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功混入了考研团队,并做好了一系列的人生进阶规划!
然而,梦想的起跑线上,我就遭遇到了重重阻碍。
首先……医学不是你想学,想学就能学……
作为一种专业性要求很强的学科,一个非医学专业的想考医学研究生,在现有规则下几乎不可能实现。
如果从本科从零开始……那就要求我重新参加高考……
不考虑社死,也没有信心和00后们一决雌雄的我果断选择另辟蹊径。
那就是成为一位民科!
条条大路通罗马,我的追求,从来不是一纸文凭!
我开始流连各大顶尖医学论坛、网站,购买顶尖医学期刊,开通《知网》、《万方数据》,成为“知否”的VVIP客户。
从各种渠道开始搜集各种有关病毒和癌症的相关领域信息。
我还翻墙而过,查阅国外的前沿医学论文。
因为万恶的语言不通,我只能重新捡起英语,靠着一本《英汉词典》和《英汉医学大词典》,以狗刨式艰难地流浪在知识的海洋。
根据“一万小时定律”,一个人从小白到专家,大约需要7年的时间。
天资平平的我花了两年,凭借在诸多论坛上的灌水行为,成为小有名气的民科达人。
因为为人慷慨,时常在论坛中豪迈撒币,人送雅号“孟尝君”!
总之,在前往梦想的路上,我踏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毕竟想要活得久,养老金是必不可少的。
两年之后,大流行到来……
而此时,神功小成的我已经终于能够勉强看懂医学论文了。
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情报搜集工作。
从公开的实验数据中来看,在进入人体之后会迅速的复制、增殖,破坏患者肺部组织,阻止肺部肺泡进行血氧交换,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胸闷、咳嗽、气短、发热、乏力等症状。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导致脓毒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生,导致出现临床死亡。
这是一种狡猾,而且凶猛异常的病毒。
出于对自己幸运值的不自信,为了安全考虑,也为了不打扰正常的世界线,我几乎足不出户。
因为活到最后,才是我的人生目标!
然而,就在这样的时代大潮中,我迷茫了……
当欧鹭不幸去世的消息传来,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似乎错了。
原本,我可以做的更多……
是的,我成了一位医学民科,可我最初的梦想应该是当警察。
蓦然回首,才发现周围的人和事都变了许多,仿佛只有我在原地踏步。
我所做的一切,对我而言有意义吗?对我身边的人有意义吗?
难道我的人生,就只是一本回忆录?
逝去的生命无法挽留,失去的青春一去不回。
即便投资收益又翻了数倍,已经逼近了一个小目标,近九位数的余额也没能填满我心底无尽的空虚……
时光无法逆流。
即便精神的丝缕或许还牵挂着已逝的时光中的你……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是时空中的过客。
而你……不过是时空中的看客!
你是贫穷还是富有,你与谁天长地久,你埋于何处,一切都是你的未来,与我无关……
曾经那些斑驳的记忆,仿佛只是闪烁在心灵中的呐喊。
呐喊是必需的,就算这一辈子只有一人听见,回声也将激荡久远……
我要呐喊:我的人生不是你的游戏!
我要丰盛,我要绽放,我要看过世界辽阔,再管那清风来不来!
第二天,幡然悔悟的我订了前往京城的机票……】
“emm……”
看完之后,孟浪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虽说每一次的自传都会让自己震惊。
但是所有的震惊加起来都没有这一次强烈。
《呐喊》的作者的确是在控诉,但控诉的对象……居然是我?
关键是……
下面呢?
第四十二章 团建没做好
有没有见过写自传还更新到一半断章的?
今天你就见识到了。
孟浪看的一阵牙疼。
你为什么去京城?买了机票然后呢?
难道是对自己的不满用呐喊依旧不足以表达,所以选择了罢工、断更这样的极端做法?
兄弟,你这就把我们的路走窄了……
他忍不住想要去找把刀的同时,也开始自我反省。
自从看完上一集《围城》,发现了“信息量”这个问题之后,他的内心确实萌生了“一波极限流”的冲动。
什么《百年孤独》、《千年等一回》……
从书名就能看出来,他已经在潜意识里把书中的“自己”当成了一个个可以肆意挥霍、能够按照自己意志行动的“工具人”。
作为工具人,那自然是以完成情报搜集任务,保证自身存活时间为首要任务。
自己思想发生变化的同时,自然也影响到了《呐喊》中“孟浪”的行为模式。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我思故我在,我思不一样了,世界也就不一样了”这条哲学思想。
然而代价是,一天之后,自己就遭到了工具人的投诉……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这书中的世界,不论它是真实的平行时空,还是虚妄的模拟推演,都改变不了每一本书中的人物都拥有自己喜怒哀乐的事实。
让“自我”去负重前行,让“本我”去看世界辽阔……这的确有些不公平。
“不过你也不用这样直接撂挑子不干吧?好歹春秋笔法写几句,我都不算你烂尾!”
孟浪有些无奈的抱怨着“自己”,目光重新回到了书的结尾。
“咦?”突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
这书……似乎还没翻完?
孟浪翻过结尾的空白页,眼前就是一亮。
虽然前面的文字内容戛然而止,最后只留下了空白页,但是没想到翻过去之后,书的后面居然还附了几张插图!
文字版升级插图版……自传经费见涨啊?都出得起美工费了?
“这是……漫画?”
《X战纪(科普版)》
仔细的将全部24版的短篇漫画看完,孟浪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第一感觉是——这漫画好有趣。
第二感觉是——我居然能看懂……
这篇科普漫画简洁易懂,就算是他一个非医学领域的小白,读起来也毫不费力。
看完之后忍不住生出……哦!原来X病毒就是这样子的感慨。
“我就说,就算对我再不满,也不至于跟‘自己’过不去,对X病毒只留下这么点只言片语,原来是彩蛋放在片尾!
科普版?这难道是在照顾我的文化水平?
体贴!我真是谢谢你了……”
虽然断章了,不过终究还是传递来了一些关键信息的。
至于为什么是科普漫画……
专业的自己看不懂,更不用说向别人解释了。
临床数据什么的估计在那种情况下,各国的实验室都跟国家机密一样捂得不知道多严实。
就算给自己了,这病毒还没出现自己就有这玩意儿,万一泄露出去被误会成“病毒制造者”,自己怕是会被以“反人类罪”起诉?
这种似是而非,带着些许诙谐幽默的科普漫画就不同了。
手冢治虫画完铁臂阿童木之后,没人指责他剧透的是未来机器人吧?
凡尔纳写《海底两万里》的时候,还是蒸汽轮船时代,也没人说他剧透潜水艇吧?
人类科技的发展,不就是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一步步蹒跚前进的吗?
相比起一篇晦涩难懂,来源可疑的医学论文,或许这个才是目前更适合用来对付病毒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