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竹篱清茶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59 KB   上传时间:2025-06-12 11:25:11

  陈文军立马苦了脸,“老板,不是我们不想便宜,而是鳖不好抓,就这一只,可遇不可求啊!”

  “你喊我啥?”张友仁眼睛都亮了。

  因为这声老板,他没再砍价,让陈文军把甲鱼也一起装上。

  快八点的时候,还有几条大胖头和白鲢没卖出去,其他的倒是卖完了。

  陈文军不甘心,收拾东西同林琴说道:“我去饭店问问人家收不收。”

  市里有名的饭店就国兴大饭店和爱国大饭店,这两间饭店都在市中心,从这边过去还得走半个小时。

  林琴推着那个空桶和秤杆秤砣跟在陈文军身后,汗水一颗颗滚下来,她却没有半点心酸劳苦的感觉,只有对生活的无尽期许。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话,先到的是国兴大饭店。

  这会儿的人勤快,尤其是私人做生意,恨不得,天刚亮就开门,到天黑没人了在关门。

  饭店早上也有开门,主要卖白粥小菜。

  两人挑着水桶进去,老板郑国兴还以为他们是来吃饭的,赶忙问道:“吃点啥?”

  陈文军大着胆子问道:“老板买鱼不?新鲜的大白鲢和大胖头。”

  郑国兴好奇上前看了看,还伸手下去捞,鱼奋力挣扎拍出一堆水花。

  郑国兴乐了,“不错不错,咋卖的?”

  “一斤一块五。”

  郑国兴点点头,“还能再便宜点不?”

  陈文军忙回道:“老板,供销社一斤一块六,已经便宜一毛了,您看,鱼都新鲜着呢!”

  郑国兴倒是不否认,“成吧!我都要了,帮我送到后厨去。”

  等郑国兴结账后,陈文军随口问道:“老板,你们饭店收河虾不?”

  “收啊!不过太少了不要,起码要五斤起收!你要是有这个数量尽管给我送过来,价钱嘛!供销社什么价,我们就给什么价!要是有笋壳的话我们也要。”

  郑国兴干脆一口气把他们饭店需要的东西报上来,随后又嘀咕了一句,“其实只要是大鱼我们都收,最近很多人都说国立大饭店做的菜不好吃,我倒是有手艺,就是好食材不好买,你那有得了稀罕货都能送我这里,我都要!”

  “好好好!那我回去看看,要是下午凑够五斤河虾就送来,成不?”陈文军喜不自胜。

  郑国兴点点头,“那你得早点,最好三点前送来。”

  陈文军答应了。

  二人从国兴大饭店出来后,立马快速往家赶。

  这回是陈文军推推车,其他东西都扔在推车上,林琴两手空空地走就行。

  路上经过一个卖馒头的摊子,见对方要收摊了,林琴忙问道:“老板,还有馒头吗?”

  “有!要几个?”

  “给我装十个。”

  “好嘞!十个七毛。”

  林琴付钱,从老板手里接过一大袋馒头,不禁感叹,“你瞅瞅,这馒头又大又香,一个才多少!谁能想到二三十年后一个都不止七毛!”

  陈文军也是这么想的,“喜欢就多吃点,下回上街再买!”

  “乱花钱!”林琴嗔怪地睨了他一眼,心里甜滋滋的。

  两人回到渔船上第一件事就是算账。

  “咱今天那些鱼都卖一块五,鲤鱼卖了二十四块;白鲢卖了六十块;胖头卖了五十五块;笋壳卖了九块三毛六,那只鳖是四块五,还有其他零散的黑鱼鳗鱼鲫鱼,七七八八加起来是七块八,买那袋馒头花了七毛钱,这里还有一百五十九块九毛六。”

第30章 买地笼

  当林琴报出最终数目,林义半天都回不过神来,喃喃道:“这都赶上四五个人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林琴欢喜地说道:“爸,你还没算上昨天赚的呢!要是算在一起都两百多了。”

  林义反应过来,心下一片火热,“丫头,要是按照这势头继续下去,你们买地盖房子还真不是做梦!”

  这会儿他简直比林琴还激动。

  说真的,陈文军在他眼里没什么毛病,要说最大的硬伤就是穷!没田没地。

  这会儿他最大的心结都要解了,可不得兴奋嘛!

  这人心情一好,百病就消,林义甚至觉得自己都能下地走动了。

  林琴不敢让他乱来,吩咐两个孩子盯着林义。

  陈文军吃了一个馒头配咸菜,再嗦半碗石螺就饱了,当下就急着要去起地笼。

  地笼放了一天一夜,也不知道收获怎么样。

  当第一个地笼拖出水的时候,陈文军一边抖一边查看,等地笼上来,他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你看,这里面的河虾有没有两斤?”

