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覆手繁华_分节阅读_第343节
小说作者:云霓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46 MB   上传时间:2025-08-06 12:22:34

  刘景臣看着内侍的背影,目光渐渐深沉起来。

  ……

  勤政殿里。

  常安康快步进了门:“皇上,曹嘉来了。”

  皇帝道:“将他抬进来。”

  常安康脸上一闪,表情有些踌躇:“恐怕要等一等,曹嘉大人一定要自己走进来。”

  走进来?

  皇帝皱起眉头:“他的腿不是已经锯掉了吗?”

  “是,”内侍抿了抿嘴唇,“可是曹嘉大人还能用手慢慢地挪。”

  这是何苦。

  皇帝顿时生出几分的迷惑,他明明已经格外开恩,曹嘉为什么还要受这份苦楚。想到这里,皇帝向殿外看去。

  殿外的禁卫和宫人也不禁将目光落在那半个人身上。

  没有腿的曹嘉,将长袍束在腰间,如竹竿般的两只手伸出来撑在地上,用力地将身体撑起来向前挪去,看起来格外的滑稽。

  曹嘉挪上了汉白玉石阶。

  大齐建国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形。要知道能够被皇上传召的人,至少要相貌端正,体态匀称,那些驼背、跛脚的官员都很少能够在吏部选拔时得到一个好职司,更别提没有腿的人。

  曹嘉就不该出现在这里。

  曹嘉望着不远处的勤政殿,从皇城司大牢到养济院,然后再进宫,他就这样被人抬来抬去,这几步路他却要自己走,这样他才能提醒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白玉台阶如同寒冰一样,比他想象的更加寒冷、坚硬。

  他从前不理解哥哥,觉得哥哥进了大理寺之后就变得冷漠起来,不顾家中之事,而且愈发死板地不通人情。曹家出了事之后,他甚至对哥哥有几分的怨恨,为什么哥哥非要坚持他的道理,以至于给曹家带来了灭顶之灾。

  哥哥临死之前,他曾问哥哥,后悔吗?

  哥哥却摇头。

  哥哥说的话他到现在都记得。

  “大理寺是所有重大案件最后的复核之地。”

  终于现在他明白了这个道理,最后的复核之地,也就是说,一切将在这里终止,那一条条性命会在大理寺迎来他们最后的归路。

  曹嘉离大殿越来越近,他感觉到压在他肩膀上的责任愈发沉重。

  曹嘉终于“走”进了大殿。

  皇帝看向在地上行礼的曹嘉,不由地有几分动容,半晌才抬起手:“曹卿,平身。”

  曹嘉直起身子。

  内侍低头将手谕端给曹嘉查看。

  皇帝微微前倾:“曹卿能否辨别,这手谕到底是真还是假。”

  曹嘉将手谕拿了起来,对着阳光仔仔细细地看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曹嘉身上。

  不知怎么的,此时此刻仿佛所有人都忘记了曹嘉是皇城司的死囚,他少了一半的身子,仿佛也高大如常。

  曹嘉终于将手谕放回了托盘:“罪臣哥哥一直提倡使用书证和物证,所以也格外重视证物采集,想要分辨这书证的真假,可以从纸张、用墨、印鉴和书写人的笔迹、习惯入手进行判断。”

  曹嘉说着抬起头来:“所以,罪臣可以查看出这手谕的真假。”

  皇帝目光一盛,立即看向旁边的太后,太后脸上却仿佛出现了一丝欣慰的神情。

  琅华知道曹嘉不是说说而已,既然他这样斩钉截铁地回答,就定然已经胸有成竹。

  曹嘉看向太后:“只要太后娘娘将这些年写过的字帖,用过的纸张、笔墨给罪臣,罪臣就能找到证据。”

  听得这话,皇帝立即站起身来:“你是说……”

  “皇上,太后娘娘,这封手谕是假的,”曹嘉说着指向那些字,“字虽然写得十分清楚,但是结构呆板,运笔着力不均,习惯混乱,并非一气呵成,而是临摹太后平日里书写的单字,凑出了这张手谕。”

  “只要是假的,必然有迹可循,太后的字轻易不会外流,只要能找到他们用来模仿的单字,就能证明罪臣的判断,况且,这字用的笔墨恐怕与太后娘娘平日里用的也不尽相同。”

  “上面的印章就更加好查验,虽然大小、刻字和太后所用一模一样,但是仿印就是仿印,没有多年使用磨砺的痕迹,没有朱砂印泥的沉积,必然还是会有细微的差别。”

  谁也没想到曹嘉能够一口气说出这么多的疑点。

  皇帝道:“曹卿能够断定?”

  “罪臣能够断定,不止是罪臣……”曹嘉说着抬起头,“大理寺有几位掌检,这些日子也和罪臣学习勘检之法,皇上可以将这份手谕拿给他们查看,看他们会给出什么样的结果,这样造假的手谕,罪臣实在已经在裴大人手中见过了许多……”

  皇帝一脸疑惑地看向裴杞堂。

  裴杞堂这才道:“微臣曾给曹大人看过一些文书。”

  皇帝眼睛微眯:“你是说?”

