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我们都是共享主义接班人!
“零,这是新的项目需求,交给你了!”孟浪用甲方粑粑的口气道。
【命令确认!自动排入二级优先事项。】
所谓的二级优先事项,就是除执行孟浪发布的紧急任务外,利用平时的空余运算资源进行的,并不是那么紧急的次级任务。
目前同样还在二级优先序列进行开发的,还有正在开发中的火箭回收关键性技术“在线规划制导软件”。
“有个神级乙方,实在是太舒心了……”孟浪忍不住感慨。
他开始畅想,一旦Web3.0能够普及,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解决,沟通更加高效,数据壁垒不复存在……
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会不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嗯!我并不想做人类的救世主,只想做人类文明加速发展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滴!重要事项提醒!
郑教授三分钟前,正式以公司名义申请了‘阿尔兹海默症提前预测技术’专利,并向国际权威期刊《柳叶飞刀》投稿了一篇关于‘阿尔兹海默症病理分析’的理论文献。】
“嗯?”孟浪愣了一下。
旋即反应过来。
历史的车轮……还是滚滚向前了啊……
……
郑家。
郑大路重重按下了邮件投送的“enter”键,然后长舒了口气。
终于……还是愧领了这“一作”啊……
就在郑大路发现实验成功之后,虽然震惊,但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终于还是接受了摆在眼前的现实。
然后……陷入了纠结。
这一作……自己到底是当还是不当?
当吧,心中有愧,毕竟这根本不是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充其量只是抛砖引玉罢了。
可不当吧,高董那边没法交代。
那位神秘的“一作”根本没有露面的意思,铁了心要神隐,这种举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毕竟这或许是颠覆“阿尔兹海默症”治疗领域医学历史的重大荣誉!
哪个科研工作者能忍住这种名利双收的诱惑?
至少他郑大路就做不到。
可偏偏这种离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一开始,他还担心这技术“来路不正”。
也许是通过商业窃密,又或许是涉嫌抄袭……
但是最后仔细分析之后,又发现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因为高媛给自己的,已经是一份非常成熟的技术文件,要是有哪个科研团队研究出来,不至于放着吃灰,一点消息都不露。
任何科研工作者都知道,世界上从没出现过的东西,谁先发表谁就是首创!
到时候你说我抄袭?
在世人眼中,是谁抄袭谁?
根本解释不清!
没有哪家科研团体,会冒着巨大的泄密风险将技术捂着不发表,毕竟这又不是什么涉及军事机密的尖端技术。
排除了这些可能,他最后只能猜测,高媛背后的那个神秘团队,或许是个只想专心搞科研,不想为声名所累的科研狂人,根本不在意这种虚名。
他这算是捡了个大漏。
而且……
郑大路看着发送出去的那封邮件,神色有些复杂。
他清楚,这封邮件发送出去之后,很可能会带来的飓风般的行业震动……
毕竟那可是典中典……
某种方面来说,他当这个“一作”,也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
但……不管是出于公司利益的立场,还是出于一个医学工作者对患者的同情,对医学的热忱,亦或是对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
他都觉得自己有必要,将这项重大发现尽快的公之于众!
而正如他所料的那样。
就在邮件发送出去之后不久,位于阿姆斯特丹的“柳叶飞刀”总部就炸了锅。
一场比之“不知蜘网”更加猛烈的全球性打假风暴……
渐渐的席卷整个学术圈……
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只是想去买把好枪
“多么荒谬!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个华国学者是认真的吗?我想这位学者完全没有考虑到整个大的研究背景,他甚至应该没有拜读过西尔万教授的著作。”
“亏他还有勇气发到我们的邮箱?”
“还说什么重复多组比对实验,实验准确率100%?他难道不知道造假最好用模糊性描述?”
“或许他记错了日子,以为今天是愚人节?哈哈哈……”
“郑大路?我怎么没有听过这个学者的名字,在座有谁认识吗?”
“署名的工作单位是华国长青生物……这个公司有谁听说过吗?”
“请恕我孤陋寡闻。”
“很显然,这是一个蹩脚的投机者。”
一群金发碧眼的专家编辑围坐在马蹄形的桌子旁,正在举行一场内部选稿会。
《柳叶飞刀》,国际上公认的影响力最大,最顶级的医学期刊之一。
眼前这个在《柳叶飞刀》编辑部内部举行的看似平常的例会,却在全世界的医学科研界中享誉盛名。
这里的特约编辑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他们每周都会从大量的投稿中选择出30篇左右的论文,筛选其中具有突破性的学术研究论文予以刊登发表。
与底下大多数的专家编辑们不同,坐在主位上,看上去有些刻板的德意志主编霍夫曼,却是看着手中的这份文章,皱了皱眉。
“先生们,如果可以,先抛开对这篇论文的偏见,我想请大家客观的对它重新做一次评价。”
“主编,您也是神经学方面的专家教授,莫非您真的认为有这个必要?”
“是啊,他以为他是谁?想要挑战权威的斗士吗?”另一名编辑也嗤笑道。
在许多人看来,这纯粹是在浪费时间。
对于同事们的反应,霍夫曼倒也并不十分意外。
毕竟……奇怪的动物会被保护起来,奇怪的人却会遭到排挤。
在学术圈也是如此。
不过他还是脸色严肃的摇了摇头。
“权威?对我们科研工作者来说,权威是最不该出现的东西,除非它最后成为真理。
我们是专业的,所以必须慎重的对每一篇论文进行分析。
判断它究竟是一项临床方面的进步、一篇抄袭的论文,还是一项真正值得发表的研究。
当然,也包括作者是否真正完成了他在论文里所提到的那些研究工作……
但很显然,我们目前连以上的任何一项都没有做完。
至少在我看来,这篇论文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新颖的研究思路,让人很有启发,看上去并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投机者写出来的东西。
阿尔兹海默症领域的研究,数十年来可以说毫无寸进,我想,我们或许会需要这样不同的声音出现。
这也是我让它通过初稿的原因。”
事实上,作为该领域的专家,霍夫曼原本就对进展缓慢的阿尔兹海默症治疗研发,抱有极大不满。
毕竟……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黯淡之色。
顶级刊物的主编水平自然不必说,当看到这篇论文的第一眼,不知道为什么,就有种被瞬间惊艳到的感觉。
就好像在找不到方向的迷宫中,突然有人给你开了一道门……
即便那门,看起来如此虚幻……
“客观上来说,我看不出来这篇论文有什么不严谨的地方。
甚至……我都找不出它的任何可疑漏洞,而且正如主编所说,它的研究思路相当的具有突破性!
如果这篇论文的实验数据如果是真的,甚至不用修改,我都建议把它当做头版。”
一名较为年轻的编辑见主编支持,于是站出来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卖糕的!头版?你是在开玩笑吗?它会掀起轩然大波的!”
“可是,单纯以理论来说,这篇文章确实有它的科研价值。
嗯……应该说价值是颠覆性的……”
“你建议的前提是这份论文的真实性,将这种未经证实的论文公布出去,一旦被证实数据造假,那对我们柳叶飞刀的信誉是沉重的打击!
大家难道忘了前不久哈佛医学院心脏干细胞研究论文造假,导致我们大量撤稿的事情了吗?”
“没错,那件事的余波还未过去,那些嗅觉灵敏的媒体们还在整天紧盯着我们,我不建议这个时候发表这样哗众取宠,非常容易受到攻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