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言顺的把小雨推出厨房。
“诶?可是……”
“行了小雨,他爱做让他做去,走,跟我回房间。”闫薇薇看了两人一眼。
“呃……干嘛?”
“今天刚到的新衣服,嘿嘿嘿~”
小雨:“……”
林海棠:“……”
……
“剁剁剁!”清脆的切菜声在厨房中,略显静谧。
林海棠系着围裙素手调羹,低着头露出白皙的脖颈,紧身的牛仔裤,凸显出笔直修长的双腿。
见林海棠一副浑然物外,认真做菜的模样,孟浪笑眯眯的洗干净手,凑过去问道。
“海棠,有什么我能帮忙的?”
厨房虽然宽敞,不过两个人还是有些挤了,感受到身侧男人的靠近,林海棠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对于这种私下略显亲昵的称呼,她不由白了对方一眼。
见躲不过,只能无奈的指了指旁边,“那麻烦你把鸡肉腌制一下吧。”
“好嘞!”
“呃……你在干嘛?”
“哦!不自觉用上了活血化瘀的推拿手法,我觉得这么处理说不定更入味?”
林海棠:“……”
一边处理手里的鸡肉,孟浪看了看厨房里准备的食材,顿时有些疑惑。
“我说海棠,这些菜……你今天该不会是专门为了感谢我下的厨吧?”
“你……你想多了!”林海棠脸色微微有些不自然,手上的下刀速度却是突然快了不少。
过了片刻,这才又低声说了一句。
“要感谢,我也是替造船厂的那些工人们感谢你……”
前两天冯厂长亲自打电话过来,情绪激动的表示谢意,林海棠就知道,滨城造船厂的事情八成是有了转机。
她不知道孟浪用的什么办法,不过不妨碍她“暗中”表示感谢。
“要谢你直接跟我说嘛,还这么拐弯抹角的。”
孟浪笑道,旋即有些疑惑。
“不过这滨城造船和你非亲非故的,怎么看你还挺上心的?”
“嗯……造船厂里的工人绝大多数都是没有编制的农民工,一旦造船厂破产,那这些农民工今年怕是过不了好年了。
不说按时领到工资,拖欠个三五年也是常有的事。
我经手过不少类似的案子,哪怕占着理,拖一拖,许多家庭的孩子就连学费都交不起了。
也不是上心,毕竟这种事我也见多了,只是想着能帮的话,就尽量帮一下。”
看着一脸恬淡,依旧认真低头做菜的林海棠,孟浪一时有些发愣。
不由摇头笑了笑。
“有没有人跟你说过,你这种性格,就是典型的外冷内热?”
林海棠看了孟浪一眼,满含深意。
“嗯!薇薇说过!”
孟浪:“……”
他仰头一脸无语问苍天的表情。
“你对非亲非故的农民工都能外冷内热,怎么对我就不行了?律师不是最讲公平的吗?
我能不能要求给予公正对待?”
“只有这件事……不行!”
“我……我可以告你吗?”
“法庭基本不可能受理这种案件,就算受理,你胜算也不大……”
“不试试怎么知道!”
林海棠闻言,一脸无奈的放下菜刀,看向对方。
“孟浪,其实……”
“打住!”用脚指头想,就知道这家伙铁定是又要给自己灌“天涯何处无芳草”之类的鸡汤了。
他一脸严肃的看着林海棠。
“别叫我孟浪,叫原告!”
林海棠:“……”
……
“开饭啦!”
“哇!好香啊!让我大快朵……咦?”
闫薇薇的表情从兴奋,到疑惑,再到面无表情……
蛋炒饭、排骨藕汤、葱烧武昌鱼……
她斜着眼看向林海棠。
“你确定这桌菜……是用来感谢我的?”
第三百八十五章 懂历史的
“唔~这醉鸡入味!嚼起来还又Q又弹!海棠你手艺又涨了!”
质疑归质疑,饭菜还是要照吃的。
闫薇薇啃着一根鸡腿,竖起大拇指。
林海棠拿起筷子尝了一口,忍不住眼神古怪的抬头看了一眼孟浪。
“嗯……是这鸡肉处理的好……”
会医术的厨艺都不差?
这家伙究竟是点亮了什么奇怪的组合技能?
难不成第一次去他家看到的那锅黑糊糊……其实是人家在熬中药?
孟浪尝了尝也很满意。
有些东西,一开始或许会觉得平平无奇,可慢慢的,他就发现弟兄们留给自己的,往往都是最好的安排……
……
围脖。
随着柳叶飞刀刊物出版,以及国外曝光,有关“阿尔兹海默症”“长青生物”“郑大路”的数条话题热度开始飙升。
国内媒体在狂欢,网民们也一下子就炸锅了。
“哟,看我看到了什么,也不只是我们国内学术圈频频造假,国外的月亮也没比我们国内的亮多少嘛!”
“Ps得来的结果还得了诺贝尔奖唉!笑死……”
“天下文章一大抄,实在不行就P图,瞬间觉得我上我也行!”
“又是这个长青生物,我记得前不久这家企业就上过新闻,好像还是个良心企业。”
“没说的,这种既有良心,又有研发精神的稀有民族企业,那必须支持!
今后家庭备药,我认准长青生物!”
“可喜可贺!咱们华国医学界平日里也没什么能拿的出手的成绩,虽然不能打,打假倒是很有一套的嘛!”
“郑教授:毕竟有庞大的市场,无它,唯手熟耳……”
“郑大路哪位?神经学领域的大佬里有这位吗?”
“我大学时的博导,苏大医学院遗传学教授,少有的醉心研究的,不过听说前不久从苏大离职了。”
“那目测苏大肠子都悔青了……”
“让子弹飞一会儿,毕竟咱们国内的砖家叫兽发论文揭露的……我怎么那么不信呢?”
“人家国外自己都实锤了,这你还不信?
你生物老师和体育老师的棺材板应该是都钉严实了,无人打扰吧?请继续活在自己为自己编织的谎言中……”
“心肌干细胞造假,阿尔兹海默症开山论文造假,这帮人口口声声讲的科学到底能有多科学?”
“怎么不科学了?学术界普遍认为,能够以假乱真的造假,其‘科技’含量普遍不低!”
“哈哈!楼上是懂‘科技’的!”
“十年相关从业人员,说实话,市场上的那些所谓高端新药,今天发个奖,明天吹个牛,一瓶几万块,效果怎么样,全靠一张嘴!”
“我走进医院一看,这医院没有路牌,歪歪斜斜的每个地方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
我横竖找不到路,又仔细看了半天,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眼的都写着两个字……‘营销’!”
“哈哈!我觉得幻想的老柳应该考虑考虑进军医疗领域,那才是‘贸工技’们发挥的舞台啊!”
国外虽然没有多少新闻机构正面报道了郑大路和长青生物在这件事情中扮演的角色。
但是打听到前因后果的国内媒体却是跟打了鸡血一般,宣传起来那叫一个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