  林琴双眼发光,“必须有!估计还不止呢!先倒出来再说。”

  陈文军把地笼交给她,再去起第二个。

  这个跟第一个差不多,光是这两个地笼里的河虾就能凑够五斤,顺带还有一些笋壳鱼和小鲫鱼,几个石螺和若干只半大河蟹。

  林琴忙着分拣,小河蟹没多少肉,正好给孩子们玩。

  河虾放一桶,其他的另外装。

  林义的地笼下了六个。

  除了一个没什么收获,其他的都挺不错的。

  那些河虾估摸着有十几斤。

  确实要赶紧卖了,免得砸手里。

  这会儿还不到一点。

  陈文军急急忙忙靠岸去卖河虾。

  林琴就在船上继续钓鱼吗,按照昨天陈文军教她的打窝方式,今天也是收获满满。

  陈文军三点多到家,林琴已经钓了十几条鱼。

  他赶忙将卖河虾得来的钱给林琴,“那些河虾有十三斤三两,抹了零头,算十三斤,一斤一块九,卖了二十四块七毛,八条笋壳卖了五块七毛六,还有三条巴掌大的鲫鱼我当了个添头,郑老板给了三十块五毛,都给你收着,我再去下地笼。

  郑老板说以后要是早上十点前能送过去就更好了,我一会儿去阿公那边问问,看他有没有多余的地笼卖给我,我再买上五六个。”

  现在的地笼都是自己买线回来织渔网,自己做。

  陈文军没有那么多时间,林琴也不会这活,只能找人买,价格倒也不贵,一个四五块钱就有了。

  吃完饭。

  下了地笼。

  陈文军把渔船划到一户疍民人家,快速跳了过去。

  “阿公在家不?”

  他这一嗓子吆喝下去,里面钻出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你咋有空过来?”

  妇人说着还看了一眼陈文军船上的林琴,眼里闪着八卦的光,“这是你媳妇?”

  陈文军点点头,露出八颗牙齿,“对!我媳妇林琴!”

  “行啊你小子!不声不响的就娶了这么个漂亮的媳妇回来!正好今晚叫过来我家吃个饭!”周水芳热情地说道。

  陈文军忙拒绝,“婶子,改天吧!我找阿公弄几个地笼就回去,这几天天气好得干活,等哪天不忙了再过来。”

  周水芳止不住地点头,视线就没从林琴身上移开过,“那还不简单!家里有两个新的地笼就用了一次,你阿公和文发叔跟人家一起拉货去了,他们不在东西都没用,先给你了。”

  “又去拉货了?没到放排的时候吧!”陈文军微微蹙眉。

  周水芳摇摇头,“放排得等下大雨,现在放啥排,是走茶叶去了,说是往厦门湾那边走,得去好几天,一趟能挣二三十,他们两个就有五六十块。”

  “那还真不少。”陈文军夸了一句。

  周水芳显然也是这么想的,笑得合不拢嘴,“文军啊!你现在也娶了媳妇,平安有人照顾,可以去跟船送货,好歹也能多挣几个钱,就指着打渔那三瓜两枣可养活不了这么多张嘴。”

  她还真挺担心林琴吃不了苦跑了,那样陈文军又得做回孤家寡人了。

  陈文军敷衍地点点头,拿过两个地笼仔细看了看,确定没啥毛病赶忙把钱给周水芳,回到自家船上。

  等船走远了些陈文军才松了口气,“水芳婶子啥都好,就是嘴碎,跟她待在一块儿她能跟你说上一天!”

  林琴止不住偷笑。

  周水芳一家她知道,前世这一家知道陈文军船上有女人后周水芳就上来过,一直跟她说话,她都不吭声对方也能说上老半天。

  那自来熟的劲儿林琴是真的招架不住。

  多了两个地笼,陈文军把所有心思都放在这上面,毕竟要是每天都爆网的话,一天就能挣个四十块左右,相当于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再加上林琴钓鱼和他用夹渔网捞上来的笋壳鱼,又能卖一大笔,保险来看,一天的收入不会低于五十块钱,这样攒下去,不出两个月就有两千多了。

  到时候他也有底气去国土局打听荒岛的价钱了。

  日子有了奔头,二人干劲十足,几乎是一睁眼就出门卖鱼,赶在上午十点前把河虾和笋壳鱼以及卖不出去的一些大鱼送去国兴大饭店,回到渔船做饭吃饭。

  中午休息一个小时就开始干活。

  林琴钓鱼,陈文军下地笼、捞鱼,傍晚做饭,把把孩子哄睡后两人还要夜钓两个小时才收工。

  忙碌中,转眼林琴林义和刘丫丫已经在渔船上生活一个月。

  眼看天热了,孩子们的衣服还没有着落,原本林琴想着省钱自己给陈平安剪头发。

  后面一想,家里如今也不缺理发这几毛钱,还是带孩子去理发店理个头比较好。

  他刚跟陈平安提了一嘴。

  陈平安立马吓得直摇头,“阿姨给我剪就好了,或者让爸爸给我剪也行。”

  林琴摸了摸他的脑袋,失笑道:“你爸爸给你剪成马桶盖,太丑了,阿姨也没那个手艺,乖,听话,我们去理发店,阿姨顺便带你们出去转转,给你们买点东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1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2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