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石楼村建制没有撤销,那么这本营业执照就一直有效。
林三七心里大喜,有了这本证就灵活多了,像那些抗结核药物,理论上只能定点专科医院才能购买,可是谁不能打个擦边球呢?
抗菌药、抗病毒药、感冒退烧类药、止泻解痉类药、抗过敏药、降压降糖药、急救药物等等,林三七零零总总一共写了几十种药。
随后两父子用手机叫了一辆货拉拉出发了。
再回来的时候,车上满满都是一箱箱的药品,一共花去了林三七15万元。
在王文娟和林冰巧疑惑的眼神中,父子俩放下药品,又骑着三轮车出去了。
花都市内是禁止三轮车通行的,但是如果你仅仅是在村中或者村边骑行,不要骑到外面大马路上去是没人管的。
这次的目标是石楼村隔壁的山姆超市。
山姆超市的烤鸡、烤鸡腿、猪肘子等等都很有名,所以林三七那是大手一挥,各来100份。
另外山姆超市的什么面包、麻薯、瑞士卷、巧克力蛋糕等等甜食,那也是有多少要多少。
幸亏山姆超市服务周到,看到林三七一口气买了几万元的东西,距离也只有不到2公里,于是热情地送货上门了。
随后几天,林家父子又去水果批发市场、布匹市场,几天时间就将卖自鸣钟的30万用了个干净。
等林家父子将所有的药品和食物都转移到时空门里面后,两人几乎都要累趴下了。
林三七看了看家里墙上的挂钟,艰难地站了起来:
“爸,那边差不多吃晚饭了,我走了。”
“走了呀,要不吃了再走?”
“老豆,我又不是来做客!”
突然,父子俩都愣子一下,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第71章 粮食越来越紧张
林嘉庚和林真真放暑假了,在林三七还没有正式上班之前,他就成了“临时托儿所老师”。
这个老师得做到半个月后他上班,林母退休,两人才会角色互换。
一大早,家里其他人都上班去了,林老师就带着侄子侄女去吃早点。
还是胡同口的红星饭店,还是那个赵厨师,看到林三七过来远远就在挥手了:
“同志,又来吃早点啊?”
林三七指了指两個小家伙:“赵师傅早,闹,两个小朋友闹着要来外面吃,我只有带过来了。”
“想吃点啥?尽管点,哈哈。”
赵师傅打完招呼,这才轻声说道:
“赶紧吃,用不了多久咱们饭店就不提供早餐了,想吃都吃不到。”
林三七有点奇怪,也低声问道:
“为啥?这附近几个胡同就你们一家饭店,你们关张了那我们去哪吃呀?”
赵师傅重重叹了口气:
“没办法呀,你瞅瞅这鬼天气,去年到今年压根儿就没好好下雨,听说官厅水库都快要干了。没有水怎么种庄稼呢,今年如果收成再不好,看来是要闹大灾了。
这不,我们已经接到内部通知,像我们这种小饭店全部要关停。小兄弟,如果你家有门路,趁现在多囤点粮食,看形势这几年都好不起来了。”
林三七是穿越者,自然知道“叁年”的破坏力。
但林三七想不到一个胡同口小饭店的厨师,也能通过几件小事推断出来将来粮食供应情况,不得不说民间有高人啊。
林三七嘴里有点苦涩,心想四九城都如此了,其他地区的老百姓这日子怎么过哦……
林三七还在忧国忧民,两个小朋友不干了,开始吵着:
“小叔,我要吃大包子~~~”
“小叔,我还要吃烧饼~~~”
“好好好,这就点,不过咱们说好,能吃多少点多少,千万不要浪费知道不?另外赵师傅,给我来三碗豆腐脑,不要加调料。”
赵师傅一听就奇了怪了:
“咦,豆腐脑不加调料就这么干吃啊?那多没滋没味的,听我的,最少弄点酱油呀。”
林三七摆了摆手:“我们南方人可不吃咸豆腐脑,瞧,我自个儿带了白糖,一会儿加进去就行。”
旁边几个女服务员听到林三七的话,嫌弃地直皱眉:
“这是谁家的倒霉孩子?这白糖多宝贵呀,怎么拿出来加豆腐脑了?”
“就是啊,这白糖换给我多好呀,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要是我儿子,我非凑得他姥姥都不认识为止。”
赵师傅挥了挥手:“行了行了,人家估计是哪个大院子弟,上次红糖就是他给换的,说明人家不差糖吃,哪像我们呀。”
几个人在那里嘀嘀咕咕,林三七叔侄三人倒是吃得挺开心。
大饼油条配豆腐脑,在1959年已经可以算得上顶级早餐配置了,不过种好日子明显到头了。
等吃得差不多了,林三七站了起来去结账,本来应该是先给钱票再吃,可谁叫林三七是“大院子弟”呢,有面子。
“赵师傅,多少钱?”
