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浩不以为意,“得得得,你们觉悟高行了吧?那定好了我现在就去准备,咱们怎么也得弄的热热闹闹的。”
第二百九十六章:开业
李秀英看着他急切的样子,笑了。
一边叫住他,“还有几天到周末,趁着这几天你各个商场和小卖店也走一下,到时咱们塑封好的豆干送到他们那里代卖,也不用他们先拿钱,到时咱们一周一结算,卖了多少按批发价卖给咱们就行。”
董浩还在想这个,一时没太明白。
王为光却眼睛一亮,把其中的好处也说了出来,“不用咱们再招人出去卖东西,分布的也广,这样马上就能上所有人都知道豆干,这个办法好。而且不用先拿钱进货,商家只人卖出去就有钱挣,还不用担风险,他们也很愿意。”
李秀英点点头,这还是她从上辈子在后厨房那里学来的经验,那个时候给饭店送菜的很多,所以竞争很激烈,到是有一家很聪明,菜价与他们相同,可却说一个月结一次帐,每天来送菜只要记上送了多少就行。
虽然同样是给钱,可不用每天结帐,还这样的信任,老板最后就选了这一家。
李秀英也是抓住了商家的心里,有钱挣还不用拿钱投资,又没有风险,换成谁会不高兴呢。
董浩经王为光这么一说,加上自己一想,也明白过来了,却又不免露出担忧来,“那咱们岂不是要先期投很多的钱?”
李秀英赞赏的看着他,“你能想到这个,说明你很适合经商。”
董浩面上不由得露出得意的神色来,李秀英又道,“若是换成旁的这个风险很大投资也大,不过你忘记了咱们是做豆腐,虽然有人工还有电各种的开销,但是咱们做十多块豆腐也只用一斤的豆子,每天卖豆腐的钱就可以把每天的开销和成本挣回来,而五香豆干是干挣下来的钱,咱们还可以跑到外市去推销五香豆干,只要把市场打开了,咱们挣的会越来越多。”
“那可以让他们自己上门来进货。”董浩听着不由得激动。
李秀英点点头,不过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规模真的大起来,我更赞同咱们自己买货车各各地方的送货,咱们的豆干也不是什么稀有的东西,很快就会有人效仿起来,等竞争的时候,可主动送货这一点就能把别人家都比下去。”
前前后后这些,甚至未来的前景,李秀英都细细的想过了,甚至用豆腐开始出新的零食,这些都可以。
董浩听了激动,就是王为光也赞赏的点头,看向李秀英的目光也带着赞赏和惊奇,更多的是惊喜。
越接触下去,越觉得眼前的李秀英很神秘,似乎脑子里永远都有挖不完的东西,总是能说出让别人想不到的点子来,这也是王为光慢慢被吸引住的原困。
三个人把事情定好了,董浩要准备开业的事还有去宣传的事,李秀英则想着趁这几天把东西收拾一下,搬到作坊那边去,她在这边交了三个月的房子,之前是一起交了三个月的,现在又补了两个月,如今已经进了十月中旬,还有半个月又要到期,这半个月的房租她也不要了,这样王大娘那边也挑不出理来。
而且趁着搬出去之前,她还得去晒些秋菜才行,特别是辣椒,交代董浩去收了,也不知道他当没当回事,等作坊开起来,还要做辣味的豆干,到时可不能缺了辣椒。
而且她东西要吃的干菜也要晒出来。
李秀英想了一下,趁着上学前找到了王大娘,把自己要搬出去的事说了,又说要想晒些干菜,还提出来半个月的房租不要退,到时就是想多晒点干菜,王大娘听说她要搬出去,纵然不想却也没有办法,听说房租不用退,又哪里舍省不得那点菜,就只说让李秀英想晒多少就晒多少。
李秀英也松了口气,就怕王大娘觉得她要搬走了就占菜的便宜,现在把话说开了,她也可以放心的晒干菜了。
接下来的几天,晚上去上课,早上卖过豆腐就赶着去菜地摘菜回来,土豆豆角茄子,李秀英都没少摘,晒了土豆干豆角丝还有茄干,李秀英就又串辣椒,就是地里的杮子她也摘了回来,又买了一个泥烧的大坛子,把杮子用热水烫一下去皮,然后放到坛子里又加了凉白开,最后把整个坛子放在锅里,锅里添了水慢慢的烧,坛子加热,里面的杮子也煮开了,这才扣上盖,外面又和了泥巴糊上,一点气也进不去。
冬天的菜贵,李秀英又不想多想花,所以咸菜干菜,能做的都做了够足的,也想着万一陈灿过来,到时也要吃,就怕东西不够用。
好在农村的菜地种的菜很多,李秀英弄了这么多,王大娘老两口那边想晒干菜也够用了。
