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您可是为数不多有封号的县主
听到动静出来的街坊邻居这下不淡定了,肖家这是要发达了。
管家直接把提前准备好的大荷包递给了报喜的官差:“辛苦各位官爷了,这是我家主人的一点心意,请大家喝个茶。”
那领头的笑着接过,不着痕迹的掂了一下,好听话说了一箩筐,这才笑着离开。
官差一走,管家赵真直接让人在府门口放起了鞭炮。
同时也给过来道喜的人开始发喜饼、饴糖和铜钱,正好这时刚从外面脱身的肖辰瑞回来,又和邻居们好一阵寒暄,在大家的恭喜声中进了自家院子。
皓哥儿晚上回府的时候,那是激动的手舞足蹈,同窗在知道他哥哥考取了第六名的成绩,得了亚魁的时候,那羡慕的眼神,直到要吃晚饭了,这才消停下来。
老夫人更是在夜里给祖宗们上了香,把这光宗耀祖的事情给他们说了一遍,一遍遍的念叨:“祖宗保佑、菩萨保佑。”
一直到很晚才睡下。
第三天,肖府请了邵家、将军府和左邻右舍,还有肖辰瑞在书院的同窗和先生,在府里在摆宴席,以示庆祝。
云依亲自定的菜谱,再加上自己庄子送来的菜,全是在下种前用加了灵丸的水浸泡过的,那味道别提多美味,再加上酒水是云依庄子上酿造的,口感那自是香醇无比,酒宴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事后,肖辰瑞还给恩师送去了不少庄子上的菜和一坛子酒,从来不收礼的文学大家,竟是欢喜的收了下来。
肖辰瑞又在聚香缘请了几次客,这才算平静下来。
肖辰瑞现在也没有想去做官的想法,先生也说了,让他一鼓作气参加来年二月的会试,接下来他便要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上。
时间也很快进入了九月,再过几天就到了云依出嫁的日子。
因着结婚前一个月未婚夫妻不能见面,景睿只能每隔两天飞鸽传书给云依,用密语跟她说:“事情妥当了,静等佳音便好。”
云依收到消息,笑了起来,能在出嫁前有个像样的身份,肖家也算是双喜临门,换个身份嫁进将军府,这也是她希望的,虽然她和景睿不在乎,可毕竟人言可畏。
这日,云依刚练完功,沐浴完出来,就听到半夏进来禀报:“小姐,宫里来人了,说是让您到前院接旨。”
云依让身后的文竹加快把头发绞干,然后快速的梳好发髻,简单插了一支步摇,这才往前院走去。
管家赵真已经招呼传旨的公公喝上了茶,肖家除了在书院的皓哥儿,全部到齐。
宣旨的公公笑着站了起来:“肖姑娘,接旨吧。”
肖家人跪了下来,宣旨的公公,这才宣读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肖家有女肖云依...........特封为县主,赐封号依,赏良田两百亩、黄金千两、绸缎五十匹、陶瓷十件、玉器十件、首饰十件、钦此!”
