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副总看到南方客人那一脸惊讶,心中更是得意:
“目前我们奉天机床一共能生产55种机床,从大型加工中心到小型便捷式机床我们都能生产,我们的产品不仅在国内有非常响亮的知名度,更是出口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林三七心想,出口一百多个国家,怎么还会血亏九十多亿?
当然林三七不知道的是,这种出口就跟集邮一样,只要出口给某国一台机床,那出口国就增加一个。
当然这一台机床是亏本卖的,还是赚钱卖的,这个公司心知肚明,反正说出去好听就行。
林三七其实对机床懂得不多,他脑子里还是只有一个概念:
“王总,咱们奉天机床能生产五轴机床吗?”
王勇一听,微笑着点点头:
“这个自然是可以的,五轴加工中心这可是我们奉天机床的拳头产品,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一举打破了外国对我们的几十年的封锁,填补了国内多项专利空白。”
林三七也跟着点头,奉天机床能批量化生产五轴联动机床,这就代表这家公司的实力还是挺强的。
王勇也在暗暗观察林三七的表情。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现在奉天机床55种机电产品当中,大多数都是亏本生产,哪怕有少数赚钱,但整个公司都是负债状态。
但是国企的特点,那就是每年都有一定的KPI考核,要么算销售数量,要么算企业利润,你总得占一个吧?
国家也有自己的考量,你卖出去的机床数量多,说明国内机床总数就在提高,这也算是好事。
虽然奉天机床是亏钱了,可是对整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是有利的,也算过关。
这个亏损国家给补贴,也相当于是国家补贴了机床成本,这是利国利民的政策。
但如果你奉天机床的产品卖不出去,一边还亏着钱,那你这家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破产重组就是惟一的出路了。
林三七看了看表,发现时间差不多合适,于是提议道:
“王总,谢总监,我们能不能去车间参观一下,也不怕几位笑话,我也是第一次接触机床,虽然手里有订单,但我还是想多了解一下。”
王副总和谢玉军一听对方手里果然有订单,那自然都是两眼放光:
“林董,尹总,我们奉天机床有自己专用的产品展示馆,走,我亲自带你们去逛逛。”
产品展示馆里,上面有奉天机床的历史介绍。
林三七走过去有点惊讶:“哟,原来奉天机床还是国内第一家数控机床的生产厂家啊?”
王副总对自家历史那是如数家珍,相当自豪的:
“一五时期,我国对机床工业十分重视,关注机床技术和人才的培养,这段时间也派出很多人去苏联学习。
苏联当时的机床工业还比较发达,给予了我国大量的支持。在这段时期,我国成功打造了一批骨干企业,俗称的“十八罗汉”。
还逐步成立了7个综合性机床研究所、37个各类专业机床研究所,为我国机床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我国机床工业发展的重要起步阶段。
在数控机床领域,我们奉天机床在1958年就生产了第一台数控机床,在当时比米国晚了6年,比西德、曰本只晚了2年。”
林三七是查过资料的,知道国内老早就可以自我生产数控机床了,虽然大概率是组装货。
但是林海不清楚呀,在他的印象中,五六十年代连电力都难以供应,怎么还能生产数控机床?
“那王总,后来我们的机床怎么越来越落后了?我可是听说过,改开初期,我们所有的机床全部都依赖进口,国产的机床简直没法看。”
王副总听了轻叹一口气,埋怨道:
“你们年轻人对那个年代有所不知,当时上级对机床的生产、供应、销售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不允许企业额外生产机床,即使是小规格的仪表机床也不行。
另外,我国的机床主要是仿制为主,而欧美等国家走的是从“0”到“1”的自行研发路径,我国对于机床的核心技术仍然未能掌握,后续技术研发的动力也明显不足。
后来我们更是在盲目追求产量,对技术发展开始忽视,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记得1961年到1978年,国内一共生产的164万台机床,合格率仅有40%,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林三七这时候心里不得不对小个子伟人再次致以最高的敬意。
这位伟人几乎将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工业生产,科技文化教育等等,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副总这时候一边走,一边亲自讲解着:
“后来我国的机床大爆发,一直要等到改开以后,在2009年我国机床产值和产量首次位居全球第一,直至2011年达到顶峰。
2011年的时候,我们奉天机床以180亿元营收登顶行业第一,这也代表着我国机床行业从规模上达到了顶峰,这是我们国家的光荣,更是我们奉天机床的光荣。”
林三七听到这里有点汗颜。
奉天机床几万职工干死干活,一年营业额最高是180亿人民币。
而岭南堂医药公司,光是每年卖卖人参虫草玉石,一年的营收额就可以超过200亿。
如果是正常的社会,就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做实业的赚大钱,而不是他们这种搞擦边的高端保健品销售公司赚大钱。
想到这里,林三七又想起,自己买机床不就是支援另一个时代的共和国,那也是为国做贡献,瞬间腰就挺了。
这时候众人路过一排排比较古老的机床,林三七看了眼睛大亮:
“王总,这种机床是什么时候的?”
