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覆手繁华_分节阅读_第349节
小说作者:云霓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46 MB   上传时间:2025-08-06 12:22:34

  徐老夫人不再说话,徐正元哆哆嗦嗦地站起身,然后扑上去拉住了徐老夫人的手:“母亲您将刀给儿子吧,您给儿子吧!”

  徐老夫人的手渐渐放松,那柄刀落入徐正元手中,粘稠的血液也跟着淌进了他的手心。

  徐老夫人重新坐下来:“闫长贵跟你没关系,他是老三的人,你说一遍给我听。”

  徐正元脸色苍白,张开了嘴:“闫长贵是徐士元的人,偷盗顾家的药渣去卖也是徐士元的主意,闫长贵见事发才想要赖在我身上。”

  徐老夫人点点头,目光一闪,如同黑暗里的野兽,露出森然的牙齿,然后浮起一丝摄人的笑容:“这就对了,”说完挥了挥手,“你去吧,这样一来官府就不会为难你。”

  徐正元应了一声慢慢地退出了屋子,走下了台阶,冷风一吹,徐正元才感觉到了撕心裂肺的疼痛,他伸出手在额头上抹了一把,鲜血染红了他的手指,他的掌心还留着老夫人的鲜血。

  疯了,母亲这是已经疯了,所以他只能对不起三弟,他不想弄得家破人亡。

  ………………………………………………

  徐老夫人为你点赞。

  牛。

  哈哈。

  求月票呗,好不容易见血啦

  

第五百二十八章 再忆从前

  杭氏听到外面嘈杂的声音,管事妈妈进来禀告:“夫人,不好了,老夫人因二老爷的事大动肝火,训斥二老爷的时候,老夫人不小心用匕首割破了脖子。”

  杭氏听得一惊:“人怎么样了?”

  管事妈妈道:“破了皮,血已经止住了,应该没有大碍,但是伤在脖子上……”

  管事妈妈边说边看向琅华,顾大小姐医术最好,是不是能请顾大小姐过去看看。

  琅华放下手中的茶杯,是徐老夫人逼着徐正元去出首徐士元吧!她早就知道闫长贵是徐士元的人,只不过徐士元这只狐狸很难显出原形,所以她才从最简单的徐正元入手。

  “老夫人受了伤,非同小可,”琅华道,“还是去太医院请御医过来给老夫人诊治。”

  杭氏点点头,老夫人素来对琅华颇有微词,琅华这是要避嫌。

  “快去吧,”杭氏吩咐,“我立即就去看老夫人。”

  管事应了一声退下去。

  琅华也站起身来:“夫人,我也该回去了。”

  杭氏想要多和琅华说几句话:“本想着和你多说几句家常,谁知道……家里却出了事。”

  琅华想起才进徐家时,脑海中恍惚浮现的那一幕,虽然仔细想起来一切都已经模糊不清,可是她望着杭氏却仍旧觉得亲切。

  “夫人,”琅华道,“这次的事您要格外注意。”

  不管是徐松元还是杭氏,应该注意到徐士元这条毒蛇。

  杭氏望着琅华:“你是说,这件事另有隐情?”

  琅华点点头。

  杭氏抿了抿嘴唇:“我知道了,谢谢顾大小姐的提醒。”

  琅华很想伸出手将杭氏皱起的眉毛抚平,就像是一个女儿去劝解母亲那般,她不由自主地道:“夫人还记不记得生产那天都发生了什么事?”

  这话问出口,琅华也不禁惊讶,她从前虽然猜测自己身世有问题,却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她知道不管发生什么,她都是顾琅华,都是祖母的孙女,是父亲的女儿,不会有任何的改变,所以她何必去纠结这些,不如就慢慢去查,这些秘密总会有大白天下的时候。

  可是走进徐家那一瞬间,她却生出一种极其微妙的情绪。

  如果她真的是徐松元和杭氏的女儿,她真的能够将他们当成陌生人看待吗?

  她得不到答案。

  “那天,”杭氏仔细回想,“你是说我生谨莜的时候?”

