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她傒落人不成,反有种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自己倒是气闷极了。
这时,收了钱的李友桂就在每日的收款表时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表示是她取走了今日的钱款。她看也不看郭敏和周译一眼,和伍薇说了一声就走了。
郭敏眼睁睁的看着人扬长而去,一点胜利的感觉都没有,只好抓着一袋子的衣服和周译离开回家。
李友桂对遇见郭敏半点没觉得意外,这个圈子就这么大。既然她当初能被介绍给罗霆,那郭敏再找对象的话,找的人家肯定和罗霆家差点不大,迟早会碰面的。
这段小插曲,李友桂完全没放在心上,又去收了几家的账后,陆爷爷和陆奶奶他们已经在家了,正边等她边煮饭呢。
第445章 旧情敌
才几天时间而已,两个老人就喜欢上了京市的生活。
而且,他们还能继续干活,又是熟悉的工作的,一点都不觉得无聊。
吃饭的时候,李友桂就和俩老说了开工资的事儿。
“干爷爷,干奶奶,我现在一个月只能给你们开七十块工资,希望你们俩老可不要嫌弃啊。”
自从认了干亲后,两个老人帮她的太多太多了,李友桂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陆老爷子不在意:“自己人,算什么工资,你每次回来都给我们钱花,还客什么气?”
“友桂,我和你干爷爷现在跟着你了,你总不会不管我们的,我们的就是你的,不用见外。”就连陆奶奶都认为给工资分得太清,生份了。
李友桂笑得很开心:“干爷爷干奶奶,本来干活就是得发工资的,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再说了,自己手里有钱,买什么吃什么都很方便啊,对不对?”
两个老人看着李友桂是真心为他们着想的样子,已经被她给说服了,就只好同意了。
第二天李友桂就去学校报到了,她的学习成绩好,只要有空都是英文书不离手,成了研究生后也难不倒她。
而且,研究生的时间比本科生要自由得多,才能让李友桂抽出更多的时间出来。
学校外的超市也因为新学期和新生而生意火爆,马上又不得不进了一批货了。
因为生意开始红火起来了,刘中华他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好,人少时他们都很担心超市会亏,还请了他们这么多人,一直忐忑不安着呢,现在生意好起来了,他们就慢慢放心了。
刘中华他们心底的焦虑,李友桂早就看出来了,不过她现在还没有时间做计划,还得等忙完这些天。
罗霆也一边在超市里忙活,晚上就在家里写计划书,写了修改又让罗父提意见,父子俩对这件事情是十分的上心的。
“老三,你已经修养了大半年了,上面也要对你的工作进行安排了,你是怎么想的?!”
罗父觉得小儿子的休息时间够长的了,不能再休养下去了,该做决定了。
“爸,我还是想回到队伍里去。”罗霆一直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觉得自己无法离开心心念念的队伍,现在也想回去。
对于小儿子的队伍情节,罗父很能理解也很赞同,自然也很愿意罗霆能重新返回队伍里面去。
“小霆,你这情况现在只适合做后勤了,可以吗?可以的话,我们就去争取。”
“爸,后勤就后勤,只要还是队伍里的人,干什么工作都不是问题。”
干一行爱一行,如果是以前让他去干后勤的话,罗霆可能会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或者不知道自己在后勤里能干什么。
现在不一样了,他有了很多的想法和计划,以前他是为了国家打前锋,现在他是同志们的后盾,一样是为队伍为同志服务,贡献都是一样的。
