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座位靠后的方明一挥拳,满脸的兴奋之色。
果然!
扬长避短!
效率和成本就是他们最大的优势,论技术,民营企业怎么也比不过人才济济,积累雄厚的国营大厂……
所以,那个最古怪,最冷门,最没有技术门槛的订单……就是他们的机会所在!
没人知道这个所谓的“养殖船”是用来做什么的……
虽然技术上并没有什么难度,然而极短的造船周期,和压缩到极致的造船成本,让许多竞争者望而却步。
没多少利润不说,加上是市场认可度最低的“非标”类船只,和极低的10%的预付款条件……
这意味着一旦委托方毁单,等待他们的就是和滨城造船厂同样的下场!
没错!方明就是在赌!
赌这个豪掷200亿的委托方,不会为了这区区一艘的小订单而毁掉自己的信誉!
同时也在赌,没有几个造船厂会看上这个订单!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
没有多少造船厂愿意冒着这样的风险,去承接一艘市面上从未出现过的全新船型,即便愿意冒险,成本也必定往高了核算。
特别是对审批流程异常繁复的国营大厂来说。
打个申请报告来回的时间,人招标会恐怕都结束了,这方面的决策效率远远比不上灵活的民企。
到最后,争夺这一艘“养殖船”订单的竞争者只有区区3家。
而“东南造船厂”,则以最短的造船周期,最低的造价,一举拿下了这笔订单!
虽然仅仅中标了一艘,但是对经历了产能过剩和造船业寒冬,已经陷入绝境的“东南造船厂”来说……
这一艘“养殖船”订单,就是确保他们不会倒在黎明前黑暗的救命稻草!
方明的孤注一掷,为自家父亲留下的造船厂赢得了一线生机。
然而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个看似全场利润最低,最冷门的标的,反而才是这一批订单中,最有价值的那一个!
他获得的不是一线生机……
而是一整片的蓝海……
……
“我宣布,我公司‘农牧一体化立体式生态养殖’实验楼正式完成封顶!”
与此同时,孟山牧业。
随着老孟的这一声宣布,几位公司领导和乡镇代表共同剪彩,现场“啪啪啪”响起一片稀稀拉拉的掌声。
就这样,世界上第一座“农牧一体化立体式生态养殖楼”,在有些寒酸的寥寥几朵礼炮烟花中,完成了封顶仪式……
“孟经理,你们这个建筑的名字倒是有些奇怪,农业就农业,牧业就牧业,什么叫农牧一体化?
我听了半天也没明白这栋楼到底是用来干嘛的?”
贵宾席上,前来祝贺的李县长指着那栋12层楼高,几乎没有什么窗户结构的水泥钢筋主体,一脸亲近的朝老孟问道。
虽说之前有过一些“误会”,不过经过京城领导的“开导”,这位李县长已经与孟山牧业冰释前嫌。
在听说孟山牧业是国家级重大项目的主要生猪供应商之后,那更是几乎把孟山牧业当祖宗一样供起来。
现在哪怕是政府办公楼停水停电,孟山牧业那都是照常经营,丝毫不受影响,享受的完全是当地企业的VIP待遇!
“这个……简单来说,就是上层养猪,下层种菜,完了菜还能用来养猪,很环保的一种高科技养殖楼,基本不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面对李县长的问题,老孟只能尽量用通俗的语句囫囵解释了一下。
实际上,他最近也还在恶补学习中。
所谓的“农牧一体化立体式生态养殖”,就是最大限度利用各种养殖副产物,实现可循环利用的一种生态技术。
虽然总部已经派了技术人员过来组织培训,不过这种闻所未闻,很有些超前的生态养殖模式,依旧让老孟觉得不明觉厉。
甚至有些怀疑,以现在的技术,真的有办法实现这种程度的养殖模式?
“那……这栋楼的造价大概多少?”
污染不污染的李县长不关心,他关心的是这栋楼的经济价值……
“嗯……大概3个亿左右。”
“噗!多……多少?”李县长刚到嘴边的茶差点喷出来。
“3个亿。”老孟脸色也有些古怪道。
虽然早知道二期工程投资至少在10亿以上,不过嘴巴里蹦出亿这个单位,还是让老孟有些不适应。
“就这栋楼?3个亿?孟经理,你没在开玩笑吧?”
