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覆手繁华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云霓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46 MB   上传时间:2025-08-06 12:22:34

  陆老太爷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顾家庄子的大门。

  终于有人走出来,远远的就传来闵怀说话的声音。

  跟在后面的是韩璋,韩璋低头在询问顾琅华用糯米汁浇筑城墙的事,两个人说得很愉快。

  最后才是一脸颓败的王仁智父子。

  显然王仁智父子在镇江已经没有了一席之地。

  如果他再不做点什么,一定会被王家牵连进去。

  陆老太爷提高了声音,“现在担心我的身子……你娘家做的那些事……你知不知道?”

  陆二太太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像她望过来。

  陆老太爷的话如同一巴掌将她打懵在那里,然而脸颊上火辣辣的痛觉却在提醒着她,陆老太爷当着所有人的面在训斥她。

  陆二太太仓皇失措,为什么要在这里?就算是怀疑她,责怪她也应该回到陆家,为什么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她羞愧难当。

  陆二太太瞪大眼睛辩解,“老太爷,媳妇没有。”

  “可怜的顾老太太……年纪大了……身子也不好……你们怎么下得去手,”陆老太爷说着咳嗽一阵,“你若是参与其中,我们陆家绝不会袒护你。”

  陆二太太觉得自己是在经历一场噩梦,无数双眼睛盯在她的脸上,那些视线已经将她剥的干干净净,很快镇江城内所有人都会知道,她串通娘家来害顾家,陆老太爷知晓真相后发怒,不管不顾就训斥起她来,她以后在镇江再也抬不起头来。

  陆老太爷等到顾琅华走过来,咳嗽了一声,撩开车帘十分关切地道:“琅华庄子上没事吧?”

  前世她虽然知道陆老太爷向来看重利益,却也没觉得他会如此的不择手段。

  也许是陆瑛将她保护的太好了,或者说,她一个瞎子,对于陆家没有任何的威胁,那么她的死呢?是不是在物尽其用。

  她的死,不但诬陷了裴杞堂,还请动了太后下旨,这不是陆老太爷和陆二太太能安排的。

  陆二太太不过就是被人驱使的打手罢了。

  她会一点点地接近真相,将前世发生的事弄个清清楚楚。

  不管是谁在操控那件事,她都会让他付出代价。

  琅华走到了马车前,“老太爷您放心,我不会因为您告诉王大人要将我们家所有的庄子都搜查一遍,就记恨上了您,更不会认为陆家跟姻亲王家早就串通在了一起。”

  一口一个老太爷,好像陆、顾两家一点关系都没有,说的话听起来是恭恭敬敬的,却人人都知道顾大小姐在说反话。

  陆老太爷仿佛听到了周围人嘲笑他的声音。

  这个稚儿竟敢这样侮辱他。

  琅华接着道:“我祖母的身子已经好多了,倒是您,从今往后要好好保重。”

  这句话竟带着些许威胁的味道,陆老太爷顿时咳嗽起来。顾家不是要留在镇江吗?好,就让他们留在镇江,等他们去了杭州安顿下来,他每日一炷香,愿叛军攻进镇江城,将顾家人杀个干干净净。

  一个孩子,以为认识几个大和尚,筹到些糯米,就敢掺和到带兵打仗上来,要知道那些手握权柄的显贵,遇到这种事都要退避三舍,如果叛军那么好对付,就不会一路畅通无阻,眼见就要兵临城下。

  马车刚离开顾家庄子,陆老太爷就忍不住吩咐下人,“让人立即去杭州给二老爷送个信,将这里的情形都禀告给二老爷。”

