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_分节阅读_第377节
小说作者:烤饺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11-01 13:13:20

  反正他背后有一个神秘组织,在海外有自己的秘密基地,而且以华人为主,拥有高度发达的科技和文明,以及丰富的物产。

  这是少数上层心目中的固定形象,上次X光机生产线操作电影,最上层也秘密看过了,有图有真相。

  你让一个1961年的人再怎么想也想不到“穿越”、“双穿”这种奇葩玄幻事情,他们又没看过起点。

  林三七也相信最上层肯定非常心痒,想把那个神秘走私组织为我所用,占为己有。

  但林三七更相信,最上层只敢想想,不敢做,毕竟人家在“海外”,此时的国内可还不俱备远洋打击能力。

  有这能力早解放弯弯了。

  所以只要林三七一直能给国内创造利益,那他林三七就一日是安全的,那他还怕啥?

  穿越,不就是爽文类嘛,处处苟,事事苟,那不就白穿越了嘛。

  “李领导,你猜对了,这些都是我们组织支援给我们国内的先进仪器,全部都用于实验室研究用的工具,还有一些是消毒设备、净化设备等等,可是花了我不少人情面子呢。”

  李领导一听就兴趣大增:

  “喔,又是先进仪器呀,跟你去年从海外进口的二手设备相比,有没有更先进一点?”

  林三七扑哧一声就笑了出来:

  “李领导,我这里的全部都是未上市的,还处于保密阶段的医疗仪器,跟去年那批二手货相比,那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有一个麻烦点是这些仪器需要充分稳定的电力供应,所以我之前还特意跟供电部门协商了一下,他们专门为了拉了一条线过来。”

  李领导又问道:“你的意思是,这些仪器比现在西方国家实验室里的仪器更先进?”

  林三七一边眼睛盯着现场工人装卸,一边继续解释道:

  “现在医学是讲究证据的,肺结核是怎么被攻克的?你总不能告诉外国人,是我们从中国古代医书上查阅到的资料,然后通过中草药配方发明的抗结核药物吧?

  这话说出去不要外国人不信,恐怕连我们国内的人也不行,你中医真有这本事,你几千年前就可以把肺结核攻克了,还用等到现在?”

  李领导点点头:“说得在理,人家世卫组织来考察,来的都是内行人,咱们也忽悠不了他们。”

  林三七一边扶着一台机器,一边随意回道:

  “领导您说得对,尤其咱们打出去的广告,是全世界第一个号称能攻克肺结核的医院,然后居然连一个研究所都没有,也没有专业设备和团队,这个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外国人肯定是看不起我们的,他们这次过来,一半是好奇,一半是来打脸的。那咱们就不能让他们小看了,不但要证实我们有这个能力攻克肺结核,还要用证据来震慑住他们。

  怎么震慑他们?我想了半天,其他咱们都比不上人家,人家那医院造得多豪华气派现代化呀。再看看我们传染病医院连台急救车都没有,所以我准备另辟蹊径,从实验设备入手。

  到时这群老外一进我们的肺结核研究所,一看这些从来没见过设备仪器,相信一定会让他们的中国之行留下一个永远都忘不了的震憾,相信结核药物是我们发明的。”

  李领导一听,突然一拍林三七的肩膀:

  “好,说得好,咱们中国人可不能让老外给小瞧了,就是要争一口气!”

  李领导转身,对着围观的一众卫生部干部们拍了拍手,然后大声说道:

  “你们也都不要傻站着了,所有人都赶紧帮忙,年轻人帮着卸货抬东西,年纪大的可以帮着搞搞卫生。这可关系到我们国家的脸面和名誉,大家都行动起来。”

  这一忙活,就足足忙活了一个下午。

  等到晚上,当所有机器全部都拆掉外壳,出现在大家面前时,那股子科技感扑面而来。

  每个人都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眼睛都不够看了,但不敢轻易动手触碰。

  林三七正拿着一本说明书,对着一个微生物培养箱液晶屏幕进行操作设定,其他人则都看着他在一块亮晶晶的屏幕上这里点点,那里点点。

  而屏幕还会不停变化,时不时发出滴滴,嘟嘟的声音。

  李领导跟好奇宝宝一样:“三七同志,这台是什么仪器啊?有什么用?”

  林三七看着屏幕,头也不回说道:

  “这台仪器叫微生物培养箱,主要用于细菌病毒的培养和繁殖,可以自动调节温度、湿度、紫外线杀菌等参数,保证实验环境的无菌性。

  像以前我们做结核杆菌培养,全部都是人工的,在培养的过程中随时要调整温度啥的,非常麻烦费时费力。以后简单了,只要把培养皿放进去,设定好时间,中间就不用管了。”

  噢~~~现场的人似懂非懂,而在场的医生们都明白,这仪器的先进性和便利性,一时兴趣大增。

  林三七又随手指着旁边的仪器说道:

  “那一台是酶标仪,用于检测抗原和抗体等微生物标识物;还有那台是分子质谱仪,可以用于分析和鉴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还有那一台机器叫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主要用于分离、检测和鉴定化学物质;那一台叫流式细胞术仪,用来对单细胞样本的分析和鉴定。

  至于什么生物安全柜、离心机你们应该都认识。噢对了,那柜子上一排显微镜其实有三种,一种是光学显微镜,这是最常见的。

  旁边那台荧光显微镜就先进了,这种显微镜可以使用荧光染料来标记病毒和细菌,至于电子显微镜就不用说了吧,不过我这几台机器更先进。

  你们之前在国外留学的时候肯定都在实验室待过,这屋里的机器从作用上讲没啥区别。区别就在于国外现在用的是人工、或者半自动技术,而我拿来的机器是全自动。”

