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七反应过来,心想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赶紧解释道:
“噢噢,咱们不说熔喷无纺布,就继续说口罩吧。我们是传染病医院,大多数传染病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所以空气里到处都飘着各种细菌病毒。
我们戴口罩就是要防止吸入这些病菌,从传染病的角度叫,这叫切断传播途径。大家都是卫生系统的,这个大道理都懂,可是要靠你们手上的棉纱布口罩肯定是不行的。
我们做过一个研究,这种棉纱口罩只能阻挡36%的病菌,如果是强力一点的冠状病毒,阻挡率几乎是0%,所以普通医院可以继续使用,传染病院则不合适。
而我这个医用防护口罩却能防得住95%的细菌病毒,这样就能保证我们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也可以防止院内的交叉感染。”
林三七这么一说,卫生部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新奇地查看起手里的口罩来,然后戴了上去。
李部长刚戴这口罩,马上就快速摘了下来:
“啊呀我的天,这口罩不透气呀,怎么这么闷的?”
林三七心想这口罩能不闷吗?萨斯的时候医生不仅要戴N95口罩,外面还要再戴一层外科口罩,两层口罩一戴就是一天,还不吃不喝。
本来按规定是不超过6小时,理想状态是4小时,过了这个时间再戴N95口罩防护作用就会减弱。
可是当初国内防护口罩奇缺,医护人员们不得不戴着一整天,最后因此感染而牺牲的医生护士很多人。
军人、警察死了都可以进烈士陵园,而这批医生护士死了,几乎没有人再记得。
在林三七的强烈要求下,几位部长再次戴起了口罩,也难为这些老头老太太了。
进了医院后,就看到一大群病人正在露天候诊,3月份的北平城还是很寒冷的,不少病人都冻秘瑟瑟发抖。
李部长看了有点皱眉:“三七同志,你让病人等在露天里也不是办法呀,这多冷啊。”
林三七也有点无奈:
“部长大人哟,我开这个医院可没有拿上级一分钱,开业用的钱我还是问中医院借的呢,哪里能面面俱到?既然你们领导来了,我也不让你们白来,决定诉诉苦。
领导你们看,门诊用房暂时是够了,但我们的住院病房是远远不够,原本我准备开放300张床位,但你们信不信,如果我不加限制,这300张病床今天就能住满了。
那明天来的病人怎么办?后天来的重病号治不治了?你们看看门口排队的情况,全国上千万肺结核病人,只有我们一家医院,300张床位,太少了。”
李部长重重点头:“不仅仅是300张床位太少了,你一天750个门诊号也不够啊。”
林三七苦笑道:
“不仅仅是病床不够,这750个病人人人都要拍片验血,还要做痰培养,我已经‘借’了3台X光机,一共5台光机开始工作,一台机器一天要拍近200张片子,机器都快干冒烟了。”
李部长也头痛了,眉头皱成了一团:
“三七同志你说得对,看来我们一开始规划医院的规模还是太小了,远远跟不上病人的需求。可是你也知道,这个这个,现在部里也没多少经费……”
林三七心想我压根也没指望你们什么,反正国内办正事了永远钱不够,支援阿尔巴伲亚就嘎嘎有钱了。
“部长,我也不是要钱,我就想要地,你看原来火炮厂爆炸后,这东岳庙北边、西边都空着,要不你去帮忙说说,这两地块我们传染病医院拿下。”
李部长眼睛一亮:
“就这要求?这个我能办到,我一会儿就跑北平市政府去要地,反正又不涉及拆迁,如果拿不下这地,我这部长也不干了。”
东岳庙再大,也仅仅是一座庙的规模,容纳300张床位,那就是60间病房,这已经是庙里的极限了。
但如果把隔壁废弃的火炮厂给拿下,那就额外多出200亩地来,再增加2000张床位都是小意思。
章副部长也笑道:
“扩散的确迫在眉睫,另外医院扩大,你们需要更多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不是,怎么样,三七同志,如果你承诺能解决粮食问题,我作主,今年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全部都给你了。”
BJ医学院、协和医学院、BJ药剂学校、首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BJ卫校等等大中专学校。
这学校一届毕业生虽然不多,但五、六百人肯定是有的,而且都是西医专业。
这批人入学的时候,我们经济正是勃勃向上的时候,结果他们一入学就面临着自然灾害的三年,国家做出了人口清退政策。
机关单位,工厂企业都要清退职工回乡,大中专学校同样也有任务,不仅老师要清退一部分,学生同样要清退相当大一部分。
这对年轻人来说同样非常残忍,这年能头读大学的哪个不是村里的天之娇子?就这样灰溜溜回老家种田,有不少人因此直接就精神世界崩溃,成为了疯子。
眼前章副部长的提议听起来是为传染病医院着想,其实根本的原因,是章副部长想要甩包袱。
林三七一想却是眼睛一亮,不就是承担口粮嘛,这对他来说是小意思,但这批大学生、中专生可是这年头难得一见的宝贝啊。
其他医院不要,他要了!