  ……

  杭州,聚丰楼。

  陆文顕正算着陆家到达杭州的日子,一切都会照他安排的进行,他一点都不会担心,其中会有什么差错。

  因为一定不会有错。

  他请了两家镖局沿途保护,加上陆家和王家的护院,足以应付江浙一带所有的山贼和强盗。

  而陆家不但会将整个族中的财物都搬来,跟着的还有顾家一多半的财产。

  顾琅华现在应该已经成了瞎子,顾老太太会一病不起,王家的算计也会得手。顾家虽然是个百年大族,也会被他一口口吃下去。

  现在正是他春风得意的时候。

  “老爷,徐大人来了。”陆家下人低声禀告。

  陆文顕点了点头。

  徐松元回乡探母,轰动了整个杭州城。

  却只在惠丰楼里定了一间包房与他私下里见面。

  徐松元三十七岁,先帝在位时恩科状元郎,精通梵文、藏文、蒙文等六种语言,颇得当时的左丞相刘景臣重用,海外各国来贡,均由徐松元带领翰林院接待使臣,翻译表文。先帝大行时,当今皇上与太后母子不合,刘景臣从中调和才让政局稳定,却没想到很快发生了惠王之乱,刘景臣因此被牵连下狱,身为刘景臣学生的徐松元也受波及,被打发去修文史,后因出使西夏带回了情报让大齐军队收回被西夏霸占的十五座城池立下大功,被皇上召进通政院,谁知庆王之乱又被牵连,因此遭到罢官。

  徐松元带着妻儿回到杭州老家,路上妻子杭氏生下嫡女徐谨莜,第二年又得嫡子徐恺之,同年刘景臣被平反,徐松元重新入仕,并在刘景臣的提拔下一路从通政院做到了中书省。

  虽然经过三起三落,徐松元仍旧是三十七岁的好年纪,将来有可能接替刘景臣的左丞相之位,所以徐家才门庭若市。

  但徐松元却是一个不喜欢交际的人,妻子杭氏更是守住了徐家大门,闲人一律免进,即便是杭州八面玲珑的人,用尽了所有手段,充其量也只是给徐家老太爷买了几块旧墨罢了。

  想到这里,陆文顕就十分骄傲,八年前谁能想到一个落魄的徐松元能够这么快就翻身,唯有他把握了这个机会。落魄时的相知,是打开一个人心门的钥匙。

  他能用这个掌控徐松元一辈子。

  雅间的帘子掀起,徐松元走进来。

  陆文顕看过去,徐松元穿着一身青色的直缀,脸上红光焕发,身居要职却没能让他发福起来,仍旧是那么神采奕奕,只是脸上书卷气太浓,眉眼中少了几分的灵巧,读书人的骄傲始终在他骨子里流淌,而这就是他最致命的地方。

  这个事事不肯低头的书呆子,在镇江的时候,因为妻子杭氏突然临产,血流不止而大声哭泣,最终还是低下了头向陆家求助。

  陆文顕想想这个就觉得得意,任徐松元在风光,在他面前也不过是个走投无路的穷酸罢了。

  陆文顕上前笑着给徐松元准备好座位,倒酒,寒暄一气呵成,“听说夫人和小姐要去京中?”

  徐松元颌首,脸上没有得意的神情,“只是参加太后娘娘的寿宴。”

  陆文顕笑着道:“谨莜这么小就要面见太后,想必夫人这些日子一定很发愁。”

  人人都以为这是光鲜的事,谁又知道在宫中只要走错一步,就会引来大祸。

  徐松元道:“这些日子也是苦了夫人,家中请了几个从宫中出来的嬷嬷教导谨莜,却都进展缓慢。”

  谨莜实在太娇气了。

  站一会儿觉得累,坐一会儿又抱怨椅子太硬,让她学宫中的礼数,她倒发起脾气来,生说嬷嬷对她喝三吆四。

  陆文顕道:“我倒是有个好人选介绍给大人,也是我凑巧识得的,从前伺候过太妃,对宫中礼仪再清楚不过,最重要的是她人长得和顺,说不定大小姐看着喜欢,规矩也就学得快些。”

  陆文顕说到这里顿了顿,“兄长也知道我好玄学,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

  加更奉上。

  请大家继续投票票给教主吧~

  

