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老爷子眨眨眼,不理解这个不老实是什么意思,但他一看林三七的脸色就有点惊讶:
“哟,小七,你这是面色萎黄、双目乏神、精神不振、形体消瘦等,都是脾肾亏虚的表现,年纪轻轻就这么不中用,小晔子,你们小两口也得有节制……咦,不对呀……”
韩老爷子当年妻妾加起来有8个,自己又是男科方面的泰斗,一下子就看出问题来了。
“小晔子似乎还是完壁,而且也不像是如狼似虎的品性,那小七这肾虚是怎么来的?小子,你外面养着女人?怪不得好多天不见你人影了。”
林三七差点一口盐汽水喷出来,脸红脖子粗坚决否认:
“闹,韩老头,虽然你是我师父,但你这样没有依据乱说话我也要告你诽谤的,我这几天一直在外面跑业务,我为国家出过力,我为国家流过血,你这么造谣我这个革命同志,我不服!”
韩老爷了轻蔑一笑:“滚蛋,就你还敢告老子,老子诊过的肾虚男人没有十万也有八万,老子还能有错?”
潘晔自己也是学医的,加上跟着十二位老国宝学了这么久,自然也看出林三七的症状来。
从他昨天出差回来后就直喊累,脸色有些苍白,人都感觉消瘦了一些,这种正是符合脾肾亏虚之症。
年轻男人肾虚,除了玩得花,其他还有什么可能呢?
也幸亏是潘晔,虽然有些不高兴,但也没到翻脸的地步,她脑子里想的是哪个狐狸精不要脸勾引自家男人,感觉自己正宫位置受到了威胁。
这如果是尹涟漪,信不信把你狗头打爆了,然后再傲娇一甩头立马辞职,老死不想往来。
林三七见大家都不信他,心里更心虚了,自己现在这鬼样子还能有什么原因?当然是天天跟另一个时代的女朋友缠缠棉棉引起的喽。
二十多岁棋缝对手,一夜seven次都不在话下。爽是爽了,但人是真的虚,现在腿肚子还是软的,走路都要打摆。
要不是尹涟漪最后大姨妈来了,否则他们还暂时不会鸣鸡收兵呢
但男人嘛,越是心虚,嘴上越是不能承认,喉咙也越响,关键是旁边60年的女朋友还在呢
“闹,闹闹闹,天地良心,我这次是为国家去买X光机的,我整整买了200台最先进的X光机回来,每天都奔波在世界各地,因为没有飞机,我都是坐着小破船来往
你们说说,我一半时间在船上赶路,一半时间在工厂里盯着机器生产,组织装货,而且还有其他国家方面的同志跟我同行,你们说说,我哪有时间,哪有机会出去乱搞?”
林三七这么一说,众人一想也对啊。
这林三七是接到任务,为国走私去的,行程很紧,危险很大,精神高度紧张,怎么可能天天泡在女人堆里?
想到这里,老爷子和潘晔的眼神都柔和下来了,觉得错过林三七这位爱国好青年了。
韩老爷子一拍大腿,想到了什么:
“那就对了,小年轻精力旺盛,正是需求最高的时候,可是他身边偏偏没有女人可以发泄,于是只能自己解决……”
老头说着说着,看向了林三七的右手。
“这自我操作过多了,就会出现腰膝酸软、耳鸣头晕、失眠健忘,甚至阳伟早谢等等,从我们中医的角度上讲属于纵欲过度、肾精亏虚、髓海不足啊,对起来了。”
其他几位老爷子一听也是微微点头,女人多跟自己劳动频繁,结果都是一样的。
“所以呀,年轻人就应该做年轻人的事情,小七你都23岁了吧?小晔子也20岁了,是时候结婚了,否则小七都快憋出病来了。”
潘晔一听,脸唰一下通红通红。
其他几位老爷子也是呵呵笑起来,两位小徒弟能喜结连理,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
林三七看着清纯漂亮的毛妹当然也想占为己有,可是他刚笑了几声,腰又开始酸痛了,心里不禁恐惧起来。
这要是两个时代都要交公粮,会不会把自己吸干榨光?
那时“嗷嗷叫”那都得一把把往嘴里塞,这日子想想都恐怖啊。
施老爷子这时候也写好了一张药方,交给了潘晔:
“小晔子,按这药方抓药,一天两次,连续一周,就能药到病除,年轻人恢复快,不必担心你未来丈夫不中用。”
哈哈哈~~~~
屋里的老头们都笑疯了,林三七也跟着傻笑,男人之间嘛,讲点荤段子多平常呀。
只有潘晔拿过药方,以最快的速度跑出了屋子,消失不见了,小姑娘到底是脸皮薄。
韩老爷子一看都解决了,马上戴上草帽要出门了。
“行了,小七没事了,我还得去收庄稼呢。”
萧老爷子不解道:“以前劳动也没看你这么积极呀,今儿怎么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屁,你们是不知道,咱们中医院这块地呀真是风水宝地,你们知道摘下来的玉米,那真是堆积如山。还有那小麦,割下来那个麦穗饱满噢,看了谁不喜欢。”
施老爷子眼睛一亮,“我们丰收了?”
