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赵家俩兄妹,包括三桃家能否拿的出钱来赔偿,村里铁定要跟着倒霉。上头指派下来的交粮任务可不会因为这些事儿给减免了。这发霉的稻谷自然不可能上交,最终还不是村民自己承受?
不牵扯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大家乐得看热闹。一旦触碰到了,谁还有那看热闹的心思?
可惜,现在不让戴高帽/批/斗了。
“村长,这次的事儿,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可不是。这次要不是运气好,才淋湿了一筐稻谷。要不然我们整村子人下半年都得吃发霉的谷子了。”
“严惩!必须严惩!”
围观的村民七嘴八舌地嚷嚷着,瞧着架势一个比一个情绪激动。这种时候平日里总有些小矛盾的知青们,一个个瞧向马芳的目光或多或少带着怨恨。纵使马芳最初时一个劲地为自己辩白,到了最后迫于压力不得不承认,可嘴上依旧念叨着“自己只是想给赵清茹兄妹一点点教训而已”。
不管怎么说,最终的处理结果还是很快出来了。对于那几只肥耗子,今年一整年的工分减半,每家分粮时扣一百五十斤稻谷,而且不得参与年底分福。所谓的年底分福,主要每年快过年时,村里以人为单位,会分年猪肉以及鱼跟藕等物。
至于马芳,则被要求赔偿被淋了雨的那一大竹筐,大约五百斤稻谷,当然今年的工分也减半,也不得参与年底分福。
干净利索地处理完了事儿,大家乘着太阳出来了,赶紧抓紧时间将竹筐里的稻谷重新在晒谷场摊开,抓紧时间将谷子晒干,然后用麻袋分装,随后入库。
忙着差不多时,赵清茹便偷偷开溜了。熬了整整一晚上,都没顾上吃早饭,饶是夜猫子的赵清茹,也有点点扛不住。
“清汝丫头。”赵清茹还没来得及走几步,便被沈利洋给叫住了。
“利洋叔。”
“一道回去吧。”
“哦。利洋叔,你是不是有事?”
“呵呵,其实也没啥大事。就是有些事,有点好奇。”走在前头的沈利洋侧过头看了一眼赵清茹,继续道,“那路上的稻谷痕迹,是清汝丫头你撒上去的吧。”
“利洋叔,我不晓得你在说什么。”
“呵呵~小丫头鬼机灵鬼机灵的,还跟你利洋叔玩小心眼儿了。”沈利洋直接点出了其中一个比较致命的破绽,“从平春家搜出的那俩口袋,上面可是一个洞都没有。”
“就不能回家后换个口袋?”赵清茹小声地嘀咕了一句,就是不承认。
“行了,你利洋叔就是比较好奇,同样的稻谷,同样的水,为啥煮出来的口感完全不一样?清汝丫头,你到是跟你利洋叔说说。”
赵清茹自然不可能跟沈利洋实话实说,因为是两种米撒。不过赵清茹还是拿出了早早想好的一个借口:“很简单啊,因为恬妞婶子家的那罐米,在煮的时候我悄悄加了几块冰块。”
“冰块?!”
