,他如今的一举一动都极其引人关注。

  所以当张清明账户里大批资金西去伦敦时,很多人都反应了过来。

  这厮好大的胆子!

  居然敢直接去找总督府的老大的麻烦!!

  张清明这边在东方银行的资金刚调动,总督府那边和很多人都收到了消息。

  包括总督府在内,他们都对这个家伙想干什么感到很好奇。

  与总督府持有同一立场的那帮人,觉得张清明要么是在故弄玄虚,要么就是在自己找死,毕竟英伦的金融实力在全球也是数一数二的。

  而另一帮人则暗戳戳的盯着张清明的下一步动作——他们想暗中赌一把----这回还是张清明赢!

  张清明的资金到了伦敦好几天一直没有动静。

  反而是张清明的助手之一周嘉荣意外的飞向了鹰酱国。

  周嘉荣飞走的第二天,忽然有十二亿美刀杀进了白银期货空头一方,很有针对性的将英伦央行和几大机构挂着的多头合约一扫而空。

  又过了两天,某家北美小报上报道了关于亨利兄弟的消息。

  亨利兄弟在在一家咖啡厅会见了一个东方人。

  根据刊登出来的偷拍照片,港岛有人认出了那个东方人正是周嘉荣。

  周嘉荣为什么要私下会见在1980年白银逼仓事件里已经实际破产的亨利兄弟?

  所有人都猜到了唯一的可能——亨利兄弟手里名义上的财富——6500万盎司的现货白银。

  只是因为他们还处在资不抵债的情况,所以这些白银在被鹰酱托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3页  当前第3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6/4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