罗父欣慰的发现小儿子是真的完全想开了,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以前是沉稳睿智,现在是生机勃勃,好像过了两个不同的人生。
好,很好。
“那明天晚上就带友桂回家里吃饭,工作上的事情你也要告诉她,和她好好的商量,爸相信她是一定能理解你支持你的。”
“好,我明天晚上把她带回来。”
父子俩在书房里谈论了很久后,才结束了每晚例行的工作。
刚好,第二天是周末,不止李友桂回来了,李建文和李友柳,李建环这天早上也回来了呢,这是几姐弟妹们在京市的习惯了。
他们都带了书回来,一边在店里帮忙,一边在不忙的时候看看书,一举两得,而且李友桂还给他们发工资呢。
每个人上学的时候每个月都有二十元的零用钱,寒暑假时帮忙干活,就是三十元。要是自己拿货去摆摊,那赚到的钱就是自己的,所以李建文和李友柳,李建环他们几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金库,个个的存款都不会低于二三百元。
罗霆在见到李友桂时,就提前和她说了晚上他爸妈让她去家里吃饭的事情,李友桂就同意了。
自从她读了研究生之后,已经大半个月没去过罗家了,几乎只要有空不是和陆爷爷陆奶奶一起吃饭,就是和弟弟妹妹们一块儿,这么久没去过罗家是不太好的。
虽然她不在家里吃饭,但是为了补偿两个老人和弟弟妹妹,李友桂就提前去把菜给买好切好了,然后再去各个店里把账一收,就去和罗霆会合,一起去罗家。
罗父派了车子过来接他们,所以进大院的时候是不用登记的,车子一直开到罗家的房子前。
李友桂和罗霆才刚刚从车上下来,一辆车就缓缓的开了过来,而且还停在了他们俩的身边。
前头的车窗摇了下来,露出了郭敏和周译的脸,俩人就伸头和罗霆李友桂打招呼。
“这不是罗霆吗?”
“罗同志,李同志,好久不见啊。”
李友桂:冤家路窄,难道这两个人也住这个大院?!
罗霆转身看到郭敏和周译,毫不意外,一脸的平静,冲他们俩点点头。
“原来是郭同志和周同志啊,你们好,不久前才见过呢。”李友桂笑眯眯的回他们俩,感觉这俩人都挺了解自己和罗霆呢。
周译对罗霆倒没什么意见,同住一个大院,但是所在的队伍又不一样,他属于京市这边的队伍,罗霆一直在南边的队伍,几乎没有什么交集。
郭敏就不一样了,亲眼看到罗霆这副样子,她心里很舒畅,还庆幸自己没嫁给对方,要不然就真的完了。
“李同志,什么时候能喝上你和罗同志的喜酒啊?我一直等着呢。”
郭敏现在就很希望眼前这俩人赶紧结婚,不是好了好几年吗?最好继续下去,她等着看李友桂这女人能忍得了一个残废多久。
李友桂真想翻白眼:这女人又来了,她哪只眼睛看出来他们俩不好了?觉得她和罗霆在一起会是一对怨偶的样子?!
第446章 事业
“感谢郭同志这么关心我们,你也要多关心一下自己的家庭,可别让周译同志吃醋和误会了,这样就不好了。”
别以为罗霆他不会怼人啊,只不过男人不是那种爱计较,不是那种乱说话的人而已,可不代表罗霆听不出来。
这女人怎么老是纠缠着不放?!幸好他一直就没对她有过任何的意思,要不然就得把自家给祸害了。
周译闻言,忍不住看了一眼身旁的妻子,她最近见到这俩人确实有点不对劲。
郭敏正嘲讽昔日的情敌起劲呢,冷不丁被丈夫看了一眼,吓得她机灵灵的回过神来了。
她怎么见到这俩人就没忍住心里的火气呢?“这不是认识了你们好几年么?怪我太好奇了。周译,我们回去吧,别耽误了吃饭。”
郭敏不敢挑战丈夫的底线,本来周译和罗霆就是这大院里最有前途最有潜力的子弟,罗霆看不上自己,但还好她抓住了周译。
当然,郭敏并不是周译的原配,而是周译去年继娶没多久的妻子,并且周译早已经有一子一女了,不然也轮不到她。
罗霆是在周译夫妻俩开车走后,一边进屋一边跟李友桂说的,这样目的太明确的女人,他一点都不喜欢。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李友桂听完了郭敏现在这桩婚姻后的想法就是这样,什么锅就配什么盖。
