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_分节阅读_第54节
小说作者:竹篱清茶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59 KB   上传时间:2025-06-12 11:25:11

  林琴一眼就看见桌上放着的烟酒,以为高磊是来送年礼的,也没多想。

  直到陈文军把人送走她才知道高磊竟然是来买船的。

  “好端端的他干啥要买咱家的船?况且没了船我们要怎么过河?”林琴有些纳闷。

  陈文军解释道:“他的意思是想要走货,就差船了,咱家的五篷船够大,改装成货船可以到厦门湾,他们现在弄的小船顶多只能到南港,装不了那么多货。

  打造新船时间太长,他们等不起,就想着找我问问。要是我同意的话他们可以把那条铁皮船给我们,那船虽然小了不少,但装了发动机,吃柴油的,跑得快,去哪里都方便,我们打渔也够用了,他们还会另外补我们五百块。

  我的意思是可以换,钱就不要了,咱家装修房子的材料可不止五百块。”

  这时候除了海上作业的渔船用发动机,内河渔船大部分还是纯靠人力,有了铁皮船,他们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打渔,尤其是到南港,那边是入海口,咸淡水交接,水产资源丰富,十几斤的大鱼比比皆是。

  就算不去南港也可以往上游走,跑远一点,多在几个支流入水口拦网,抓到河鳗的机会更大。

  林琴也不是那种眼皮子浅的,当下就同意了,“明天你去找高磊把这事给办了,先把铁皮船弄回来使用两天,大年二十九、三十两天,大鱼价格好,不愁卖,咱多抓一些大鱼,争取再赚一笔。”

  第二天,陈文军去找高磊提了这件事。

  高磊知道陈文军愿意卖船后特别高兴,把提前准备好的五百拿出来。

  陈文军死活不要,“那些装修材料没给你钱我已经很过意不去了,船换就换,别再给钱了,你要是给钱,我就不换了。”

  高磊无奈,只好同意了。

  当天高磊这边的小弟就把铁皮船开到南屿,再把他的五篷船弄走。

  听高磊的意思是打算改装五篷船,装上发动机,具体怎么捣鼓陈文军也管不上。

  铁皮船一到手,陈文军就跟得到新奇玩具的小孩一样,先是带着林琴在南溪转了一圈,随后又带着打渔的工具准备去南港试试。

  林义知道两口子的打算后很是无语,试图阻止。

  “这都要过年了,不能等过年再去吗?”

  陈文军和林琴正在兴头上,两人齐齐摇头。

  “爸,反正咱家房子是新的,也不需要大扫除,两个孩子不用上学,豁口大门一关,他们俩在岛上怎么玩都行,也不怕丢了,你想种地就种地,不想种地就跟孩子们玩,家里吃的东西都有,我们明天就回来了。”

  林琴三言两语就把事情给定了,压根没给林义念叨的机会。

  因为要在外面过夜,两口子还得准备挡风的塑料篷布,有了这东西,晚上裹着大衣躲在里面也能凑合凑合。

  林义见劝不动,只好给他们装了一些水和饼干。

  铁皮船从南屿出发,经福田渡口到普宁码头,再到南港,这里已经是内海了,也是咸淡水交接的地方,再过去是海融码头、庆隆码头等几个内海湾码头,这几个码头是大型水运中转地,出入这里的大多都是大型海船。

  再过去是西港,出了西港就是外海了。

  陈文军的铁皮船时速还可以,开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南港,南港还能打渔,再过去就是大型货船集中地,他们的渔船不适合在那里作业。

  陈文军选了没什么货船的水域,周围只有零星几家疍民在打渔。

  他跟人家打了两声招呼,知道这一片可以打渔才开始下地笼。

  林琴则找附近的渔民买了一点海钓专用的鱼饵,让陈文军把她放到一个绝佳的钓鱼区域。

  等她这边一切准备就绪,陈文军便开着铁皮船找地方撒网。

  林琴见陈文军虽然走远,但还能看见铁皮船的影子,便安心钓鱼。

  打窝半小时后她才开始甩竿,第一竿下去没多久就有了动静,上来一条差不多三四斤重的乌头鱼,乌头鱼学名鲻鱼,在咸淡水交界处很常见。

  有了第一条开门红,接下来她又连续钓了七八条,全是乌头鱼,最大的六斤,最小的也有两斤多。

  眼看着天都快黑了。

  陈文军还在那边忙活。

  她想了想,决定换个地方继续钓。

  这样又要重新打窝。

  好在他们就是来钓鱼的,林琴打窝后又回到之前那个钓鱼点,连竿半个小时才换地方。

  直到天色彻底暗下来陈文军才回来。

  林琴迫不及待地追问:“收获怎么样?”

  陈文军指着铁皮船上那个大的塑料桶,“抓到的都是乌头鱼,有大有小,还有一网鲳鱼,另外就是一些螃蟹和虾,跟南溪的不一样。

  我后面又撒了两张网,凌晨四点再去收,听说五点左右有出海的渔船靠岸,我想买一些海鲜带回去,赚个差价。”

第91章 批发海鲜

  林琴眼睛一亮,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可以可以,平时不敢说,这会儿要过年了,真有新鲜的海鲜肯定不愁卖,不过这个价格怎么定?”