“当然没有,这建筑主体当然值不了多少钱,也就是地基牢固点,水泥厚了点,钢筋粗了点,造价不会超过3000万,重点是里面的各种自动化设备……”
“立体式生态养殖楼”,以及仿造末日游轮打造的“立体化生态养殖船”,都是孟浪为人类文明保留火种的“后勤基地”。
这栋实验楼,包括竞标中的那艘“养殖船”,其实都是第一批的“样板间”。
它们的作用就是先行探路,为以后大规模推广进行第一次经验积累。
只不过养殖船比起养殖楼,还多了“海洋渔业”这一循环体系。
它们的内部统一采用封闭式管理,各楼层温度、湿度等可自动调节。
并且使用了风水光等综合新能源设备,完全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的可循环利用能源系统。
其上层的喂料、排粪等操作都通过自动化控制完成,每层楼是一个独立的集约化养殖场,可避免人员、物资、牲畜在各层间交叉流动,从而有效阻断疾病传播。
养殖的粪便和废料,可以作为下层有机生态蔬菜作物种植的养料。
下层则采用了全自动化的立体式滴灌无土栽培,亩产远超传统种植业,又可以种植大豆等猪饲料,反过来作为养殖饲料。
不仅如此,还能因地制宜,根据市场个性化定制每个楼层的养殖种类。
说的简单,但其中养殖种类的选择,必须形成一个半独立的小型生态系统,这才是真正考验技术的东西。
当然,还有最为关键的系统架构和内部全自动物流,以及搭载的半人工智能……
它看似简单,实际上“技术壁垒”却十分高端!
按照设计,这一栋12层楼的最大容纳量为2万头生猪,预计年出栏生猪4万头,但是最低只需要10个工人进行管理,基本实现全自动化。
正所谓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里面需要用到的各种高科技自动化设备自然价值不菲……
“什么设备需要这么多钱啊?”李县长有些不信。
就12层楼,3个亿?你金子做的设备啊?
“这个……包括自动清洗、自动投料、自动采摘、自动杀虫,还有自动识别、数字化、智能化统筹管理……”
老孟最近死记硬背,倒是背下来不少专业名词。
虽然技术细节或许搞不明白,不过不妨碍他拿出来绕晕业余人士……
“停停停!孟经理,你就简单说说,这楼它到底能干嘛?”李县长明显被成功绕晕。
“嗯……”老孟想了想,想起内部培训资料里面印象最深的某个功能……
“李县长,人脸识别您听过吧?”
“这当然听过啊,听说现在大城市逛超市都只需要刷脸了嘛!”
“嗯……这栋楼它能‘猪脸识别’……”
“啥?”
第四百六十五章 想要力量吗?
“终于找到了……”
孟浪盯着电脑屏幕监控中那个戴着鸭舌帽的中年男人,露出一丝笑容。
赵虎,男,42岁,沛县河口镇人。
不久前因农村盖房侵占自家土地导致的邻里纠纷,残忍杀害隔壁一家七口人,目前在逃,悬赏金30万RMB!
不过他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夜魔族的改造人……暗杀者!
从电视上看到通缉令之后,孟浪就已经第一时间让零通过城市监控系统,严密监控朝歌所在活动区域,同时在周边县市搜索赵虎的行踪。
皇天不负有心人,今天终于有了收获。
监控画面中的男人骑着自行车,背着背包,一副普通游客模样打扮。
通过照片比对,对方面部显然是已经做了些伪装,哪怕是熟人都不一定能认出来。
不过对于连头猪都能识别的零来说,这些伪装还远远不够……
“还真是够谨慎的,藏了这么久才出来活动……”
孟浪看着画面上停下单车,四下打量一番后走进一家便利店的男人。
手指在桌面上缓缓敲击着,思考应该如何处置对方。
他不确定在这个时间节点的赵虎,到底是普通人类,还是已经接受了改造成为了暗杀者。
如果是前者倒还好,他不介意客串一回赏金猎人。
但如果是后者,那对方很可能已经被夜魔族控制,身边说不定还已经被聆听者监听……
对他而言,单纯的抓捕一个普通逃犯意义并不大。
甚至干掉一个暗杀者,作用也不过是提前斩断了夜魔族的一只狗爪子,对敌人来说不痛不痒。
没了赵虎,还会有张龙,以暗杀者出现的数量来看,符合改造条件的人类并不是稀缺物品。
说不定还会多出几个牺牲品。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处理这个赵虎,才能让他的价值最大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