  裴杞堂道:“就是那些宁王与东平长公主相互来往的书信,虽然宁王当年的笔墨早已经被销毁,但是东平长公主尚在,用东平长公主的笔迹对比,就能获得实证。”

  当年朝廷给庆王定罪所依仗的证据,便有这一件。

  如果这些东西都是假的……

  那么压在庆王身上的罪名,就会被人质疑。

  …………………………………………………………………………

  哈哈哈,更新了。

  还有一章比较晚,大家不要等。

  这么辛苦,能不能求月票啦~

  

第五百一十九章 绝食等死

  皇帝现在想起来,当年曹雍质疑的正是庆王谋反的证据。

  曹雍因此被沈昌吉怀疑是庆王党。

  时至今日,曹嘉又站在勤政殿说出这件事。

  相信曹嘉的话,就等于相信当年庆王案也有端倪,不相信曹嘉的话,就要给太后定罪。

  “皇帝,”太后站起身来,“该给天下人一个公道了,发生了那么多的事,大牢里已经有如此之多的冤屈……已经足够了。”

  太后说着看向皇帝,目光中有几分的哀伤:“哀家愧对先帝的嘱托,没有帮你照看好门庭,才会让赵氏一族如此为所欲为,哀家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三个已经离哀家而去,也许他们之死也是哀家之过。”

  太后眼睛轻阖,再睁开的时候,目光中带着几分的失望和灰心:“也许哀家应该随先皇一起去了。”

  皇帝听得这话顿时脸色大变。

  太后伸出手摘下了头上的顶簪,那是一只玉如意寿星发簪。当年太后大寿,大理国使者将在当地发现的一块形似寿星的翠玉,作为祥瑞献给太后,皇上请了九华寺主持诵经加持,从此之后太后娘娘便一直将这支发簪戴在身边。

  太后忽然松开手,那翠玉寿星簪顿时落在地上。

  清脆的声音传来,寿星簪断为两截。

  “太后娘娘。”程女官脸色苍白,立即跪下来。

  摔断寿簪不止是不吉利,也表露了太后的心思。

  “人人求长寿,长寿又有何用。”太后仰起脸,一行清泪瞬间淌过脸颊。

  “母后,”皇帝心中油然生出不好的预感,“您这是……”

  太后半晌才垂下头:“皇帝,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你我母子的缘分,也该到了尽头。”

  说完向前走去,走到宁王身边,太后停下脚步,仔细地看着宁王:“宁王早已成年不该留在宫中,也是哀家不顾祖制,犯下如此大错。”

  “宁王府接二连三出事,宁王妃贪墨等案,宁王都脱不开干系,皇上处置宁王妃等人,应将宁王一起问罪。”

  听到问罪两个字,宁王茫然的脸上出现了惊讶的神情,慌乱地不知该如何是好,张开嘴想要说话,却最终没有说出来。

  太后接着道:“宁王痴傻,仍旧觍居王爵之位,却无法做到王爷的本分,不能辖制下属,更不能为皇上排忧解难,理应收回王爵。”

  “母亲,”宁王通透的眼睛一皱,“您这是怎么了?”

  宁王伸出手去扯太后的衣袖,太后却并不为之所动,而是淡淡地道:“皇上,母后能为你做的,也只是这些了。”

  太后说完甩开宁王的手,径直走出了大殿,程女官等人立即跟了上去。

  大殿里一瞬间安静,宁王先跪下来:“皇兄,母亲……母亲她到底怎么了?”

  太后临走时说的几句话,透着一股的寒意。

  “皇上,”内侍进来禀告,“太后娘娘要搬进庆禧宫。”

  庆禧宫曾是先皇停灵柩的地方,太后要搬进去做什么?

  内侍吞咽一口道:“太后娘娘还交代,不准送食水进庆禧宫,太后娘娘这是要……这是……”

  太后准备要绝食。

  皇帝浑身立即变得冰凉,太后决定要去陪先皇,所以才会摔断了寿簪,交代了那些话。

  从来没有哪个帝王,逼死自己的亲生母亲,他不能去做第一个,更不能让亲生母亲在先皇去世多年之后,绝食而亡。

  太后为什么要这样?

  “皇上,”裴杞堂上前一步,“太后娘娘只是一时伤心,皇上好声劝说,太后娘娘就会回心转意。”

  皇帝目光一敛,恐怕没那么简单吧!太后是个固执的人,一旦拿定主意,就没有了转圜余地。

  “眼下还有一件事,”裴杞堂道,“庆王谋反案疑点重重,当年的文书皆为伪造,应该推翻此案重审,若庆王果然被冤枉,就该还庆王一个清白。”

  皇帝静静地听着裴杞堂的话。

  如果不重审庆王案,只怕太后不会离开庆禧宫。

  皇帝顿时觉得头疼欲裂。

  常安康上前试探着询问,“若不然皇上先歇一歇,刘相等人还在外面候着。”

  这样的时候应该叫刘相、谢相进宫商议对策,皇帝道:“将刘相、谢相传进勤政殿。”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12页  当前第3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3/51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覆手繁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