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着,信号……就不会中断!
不过我还是低估了“小黑屋”对人类精神的摧残……
一开始,我以为自己很坚强。
可三个月后,就忍受不了这种万籁无声的孤寂感,开始放飞自我。
我在最大的环形坑里滑过草,在月平线上打水漂,我曾经在万千恒星照耀下,开着我的车,追着黄昏线跑。
也曾穿着宇航服,对着地球飙高音唱《煎熬》……
……
电影中,郝腾老师最终与即将毁灭地球的陨石碎片同归于尽。
我收敛起持续了60分钟的笑容,叹了口气。
明明是个悲剧。
偏偏要套上喜剧的壳,请郝腾老师来演……
真的是反差萌!
关上电影,一脸平静的拿起日复一日,花费近两年时间写下的《地球观察日记》。
今天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生存物资用完了。
好消息是,生存物资用完了……
穿上宇航服走出基地,我开着月球车一路跋涉,来到了观测点,记录数据之后,写下最后的观测记录。
“2045年12月26日,天气,晴,地表平均温度,零下15°……
是否观测到地壳变化及火山活动,无……
磁场强度,较上一个观测日下降0.3个百分点,大气逃逸加快,自传速度下降9毫秒……”
合上笔记本。
走到一旁最大的环形坑前,我在一块黑色金属碑前缓缓坐下。
这是我闲着无聊,给全人类立下的墓碑。
上面写了一句话。
考虑到国际友人的感受,中英文的……
倚着人类的墓碑,看着眼前蔚蓝的星球,我长长的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般的笑容。
然后缓缓的,打开了头盔……
“嗤~”】
……
“孟先生!有个问题我想要请教一下。”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傍晚。
临走前,韩飞突然有些不好意思的朝孟浪说道。
“什么问题?”孟浪转头看向他。
“我一直在考虑,在电影的结尾,到底要不要将张弛写死。
也就是GE和BE,到底选择哪个的问题。
我本人是想选后者的,这样缺憾感立刻就出来了,可是考虑到这是一档贺岁片,怕到时候观众不买账,所以有点纠结。
您是我心目中张弛的原型,所以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面对韩飞期待的目光,孟浪想了想,脸上有些复杂的笑了笑。
“为什么一定要非此即彼,选择GE或者BE呢,给观众留下一个模棱两可的悬念,让他们自己去判断岂不是更好。
张弛可以死,因为你写的就是一个悲剧。
但是放在时间的长河中去,张弛真的死了吗?”
“呃……什么意思?”韩飞听的似有所悟,却又云里雾里。
“不如尽量弱化结局,然后……加个彩蛋吧,也不用太多,留句话就行。”
“什么话?”
孟浪看着远方那轮模糊的月影,一脸唏嘘道。
“英雄不朽(Hero Never Die)!”
第三百八十章 产前“孕检”
“咔!”
孟浪将手中刚买来的相框合上,然后挂在了照片墙上。
调整了一下角度,又仔细端详了一番,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蓝星,墓碑,还有那倚靠在碑前抬起头遥望故土的游子,几乎将宇宙的荒凉和孤寂感溢出了照片之外……
不论是从美学艺术角度,还是个人职业生涯角度,这张照片无疑都很有纪念意义。
2045年12月26日……
他终于再一次突破了时间的壁垒,刷新了最长存活纪录。
“举头思故乡,低头望明月……你是真敢想啊……”
看着照片,孟浪都忍不住佩服自己。
骨子里的荣耀、勇气与承诺……这位兄弟作为先驱,第一次勇敢的奔向了星辰大海。
今天的浪,是浪漫至死的浪……
虽说最终还是逃不过悲剧的命运,不过这绝对是公司本年度最佳创意员工!
人人都想跳出三界外,这位兄弟选择率先跳出地球……
他决定把照片挂在荣誉墙上,时刻提醒自己……格局要大!
战略意义上,这完全不亚于开辟了第二战场。
纵观夜魔族的攻击套路,虽然花样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对方一直围绕的攻击核心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地球!
虽然现在还无法判断对方究竟有没有跨越星球的攻击能力,不过“能够控制人类的未知生物”、“太平洋深处的‘巢’”、“来自系外的‘冥神星’”……
对方的“三位一体”式入侵,除了“冥神星”拥有从天而降的一击之力外,并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跨星球攻击方式。
别说什么远距离超级概念武器,就连高级一点的能量武器都没拿出来显摆过。
常规攻击力巅峰,也就是150米级的超级巨兽。
连飞机都摸不到,更不用说外太空了。
结论就是,不管他们是没有能力绕过“月盾”,去攻击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基地,还是根本不屑于耗费精力去攻击一个对于局势而言无关痛痒的人类……
这都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漏洞!
只是计划是很美好,就是中途出了点意外,失联了……
孟浪只能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
果然这人生,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只有熬得过孤独,你才能装得下那星辰大海……
代价是有的,不过却也如愿以偿的获得了极为重要的“战后”情报。
孟浪给自己倒了杯清茶,透过袅袅的雾气看向照片上的那颗蔚蓝色星球陷入沉思。
“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他隐隐觉得,地球发生的变化,或许和夜魔族攻击人类的目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地表平均温度,零下15°……
是否观测到地壳变化及火山活动,无……
磁场强度,较上一个观测日下降0.3个百分点,大气逃逸加快,自传速度下降9毫秒……】
这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正常的地球。
这两天他也搜集了一些资料,重点就是从星球磁场的变化入手。
按照现在的主流物理学说,太阳系内的行星磁场,基本都是由行星自转导致金属内核流动产生的。
不过通常情况下,行星要想拥有磁场,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液态的炙热金属地核。
2,足够快的自转速度。
金星自转一周,需要200多天,自转速度极其缓慢,所以无法形成高强度的磁场。
火星自转一周,需要大约24小时,自转速度足够快,但是由于质量太小,导致内核凝固,无法产生磁场。
地球就是这么一颗同时满足了两个条件的“天选之球”。
正因为形成了强度合适的磁场,阻挡了太阳风的吹拂,才能保护自己的大气不被吹走,形成生命星球。
而从书中的描述来看,星球磁场的形成机制显然受到了未知的干扰。
再结合地表温度趋冷,地质活动减弱,大气逃逸,自转速度下降……等等观测内容……
通过零的模拟运算,孟浪目前唯一能够得出的结论就是……地核似乎在变冷!
只有地核变冷,才能解释地球上出现的一系列变化。
所以……有东西在吸收地核的能量?
再结合夜魔族对冥神星“种子”的奇怪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