“行,章副部长,那咱们一言为定,你们有多少大学生我就要多少大学生,剩下还有不到半年时间要毕业了嘛,让他们全部来我们传染病医院实习。
等实习结束,我们扩建的医院也完成了,到时直接让这批大学生中专生上岗。至于他们的粮食包在我身上,我还是那句话,咱们自负盈亏,不要政府一分钱。”
章副部长一击掌:
“好,三七同志是个爽快人,你放心,我一会儿就去各大医学院通知,让他们下周就来传染病医院实习。不过嘛……”
林三七眨眨眼:“不过这个实习期间的粮食问题,三七同志你能不能帮着解决一下?这群大学生太饿了,我看了都心疼啊。”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群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正是最会吃的时候。
大学生虽然有国家补贴,但因为大学不产生经济效益,在整个国家粮食紧缺的前提下,肯定要首先保障工人的粮食供应,其次才是学生。
所以现在的大学生饿得那都是两眼放光,别说上课了,谈恋爱的精力和心情都没了。
这一点,林三七去年去潘晔的母校时就已经见识过了。
“行,既然章副部长发话了,这批学生这半年的粮食由我来解决,不过我们这边没有住宿条件,学生们还是住在学校宿舍,从下周开始,我和我的同事们轮流去各大院校给他们专门培训肺结核专科知识。”
“好~~~”
李部长和章副部长们都欣喜万分,想不到今天还有意外的收获。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米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流行病研究所。
安东尼·斯蒂芬教授看着手里的临床实验资料,听着下属医生的汇报,愁得一把把抓着头发。
“教授先生,我们用阿奈唑胺+链霉素+甘谷敏的三联组合治疗肺结核,经过三年的临床实验,一万个病人,最终的数据,治愈率是32%,没达到预期,而且副作用却非常大。
我们发现阿奈唑胺有严重的乳酸酸中毒反应,长时间使用昏迷病例达到了14%,死亡率更是高达4.4%。虽然我们可以修改数据上市,但恐怕一旦被曝光,我们将会面临严重指控。”
第419章 哈佛大学医学院
安东尼·斯蒂芬教授今年55岁,是一个白人小老头了。
别看他长相普通,但他却是米国最顶尖的传染病专家
头衔有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哈佛流行病研究所所长、米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IUATLD)副会长等等头衔。
像他这种级别的顶级专家,自然不会缺少医药公司的追捧,而他也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临床药物和经验。
所以这几年来,安东尼教授所主持的一个最重要的研究课题就是“阿奈唑胺+链霉素+甘谷敏”三联用药治疗肺结核。
肺结核做为危害人类的第一大传染病,每年都会造成全球几百万人死亡。
几乎所有有能力的国家都在研究肺结核,大家就像时间赛跑一样看谁能第一个攻克肺结核。
可能想像,第一个攻克肺结核疾病的医生个人将获得无以伦比的荣誉载入医学史册。
而第一家生产肺结核药物的药企也将获得一年几百亿美金的巨大的市场。
同时,第一个宣布攻克肺结核的医院、组织、研究所,甚至国家也将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
高风险高利润,肺结核虽然是悬在人类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但同样也是悬挂在树上的一个诱人苹果,就看谁能第一个摘到。
显然,做为米国最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安东尼教授非常非常想摘到这个果实。
为此他在艾伯维医药公司的赞助下,花费了上亿美金,整整5年的时间在阿三国搞了一个肺结核三联疗法,分别用到了阿奈唑胺和甘谷敏两只抗结核新药。
今天是研究团队第一次秘密总结会,但结果却让他非常绝望。
安东尼教授放开了自己的头发,一把拿过助理手中的报告数据,不甘心问道:
“怎么会只有32%的治愈率?会不会是人种问题造成的差异?”
