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当不成学阀,那就当学阀的干爹吧……
算算年龄,2043年的时候小家伙差不多也二十多岁了。
陈有为的“教育论”给予孟浪的启发,不在于国内外的教育环境,而在于科研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上。
和孟浪同龄的这一辈人,无疑是目前科研攻关力量的主力军。
而小雨这一批,算是生力军,再过十几年之后就能加入孟浪的科研团队,成为下一代主力军。
再往后,就是凡凡这一代,可以说是科研团队的预备役。
现在、未来、更遥远的未来……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想要给自己“弟兄们”提供更充足,源源不断的科研力量,不仅要“立足当下”,还需要着眼未来。
科学攻关,从婴儿开始抓起!
管他学阀不学阀,能促进科技进步的,就是好方法!
从唯胜利论的角度,或许未来世界更需要的,不是平均值,而是极端值!
在基础科学已经百余年没有重大突破的这个时代,庞大的工程师群体无疑能创造巨大的红利,这是个比平均值的年代。
但是等基础科学的应用被拓展到极致之后,就需要“爱因斯坦”们,来打破人类发展的瓶颈。
外星人都来了,一大批工程师的作用,或许还不如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来的有用。
这个时候,世界更需要极端值!
“对了,闫薇薇怎么不在?”
“哦!薇薇姐早上接了个电话就出门了,说晚上才会回来。”
“哦!”孟浪点点头。
“对了!大叔,这个给你。”小雨笑嘻嘻地从兜里拿出一张票。
“这是什么?”孟浪接过,疑惑道。
“啊?你忘了,今天沧浪杯啊!我下午还要去表演的!”小雨可怜巴巴地看着他。
“哦!啊哈哈!我怎么能忘了呢,那不能够,其实我今天哪儿都没去,就是为了去给你加油打气的!”
“我姑且信你了吧,今天下午三点开场,一定要去哦!”
“放心吧!”
“对了,这是家长席位票,要按号入座,别坐错了哦。”小雨叮嘱道。
“知道了,我又不是小孩子。”孟浪哭笑不得。
不过,说起这个沧浪杯,孟浪就想到了另一个人。
原来就是今天么……
看来有必要过去确认一下……
小雨因为要跟校车集体出行,所以不能和孟浪一起去。
等孟浪出门离开后不久,林海棠回到家,小雨已经收拾好一副准备出门的样子。
“姐,给你,下午的门票,你昨天答应我要去的。”小雨神奇地又拿出了一张票。
“行,我知道了,我肯定去。”
“嗯!说好了!对了,这是家长席位票,要按号入座,别坐错了哦。”
“行行行!又不是小孩子了。”
“唉!一个个都说不是小孩子,还不是要人操心。”
“你说什么?”
“没什么!那我先出门咯!”
“砰!”
门外,小雨小狐狸一般嘿嘿一笑。
大叔,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串台
“所以说,我讨厌春秋笔法……”
苏大附属第一医院。
站在体检中心大厅中,看着人来人往的医护和病患,孟浪颇有些抓瞎。
在《当流星划过天际》中,自己的兄弟提到过这样的一幕。
就在自己体检结束之后,偶然间碰见了正打算去观看“沧浪杯”表演的欧鹭,并发生了一段短暂的对话。
然而,由于书中并没有提到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这让孟浪很难完成“场景重现”!
想了想,孟浪来到护士台。
“你好,请问一下,你们科室有一个叫做欧鹭的医生吗?”
“欧鹭?没有啊。”护士摇了摇头。
不是这个科室的?
可整个医院那么多科室,我难不成还要一个个问过去?
“写作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直接就给我缺了俩,下一次麻烦给我精确到经纬度和哪一分钟啊!”
吐槽归吐槽,孟浪也知道这个要求有些过分了。
毕竟自己想从欧鹭这里寻找命运的突破口,算是临时起意。
要是书里遇见一个人就拍一个坐标和时间,那哪儿还是自传啊,怕是更像乱码多一点。
一字千金的自传里,是不允许水字数的……
现在怎么办?
自己挖的坑,自己填呗!
拿出手机,调出曾经与欧鹭的那张超时空“合影”,再次辨认了一下对方的长相。
为今之计,只能采用最简单粗暴的寻人术了……
……
三分钟后,一个奇怪的年轻人站在医院门口,盯着来来往往的行人,特别是漂亮姑娘猛看。
没错,孟浪选择的寻人方式就是……守株待兔!
“诶你好!”
“干嘛?”
“呃……对不起认错人了。”
“神经病!”
“……”
不得不说,这寻人术真是简单粗暴,不过就是看着有些蠢……
时间一点点过去,转眼便是半个小时。
那边大门口的保安已经盯着孟浪好几分钟了,那虎视眈眈的目光,显然是将行为古怪的孟浪列入“重点观察”名单了。
然而目标依旧没有出现。
孟浪抬起手腕看了看,已经过了两点,距离沧浪杯开始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
“早知道今天就看了书再来了……”孟浪叹了口气。
当真是由奢入俭难啊……
是的,他今天强忍住了中午第一时间看更新的冲动,决定放弃一次更新做一次实验。
我们假设,“停更”一天,由于没有接收到未来信息,孟浪的思想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那么按理来说,“今天的未来”和“明天的未来”是一致的。
那么……下一个“自己”还会出现吗?
是不是直接跳到了下下个“自己”?
由此引申,书中的另一条世界线,究竟是在哪一个触发节点诞生的?
是我看不看它,它都在那里,不增不减。
还是只有我看了它,才会诞生全新的世界线?
再往下深入思考。
我和自传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过去的时间在哪里消失,未来的时间又在何处停止,我在这一刻看到的自传,还是我刚才看到的自传吗?
在成功把自己绕晕之后,他眼里转着蚊香圈放弃了思考。
这种超时空的哲学问题果然不适合普通人类解答。
简单来说,他想尝试一次,能否能通过“阅读频率”控制“意识叠加”,以此控制自己的病情恶化速度。
毕竟实践出真知!
只不过,断更这种事,果然还是会让读者充满怨念的……
想想看,原本只要花五分钟看本书,你就能未卜先知地知道此行的最终结果。
说不定连门都不用出,吹着空调唱着歌,就把今天的任务完成了。
结果现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