“一斤二两粮票,再给4角钱就成。”
“得嘞,谢谢您,回见。”
从饭店里出来,两个小朋友在幸福地打着饱嗝,林三七则有点发愁了,为啥?他的粮票越来越少了。
之前5斤粮票,两顿早餐下来,现在只剩2斤多。
就林三七这大手大脚的花法,这点粮票显然支撑不了多久,如果去大饭店估计一顿饭就给造没了。
可是要去哪里搞到粮票,这是比较头痛的事情。
林三七已经在黑市观察过了,真正拿粮票肉票出来交易的不多,现在吃饭是最最紧要的。
相反什么自行车票、手表票、收音机票到是挺多,不过人家也不肯换钱,只答应换粮票或粮食,主要还是为了一口吃的。
林三七不缺吃的,时空门里面的粮食够他全村开席了。
他是馋,因为他通过看记录片,知道1959年是传统餐饮最后辉煌的时代,因为这时候还有公私合营,那些大师手艺没落下。
其实传统餐饮跟中医一样,中间的传承是有断代的。
传统烹饪是非常讲究师傅领进门的,你一个小厨师自己对照着书本学,能学到几成本领?
比如说盐少许,少许是多少?
再比如炸至7分熟,7分是咋样的?
这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真本领,都是人家大师傅悟了几十年得出的经验,不是靠你看几天书学得会的。
所以林三七准备抓紧时间赶紧去吃一圈,比如老BJ著名的八大楼八大居八大堂八大斋。
“八大堂”是:惠丰堂、聚贤堂、福寿堂、云福堂、会贤堂、福庆堂、庆和堂、同和堂。
“八大楼”是:东兴楼、正阳楼、鸿兴楼、泰丰楼、致美楼、新丰楼、安福楼、春华楼。
“八大居”是:砂锅居、天兴居、鼎和居、广和居、义盛居、同和居、天然居、会仙居。
“八大春”是:上林春、鹿鸣春、庆林春、淮阳春、新陆春、大陆春、同春园、春园。
这么多老字号传统餐饮店,最后多少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非常可惜。
就比如八大楼,2023年最后就剩下了东兴楼、泰丰楼、致美楼。
其他的比如以饺子闻名的鸿兴楼、当年因涮羊肉和东来顺齐名的正阳楼、八大楼中唯一的江浙菜馆春华楼等都已经消失了。
不要等失去了才珍惜,必须趁现在有机会都去吃个遍。
就在林三七想着怎么弄粮票的时候,两个小朋友又开始在晃手了:
“小叔,伱看那边有卖汽水的……”
林三七定睛一看,街道供销社门口摆着一溜汽水,桔黄色特别醒目,这年代的奢侈品零食--北冰洋汽水。
林三七也不以为意,“想喝汽水不?”
两个小朋友连连点头:“想~~~”
“想喝走,小叔给你们买,再不喝估计也喝不到了,这贼老天。”
第72章 送去抗结核药物
早上的四九城还不算太热,林三七带着两个吃饱喝足的侄子侄女,沿着张自忠路一路往东,来到了海运仓。
三人刚走进北门仓胡同,就看到潘晔正端着一个搪瓷痰盂从对面走过来。
这似乎是四九城胡同里老百姓早上最日常的事情,家里又没抽水马桶,每天一大早都得端着痰盂马桶尿壶去公共厕所倒掉。
可别嫌弃屎尿屁臭,这可是好东西,这个是郊区吧?的农民进城掏粪那都是需要“票”的。
是的没看错,“掏粪票”,一张几分几毛钱,要交给居委会的,居委会才允许农民运回村里当肥料,否则不给你。
甚至不少村与村之间的农民为了抢粪还能打进来。
别人当宝贝,但对于现代社会过来的林三七却非常不适应。
你能想你毛晓彤端着尿盆的样子吗?这不是破坏女神在心目中的形象嘛,偶像包袱要不要了?
当年王天后在胡同口端着屎盆子的照片几十年后还能在网上搜得到,可见影响力之大。
就在林三七想着要不要回避的时候,那边潘晔却首先发现了他,声音中有点欣喜:
“林三七?你这么早过来了呀?”
刚要快走几步,潘晔这才发现自己手里端個啥,于是赶紧放到路边,脸红得恨不得找条缝钻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