韩老爷子人已经出门了,远远传来声音:“丰收了,大丰收啊。”
萧老爷子一听,也赶紧站起身快步跑出了屋外,就传来一阵询问声:
“一亩能有多少产出……”
林三七坐在那儿,心想老子又是采购高产杂交种子,又是化肥供应,又是农药一箱箱搬过来,没水了还挖个深水井,如果这样还种不出粮食来,那真是没天理了。
施老爷子也迫不及待站了起来:“你在这休息一下,我去看看。”
林三七心想,自己这位始作俑者,丰收最大的功臣怎么坐得住啊,于是也跟着站起来身来朝外走去。
肺痨病房外面,200位肺痨病人们正站在山边上,朝着山脚下的农场指指点点,每个人脸上都是一脸不可思议
但这批病人不被允许下到田里去凑热闹,毕竟是传染病,活动范围是受限的
林三七站在半山上,慢慢朝山脚下的农场走去,农场的一个角落,中医院四百多名职工,几百名家属全都围在一围
而晒谷场上,正有一些年轻职工在开始进行最后的脱粒工作,再准备称重
这是中医院的大日子,无论是城区总院,还是昌平分院,全部关门10天,全力准备收割地里的庄稼。
1960年的粮食就是命,就是一切,就是金不换,每一位职工都异常重视,绝对没有一个人偷奸耍滑
除了某位肾虚科长没办法参加劳动外,其他职工,以及众多家属都手拿家具,准备好大干特干,为了吃饱饭,拼了!
第328章 来自领导的批评
沈院长今天是红光满面,亲自拌玉米,剥得动作飞起,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另外一边,还有不少人正在对小麦进行脱粒。
先是各取了一亩玉米地,一亩小麦地做试验,大家急切想先知道自家1000亩地到底能产出多少粮食。
不同于周边农村农民们的愁眉不展,中医院这边的人已经心里有数了,今年大丰收了,而且是史无前例的大丰收。
全院职工家属未来一年内的口粮不用愁了。
沈院长剥完最后一个玉米穗,然后大喊一声:
“赶紧的,把地称拿过来,称重,看看这一亩玉米地的产出有多少?”
一群年轻职工开始手忙脚乱,然后开始称重起来。
不少年纪大的老职工已经在评估了:
“这起码有千把百斤吧?”
“何止啊,看这架式,没有两千斤打不住。”
“如果有两千斤,那我全部都吃喽!”
“滚,你想得美!”
等林三七慢悠悠走到晒谷场的时候,人群中突然暴发出一阵热烈的叫喊声:
“800公斤,一亩地玉米收成800公斤~~~”
围观的人群迅速响起一片掌声!
“小麦亩产也出来了,一共是650公斤~~~”
哗啦啦,人群中又暴发出一阵热死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时候纪副院长的声音又响起了:
“再告诉大家一个小消息,最晚栽种的红薯亩产也出来了,亩产达到了3000公斤~~~”
哇~~~
这下中医院这边的呼喊声估计连回龙观都听到了,不少中医院的职工们全都激动地抱在一起。
沈院长等大家激动过后,这才做了一下双手向下压的动作,示意大家安静一下。
“同志们,虽然我们都是抽查了少量田地的产量,但大伙儿都看到了,咱们的庄稼长势喜人,果实都是沉甸甸的一点不掺水,所以,今年,我们农场第一年就大丰收啦~~~”
非常热烈的掌声!!!
“如果不出意外,我们的玉米产量能达到300吨,小麦产量能达到250吨左右,最多的是红薯产量,虽然栽种面积最小,但也起码有五百吨。
另外还有数不清的蔬菜,去年咱们分冬藏菜,一人发了30斤大白菜,今年我看每人能发100斤大白菜,100斤大萝卜,大家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大伙儿高不高兴~~~”
“高兴~~~哈哈哈~~~~”
沈院长又做了一个静声的动作:
“好,大家高兴也高兴过了,现在要冷静下来,这么多粮食我们争取在10天内部全颗粒归仓,不要过多声张,不要引起周边老百姓的注意。
咱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被外人知道我们种出来这么多粮食,那别人来抢怎么办?所以对外我们一律宣称我们亩产只有50公斤,跟十三陵其他农田一样产量,大家记住了没?”
“记住啦~~~”
“另外,大家放心,之前成立农场的时候,上级部分给了我们优惠政策,我们农场种出来的所有庄稼都归我们中医院所有,不用缴公粮,所以这些粮食通通都是我们的。
我们是集体劳动,集体生产,当然会集体分配。昌平分院的同志们也不要觉得委屈,粮食是你们种的,结果是所有人平分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大家庭,每个人都是无铲阶级兄弟姐妹,咱们不能饿着一个人,对不对~~~”
“对~~~”
这下总院那边的人喊得特别起劲,分院这边的职工们则是有气无力了。
林三七站在人群里,心想对个屁,做多做少一个样,这就是妥妥的吃大锅饭嘛,你还指望明年分院的职工家属们会像今年这样拼命干?
林三七知道的道理,沈院长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样做不公平,伤士气?
但这有什么办法?
社会分配方式就是人人均等呀,他哪敢实行多劳多得这种政策?他敢这么做,明天这乌纱帽就保不住了。
就跟现在的收入一样,你上班的时候病人围满,累得像条狗,而旁边的医生一天看不了几个病人,无聊到剪手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