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_分节阅读_第523节
小说作者:烤饺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11-01 13:13:20

  “不过林三七同志要做的事情还是比较敏感的,不是我们几个人可以定性定义的,我们还是要再观察观察,相当于是一个实验,实验成不成功还不一定。

  所以我的建议是,让林三七挂一个名,就挂弗山专区的常务副专员兼宝安县主要负责人,行政职务吃亏了一些。

  不过我们可以让他兼着弗山军分区的司苓员,给他挂二杠四星,这样事实上他的权力反而增加了。

  这样的职务安排有一个好处,就是林三七同志不用管地方上的具体工作,集中精力管好整个宝安县就行。

  一个县嘛,随便他怎么折腾,我们全国几千个县,一个县实验不成功,也影响不了大局。

  另外,林三七明面上的职务不要动,仍然让他兼着首都传染病医院院长,对外交流的时候他就以这个身份公开。

  一个医院院长威胁性不大,外国不会重视。但如果是一名官员,外国未必会轻易同意他入境。”

  景领导这时候笑话道

  “明明说要给他加担子,我以为会让他升一级,结果搞了半天是降了两级当了个县长啊,这下林三七同志要哭鼻子喽。”

  会议室里众人又跟着笑了起来

  某位领导笑过后,这才严肃道:

  “告诉林三七同志,上级只给他权力,但不会给他任何金钱上的支援,虽然我不是经济部门的负责人,但我也知道要兴建一家工厂,投入会有多么巨大。

  而他林三七是想要兴建一个工业园区,50平方公里远远不够,这个工程非常庞大,不仅需要人,更需要大量的物资,光是一个钢筋水泥需求量,估计全国支援他都不够。

  所以你们回去之后研究一下,可以给他一些别的物资补偿。比如他不是喜欢中药材嘛,麝香牛黄之类,全国有多少存货全给他,不够的马上去采集。

  另外他还喜欢古董?除了国宝外,一般性的古董他要就给他,拿几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字画,换回来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我们稳赚不赔,值得。”

  景领导一边记录一边点头道:

  “行,有您这句话,那我们心里就有底了。还了三年债,现在终于还清了,我们也要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了。”

第605章 白拿机床不感恩

  花都火车货运站,仓库区

  平时热闹非凡的货运站,今天显得冷冷清清,而且整个火车站都被封锁了,就连周边的马路也禁止任何人进出。

  当看着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架式,老百姓早早就避开了,免得惹了麻烦。

  当然这里面有多少双敌特眼睛盯着不好说,可惜今天货运站的事情绝对保密,外人是不会知道的。

  仓库区内部,2000台机床按功能不同摆放在地上,然后被密密麻麻来自全国各大单位的人给包围起来。

  这时候有一个中山装正站在箱子垒成的高台上,一手拿着资料,一手拿着铁皮扩音器,对着人群在吼:

  “长春客车厂的人过来,25台机床,这边,赶紧来领走!”

  一群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工人兴高采烈地跑过来:“来啦来啦,哈哈,终于轮到我们了。”

  中山装暂停了一下,看到机床被运走,继续点名道:

  “那个江南造船厂的同志在哪,那边27台机床是你们的,赶紧的搬上火车走人。”

  “大家让一让,让一让,这是我们江南厂的。”

  “沪海第一机械厂的同志在不在?你们配到你们厂的机床一共是15台,赶紧领走!”

  一个中年干部一听,举着手奔跑着过来,后面还跟着几十个工人。

  “我我我,我们是沪海第一机械厂的副厂长刘浩。同志,怎么才15台,不是说好给我们40台的吗?我们沪海第一机械厂可是国家重点工厂,全厂有2万职工的巨无霸工厂呢!”

  拿着花名册的工作人员声音嘶哑,没好气道:

  “刘厂长,这事可不是我在中间捣鬼,实在是机床太少,而要机床的单位太多了。林三七同志可是说了,尽量照顾全国每一家工厂,不能厚此薄彼。”

  刘厂长一听就不服了:

  “工厂与工厂能一样吗?我们是重点工厂,生产的都是重点生产任务,自然首先要保障我们的供应呀。像那些山沟沟里的小工厂,他们拿了这么先进的机床会用吗?说明书都看不懂吧?”

  这话音一落,现场不少小厂的负责人都不满意了:

  “就你们沪海的工厂有生产需求,别的工厂就没生产需求了?”

  “就是,我们的任务也很紧好不好,申请多少年了,今年终于给了我们一台!”

  “我们厂还在用50年前的机床,妈呀,那时候慈禧太后这个老妖婆都还活着呢,你们沪海要进步,我们九江不用进步了?”

  听到现场吵吵闹闹起来,听到都是指责他的声音,刘厂长也火起来了。

  大型工厂在这个年代很牛的,领导行政别级也高,被一群乡下土老冒指责,刘副厂长马上怼了回去:

  “这林三七是当医院院长的,他懂什么企业生产经营?这不是瞎胡闹嘛。”

  话音一落,人群后面就有一个人声响起:

  “我瞎胡闹?刘厂长这么有骨气,那不要拿我辛辛苦苦搞来的机床呀,是我求你来的吗?”