宣旨的公公笑着说道:“依县主,接旨吧,您可是为数不多有封号的县主,不过这是您该得的。”
第533章 三喜临门
他确实在心里很是佩服肖家小姐,前后两次献上的新品粮种全都高产,这是天下百姓之福,所以说出的话也格外真诚。
之后又小声说道:“至于肖家少爷的功,圣上会记在心里,之前听说肖辰瑞已中举,圣上很是欢喜。”
说完还给了云依一个‘你懂的’眼神。
云依笑着从袖袋,实际是从空间拿出的一个荷包递给了宣旨的公公:“有劳公公了,这个您收着,喝个茶。”
那公公更是笑的开心:“依县主,圣旨宣了,那咱家也该回宫复命了。”
云依让肖辰瑞送公公出府。
到了大门口,那公公却是笑着拍拍肖辰瑞的肩膀:“真是后生可畏,前途无量。”
肖辰瑞恭敬道:“那就借公公吉言了。”
看着宣旨的一行人离开,这才转身回了府里,心想这下自家也算是三喜临门,自己中了举人,姐姐被封为县主,还有三日姐姐即将成婚。
等宫里的宣旨的公公一走,街坊邻居又开始热闹了起来,不少人家都过来道贺。
有妇人笑着说道:“这以后见了依县主,是不是还得见礼。”
有读书人便开始滔滔不绝的给她们普及。
云依因为三日后要出嫁,所以送走宫里的人,便回了自己院里,上门道喜的人只得由老夫人和肖辰瑞来招待。
*
宫里
太后正坐在雕花软榻上吃着南边进贡的蜜桔。
胡嬷嬷从门外走了进来:“太后,圣上派人出宫宣旨去了,没有想到圣上不仅封了肖家小姐县主,还赐了封号,这可是不小的殊荣。”
太后听了,放下手里的蜜桔:“还算他办的妥当,肖家小姐两次进贡的新品农作物种子,都是高产作物,那是她善良心怀天下,可对圣上来说那可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大事,封个带封号的县主是肖家小姐该得的。”
胡嬷嬷笑着递了一盏热茶:“太后说的是,这是事关天下百姓温饱的大事,确实该封赏。”
太后笑着接过茶:“听说过几天她就要出嫁了,既然圣上都封了她县主,我这个太后表示一下,应该不会引起太多的注意吧。”
胡嬷嬷笑着点头:“不会,怕是你前脚赏了,后脚各宫就得跟风。”
太后笑了起来:“那就到我私库寻几套首饰,派人给送过去吧。”
真如胡嬷嬷所说,太后的赏赐一出宫,各宫都有所表示,毕竟这个县主那可是真的凭功劳所得,为的是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百姓安居乐业了,北陌的江山才能稳固如山。
这下那些不喜云依的人,心里不痛快了,个个恨不得把她拉出来狂揍一顿。
毕竟现在身份不一样了,以后她不仅是将军府少夫人,更是县主,她们日后见了是要见礼的。
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件事情,肖云依以及肖家都成了大家的茶余饭后议论的对象,不过这议论大多是在赞扬,毕竟今年红薯、土豆已经开始推广,百姓们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
将军府的下人得了这消息的时候,个个都扬眉吐气,这下看还有谁敢说少将军没眼光?
现在少夫人是依县主,那些没诰命在身的夫人、小姐见了都是要行礼,想想就高兴。
第534章 自己到底该怎么做
将军府这几天上上下下一派喜气,少将军成婚可是府里当前的大事。
景睿住的院子现在焕然一新,下人们正在高处拉红绸,个个脸上都喜气洋洋。
大门外停了几辆牛车,全是从云依庄子上拉来的各种盆栽,当然,这可不是白给的,只不过肖亦平给了个大大的折扣。
因为用的量太大,所以送花的牛车前门、后门都有,这样下人们可以省些力气。
程老夫人这几天也累的够呛,因为府里没有其他女眷,所以除了景睿他们用来成婚的院子,其他地方都是她亲自走了一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管家。
之后,等安排好了,她都会让魏嬷嬷陪着她再亲自走一遍,就想孙子成婚不出半点纰漏,谁叫他们将军府子嗣单薄。
她这再想操办,怕是得盼着云依进府给生个重孙子、重孙女,到时候也好让她来操办满月宴、百日宴,周岁宴了,至少再远她也就不敢想了,怕是活不到那会。
所以这几天精神头好着呢,就是累也高兴的很。
看着府里一天天的变化,这心里火热的厉害,等云依嫁进来,再给自己生个小胖娃,想到那画面,脸上全是笑。
魏嬷嬷进来送参汤的时候,就看到老夫人像是在怀念什么,又像是在期盼什么,脸上挂了笑,在那里发愣。
快步走近:“老夫人,您这是想到了什么好事?”