  见琅华没有否认,杭氏接着道:“我生谨莜的时候很凶险,当时流落在外,又因为盗匪动了胎气,幸亏陆二老爷请了一位稳婆来为我接生,在外没有药材可用,我记得稳婆喂我吃了一丸药。药吃下去疼痛减轻了不少,可是仍旧没有将孩子生下来,倒是出了不少的血。”

  “我身边的几个管事妈妈见到这种情形都吓的不得了,再加上老爷出去寻人帮忙迟迟未归,我心里更加不踏实起来。迷迷糊糊中我听下人小声议论说,陆二老爷担心老爷再遇到那些凶徒,我焦急的不得了,就打发下人去找老爷。”

  “将身边的人都打发出去,身边就剩下了稳婆和两个小丫头侍奉,我时而昏迷时而清醒,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得知你母亲……”杭氏说到这里急忙改口,“许氏也要生产,这样一来,稳婆就要顾及我们两个,当时人手不够,陆二老爷也怕顾家人一时半刻赶不过来,就将我和许氏安排在一起,稳婆照料起来也就更加方便。”

  “接下来就格外难熬,”杭氏仿佛想起了那个夜晚,“陆二老爷是个男子无法伸手帮忙,我和许氏两个互相鼓励,许氏先我一步生下了还孩子,她却担忧我的安危没有离开屋子,一直陪着我。后来稳婆又喂我吃了一些药,那药终于有了效用,我拼着命鼓足了力气,终于生下了谨莜。”

  “可能就是因为那一夜损耗太多,所以过了好久我的身子一直不能康健,”杭氏说到这里,看向琅华,“直到我弟弟在京城遇到了一位道长,说起我当年的事,道长怜悯我的经历,为我炮制了药丸,一直让我服用。”

  “我吃了十几瓶药,身子也渐渐好起来,还怀上了恺之。”

  琅华仔细地听着这些过往,不愿意放过每一个字,听到这里她抬起头:“给夫人送药的道长是哪位道观上的,夫人还记得吗?”

  杭氏摇摇头:“不是道观上的,那位道长是天师道弟子,我弟弟有幸与他结识之后,格外敬佩他的学识和道法,所以时常与他一起论道。也因为这个,我弟弟将名字里加了一个之字,我们恺之的名字也是这样来的。”

  琅华听说过天师道,前朝之前天师道格外兴盛,到了本朝虽然有渐渐复苏的迹象,却毕竟大不如从前,信奉天师道的人在名字里加个“之”字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这么说那位道长与杭家和徐家应该走动得很频繁了?”

  “没有,”杭氏捂着琅华的指尖,想要让琅华的手变得温暖些,“那位道长行踪不定,我生下恺之之后,我弟弟也很少与他见面。”

  琅华有些好奇:“那位道长没有给夫人把脉就开了药方?”

  杭氏点点头道:“所以我一直没有见过那道长的真容,那时候我病得厉害,也是病急乱投医,直接吃了弟弟拿来的药丸,后来想要去答谢,道长却不肯见我们,我听弟弟说,道长炼丹时毁了容,所以不愿意出现在人前,弟弟每次去,道长也是以布遮面。”

  没有把脉却能开出合适的药方,治好了杭氏的病。

  如果这不是杭氏亲口说的,琅华一定不能相信。经历了前世今生,跟着胡先生学了许多医术之后,琅华根本不相信那些道家的丹丸和巫术可以治病。

  她甚至觉得杭氏当年生产的时候被人下了药,那位道士是正好知晓那害人的药丸是何物,所以才能为杭氏解毒。

  当年为杭氏和许氏接生的稳婆已经死了,侍奉许氏的下人都记不清当年发生的一切,慌乱的徐家人也就更加没有头绪,要从哪里下手,才能将整件事弄清楚?

  …………………………………………………………………………

  更新啦。

  求月票~教主小猪猪打滚求月票。

  

第五百二十九章 造声势

  杭氏将琅华送到垂花门,还依依不舍地拉着琅华的手嘱咐一番:“别听外面那些传言,等到风波过去了,就没有人议论了,大家都知道许多事做不得真。”

  杭氏说的是她和裴杞堂的事。

  琅华微微一笑:“我都知道。”

  琅华上了马车,杭氏站在垂花门口发呆,直到管事妈妈提醒她:“夫人,老夫人那边您总要去看看。”

  杭氏这才回过神来,跟着管事向院子里走去,走到半截,杭氏又停下脚步看向管事妈妈:“你说,为什么那么巧,当年我和许氏就一起生产。”

  许氏和她的交情仿佛也没那么深,竟然挺着肚子找到了他们,从前她觉得许氏是个心善的人,可是现在想想,许氏对夫家那么不择手段,跟老三又不清不楚,人的品行是绝不会变的,是她有眼无珠看错了人,所以,当年的事会不会另有内情?