这些天李秀英一直忙着备冬天吃的菜,等完忙了,这才发觉好几天没有想起王营长了,结果这样一闲下来,却又忍不住的去发呆。
李秀英一边收拾东西,只等着董浩推着三轮车过来帮着搬家,刚到这边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东西,结果这一般家,足足用人力三轮车拉了两次才拉完。
一次上面拉着的都是李秀英的晒的干菜和各种咸菜坛子之类的,一车是李秀英的被褥和做豆腐的那些东西。
都说破空值万贯,李秀英看着自己这些破在线烂烂的东西,忍不住笑了。
李秀英搬家,王为光和董浩过来帮忙,还有董浩的几个朋友,穿着和董浩很像,不过接触下来李秀英发现,品性都不坏。
而他们一个个的叫着秀英姐,叫的又格外的亲切,李秀英也很喜欢。
这一排的泥土房,上次来租房子的时候,还破遭遭的,如今再过来,院子里都收拾的整整齐齐的,还铺上了红砖的地面,屋子里也是,现在别人家可都用红砖盖房子,结果泥土房竟然用红砖铺院子,李秀英也诧异。
“你不是说做豆腐得干净吗?我正好联系了一个朋友要了些砖,就把铺子和屋里的地面都铺了。”董浩少不得又得意了一回。
“你朋友真大方。”李秀英恭维了一句。
董浩却不满意,“我听你这话像在刺我呢?”
结果换来董浩几个朋友的笑声来。
第二百九十七章:避开(月底最后一天,求月票啊)
李秀英也看着董浩笑,眼睛也在院子里打量着,以后这就是她要立业的天地,从这里她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来。
李秀英的东西不多,只要把东西搬过来,她自己归拢就可以了,有董浩的朋友在,李秀英也不好意思就让人白帮忙,和王为光一商量就一群人去了市里的馆子。
饭后,董浩带着朋友走了,毕竟他们还要在忙的事情,因为李秀英又把开业推迟到下周,所以多出来的这周董浩一直在各个小卖部跑,李秀英则是晒了干菜又收拾家,如今也算是忙完了。
晚上李秀英和王为光去上课,王为光却是担心她一个人住那么远不安全,只说这几天也搬过去,李秀英拒绝了,“为光,临的也不远,就是在郊区,只是比平时多走了十分二十分的,我一个人回去也就歇下了,你再送我,我还要担心着你安没安全,反而不好,在说我到时把门窗关紧了,就是有坏人也进不来。”
“我知道你向来胆子大,算了,不是说让你朋友过来吗?到时问她什么时候能过来。”王为光知道劝不通她,便也不在多说。
李秀英抿嘴笑道,“过几天的,也不急。”
两人这才进了学校,却不知道两个人进去后,从一处的角落里才有一道绿色的身影走了出来,盯着学校的门口看了良久,身子才又消失在角落里。
放学后,李秀英再三拒绝了王为光送自己,便一个人往作坊那边走,出了市区,只能借着月光看着路,好在这段路并不远,李秀英原本还不害怕,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她太敏感了,总觉得有人在身后跟着,还有那脚步声,中途她停下来几次,侧耳一听到没有那脚步声,最后只当是自己吓了自己,脚上的步子又快了几分,不多时作坊出现在面前,李秀英这才深吸出口气来。
刚开始的几天,李秀英一直有这样的错觉,她也没有和王为光他们说过,生怕他们担心,好在几天之后,慢慢习惯一个人走夜路了,胆子大了不说,那种错觉也慢慢的没了。
待到了周末,他们的作坊也开业了,董浩买了鞭炮,放过之后就开工了,李秀英指点着工人做豆腐,中间点卤水都是她亲自弄的,这个东西很重要,点多了豆腐硬,点小了豆腐又太嫩,所以这个就要看手法了。
董浩不明白,只在一旁看着,只觉得什么都有趣。
王为光也在一旁盯着,看着豆腐一板板的被做出来,又烘焙成五香的,最后塑封的时候却是王为光盯着的,这样封起来的豆干也不怕坏。
现在他们这边毕竟是以做豆干为主,豆腐虽卖只是离着市区太远,所以眼前便没有做,而这豆干李秀英是昨天晚上自己就把五香的料配好了,这东西想防着人也没有用,毕竟太简单,打眼能会弄,只是他们现在有塑封的机器,这就是别人比不了的。
这样的天气别人家做出豆干来也就只能放一天,他们的却是只要塑封的豆干不漏气,便能一直保存。
看着成品慢慢的堆了出来,董浩激动的没有了往日的多话,只一个个的把豆干捡起来看,就像怎么都看不够一样,王为光虽然没有说话,可眼里的神情也知道是高兴的。
李秀英也呼了口气出来,东西出来了,现在就等着看这东西卖的怎么样了。