程老夫人回过神:“想着等云依进门,给我生一个金重孙、重孙女,我这以后的日子得多美,要是她们能舍得,养在我院里也行。”
魏嬷嬷听了,笑着边把参汤盛到小碗里,边回道:“总会有那么一天的,就算是不养在您院里,那也能天天见着不是,要是府里有个小少爷、小小姐,那府里可就热闹多了。”
程老夫人接过参汤:“嗯,我也是这么想的,他们爷几个整日里忙的连一起吃个饭的时间都没有,以后好歹有云依陪着,要是再添个小的,想想我就神清气爽。”
这边在憧憬未来,那边静安公主府却是不平静。
知道将军府要办喜事,静安公主原本就不爽,再看到又哭着回府的女儿,这心情能好才怪。
之前掏了银子,让包打听给查的事情,从目前送来的消息看,自己确实不是丽太妃的亲生女儿,可自己到底是不是太后的女儿,这个还没有确凿的证据。
可那么短的时间内,找一个同是那天出生的婴儿难度怕是太大,很有可能自己就是太后的亲生女儿,可这事该如何跟太后讲。
事关重大,自己手上又没有直接证据,就算是自己说出来,怕是也没有人相信,现在丽太妃的儿子,自己的皇兄已经登上那个位子,大权在握。
怕是事情就算爆出来,只要他是皇家正统血脉,就不可能动摇他的地位,可到时候自己怕是处境更加尴尬,就算太后认回自己,皇兄对自己怕是不会再如从前,自己到底该怎么做?
收回心思,看着还在那里抽噎的女儿:“别再哭了,你一个堂堂的郡主,还斗不过一个出自三品官府邸的小姐,也真是没用。”
第535章 那你哭有什么用
焦玉燕抬头看向静安公主:“母亲,我是回来找您商量解决事情的,你怎么可以这么说我?”
静安公主有些不耐道:“你们这才成婚多久,你连男人的心都笼络不住,如今自己肚子还没有动静,就让他在外面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你还不让人说了?”
焦玉燕一脸苦相:“他都说了,那是遭了别人算计,他也不想的,可现在那单湘宁如今已怀身孕,要是小门小户人家的女儿,大可想些别的办法打发了。
可现在单家也不会善罢甘休,如果不给个说法,那就要到圣上那里参忠伯府一本,现在不是夫君能说了算的,这事老夫人和伯爷已经知道了。
老夫人的意思是,想要平息此事,怕是只有把人抬进门,可现在她要是抬进门,岂不是长子或长女要从单湘宁那个贱人的肚子里出?”
说着又哭了起来。
静安公主深吸一口气:“那你哭有什么用。”
“那我现在不是回来找母亲您商量来了。”
“燕儿,你都嫁人了,有些事情,自己心里该有个成算,总不能什么事情都要母亲帮你出面,日后要是没了母亲,你要怎么办?”
“您会长长久久的陪着女儿的,不许胡说那些有的没的,女儿会害怕。”
静安公主叹了一口气,这才摸着女儿的头发道:“既然单家的女儿非要进忠伯府不可,那你不如退一步,大度一些,把人抬进府。
至于进了府,你是正房夫人,还是皇家郡主,她一个出自三品官府邸的庶女,还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焦玉燕听着母亲说的话:“可她现在都有两个月的身孕了,我就是拍马都赶不上,更别说我们每个月同房的日子屈指可数。”
静安公主皱眉道:“他不进你房里?”
焦玉燕有些脸红道:“有时候在书房,其余的时间还是要到我屋里的,可也不是每日都会办事。”
静安公主看向女儿:“一会让府医帮你请下脉,如果没用问题,那还是尽快要个孩子的好。”
说完,就吩咐身后的丫环道:“去把府医请过来。”
丫环应声而去,看着人走远,静安公主这才在女儿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话刚落,焦玉燕惊恐的看着母亲:“要是被发现了怎么办?”
静安公主看女儿这没出息的样子,只得说道:“放心吧,这药就是宫里的太医怕也没本事查出来,这东西可得来不易,要不是为了你,我是不会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