“是啊,其实加几块冰块能让米饭更香。当然也可以滴几滴白醋或者菜油。”
“也就是你们城里的娃娃瞎讲究。”得到了答案的沈利洋显然对赵清茹所说的答案,可以说在此之前从未听说过,只觉着有些败家。为了米饭更好吃,就又是白醋,又是菜油的,甚至还放什么冰块。真真是……哎~
赵清茹回了个淡淡笑容,跟沈利洋道别后,便回自己个儿的家,补眠去了。当然在此之前,还会彻底洗个脸,敷上牛奶面膜,好好护理一下。当然,这种事,只能暗搓搓的做,连钱奶奶都不能让她发现。要不然,一准大惊小怪。
V029村里来了贵人
过了双抢后,虽说依旧每天上工,但工作明显轻松了不少。七月时,也就是双抢之前的大半个月,那位被赵清茹看好的老先生恢复了党政军领导职务,并非之前被不少人看好的那位华先生。
因为事先有所准备,赵清茹那便宜老爹赵父,算是彻底坐稳了副军长的位置。至于顶头上司那位正职军长,都一大把年纪了,最多也就是两三年的时间,差不多也该退位让贤了。和平年代,除非有大的功绩,想要再升一级,其实蛮不容易的。
更何况,随着那位老先生的东山再起,亦或者说打从去年运动结束后,很多在运动中被波及的老将军老领导,一个个都平反重返岗位。这里头,便有赵家的中流砥柱,运动开始后没多久,便因身体原因送进某个秘密疗养院疗养身体的赵家老爷子。
只要赵家老爷子,这几年在,哪怕从那个位置退了下来,赵父两三年后再晋一级是十拿九稳的事儿。
“汝儿,姆妈来信了。”这一天,赵清茹正抱着本历史书(实际上是小平板)看得津津有味,就看到自家大哥一阵风似的,从外头冲了进来。
“哦。”正看到精彩之处的赵清茹反应淡淡的,“信上怎么说?!”
“汝儿,你这态度不……咦,这是啥东西?”赵清山显然对自家宝贝妹妹这番态度很不满意,便一把将赵清茹手上的历史书给抽走了。结果那个小平板毫无意外地掉了出来。
“汝儿,我发现你那儿好东西真不少呐。”赵清山笑得无比的灿烂。
赵清茹立马从躺椅上坐起了身,手一扬,便将小平板给回收回了自己的秘密仓库。
“想都别想!”
虽然在自家大哥面前,现在赵清茹已经懒得再多掩饰了。但并不代表着赵清茹不清楚若是引起太多的蝴蝶效应会如何。之前那块最新型的太阳能蓄电板到底还是让赵清茹不安了许久。历史若是出现偏差太大,赵清茹都没信心会不会一个不小心把前世的自己给偏差没了。
“对了,姆妈信上怎么说?!”赵清茹转移了话题。
“我一收到信就赶紧回家了,还没看呐。”赵清山也猜到了自家宝贝妹妹的顾虑,便没再坚持,顺手扯过一旁的长板凳,坐了下来,随后将信给拆了,一目十行地读了起来。
“汝儿,还真被你说中了,今年真的要恢复高考了。”
“那就好。”赵清茹重新捡起了地上了历史书,“具体什么时候通知,姆妈信上说了么?”
“等过完国庆,差不多月中的时候会宣布。姆妈信上说,让我们好好准备。另外,她已经找了好些资料,里头好像有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寄过来了。”
“挺好的。哥,你该好好用功了哟。”赵清茹算了算日子。现在已经是八月底快九月了,隐隐记得七七年恢复高考第一年是在寒冷的大冬天进行考试,然后春节过后开学。七八年则是夏天考试,秋天开学。两届学生只相差了不到半年时间。
赵清茹选择的是文科,除了必考的政治、语文跟数学外,只要复习历史跟地理。至于英语,报考外语专业时需要加试一门外语。赵清茹再不济好歹也是知名大学毕业,虽说毕业后好多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底子好歹还在。自从来到沈家洼村后,闲暇时一直没丢下复习。即便让她现在就参加考试,除了政治比较麻烦外,其他都问题都不大。
“行了,我心里有数的。”赵清山眸色明显一暗,将手上的信递给了赵清茹,虽然翻出了一本化学习题,一边纠结得皱着眉头一边做了起来。
之前包括唐越宋在内的发小不是没有劝过赵清山赶紧回来,哪怕走关系,先当个大头兵,也比窝在沈家洼村这样的穷山沟沟混日子强。但只有赵清山心里明白,尤其自从跟自家宝贝妹妹推心置腹的肯谈过几次,知道了宝贝妹妹已经不可思议地换了个芯子后,赵清山就觉着就算要重回大院,他也不想借着父辈的光,这么灰溜溜地回去!
不就是军事学院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赵清茹见此,笑了笑,随后打开了赵母的来信,读了起来。
高考呢,真心想不到自己竟然还有机会再参加国内的高考,而且还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有点点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