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得等政策出来再说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真等到政策出来,那黄花菜都凉了。”
孟浪就跟在两人身后在场子里溜达了起来,笑眯眯的听两人在那拌嘴,偶尔给两人打打下手。
养猪场的环境自然不会太美妙,那股难以言喻的氨气味道恐怕就能劝退99%的年轻人。
这座养猪场占地不算大,大约3.4亩,里面养着一共一百多头母猪和七八头公猪。
包括老孟这个名义上的“总经理”在内,共有5个工人,还全是股东,是典型的农村自繁自养模式,也就是不对外采购猪仔,依靠自然繁育,自给自足。
每年出栏量大概在一千多头,至于赚取的利润,则是和当时的生猪价格、饲料价格等高度相关。
行情好的时候每头猪利润数百,行情不好的时候甚至还会亏本。
目前养猪场一共五个股东,前几年每年下来,老孟手里的三成股份也能分个十来万,这在农村,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2016年生猪价格高涨,靠着这座养猪场大家都赚了不少钱,那年孟浪刚毕业,老孟就打了让他回来子承父业的念头。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孟浪一个哆嗦直接吓得千里走单骑……
虽说前有燕京大学的才子卖猪肉成功逆袭,后有隔壁武钢多元化发展进军养猪业。
但回家搞新农业、开网店,哪怕干直播呢,说出去也比养猪强吧?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刚毕业还未遭受过社会毒打,眼高于顶的孟浪并不甘心窝在农村做一个职业养猪人。
近两年,老孟的态度也有所软化,开始改口,希望孟浪在附近的城镇找一份铁饭碗,考公务员或者当个语文老师。
主要也是因为这两年行情不景气,养猪场的利润自然也是直线下滑。
这极大的打击了老孟想要将养猪场做大做强,乃至做成家族企业的雄心壮志。
事实上,这两年生猪价格上不去,除了越来越多的进口猪肉开始进入国内赚取利润之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生猪供应的暴增。
虽说过去两年因为环保,淘汰了不少生猪产能,但不管是农村的中小养猪场扩充产能,还是环保淘汰的些许产能,对生猪供应的影响都不大。
真正对生猪市场供求产生实质性影响的,还是那些大型农牧集团。
据统计,2018年第一季度,国内农牧上市公司的生猪供应暴增135%!
这些农牧大集团的规模本身就不小,但它们的养猪量和供应量还在持续的暴增当中,加上规模化养殖的成本优势。
他们增长的养猪量和出栏量,挤压掉的是农村中小养猪场的生存空间。
根据预测,今年规模化养猪集团的生猪供应量将增加至少20%,而农村小养猪场的出栏量将大幅下挫至少15%。
正因为生猪供应量持续性暴增,使得供需关系失衡。
从2017年猪价开始下跌,到了2018年猪价直接来了一轮暴跌!
从农业化国家过渡到工业化国家,“羊吃人”,永远都是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
工业化自然会提升生产效率,因此越是高度工业化,所需要的农牧就业人口就会越少,这就会导致大规模的农民破产。
要知道国内依旧还有40%的农村人口,这些人口一旦破产,而城镇中又没有足够的岗位提供,那就会是极大的社会隐患。
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华国没有能力像国外发达国家那样,搞大规模的种植和养殖,按钮一按,机器轰隆隆开动,剩下的就是看报纸喝咖啡。
而是这么做,对小农经济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凡事都要有一个过渡,治大国如烹小鲜,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胯。
但这只是时代的暂时妥协,只要社会还在进步,规模化生产的趋势就不可逆转。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俯视下方的这片厂房,还有四周连绵的山丘,孟浪在随身带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我说,你小子今天到底是来干嘛来的?”身后传来老孟的声音。
孟浪转头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孟也跟了上来。
老孟扫了一眼他手上的笔记本,“知道的以为你是我儿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来视察的领导呢。”
“哦,没什么,我就是在想,这养猪场在您的英明领导下蒸蒸日上,就是这个污染问题有些严重啊。”
“废话,哪家养猪场能不污染环境的。”老孟翻了个白眼。
“嗯!所以为了我们孟家村青山绿水的未来,我准备给您拉一笔投资,把这里改造成一个生态养猪场!”
孟浪用手一划。
“这边是养猪场,那边可以新建几个沼气池和粪污处理区,在下游水源挖个人工湖出来养鱼,旁边再建几个果蔬大棚,那片山头可以建成散养场,养一些鸡鸭之类的丰富食谱……”
“停停停!”老孟有些无语的打断他。“投资?你上哪儿拉投资去?”