第582章 买不到的老机床
“噢,这个呀,这个是我们在六七十年代的主力机型,全靠手动控制,你看这边一个个把手就是工人控制机床用的。
网上不是有一部电视剧嘛,禽满四合院,里面的一大爷易中海就是九级钳工,其实九级是俗称,国家最高等级评定的是八级。
如果到了九级,那就是传说中的“钳王”,这些工人用手搓出来的零件,传说比现在五轴机床做出来的还要精细。
当年我们第一颗卫星,就完全是工人师傅手搓出来的零件。”
林三七有些小兴奋,他就需要这种落后淘汰的机型呀。
“王总,这样的机床你们还能生产吗?”
王副总差点一个跟斗摔倒,以为是这位南方客人在玩笑,于是打趣道:
“林董玩笑了,这样的老旧机床目前我们已经不能生产了,如果林董感兴趣,我们还有几台收藏,可以送你一台玩玩,呵呵~~~”
销售总监谢玉军是人精,知道客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开这个玩笑,于是解释道:
“主要老机床的生产线已经没了,如果林董还要这样的古老机床,首先就是生产线要重新制作,另外机床所有零件都要重新开模,按现在工人的水平,恐怕难以做到。
另外更重要的是,现在这样的机床需要专业的工人才能操作。
当年我们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都要拜师父手把手的教,然后从一级二级这样一级级考上去,这是有一套完整的教学培训模式的,现在这套模式也没了。
刚刚林董在坐谈会上说,机床出口到非洲去,不需要太先进的设备。我个人的建议,哪怕再不先进,也不应该落后到这种程度。
非洲工人不会操作,咱们国内也找不到这样的老师父,那真是花钱也没地方培训呀。
就算全国找一些老师傅出来,这培训费人工费交通住宿费用等等,高得吓人,性价比不高。
所以我觉得林董真要出口非洲,那可以购买我们一些老旧的数控机床。
到时只要简单输入零件数据,机器就会自动运行,大不了人工换下刀头钻头就行了嘛。”
林三七一听,晃然大悟。
心想非洲叔叔来国内培训就已经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更何况是另一个时空的工人。
另外,经过几年前那个X光生产线事件后,让林三七明白,自己不应该小瞧了六十年代人。
那个年代的人没有计算机,没有超级电脑,只用算盘就造出了原子弹。
一个小小的机床,哪怕再现代化,横竖不过是计算机操作问题吧?
事实上1957年我国就筹建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我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步仅仅比美国晚了13年而己。
试试看吧。
想到这里,林三七假装思考了一下,继续问道:
“王总,我打个比方,你们这边的机床,噢,就这个年代的机床。”
奉天机床的展示厅,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林三七指着2000年的一台机床问道:
“就像这台机床,这是当年向新世纪献礼款吧?现在应该已经比较落后了吧?”
王副总不清楚这位林董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于是愕然地点点头:
“对呀,可这台机器已经是15年前的老机器了,林董你可能不知道,我们这行跟你们药行是不一样的,你们是讲究年份越老越好,恨不得是百年人参。
但对于我们机床行业来说,这种高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非常快,所以肯定是最新款的机床才是最先进的,就比如那边的展柜,全部是我们今年新推出的机型。”
王副总时刻不忘推销。
林三七轻咳了一声:
“王总,这台机床如果我弄到非洲去,面对的是一批没有什么基础的工人,我应该怎么办?”
王勇懂了,于是笑呵呵道:
“林董,这个好办,有两个方法,一个是你让非洲人来我们公司进行培训,如果我们东北不方便,这个培训地点选在你们花都,我们派老师傅过来就行。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我们有全套说明书和影象资料,中英法文版都有。完全可以根据说明书进行操作,用我们的话说,都是傻瓜式操作。
比如你要生产这个零件,你只要在电脑上输入产品数据就行,而这个产品数据在研发部门那里都有详细记录,就像这样,我给你示范一下。老董……”
展厅的一个技术人员赶紧过来,快速打开了这台生产于2000年的老机床。
王副总笑着补充道:
“林董,这就是我们大国企的实力,这里的第一台机床都是可以开动的,就是要向客商显示我们的质量可靠性。”
林三七心想,这么多机器每年要维护,这得花多少钱哦,也只有国企才干得出这种事情来。
机床开启后,林三七随意从一堆零部件里取出一个金属零件来。
王经理随意吩咐道:“董师傅,你就示范一下这个零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另一个工人赶紧从资料里调出这个零件的数据,董师傅开始在机器自带的触摸屏开始软入零件的参数。
林三七在旁边看得很仔细,心里也在默想,以自己的智商能不能搞定?
林三七是医学生,对于工科和机械类设备是零基础,如果林三七可以操作这个机床,那么穿越到1962年去,那边的什么教授大学生肯定更没问题了。
尹涟漪现在也不问男朋友为什么突发奇想要买机床了,多次的教训让她明白,男朋友肯定不会做亏本生意,自己只要听着就好。
于是她也看得很仔细,甚至拿起手机全程进行视频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