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七心想也吓死我了,差点破坏自己在小姑娘心中高大的光辉形象。
回到办公室里,潘晔带着其他大学生和学徒工们开始继续学习肺结核知识,或者学习如何操作X光机和验血机器。
林三七则关起门来,将一粒粒四合一药物“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放到油纸上,又拿出一整盒枣泥膏。
然后像包汤圆一样,弄一小块枣泥下来,滩成一个个小饼,然后将药片裹到里面,再用手搓圆了。
这样一粒林家秘方药“乙胺吡嗪利福异烟丸”就制作完成了。
一下午,林三七整整搞了100粒药丸出来,全部放到了药匣子里面。
肺结核的治疗其实挺简单的,一般是先用一线抗结核药物,比如四联疗法,然后在用药过程中注意有没有肝肾功能的损害,或者其他副作用等。
如果有肝肾功能损伤,一般也不能停药,就是用点护肝药就行,这个中医老内行啊。
然后就是注意四联药物中有哪一种药耐药,或者多种药物耐药,这时候就要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比如二线用药就要上了,而且疗程也要拉长了。
绝大多数病人经过几个疗程治疗后,结核病都可以痊愈。
所以肺结核治疗简单概括就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如果是2023年,除非是化验指标非常不好的病人,一般的结核病人都不用住院了,门诊配一些药物回去按时口服就行。
可就是这么一只看似简单的传染病,在1960年却是疾病里面的第一杀手,非常可怕。
第二天,数字医院的刘院长就风风火火带着工程兵赶到了十三陵,一卡车一卡车的建筑材料也随之运到。
刘胜利刚跳下大卡车,就在直嚷嚷:
“快快,你们赶紧说这房子建在哪儿?咱们抓紧时间。”
然后刘胜利看着肺痨科门前的玉米地有些若有所思:
“不对呀,你们的玉米长势怎么这么好?这杆茎这么粗?这叶片这么绿,你们中医院的风水好一些的吗?怎么种出来的庄稼都这么好?”
沈院长一听外人表扬中医院的庄稼好,那心中自然是万分欢喜:
“哈哈,老刘,怎么样,我们中医院不但医术好,种田的水平那也是一流的,瞧这玉米长势,我告诉你,一亩地起码有2000斤的收成。”
刘胜利有些不解,蹲下来捏了一把泥,心中的疑惑更盛了:
“你们这土壤质量也不行呀,这是怎么搞的?”
这时候刚好开始放水浇灌了,中间的水池一放水,四周密密麻麻的水渠里开始流淌出水来,农场的职工们开始拿粪瓢给玉米小麦蔬菜开始浇水。
这一幕让刘胜利又看得目瞪口呆:
“不对呀,老沈,你们这水是从哪里来的?别的地方农民用水都是肩挑的,你们这水怎么是哗啦啦自己流过来的?我也没看到山上有泉水呀。”
如果是别人沈院长还不放心,但刘胜利是部队出来的,嘴严,于是沈院长开始显摆上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瞧瞧,咱们玉米地中间那个绿色的建筑物是啥?”
刘胜利一看,果然隐约可以看到不远处有一个绿色的低短建筑,于是奇怪地走了过去。
沈院长一边走,一边吹牛道:
“知道那是啥不?那就是一个泉眼儿,为了防止别人窥探,我们特意用绿油漆刷了一遍,旁边还种了一些树,把这个泉眼给遮起来了。”
刘胜利加快脚步,走过去一瞧,果然这玉米地中间有一个巨大的水池,水池中间还有活水在一不停涌出来。
“我的老天爷,真的有泉眼,这是活水啊,你们中医院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给你们找到一个泉眼。”
刘胜利看着眼前哗啦啦的泉水,眼睛都红了,因为有水,庄稼就渴不死,就有收成。
有了收成就有了粮食,人就饿不死了。
沈院长当然不会说这是林三七挖的井,于是吹牛道:
“那自然是我眼光好呀,我当时一眼就看中了这块地,别人不要的荒地我要了,瞧瞧,现在有山有水,有人有庄稼,再过几个月我们就有收获,生活美滴很。”
刘胜利长叹一声:
“这么好的风水宝地,如果建肺痨病房可惜了。”
沈院长早就有计划了,指着后面的山坡说道:
“你们可不要坏了我的庄稼地,这样,后面那一千亩山地也是我们中医院的,你们要建病房就往山上建,这不占耕地,还能开发山林不是。”
中医院北面的山叫锦屏山,山势比较平缓,两边分别是青龙山和白虎山。
刘胜利点点头:“往山上建也不是不行,就是建筑材料要费一些,因为还要打地基,要不你们中医院自己也提供一些建材。”
林三七这时候刚赶到,听到要扩建于是笑道:
“刘院长,刚巧我们中医院有一台大型挖掘机,到时后在山坡上先挖出一片平地来,然后咱们打地基建房子,速度会快很多。”
刘胜利一听又惊呆了:
“你们中医院这是发了什么洋财,咋啥玩意儿都有?行,有这玩意儿,工程会快很多,咱们马上开工。”
林三七不知道的是,等肺结核病房建好后,这台挖掘机也被工程兵们带走了……
第310章 顶级医护被遣散
时间过去了一个月,来到了1960年的7月份,气温最高已经达到了40℃。
北方的大旱没有丝毫缓解,全国人民就感觉自己像铁板烧一样,烤了正面烤反面,烧得整个人都要焦了。
