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姑姑更茫然,她年龄大了,更不上年轻人的思维,谁知道明大人一大早送一张纸过来做什么。
项心慈看向焦耳、焦迎、景嚒嚒以及当值的玉姑姑。
玉姑姑急忙移开目光,她不参与这种以下犯上的猜测。
项心慈看着不解的众人,将纸放在一旁的桌子上,什么意思?发现他母亲的确是那样的人表示臣服?还是无语?“焦耳,你写封信问问他。”
焦耳、玉焕:能直接问吗?平时不都是互相猜,问了会不会显得被对方的智商碾压下去?
项心慈看着两人疑惑的目光,有些不解,玉焕也跟着学是什么意思:“有问题?”
两人一起摇头,怎么可能。
……
明西洛看着代写的几个字,自嘲一笑,拿起笔,沾好墨,笔在新铺的纸张上停了一下,最后还是写下——没有成婚的打算。
……
项心慈问的很快,疑惑的更真诚——不喜欢施家小姐,发现爱的是汪棋?
……
明西洛脸色难看,纸揉碎了扔在一旁,处理国事,甚至懒得再问汪棋是谁?再与她提便是自取其辱!
万象躬身进来,开口:“大人,东宫相召。”
“知道了。”明西洛批完了手里的折子,才起身,刚要走,看到扔在一旁的纸团,拿起来,放入一旁的香炉,看着它燃尽后又拿出一杆笔,倒过来,将碎玉与香灰搅在一起,混干净了,看不见了才心情稍安,离开。
……
东宫的垂柳无精打采的垂在被晒的死气沉沉的水面上。
一望无际的空旷宫殿内,仿佛折射着最烈的光,伫立在烈日下的侍卫好事抽干了水分一样凝成两旁的雕塑。
热浪在进入宫殿群的一刻烟消云散,清凉的风晃动着嫩叶翠柳徐徐传来,长廊旁的花开的心花怒放,仿佛从一个季节进入了另一个季节。
明西洛沉默着,无论走过多少遍,都让人对皇权升起无限敬畏臣服,不怪成长在此的人,都想永远留在这里。
“明大人稍等片刻,奴才进去通报。”
明西洛颔首,刚好看到从议事厅出来的蒋太医,太子妃娘娘有孕,太子经常传召,实属平常。
“明大人,请。”
“劳烦公公。”
明西洛踏入殿内便察觉出太子神情放松,精神不错,因为恶毒尖刻生的苍白尖利的脸上,此时硬生生显得柔和。
明西洛下意识往议事厅最大的盆景看去,上面趴着各种各样的蜗牛,悠闲的伸展着触角。
明西洛恭手:“见过太子殿下。”自从太子妃有孕后,这棵植被上蜗牛过的越来越好,数量也越来越多,领头的几只更是不知大了多少圈。
梁公旭心情确实不错,蒋太医在女子一科上造诣颇深,凭借脉象对孩子性别也有所涉猎。
虽然他一开始憧憬过,定然是位皇孙,将来奠定大梁不朽伟业,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孩子存在的时间越来越久,梁公旭反而希望是个郡主。
不在皇权争斗中,无忧无虑的长大,即便身体不好,小郡主的压力也比皇孙要小。
刚才蒋太医刚从心慈那里过来,再次觉的是小郡主。
梁公旭现在看明西洛都顺眼,项家自然希望心慈生下皇孙,明西洛应该想过心慈生下郡主,即便现在没有想过,等未来羽翼丰满,未必不会看一路扶持的小殿下不顺眼。
梁公旭不贪恋红墙高瓦下的权利,他只希望他的孩子平安降生、快乐长大:“不必多礼,你也辛苦了,西北战事,一直是你在调度。”
明西洛再次恭手:“都是微臣应该做的。”
梁公旭点头,明西洛除了想着不该想的人,为人臣子的能力、忠心都值得肯定。
第471章 三更
虽然他总是觉得他会造反,那也是二十年后,君主昏庸无能的前提下,如果国泰民安,他相信多年的教养和根深蒂固的影响,会让他站在梁国皇室这一边。
如果自己去了,官位稳固的他,能看在今日的知遇之恩上,照拂自己女儿一二,梁公旭神色更和善一些:“皇上最近身体一直不好,你的婚事就这样耽误了。”
明西洛垂着头,没说话。
梁公旭以前不在乎他娶谁,现在希望能娶个家和贤惠的,后方稳定,他才能走的更稳更远,站定高,心慈用他的时候他才好用,项家与明家互相牵制,狄路倾向太子妃,以后心慈不至于吃亏:“说起来,明爱卿有没有中意的姑娘?”