  “夫人,”管事妈妈以为许氏是要问老夫人的事,低声禀告,“老夫人听说那闫长贵是三老爷的人,买顾家铺子的就是三老爷。二老爷还要替三老爷遮掩,老夫人这才发了狠,以死相逼让二老爷去衙门里供出三老爷。”

  杭氏惊诧,这是她万万想不到的:“你……是不是听错了?”

  管事妈妈道,“奴婢赶过去的时候,屋子里正吵得厉害,奴婢站在门外正好都听了清楚。”

  杭氏不明白,徐士元哪里来的这么多钱,要知道这些年每逢年节,老爷都会偷偷让人送一份东西去太原,生怕老三一家过的太清贫,这次老三立了大功,老爷表面上不说,背地里也找了吏部的人,想要将老三留在京城,这样大家都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可是现在,老三拿出了二十万两银子去买顾家的药铺。

  杭氏的心忽然一阵冰凉,难道这些年他们都被老三骗了不成?

  还有什么事是假的?

  “我应该查一查,”杭氏喃喃道,“许氏和三老爷的事我应该查个明白。”

  ……

  琅华出了徐家,一直想着徐家的事。

  杭氏听到她说的这些话,应该会去查徐士元和许氏当年的过往,这些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经过了这件事,徐松元夫妻会看清徐士元的真面目,不再被这条毒蛇利用。

  琅华才想到这里,萧邑在马车外禀告:“大小姐,台子都支好了,我们在北门空地处熬药,这些日只要有风寒症状的人都可以去取药。”

  琅华点点头:“去北门上看看吧!”

  北门一片热闹。

  “顾大小姐来了。”

  有人喊了一声,所有人都像马车方向看过来。

  顾家今日开始施药,和寻常大户不同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领到药,而且不是只有一口大锅熬药,而是支起了九口大锅在门前。

  “为什么支九口锅,这是要做什么?”

  众人议论纷纷。

  琅华下了马车,戴上了幂离,走到药棚外。

  “顾大小姐,为什么要用九口锅那么多?是要一起熬药分给百姓?我们平日里施药可不是这样的,前面一口大锅煮药,后面只要设药桶取药,大锅不停火,日夜熬煮,就算生病的百姓多,顶多用两三口锅足矣。”

  药铺的掌柜好心提醒。

  顾家就算是有钱,也用不着这样大张旗鼓。

  众人都看向琅华,等着听她解释。

  琅华道:“从前施药,都是照官府贴出来的药方熬煮分发给百姓,但是大家都知道时气病虽然相似者多,却又十分不同,这九口锅熬的药完全不一样。”

  “治疗伤寒、温症等,相似的药剂就有前胡汤、麻黄汤、葛根汤、石膏汤、麻黄解肌汤、小青龙汤、术附汤。趁着时气病没有蔓延开来,应该对症治疗更加稳妥。”

  琅华说着话,更多人围过来。

  “辨症也很简单,头痛壮热,恶寒不解用神明白散。壮热咳嗽,头痛心闷用前胡汤。头痛体热,骨节疼痛用麻黄汤。数日未得汗,浑身壮热,呕逆不下食用柴胡汤……”

  吵闹的声音渐渐平息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静谧,所有人都在仔细地听着。

  “顾大小姐,您等一等慢慢说。”

  琅华接着道:“头痛壮热,恶寒不解,剧烈咳嗽,骨节疼痛等,或头目昏重,相膂拘急,胸膈不通,则有可能是温厉病,则相互传染。”

  琅华看向身后不远的粥场。

  “过些日子,朝廷将在这里施粥,如果病患处置不当,这里聚集太多的民众,所有人聚在一起,很有可能会让时疫传播,那么到时候就不是在救人而是在杀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12页  当前第3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9/51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覆手繁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