豆干是要凉了之后才能塑封,所以今天这些都弄完,天也晚了,李秀英的意思是明天再送到各个小卖部,董浩却按不住性子,只说正好回去路过几家可以先送去。
李秀英其实也是想看看到底卖的好不好,既然这样,也没有反对,就让董浩先带着一袋子的豆干走了,天色晚了,李秀英也没有留王为光,就让他跟着董浩一起走了。
至于明天要做豆干的豆子,工人在离开这前也用大缸泡了起来,李秀英也没有什么可做的,又是自己一个人,就吃了几块豆干。
作坊里静悄悄的,特虽是晚上的时候,李秀英坐在院子里望着天空中的月亮,虽然只是在郊区,别觉得这边的夜空比市区要矮,星空离的也近了许多。
如今已经十月底,一早一晚天都已经凉了,附近的庄家都在忙着收割,在李秀英的记忆里好像不在农田里做活的日子并不多,也就是她和周兴泉私奔到南方,她躲在饭店里打工,也不过短短的活了三年,那个时候她才二十五岁,还正是年轻的时候,得了一身的病,死在外面都没有人理会。
好在还有重活一次的机会,她定要回出属于自己的天地来。
深呼口气出来,李秀英突然兴趣大起,双手放在嘴前,对着空旷的夜空大喊道,“我一定要活出个样来,你们打败不了我。”
喊过之后,觉得心情也好了,这才转身进了屋,而有一抹身影却是在看着她进屋后,又盯着开着灯的屋子良久才悄悄的离去。
第二天是周日,工人已经早早的来了,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也知道自己都要做什么,更不用李秀英盯着,还没有过六点,董浩也来了,人看着昨晚该没有睡好,眼圈还大大的。
“早上我路过小卖部,还没有开门,等一会儿我去市里各个地方送货,再看看卖的怎么样。”
李秀英笑了,“咱们的东西不急,只要市场打开了,不愁卖,再说还可以扩展到别的市去,你也别急,在家休息好了。”
看他的眼圈这么黑,就明白定是昨晚担心的一直没有睡。
这人看着大咧咧的,如今对一件事情上了心,却也太拼了些。
董浩点了点头,也没有多带,把封好的豆干装上三轮车,蹬着往城里去了。
李秀英和工人把豆腐做出来的时候,王为光才来,身边还有跟着吴艺,吴艺第一次来,看哪都好奇,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觉得没意思了,便觉得天太冷,躲到李秀英的屋里去了。
中午工人是在这里吃的,李秀英就用苞米面和黄米面做了二合面的馒头,炖的豆腐,这样的火食吴艺吃了都觉得好,嘴里还一边道,“对了,你以前是不是在大院那边做过保姆?”
第二百九十八章:传言
李秀英和吴艺还有王为光三个人是在李秀英住的屋吃饭的,李秀英猛然听到吴艺问这个,还吓了一跳,她可是没有和别人说过这事,吴艺这是怎么知道的。
吴艺见李秀英一脸的疑惑,便解释道,“我表姐夫家就住在大院里,在东家前院,姓陈。”
李秀英想了一下,东家前面住着的确实姓陈,还是个军长。
竟没有想到吴艺还有亲戚,这世界可多小。
“我确实在东家做过半年的保姆。”李秀英也不觉得这事丢人,点头承认。
吴艺眼睛闪亮,“那他们口中议论的就真是你了。”
李秀英挑眉。
吴艺便忍不住把事情经过说了出来。
原来昨天吴艺去看她表姐,她表姐正好要回大院那边办事,就让吴艺陪着去,吴艺跟着去了,陈家住在东家的前面,吴艺站在陈家后门的时候,就听到东家那边在说话的声音很大,最后几乎是争吵了。
离的又不近,只隐隐的听到什么李秀英那个小保姆的事她的事情不知情,吴艺解释道,“就是东家的儿媳妇说的。”
李秀英淡淡一笑。
吴艺却奇怪,“你都不惊呀。当时我听到的时候可比你本人还惊呀,那次有两个女军人来找你,是不是东家的儿媳妇让的啊?”
“有什么惊呀的,不过都是过去的事,就不想再多说。”李秀英念着当初在东家的情,也不想说多说。
王为光见状,也转了话题,“我大伯家也住在那个大院。”
“我知道。”吴艺翻白眼,一副你不说我也知道的样子。
而成功的把吴艺的注意力引过来,王为光却松了口气。
结果又是换成李秀英一愣,吴艺就给她解释,“住在大院的王副师长是他大伯。”
得。
这还有两个干高家的子弟呢。
李秀英再想想王为光的父亲能给他们找来塑封的机器,有一个师长的大伯也就不为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