只要郭敏不来招惹自己,李友桂是不会理她的,但是她敢张嘴她就敢反击。
今晚罗家的晚饭也没让罗大哥一家和罗二哥一家回来,依然是罗父罗母,她和罗霆四个人凑一桌。
罗家也没有吃饭不能说话的规矩,罗父罗母边吃边关心李友桂的生意,问了几句,然后罗父就告诉她,罗霆不久后就要重返工作岗位了。
李友桂早就料到了罗霆肯定不会失业,只是没想到他休息了这么久而已。
饭后,罗母不让李友桂帮她洗碗,反而赶她出去客厅和家里的父子俩说话。
李友桂只好老实的去了,她刚走出厨房,罗霆就朝她招手了。
罗父等她坐下来后,就把手里拿着的笔记本递给了她:“友桂,你来看看,罗霆写得怎么样。”
父子俩等李友桂看完了这份建议书后,就打算让罗霆带着这个建议书去队伍里上岗。
李友桂神色如常的接过来认真的看了,罗霆写得很好,连工种和待遇,未来的发展趋势都写进去了,这个建议书写得还是很完整的。
不过……
“未来的社会,肯定不仅仅是需要这些人才,除了需要有手艺外,更需要有想法的人,而且更需要有人带领这些人组团组队,就可以干更多更大更重要的事情。”
“这是一个方面,算是未来的发展要求。另一个这份报告所欠缺的是,这些工种的授课老师,或者说是师傅。我的建议是,在同志们要退伍前的三个月或者半年有专门的老师和师傅教导,这样也就不算是新手了,再去干上几个月,也算是熟工了,工资也就不一样了。”
“我有个更大胆的想法是,如果队伍里有胆大负责任又人品好的同志,其实完全可以拉出一支队伍来,组成一个团队来接活自己干,是不是更好?!”
“以上这些,就是我的建议而已,大致上我所想到的就是这些。”
李友桂把自己上辈子所知道所见过的都给说了,反正不用二十年后,队伍也会有这样的培训,现在就是提前了而已。
现在这个提前的培训要比以后的含金量不知道要高多少,这会儿要是真把手艺学到手了,发家致富都是一定的。
罗父和罗霆听完了李友桂的建议后,就觉得这个提议特别好,简直是从根本上就解决了同志们离开队伍后的问题,解决了不知道多少事情呢。
于是,罗霆把李友桂送回家后,连夜就开始整理和修改了。
连续改了差不多一周,才算是改好而且满意了,刚好陆爷爷也就能调过来这边超市帮忙了。
罗霆终于重返队伍中去,李友桂还是很为他感到高兴的。队伍是真的好,她也很赞同他继续留下来,估计是因为这是一种情结吧。
李友桂虽然现在暂时没有开新店,人手也是刚刚好够而已,她打算过段时间估计还得再招收点人手呢。
超市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现在的纯利益都达到了九百块,虽然比不上那几家服装店和电子店,长久下去会越来越好的。
学校和系里的领导们也知道了李友桂这家超市招收的店员都是从队伍上退下来的残疾同志,都觉得这件事她做得非常好,十分大力的支持。不仅如此,学校还主动替李友桂宣传她的超市呢,然后全校的师生们也都主动的到超市里来买东西,这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了。
李友桂现在手里的钱款又重回了七字头,她又打算再开些其他的店面了。
正好,学校外面的铺面还有,她早就瞄上了,只不过学校刚刚给了她五间店面经营,李友桂也不好意思再去找学校要。
现在学校这么支持她的做法,李友桂就主动找学校领导请求再租两间店面给自己。
估计是李友桂的口碑不错,或者是她用的人打动了学校,很快就真的通过了她的申请,又给她批了两间门面,而且还是连在一起的。
这下,李友桂真的是又惊又喜了,连合同都是一签签的五年呢,租金还很公道,学校真的是有照顾她的意思了。
新租回来的这两间门面,李友桂是不会拿来开服装店的,不是不想开,也不是位置不好,而是她是打算用来做餐饮的。
她本来就是一个吃货,上辈子也干过一段时间的餐饮。那时候做餐饮是真的很辛苦,而且还不怎么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