  市里的供销社是不卖海鲜的,她要是没记错的话海鲜大量出现在市区还得过个两三年。

  现在海鲜在市里算是稀罕物,常见的只有巴浪干和海蛎干,这两种都不贵,新鲜的肯定不能按照这个价卖。

  陈文军也拿不定主意,“听说在海边批发海鲜不贵,就算按照淡水鱼的价格卖应该也能卖得不错,明天我们看看再说。”

  两人兴奋了一夜,第二天凌晨四点起来收网收地笼,发现收获还不错,带来的塑料桶都装满了。

  等渔船入港,陈文军立马过去问价格,林琴就在船上看着东西。

  没一会儿就看见陈文军搬着一个大筐过来。

  林琴赶忙过搭把手,东西放好后,陈文军又跑了三趟,总的弄了四大筐海鲜。

  林琴大惊,“怎么这么多?”

  他们这次出门身上就带了两百以备不时之需,看样子这些钱都让陈文军给花光了。

  陈文军咧嘴笑道:“都是活的,凌晨刚打的,一上船就冻了冰块,你看看这些鱼的眼睛,多漂亮啊!最重要的是便宜,这种小黄鱼、沙丁鱼,一斤卖四毛钱,回到市里一斤卖一块二到一块五都能卖,还有这个蛏子,一斤才三毛,我们卖一块二,比石螺还便宜,大过年的,肯定卖空。鱿鱼也是新鲜的,一斤五毛,咱卖一块八或者两块钱。”

  林琴苦笑两声,“那就赶紧回去还能赶集,看看能卖多少。”

  这些东西价值好几百呢!要是卖不出去砸手里了她得哭上几天。

  这会儿才五点半左右,赶回南屿差不多七点,再到下田菜市场得差不多八点了。

  两人不敢浪费时间。

  冬天的西北风吹得人头疼,林琴给陈文军的脑袋包了一件毛衣,自己躲到塑料篷布里。

  打盹的功夫渔船已经停在距离下田社最近的港口。

  陈文军道:“我们先把这些东西弄上岸,你在这边看着,我开船回去弄推车和秤杆,顺便把爸叫来帮忙。”

  林琴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这么操作能省不少功夫,起码从这里到下田菜市场只要十几分钟,不需要推着一堆东西走那么远的路。

  等东西全都搬上岸,陈文军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南屿。

  林义听到动静过来开门,满脸惊喜,“我还以为你们要到下午才能回来呢!咦?阿琴人呢?那些东西呢?”

  陈文军顾不得解释,三两天跑进门,把推车和秤杆带上,同两个孩子交代了两句就带着林义走了。

  离开时还不忘把豁口大门给锁上。

  路上林义才知道陈文军和林琴批发海鲜。

  “你们俩可真够大胆的,咱市里都没卖新鲜的海鲜,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

  那些可都是钱啊!

  陈文军倒是一点都不担心,“卖不出去就便宜卖给饭店,郑老板肯定识货。”

  要是没有重生他肯定不敢这么干,重来一次,他不再是以前那个谨小慎微的陈文军了。

  林义闻言,没再说什么。

  两人很快到了下田附近港口。

  前后用了不到二十分钟。

  推车上岸后,陈文军和林琴先把一部分东西弄到菜市场,剩下的交给林义看着。

  两口子在这里有固定摊位,刚来就有不少人跟他们打招呼。

  “文军,今天来得这么晚?我们还以为你们夫妻今天不出摊了呢!”隔壁卖菜的阿婆关切地询问。

  陈文军和林琴赶紧把那些海鲜摆上,笑道:“去了一趟南港,弄了一些海鲜回来卖,大家快来看快来瞧,新鲜的海鲜,半夜刚打上来的海鲜,过年餐桌必备咯!”

  林琴这么一吆喝,不少人都围了过来。

  一老头不满皱眉,“这些怎么都是死的!”

  林琴大声解释,“大爷,海鲜啊!海里打上来的,一上船就用冰块冻起来了,你看看这眼睛,这皮,多漂亮!可新鲜着呢!家里有冰箱的可以买回去冻上,能吃到过年。

  我敢说,安市就咱这摊子有这么新鲜的海鲜,其他地方你们肯定买不到!

  还有蛏子,蛏子带着泥,可都是活的,放一两天不是问题,一斤一块二,比石螺还便宜,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

  这么多人确实有识货的,得知这些海鲜也就比寻常淡水鱼贵个一两毛,当下就有人挑了不少,付钱付得特别爽快。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再加上一些识货人喜欢显摆,免费帮两口子做了一波广告,不识货的人也咬牙花钱买了一点,打算回去尝尝鲜。

  到了八点半,两口子带来的东西已经卖得差不多了。

  林琴推着推车去找林义,又装了一些,一直卖到十点才收摊。

  剩下那些海鲜差不多有一筐多,再加上林琴钓的鱼,一并送到国兴大饭店。

  郑国兴正在后厨忙活,见陈文军过来只随口说了一句,“今天好像晚了一点,你先称重。”

  陈文军没有像以前那样去忙活,而是拉着郑国兴出去,指着那些海鲜,“今天是这些东西,你就说收不收吧!”

  郑国兴扫了一眼,当下就震惊得跳了起来,“我的天哪!陈哥!你这是要上天了!怎么弄了这么多海鲜?从哪里来的?”

  陈文军言简意赅解释了一下。

  郑国兴一听是凌晨打的,还是加了冰块送到这里的,当下就全都包了,按照陈文军卖的价格来。

  趁着服务员称重。

  郑国兴拉着陈文军的袖子,笑得一脸谄媚,“陈哥,你看以后能不能隔三差五给我送一些海鲜?我要求不多,像今天这样就行,要是能再多一点就更好了,价钱好商量。”

  他开饭店的,后厨就有大冰柜,可以存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1页  当前第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2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