“你以为我不知道生态养殖场什么样?问题是你知道那需要多少钱吗?你让我一个小型养猪场去搞生态养殖,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嗯……”孟浪考虑了一下,问道:“我记得老爸你占股三成对吧?你们之前在这厂里一共投了多少钱?”
“十五万左右吧,怎么啦?”
“十五万啊……那我给两套方案,一是按照原始投资金额的两倍收购他们手上的股份,改成雇佣合同员工。
二是等投资进来等比例稀释他们手中的股份,老爸你觉得怎么样?”
“你真能拉来投资?”
见孟浪一副认真讨论的样子,老孟有点摸不准这家伙究竟是不是在开玩笑了。
“我还能骗你吗?你印象里我是个喜欢吹牛的?就是我们公司正好想要进军养殖业。”
老孟想了想,觉得或许是孟浪公司的老板真有钱,当下也就迟疑着问道,“你能拉来多少投资?”
“第一期投资……1000万吧。”孟浪想了想。
老孟眼珠子一瞪,1000万?还第一期?!
这养猪场一共才15万投资,你给我整一个1000万的增资。
这是稀释股份的问题吗?这是直接大水冲掉的问题吧!
“不是,你们公司老板到底想干嘛啊?”
想干嘛?
孟浪微微一叹。
还能干嘛?看看能不能打造一个末日生存基地呗……
第一百一十六章 富N代
“老孟,你不是在开玩笑吧?1000万?”
根叔和其余四位股东坐在对面一脸的目瞪口呆。
“一开始我也以为是开玩笑,不过人家都已经把30万订金打过来了……”
老孟也有些无语的看着身边老神在在的孟浪。
天知道这到底什么公司,合同都还没签,订金就先砸过来两个养猪场……
但是这无疑从侧面说明了投资人的“财大气粗”,极大的增强了可信度。
要不是打电话反复确认过自己的账户余额,老孟也绝不敢相信陨石那么大的馅饼就砸在他们头上了。
“30万?!”
这真金白银总做不了假,等确认过老孟递给他们看的手机到账短信,根叔几人才终于信了几分。
“老孟,不是我多疑啊,咱们这个养猪场一共才投资了15万,哪个大老板会投1000万到我们这穷乡僻壤的。
有这么多钱,人家干嘛不直接自己重新建一座养猪场?
听说最近诈骗犯特别猖獗,咱们可别着了人家的道啊!”
“是啊是啊,老孟,如果是什么皮包公司那我们可得当心点。”其余人也都点头附和。
不是他们多疑,实在是这个事情有些超出他们的认知。
“咳!”孟浪知道,是该自己出面说明的时候了。
“根叔,各位,这1000万也不是一下子就投资过来旳,总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但是我用我爸的人格担保,这绝对不是什么陷阱。”
老孟翻了个白眼,你小子干的好事,为什么要用我的人格担保?
“大家看到了,30万的订金,如果要是不放心,可以用2倍的价格出售手里的股份,当场打钱,这总没有风险吧?
至于工作大家也不用担心,就用聘用合同,工资在大家原来的基础上翻倍,肯定不能让大家吃亏。”
听到孟浪的话,根叔几个人想了想也是,自己都没股份了,给人打工总不至于还有什么风险。
这一点头,30万就能分给大家,工资还给翻倍,要是诈骗犯他们图什么呀?就为了他们这个养猪场?
“小浪,你们公司老板究竟是什么人啊?人家连现场都没来就要投资,这也太儿戏了吧?
我们这要什么没什么,现在市场又是这个样子,可别到时候赔了钱要来找我们麻烦吧?”根叔问道。
“谁说我们这要什么没什么?我们孟家村那可是有很多投资优势的。
您看啊,我们这是不是地便宜,人力便宜,旁边还有一个1200多万人口的武市?
养猪场建在这里,那是要市场有市场,要人力有人力,对吧?
人家想投资,那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以为人家当老板的会那么傻拿钱打水漂吗?
这也就是我们老板信任我的人品,听说我老家是武市周边的,于是就拜托我帮他考察考察,那我当然是优先考虑我们孟家村咯。
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对吧!
您就放心吧,我们公司老板可是個富N代,1000万也就是账户余额的零头,不至于为了这么点钱坑人。”
“富N代?”
“哦!就是那种好几代人攒钱,攒到他这一辈就根本不差钱的那种。”
他的确也算是个富N代。
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前面十几位弟兄们前仆后继地为公司敛财,怎么会有孟小浪的今天?
所以说,原始资本的积累……总是血淋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