第四十二章 留下

  徐松元不禁看向陆文顕,他不是不喜欢玄学,往高了说《老子》、《庄子》、《周易》早就被称为三玄,往低了说,针灸、汤剂、推拿都是以玄学为始。但是他不太相信什么推演之术。他这次过来,也是要劝说陆文顕,好好在杭州任同提举,等到考满时评个优,他会想方设法将他调去京师。

  徐松元思量着没有说话。

  陆文顕却不见窘色,接着道:“我占了一卦,怕是寿诞当日慈宁宫有变,徐大人要提早为夫人、小姐做好准备才好。”

  徐松元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不禁压低了声音,“这些话可不能乱说。”

  陆文顕却笑眯眯地道:“这话关于身家性命,自然不能对外人说,但是兄长不一样,兄长不会将我放到火上去烤。”

  徐松元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是摇头,“你啊你。”

  陆文顕道:“我没有兄长的聪慧,更不会六种语言,进不了翰林院,又没有带兵打仗的本事,只是通晓些玄学,将来也不指望能够做什么达官显贵,只是盼着有机会能为兄长出出力,也权当回报兄长的处处维护。”

  陆文顕几句话说的人心中妥帖,徐松元方才因玄学涌上心头的反感,顿时去了个干干净净,人各有所好,他总不能强迫陆文顕一定按照他的安排行事。

  徐松元想了想,“你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陆文顕目光一亮,“太后今年恐怕是病符入命,我给兄长寻的那位嬷嬷,正好会饮食调理之法,不妨让大小姐学一些。”

  徐松元皱起眉头,“就算是这样,宫中总有太医,哪里用得着我们。”

  陆文顕笑着凑过来,“让谨莜多学一些总是没错的,兄长不要对谨莜太苛刻,每日总是板着脸教训她,让她学规矩,说到底终究是个女孩子,兴许她对别的更有兴致。”

  徐松元从不怀疑陆文顕对谨莜的喜爱,大约是亲眼看着她出生,待她就像是自家的亲叔叔一般,每次来杭州都要给她带些稀奇的物件儿,什么走马灯,银薰球,不倒翁,上次还送了一只金丝雀,也是怪了但凡是陆文顕拿来的东西谨莜都很喜欢。

  徐松元虽然不太认同陆文顕说的那些道理,却觉得换个嬷嬷也未尝不可,“那就让那位嬷嬷试试。”

  陆文顕很是高兴,咳嗽一声,立即有人提了一只鸟笼进来。

  陆文顕道:“这是我给谨莜带来的雀儿。”

  一只翠鸟在笼子里神气地跳来跳去。

  徐松元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也怪不得每次谨莜都问我,陆二叔什么时候来杭州。”

  等到徐松元离开,陆文顕也一路回到陆家,何嬷嬷立即迎了上来。

  陆文顕低声道:“你明日就去徐家,”说着顿了顿,“但是别忘记,谁才是你的主子。”

  何嬷嬷低眉顺目地回话,“奴婢对老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陆文顕十分满意。

  陆家管事走过来禀告,“老爷,李大人来了。”

  李成茂是太子生母崔氏的远亲,可惜皇上尚是端王时,崔氏就因生太子难产而死,李家这个远亲还没借到势就已经失势,去年皇上为了立太子,追封了崔氏为皇后,李成茂才借着外戚之名在杭州任了个行军司马,这次才有机会进京拜见太子。

  陆文顕去堂屋里与李成茂见面,刚走进屋子,李成茂立即迎上来,一把将陆文顕拥进怀里,不停地拍打着陆文顕的后背,哈哈大笑道:“贤弟真乃是神人也。”

  陆文顕但笑不语。

  李成茂道:“这次进京果然如贤弟所说,好事临门了。”

  陆文顕目光闪烁,“让我猜一猜……”

  李成茂眼看着陆文顕在屋子里转了两圈,转过头吐出几个字,“是兵马司指挥使。”

  李成茂顿时怔愣在那里,紧接着满眼崇拜之情。

  他离京之时陆文顕给了他一句话。

  喜事临门,志得意满,半喜半忧。

  全都应验了。

  让他如何不惊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12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51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覆手繁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