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哥儿走近辰瑞:“舅舅,我悄悄跟你说,母妃那里有润肤膏,你讨些来,你这张脸确实是丑了不少。”
本来听了前面的话,还觉得这大外甥总算没有嫌弃他,而且还给他出了主意,只是没想到,是他自作多情了。
云依没憋住,笑了出来:“行了,你们舅舅这些日了风里来雪里去的,能保持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你们就别再打击他了,不过这脸确实该保养一下,否则,怕是要吓到你们舅母。”
肖辰瑞求救的看向太子:“姐夫,你也不管管他们?”
景睿往前走了几步,寻了地方坐下:“总不能不让他们说实话吧?”
随后,帐篷里就传出了一阵哄堂大笑。
辰瑞一看,得,人家才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自己真是痴心妄想了。
等大家笑够了,云依这才想起外面的物资:“辰瑞,我和你姐夫给你带了些物资过来,正好过年给你加个餐。”
肖辰瑞很是感动:“谢谢姐姐、姐夫。”
然后还对三胞胎道:“也谢谢你们。”
对着门外的随从道:“去安排人把东西卸了。”
外面的随从应了一声:“是,大人。”
欢快的跑着走了,没几天就要过年了,他们刚才可是看到了,满满十几车的物资,以大人的性子,他们定能沾些光,心情那是相当的不错。
等大家落座,肖辰瑞这才开口询问道:“姐姐、姐夫,你们这是从哪里来?”
云依看了一眼帐篷外:“我们从萨瓦回来,顺道看看你。”
肖辰瑞看向小外甥们:“你们带着我小外甥们去的?”
云依点头:“嗯,他们没进军营,把他们安顿到别处了。”
肖辰瑞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们了,直接悠悠来了一句:“你们可真行。”
云依知道弟弟这是心疼孩子们了,只得扯开话题道:“渭河往卢宁城分流的河道开凿的怎么样了?”
第1173章 必定能流芳百世
肖辰瑞说到差事,脸上的表情严肃了起来:“再有三个月,往卢宁城分流的这段河道必定完工,再往过往前二十里,需要筑坝,不过已经和卢宁城知府郑大人协商过了。
那边秋末就已经动工,前些日子我过去的时候,工程已经完成了一半,不过只是挖好了河道,还没有修筑堤坝。
卢宁城的情况你们也是知道的,百姓们听说朝廷要把渭河水引流过去,那比过年还要高兴,纷纷奔走相告。
卢宁城知府郑大人秋初在各县发了告示要抽力役,百姓们知道是来开挖河道,竟然还有人家主动出双份力役,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为了尽早将渭河的水引过去,为了他们以后不再因为干旱而食不果腹,为了他们的子子孙孙日后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个个卖力的很,其实百姓们心里跟明镜似的。”
景睿听了这番话,也默默点头,认可辰瑞说的话,他相信百姓们心里自有一杆称,只要是真心为百姓做事,那定然就能得百姓的拥护。
云依听到这些,也有些热血沸腾:“走吧,咱们到工地上看看。”
出来后,肖辰瑞叫几名他出京前,姐夫给的侍卫,让他们一人抱一个孩子,跟在他们身后。
几个孩子也知道父王、母妃还有舅舅有正事要做,不吵不闹,就那么好奇的看着外面的一切。
云依和景睿站在高处俯视着下面的工地,他们来之前这里才放过炮,下面的劳工正在往走搬运那些炸下来的山石。
辰瑞指着前面的山口道:“姐姐、姐夫,最多再有一个半月,这几十里的大山就能全部被打通,等卢宁城那边把宁河到这边的河道挖好,我们就能把挡着渭河的最后那十几米的屏障炸开。
到时候,会有一半的渭河水分流入宁河,半个卢宁州的百姓也再不用为缺水发愁,而处于渭河中游的庆城和平州城百姓也不用再怕渭河水患。
皇上圣明,为北陌的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这渭河水的分流利国利民,必定能流芳百世。”
景睿听了这话也高兴,不管这份功劳算到谁头上,那都是皇族的荣耀,朝廷的功绩。
背手而立看着下面的场景:“辰瑞,过几日庆城知府徐大人会过来寻你,他那里存了至少两百万两的银子,到时候用于渭河治理,你也说了渭河治理定能流芳百世,但我更希望这一次的渭河治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你可千万别叫我失望。”
肖辰瑞听了这话,只觉更加的责任重大,恭敬行礼道:“是,太子殿下请放心,微臣一定尽心竭力把差事做好。”
云依看向大弟肖辰瑞:“之前派人送来的炸**药可还够?”
肖辰瑞在心中算了一下:“估计还差些。”
云依看向山下的工地:“稍后派人再送些过来,不过那东西危险,一定要派让人看守好,而且一定要远离火源。”
肖辰瑞拱手回道:“是。”
他们没在这里待太久,太阳西斜的时候,便准备带着孩子们离开,毕竟他们在这里也会影响肖辰瑞办差。
第1174章 怕是没人敢主动招惹她
云依让三胞胎上前和大舅告别,烨哥儿在辰瑞脸上亲了一口:“舅舅,你早些回京城。”
肖辰瑞听到烨哥儿的话,心里一阵温暖:“好,舅舅把差事办好,就回京,这次舅舅不知道你们来,没有给你们准备礼物,等回京,一定给你们补上。”
烨哥儿一听下次见面还有礼物拿,笑着拍手道:“行,那舅舅你可千万别忘记了。”
肖辰瑞摸摸烨哥儿的小脑袋:“不会忘记。”
从姐夫怀里抱过韵姐儿:“韵姐儿,记得想舅舅。”
韵姐儿点头道:“好,我会想舅舅的,舅舅也要想韵姐儿。”
肖辰瑞听外甥女的话,心里软的一塌糊涂:“好,舅舅会想我们韵姐儿。”
已经上了马车的烨哥儿不干了:“舅舅,你光想妹妹可不成,那我和哥哥呢?”