  毕兴龙刚刚又要提问,林三七赶紧一摆手:

  “不要多问,我是医生,不是工程师,这些机器怎么造出来的我也不知道,具体怎么操作,说明书都在。咱们加班加点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搞懂怎么操作这些机器。

  当然实在不能在短时间内学不会操作也没事,到时只要通上电,机器运行起来,咱们就装装样子操作,照样能把那些老外唬得一愣一愣的,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呵呵呵~~~

  屋里众人都轻笑起来。

  李领导这时候也放下心来,心想有林三七这个“异类”在,相信这次一定能扬我国威了。

  但做为领导想得更多,李领导摸着一台台黑科技仪器,有些眼馋地问道:

  “三七同志啊,这些机器有没有可能像X光机那样,在国内建立生产线,然后我们自己生产,到时自用或者出口。”

  林三七心想,山寨这些机器的可能性为零,光是一个芯片就解决不了,一个最简单的触摸屏,六十年代的技术也仿制不了。

  任何新科技的东西都不可能凭空捏造,这都需要有完整的基础研究和基础工业、材料等等,别说这时候的中国,就连这时候的米国也不行。

  而且林三七也得为自己的人生安全着想,老是拿出黑科技出来,就怕起国内某些人的贪欲。

  人家把他当聚宝盆,摇两下就会掉装备掉金币,那几年后他休想顺顺利利跑到香江去躲避暴风雨……

  人,比鬼更不可信。

  “李领导,这些机器其实还处在实验阶段,还没有完全成形。而且我是借来的,用完了还是要还回去的,所以请大家都尽量保密。”

  李领导一听便觉得可惜:“啊呀,这么好的仪器……”

  林三七赶紧劝道:“等以后仪器成熟了,有我在,还怕搞不来成品或者生产技术啊?”

  林三七同时心想,以后我在不在这个时代,能不能穿越还不一定呢。

  李领导一想也是,贪多嚼不烂,一样样来:

  “行吧,既然你准备工作这么充分,那我也放心了,我先回去了,明天我再来。”

  林三七心想老太太你别来了,来了还得专门陪同她,这不是瞎添乱嘛。

  随后几天,那些曾经的留洋医生们下班后就往实验室跑,那一台台仪器对他们来说就像新玩具一样,特别好玩,特别先进,特别方便。

  与此同时,远在米国的安东尼教授和西奥多教授,带着四位助理,以及两名中文翻译,也登上了飞机,直飞香江。

  这时候的华国就是封闭的,在几乎没有民航班机的前提下,更不可能开通从米国到华国的航线。

  所以外国人想到华国来,除非是政府性质的包机外,其他所有民航飞机全部都无法在大陆降落,唯一可以选择的通道就是香江。

  而华国人这时候想要出国访问,也几乎全部要通过香江中转。

  所以这么形容吧,如果把华国形容成一个巨大的城堡,那么香江就是唯一的出入口,这才造就了香江的经济腾飞。

  从启德机场出来,安东尼教授和西奥多教授一行人就看到有人举着一块牌子,上面用英文写着:“世卫组织华国考察团”。

  西奥多教授看到有人迎接,心中松了一口气:

  “我的天呐,一口气坐十多个小时飞机,我现在耳朵还是嗡嗡的,实在太折磨人了。”

  汇报一下

  各位义父的评论我看到了,感谢大家对我,对我孩子的支持。

  这几天挺累的,主要是心累,但万幸事情和平解决了。

  经过当地教育局的协商,最后我孩子是从一个校区转到了另一个校区。

  路是远了些,大约有4公里,每天接送有些不方便,但为了孩子,只能多辛苦了。

  这次事情的解决,我本来是抱着鱼死网破的决心,大不了公立学校不读,去读私立学校。

  所以我的作法是直接掀起了舆论风暴,把事情捅到了网上。

  可能是全市,甚至全国的类似经历的家长多,很多孩子被欺负的家长都赶来声援。

  事情闹大了,最终初步算是解决了问题。

  当然我也不是一开始闹的,而三番两次跟学校勾通。

  但现在的年轻老师,能进名校工作的,一般不一定是教学水平最好的,但一定是关系网最好的。

  我发贴后,市里的,区里的,局里的领导都打电话给我施加压力,甚至院长也一个个电话不断。

  可能很多领导怪我不懂规矩,居然直接掀桌子?

  但谁知道我的苦衷啊,我走正常途径反应问题不给解决。

  也挺了不少人去给老师递话,希望能和平解决,但那个女老师不听有啥办法呢?

  这个女老师就是仗着父亲是教育系统的领导,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最后是我的一群朋友出面,帮我掀起网络风暴,她才怕了。

  但仅仅是怕了,根本就不服气,后面还做了很多傻逼事情,这点也不想理会了。

  也万幸新来的校长开明,危机处理能力强,也能跟家长共情,最后才和平收场。

  经过此事,我深刻明白,现在中国老百姓太难了。

  作者所在地区是经济比较发达,风气比较开明的地区

  但在遇到这种事情后,人家跟你拼的不是“道理”,而是“人脉”,谁关系硬谁就有理?

  还好我算是比较会闹的家长,如果是其他老实家长,家里又没门路的,孩子是不是任由老师欺负?

  如果老师一直明着暗着校园霸凌一个学生,学生又因为害怕不跟家长说。

  时间长了,会不会自残?会不会得抑郁症?会不会自杀?

  中国的教育现在太可怕了,可怕的不是作业多,压力太,内卷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0页  当前第3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7/8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