助理布莱克耸了耸肩:
“抱歉教授先生,无论是我们国内的人体实验,还是阿三国的人体实验,数据说并没有多大区别,区别在于我们米国只进行了1000例药物实验,而阿三国进行了9000例实验。”
一个药物想上市销售,必须提前评估新药物或疗法在人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试验的目的和范围,需要进行药物临床四期试验。
比如Ⅰ期临床试验先在少数受试者上用药,一般只要10-30人即可,目的是初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这第一批受拭者最危险,因为新药是第一次应用于人类,人类和实验室小白鼠完全不一样,不可控风险非常大,死亡率、致残率非常高。
所以受拭者事先能拿到一大笔钱,一般不是穷途末路的人是不会来参加这种要命实验的。
当然按欧美国家药企的尿性,不想出钱也可以,那就找一些路边的流浪汉、福利院的孤寡老人和孤儿、非法移民等等都可以。
更残忍一点的,需要健康成年人才能进行试验怎么办?
那就去战乱地区,或者南美、东欧国家抓一批健康年轻人过来,在公海上准备一条医疗船就可以进行实验,死了直接扔海里喂鲨鱼。
如果受试者没死,最后无论试验结果如何,这批人同样会被杀人灭口,然后摘取人体器官后,尸体继续喂鲨鱼。
当然这在媒体上是绝对看不到的,人家还要维持自己的伪善,讲人荃的好形象。
如果Ⅰ期临床试验通过,那就行要进行Ⅱ期,这时候就需要扩大受拭者人数了,一般需要100~300人左右。
目的是初步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个阶段还为后续的Ⅲ期临床试验提供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依据。
前面两期都通过了,接下来就是Ⅲ期临床试验。
在这个阶段,新药物或疗法在更大的人群,如1000-10000人中使用,以进一步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个阶段是药物注册申请的重要依据,所以Ⅲ期临床试验非常重要,大多数新药都倒在这个阶段。
比如为什么中成药之所以没能进入米国市场,就是因为中成药都无法通过FDA的审查,绝大多数中成药都不敢进行临床实验。
惟一的勇士就是“复方丹参滴丸”,通过了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最终还是没有通过Ⅲ期,倒在半路,之前所有的投入都打了水漂。
还有就是口罩病时期,某种不可描述的疫苗,当时全世界所有药企疫苗都没有通过Ⅲ期临床试验。
比如米国辉瑞公司就专门成立一家疫苗分公司,根本就没有做Ⅲ期临床试验直接就上市了,然后赚够钱了,害怕被追责了,直接就注销这家分公司,手段极其卑劣。
Ⅲ期临床试验因为受试者多,理论上需要给第一位受试者一大笔钱,所以投入巨大。
但你需要五千个,一万个活人进行实验,你再去抓流浪汉,再去抓战俘显然不可能了,因为这样暴露的风险就太大了,一旦暴露那就万劫不复了。
所以各个药企或实验团队就会想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去第三世界找受试者。
比如阿三国、比如非洲等国,反正这里的人命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