明西洛:“……”
梁公旭见他不回答,想到什么,不问了,语重心长道:“你的施家的婚事,就先这么定了,本宫让钦天监挑几个日子,也该成婚了。”
“……”
梁公旭见状,过了很久,劝道:“施家嫡女人不错。”
明西洛突然抬头:“……多谢太子殿下成全。”
梁公旭点头:“你知道就好,日子选好了,本宫给你送过去,下去吧。”成家立业,都是必经之路,若干年后回头看,这些事都不值一提。
寿康送走了明大人,急忙返回,看到站在窗边的殿下,想给殿下披件披风,但拿着手里的衣服,又没有敢上前打扰殿下,让殿下心平气和的待一会也好。
……
西北的战事在整个夏天又走过来整个秋天,只是梁都城中太子书案上一张又一张捷报。
轻飘飘的几个字里仿佛看到了铁骑铮铮、尸骨遍野。
九王一次次的胜利,在大梁国子民心里高大、威猛的形象越发坚不可摧,九王的军队,便是梁工皇权最厉的一把刀,所向披靡、坚不可摧。
项心慈虽没见过这只军队真正在战场上的样子,但见过他们重甲回城,负压千里、傲然挺立,如一条成年的五爪巨龙,爪捏山峦、脚踏山河,锐不可当,又雄踞一方财富。
项心慈将手里的捷报放下,即将临盆的身子有些重,但对她来说并不是负担,她依旧能每天简单的延展身体、活动禁锢。
梁公旭陪在她身边,见她神色平静,从背后抱住她,手放在她肚子上:“九伯赢了都不高兴,真南哄。”
项心慈随便给他个笑。
“敷衍。”
项心慈手覆上他的手,手指把玩着他的手指,她能感觉到梁公旭的努力,近半年他没有杀过人,所有的心力都放在博取一个名声上,如今再有人提起东宫,谁还记得这里压抑、血腥的样子,均是宽和和慈悲。
外面的人们、大梁的子民仿佛一夕间忘了皇室的荒唐,记住的是大梁太子在不久前的洪水中救万民于水火,积极调遣药物解决瘟疫问题,为此不惜病倒,还想亲赴疫情地,最后被明大人亲自送回来,还在担忧疫情区的子民。
项心慈自然知道他的用意,只是不懂明西洛为什么承担了一切,甚至半年中不断奔波在外,几经生死,把功劳全给了梁公旭,一夕间君臣和睦、配合默契。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如今的问题是,九王要班师回朝了。
好在她这段日子也没有闲着,查看完了所有关于皇室的传记、传说。
明西洛身上的胎记应该会在特定的香料下,然后拥有胎记的人,浸水后或情绪激动、更或者任何导致体温升高时,便会浮现,浮现十二时候后会慢慢淡下去。
传记中记载的当然不会这样直白,他们自称这是神赐予给真命之主的力量。
而且的确有几位帝王身上携带这个印记,更让下面的臣子吹捧皇上笃信,曾经一度以此来立太子。
不过天佑不测风云,出现过几次皇家携带者是傻儿、夭折、和昏庸无能,甚至梁家有位睿智善战的帝王就是从有胎记无能皇弟手里夺取了皇位。
何况这个胎记不是没代都有人出现,加上那代帝王深恶痛绝以一个‘病症’决定皇位的荒谬的事情,便在没人敢提。
经过百年又百年的沉淀,便没人知道这些事情,甚至相关书籍也被焚烧。
九王这一代会有,甚至九王的人认定也有这个胎记的明西洛就是九王的儿子,这其中肯定还有一套印证办法在里面,否则九王的人不会死心塌地的认下。
至于那套印证办法是时候,已经完全没有记载。
不过,现在总算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要防范也简单的多。
……
项承冒着风雪回梁都第一天,东宫第一位‘皇子’出生在初雪的这个季节。
其生母,母凭子贵,从良人升到了正四品夫人的位置。
又因为东宫太子妃也即将临盆,并没有人对这一胎寄予厚望。
可也因为皇子,让暗中盼着太子生的全是郡主的人大失所望。
项老夫人最近在佛堂的时间越来越长,祈祷太子妃这一胎是位小皇子,虽然别人的皇子也能养在名下,可也忍不住希望项七生位健康的小皇子。
项九小姐冒着严寒,带着弟弟,去看了即将临盆的大姐。
项心慈对粉嫩的、短时间对她没什么帮助的弟弟,揉捏的高兴,这小家伙更呆板了一样,傻乎乎的,但长高了,还能写诗词了,一眨眼,项逐霖好像也长大了一样。
项九看着对弟弟笑的随性,下手也随性的大姐,神情平静,仿佛懂了大姐骨子里的冷漠和她的桀骜不驯。
项九出东宫的时候,只和大姐说了一句话:如果用的上,我的婚事有姐姐做主。
项心慈笑的不行,揉了揉她脑袋,让她带着弟弟走。
项九披着狐裘,抚着弟弟上了马车,再回头看着这座被大雪覆盖的宫殿,心中五味参杂,以前她们共同争一个利益,如今她们共同维护一份利益,一荣俱荣俱损俱损。
项逐霖等了很久没有见到二姐进来,不禁探粉嫩又虎实的脑袋:“二姐?”
“进去,别冻着了。”项九登上车凳,希望大姐能平安生下小皇子。
第472章 一更
傍晚时,西北的落雪已经淹没了行军者的膝盖,风沙卷着刺面的寒雪吹在人脸上。
无声快行的军队早已经习惯了如此恶劣的环境,一支潜行小队正在‘急速’赶路,除了退拔出雪地和又迈入雪地的声音,悄无声息。
为首的项逐元打个手势,快速趴下,脸迈入冰冷的雪地里,大风裹挟着落雪扫过,不一会便能盖住所有的痕迹,将所有人埋在雪地之下。
过了好一会,项逐元才探出头,冻到开裂,分辨不出容貌的脸上一双犀利的的眼睛观察周围的环境,才慢慢探出头。
九王回朝只是障眼法,这次,他们要一举拿下西突国,彻底扫平这里的连年战乱。
落下的雪花犹如开刃的冰刃,被狂风带着扫过所有人的面部留下细小的口子,里面的血还来不及渗出来,又被寒冷的天气冻住。
他们已经在这样的环境下,坚守十多天了,但每个人仿佛不知疲惫,依旧坚定的前进。
项逐元只有白天休息的空隙,才会看着及北的方向,想着她是不是已经平安生产、高不高兴、有没有发脾气、是不是惹了祸、有没有被妥善安慰。
……
风雪孱弱的梁都对比西北风霜,像软绵绵的情人间打闹没有任何杀伤力,反而为帝国蒙上一层梦幻的颜色,写下众多多愁善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