  林三七这时候正一脸不爽走了过来,后面跟着一众中山装和绿军装。

  林三七将2000台机床运到了东平洲岛后,马上就被全部转运到了花都,在这里进行分配。

  因为机床有限,第一机械部本来是想将机床优先分配给全国各大型工厂。

  但是花都进口了两千台机床的消息传开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可以说全国上上下下各省市自治区都万分渴望着机床到来。

  所以电话就像十二道金牌似的打到了一机部,纷纷要求参与分配

  迫不得已,一机部只能更改分配方案,根据各地报上来的工厂数量,像洒芝麻一样开始分配。

  重点照顾大型工厂的同时,中型工厂也人人有份,至于小型工厂只有等下一批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直接就没水喝了。

  国内现在对机床的缺口已经达到一个惊人的规模,一个几万人的工厂,各种型号机床起码要1000台以上,结果只分配个十几二十台的。

  哪怕机床再先进,效率再高,也只能说是解解渴而己。

  等到提货的日期一到,全国各省的工厂领导们都兴冲冲赶到了花都想提货,难免发生各种争议。

  六十年代可不是2014年。

  2014年属于买方市场,市场是极度饱合,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这也是奉天机床厂巨亏的原因。

  但在六十年代,这是妥妥的卖方市场,无论你生产什么产品,多少数量,全部都是供不应求。

  所以各大工厂都希望自己能抢到先进机床,然后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生产当中去,争当生产小标兵。

  像沪海第一机械厂直接从40台机床变成15台机床,当然是极度不满意了。

  反正都是上级调拨的,不要钱,沪海第一机械厂恨不得把这2000台机床给全包了。

  刘副厂长一听林三七不给面子,马上也拉下脸来了:

  “你就是林三七同志吧?恐怕机床怎么分配你说了不算,这是国家辛苦搞来的东西,你只是其中一颗小小螺丝钉,年轻人说话就是不过脑子。”

  林三七一听就不爽了,心想你白拿我的机床还给我甩脸色看?我又不是你沪海机械厂的工人,我惯着你?

  “刘副厂长,你说错了,这批机床全部是我自己花钱采购的,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出过一分钱,也没有给我一分钱物资抵扣,所以理论上这批机床还真是我的。

  别人说喝水不忘挖井人,你们沪海人是真牛逼,一边想白占我的机床,不但不感恩,一边还在对我这个机床所有者冷嘲热讽。就你们这样的作风,机床一台都不给你们!”

  刘副厂长一听就傻眼了。

  他是横惯了,一家大型工厂不说在沪海当地,就是放眼全国都是横着走的。

  多少下游工厂拍着他的马屁,想早一点拿到货。

  多少内部职工拍着他的马屁,想在分房和福利方便占点便宜。

  结果今天在花都被一位年轻人给教训了,马上脸上青一块紫一块,一下子下不来台了。

  而其他各省工厂的领导们都纷纷鼓起掌来,显然沪海老大哥的霸道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旁边的一机部的部长赵楚才赶紧在旁边劝道:

  “三七同志,这刘浩同志也是一时嘴快,说来说去大家都是为了早点摸透新型机床,早点投入生产,更好为人民服务嘛,你就不要生气了,呵呵。

  刘浩同志,你赶紧跟三七同志道个歉,在这里我可以证明,这些机床全部是林三七同志一个人弄回来的,而且机床的先进程度远超大家的想像,我们应该向林三七同志表示感谢。”

  现场又是一片掌声。

  “林院长好样的~~”

  “果然好称卫生系统及时雨~~”

  “我们要向林三七同志学习~~”

  “沪海第一机械厂道歉,不道歉就滚蛋~~~”

  刘浩见引起了公愤,也知道自己理亏。

  这要是连15台机床都没拉回去,那明天沪海第一机械厂就成了全国人民的笑柄,他也不用再在工厂待下去了。

  能当厂长的,脸皮都厚得可以开火车,不要说一个口头道歉,就算跪下来又如何?

  “林三七同志,我向你道歉,是我嘴欠了。”

  林三七知道这是国人的套路,仿佛只要不痛不痒嘴上道歉一下事情就算过去了,如果自己再抓着不放就属于给脸不要脸,反而是自己没理了。

  道歉有钱,要警察干嘛?

  还不如赔他100块钱当精神损失费呢。

第606章 准备开建机床厂

  但是一机部大佬的面子不得不给,谁叫他现在也是局中人。

  “今天,趁全国各大工厂的厂长们,还有我们一机部的赵部长都在,我有些话要对大家讲。

  我们国家的机床落后了,非常落后,尽管沪海、沈阳、昆明等各地都建起来了自己的机床厂,俗称的“十八罗汉”,还成立了7个综合性机床研究所、37个各类专业机床研究所。

  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的机床跟国外的差距有多大,这么多机床厂、研究所到现在也没有研究出个啥来,还是在摹仿苏联人的机床,结果还模仿得不伦不类,这是失职。

  或许有些同志会觉得,既然我们自己造不好,那索性就不造了,把工厂和研究所解散,以后全部进口得了,有这种观点的人,同样是极端错误的。

  先进机床不是你想买,人家就会卖你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0页  当前第5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3/8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