肖辰瑞白了烨哥儿一眼:“就你耳朵好使,也会想你们兄弟两个,这下行了吧。”
烨哥儿撅着小嘴:“这一‘也’就不知道也到哪里去了。”
云依看向景睿:“听听,这才多大。”
景睿伸手揽住云依的腰,低声说道:“说明烨哥儿聪明,你这当母妃的功劳最大。”
云依轻推了他一下:“你注意着些,还有外人在呢。”
景睿嘴角噙起一抹笑:“好,都听依儿的。”
肖辰瑞把韵姐儿送到马车上:“韵姐儿,京城见,快进马车里,外面冷。”
转身看着站在那里的柏哥儿:“柏哥儿,舅舅抱你上去。”
不知道为什么,肖辰瑞总觉得柏哥儿就跟个小大人似的,不管是处事,还是说话,都是很有章程,最主要是看人的那眼神,可他明明是个小孩子,摇摇头,估计是自己想多了。
柏哥儿也不想让别人觉察出什么,听到舅舅的话,抬起胳膊等着舅舅抱他上车。
肖辰瑞一看柏哥儿这个样子,在心里想着:看看,是自己想多了吧,到底还是个孩子。
伸手抱起柏哥儿,转身放到马车上:“柏哥儿,你是哥哥,一路上要听你父王、母妃的话,帮着管好弟弟、妹妹,记住没。”
柏哥儿点点头:“记住了,舅舅要照顾好自己,我们在京城等你。”
说完,还抱了抱肖辰瑞,看舅舅被感动到了:“好了,你是大人了,可不能哭鼻子。”
不等舅舅有别的反应,转身钻进了马车里。
肖辰瑞转头看向姐姐、姐夫:“都是小机灵。”
云依递给肖辰瑞一个袋子:“你外甥们说的对,你是得注意着些,可别真成了个糙汉子,小心真被婉悦嫌弃了。”
肖辰瑞听姐姐提到婉悦,低声问道:“她在京城过的可好?”
云依脸带笑意看着弟弟:“你没给她捎过信?”
肖辰瑞一听这话,脸不由的红了,幸好,如今这肤色看不出来:“写了,她说一切挺好的,我就怕她报喜不报忧,有些担心。”
云依笑出了声,看来这两人没少通信,他们感情好,自己也就放心了:“行了,你就放心吧,她现在的是什么身份,怕是没人敢主动招惹她。”
第1175章 肖辰铭回京
景睿扶着云依上了车,转身拍拍小舅子的肩膀:“你姐说的没错,差事得办好,可这张脸也得保养一下。”
指着他手上的袋子:“记得用,我也有在用。”
肖辰瑞低头看了一眼手上的袋子,有些幽怨的看向姐夫:“你们可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子。”
景睿笑了起来:“走了,办好差事,等你的好消息。”
看了一眼肖辰瑞,那句‘给你连升三级’到底是没有说出口,到底还站着其他人,他可不想给小舅子增加压力。
马车缓缓离开,肖辰瑞一直目送他们走远,这才收回视线。
想到之前和姐姐私下聊的事情,脸上沉了下来。
他明白,现在肖府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她不好插手,可祖母要是觉得他什么都不会计较那就错了,他可以养着她,但绝不可能养着大房。
祖母做的那些事情,他和姐姐都收到了消息,这事,也只能是等他回京再处理,不过大房的人还真是脸皮够厚。
低头看到自己手上的布袋,再想到外甥们说的话,不禁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摇头笑笑提着东西回了自己的帐篷。
心想:看来真要保养下了,可别真被婉悦嫌弃了。
有了太子、太子妃送来的物资,晚上的时候,肖辰瑞下令小厨房这边加餐,小厨房直接炒了一大盆腊肉炒萝卜,那味道自然是让大家赞不绝口。
剩下的东西,肖辰瑞让人留了一部分出来,剩下的让厨房那点做好登记,等过年时给大家加餐,顿时整个工地喜气洋洋的。
负责卸货的人可说了,那十几车的物资,除了精米、精面,剩下的可全是肉,有刚宰杀好的鲜肉,也有腊肉、腊肠,那可都是好东西。
*
另一边,肖辰铭他们也终是在腊月二十五这天回到了京城。
卫氏看到京城的城墙时,一下子红了眼眶:“我们真的回来了,还以为要老死在北疆了。”
小孙子肖泽启仰头看向祖母:“祖母,不哭。”
卫氏怕吓到孩子:“好,好,好,祖母不哭,祖母是高兴,等咱们安顿下来,让你父亲带你到街上逛逛,我们小泽启也看看这京城的繁华。”
说着,还摸上了小孙子的头:“我们小泽启再也不用在北疆受苦了,以后可以到京城的书院去读书,可以向你堂叔一样考功名,祖母是真的高兴。”
小泽启虽然还不是太理解祖母的话,但他知道读书好:“好,泽启一定好好读书,让祖母高兴。”
卫氏心里暖暖的,他和肖仁礼已经没了关系,儿子和女婿回京便会到京郊大营任职,以后她便是府里的老夫人,等有机会和何氏再见面,看她还怎么嚣张,想想心里就痛快。
她不知道的是何氏早在回京的路上没了,更不知道的是肖仁礼可正等着她回京呢。
他们前几天正好让人捎了信回京,孙家的人从前天开始,就有人在城门口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