但中医院昌平分院这边却是风景这边独好。
所有庄稼都长势喜人,玉米苗已经窜得一人高了,绿茵茵一片,风吹过就像绿色的波浪一样,特别漂亮。
只要懂点农业常识的人都知道,今年中医院的玉米小麦肯定要大丰收了。
相比较中医院的玉米地,周边其他农民种的玉米杆,那感觉就是吹一阵风全部都要折了似的,叶片都是黄绿色的,一看就不健康。
中医院昌平分院的每一个人脸上都是笑呵呵的,因为大伙儿知道,至少今年是不用挨饿了。
另外中医院最爽的是,其他地方的人喝水都成了困难,但中医院却在地势最低的东边建了两个大澡堂子。
其实就是两个大水池上面盖个简易房,把泉水引过来,然后大家一块儿洗澡,当然男女是分开的。
小孩子甚至把澡堂子当成了游泳池,整天就在里面玩水不肯回家。
这一切都是保密状态的,十三陵周边的农民们并不知情,以为中医院也跟他们一样苦哈哈呢。
不是中医院的人心太狠,实在是这年头水太宝贵了,为了争抢水源,每年都会发生械斗打死不少人。
要是中医院有口泉眼的事情被周边农民们知道了,那肯定要打破狗脑子了。
人家是地头蛇,中医院这批文弱书生肯定是斗不过的。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水源可以跟周边农民分享呀,或者让林三七多去打几个深水井。
但大家别忘了,地下水资源只有这么多,中医院这一千亩地要浇灌,还有这么几百人要饮用,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水份给农民们。
如果林三七多打几口深水井,一旦井多了,压力就小了,地下水就不可能像趵突泉一样自动涌上来了。
(当年济南趵突泉断流了,其实就是周边地下水开采过多引起)
泉水不能喷涌,那就需要抽水泵,需要电力供应,可这恰恰是1960年的农村难以办到的事情,电同样是宝贵资源,所以哪怕打了深水井也没用。
林三七只能保证中医院这边不缺水,不缺粮,其他人他真的保证不了,那应该是政府的责任,而不是个人的义务。
林三七要做的,就是保证搞好肺痨科,争取早日攻克肺结核,这也是另一种为国贡献不是。
经过工程兵们一个月不辞辛苦劳作,当然也有林三七供应了大量水泥的贡献下,新的肺痨住院部建成了。
沿着白虎山,一排排往山上建去,一共建了五排房子,一共是200张床位,看起来非常壮观。
原来中医院自己建的小院儿,全部改成了X光室和辅助检查科,以及医生办公室。
林三七和一群实习医生们还在打扫卫生,外面临时修建的马路上有汽车声音响起。
林三七伸出头来,就看到好几辆大卡车和公交车停在了山脚下。
协和和数字两家医院的20名高年资医生,30位护士纷纷在下车,对着周围的环境指指点点。
别问林三七怎么知道的,他事先可没接到钉钉群通知,只是那股子知识分子的气质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
随之而来的还有各大医院送过来的肺结核病人,一个个拎着大包小包,一瞧就是来住院的。
协和医院和数字医院这次送过来的医生,个个都有留学经历,个个会外语,个个都是这个时代顶尖的医学人才。
遣散清退职工,这是国家大政策,每一家单位都要执行,但遣散谁这里面就有讲究。
中医院遣返职工,首先是12位老爷子这类学术权威,其次是原籍非北平的这批人,就是外地人先遣散。
但协和和数字医院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们遣散清退职工,首选是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或者当初在洋人教会医院工作过的,然后才是外地人。
于是这两批中西医顶级医生现在全部落入了林三七的手中,怎能不让林三七高兴呢。
大有一种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豪爽。
在1960年,果然是有粮食的人就可以为所欲为……
协和医院的屠院长和数字医院的刘院长领着几个医生过来,亲自介绍道:
“小林啊,这几个人我可交给你了。来,大家静一静。这位就是中医院肺痨科主任林三七同志,也是你们将来的直属领导。
你们别看林三七同志年轻,但他是中医世家出身,这次中医院的结核病治疗就是林三七同志发明的,同时,他还挂职数字医院,医疗水平非常了得。”
协和医院这边的医生们也没有露出轻视或者漠视的表情,显然他们之前已经做过心理建设。
林三七跟他们一一握手过去,亲切笑着:“欢迎来到中医院。”
一个中年男子微笑着跟着握手,自我介绍道:“毕兴龙,毕竟于牛津大学医学院。”
林三七心中吃了一惊,心想这文凭不说全国顶级,就算是全世界都是顶级一般存在。
另一个中年男子自我介绍道:“林主任好,我叫蔡春华,毕业于海德堡大学。”
林三七心想,又一个牛人,赶紧握手:“欢迎欢迎。”
下一个中年医生伸出了手:“林主任,我叫马忠礼,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
“欢迎欢迎!”
林三七这时候已经惊讶地有些麻木了,心想协和的医生要不要这么牛啊?随便挑出来几个都是全球顶级医学院毕业的。
这也就是在光怪陆离的六十年代,可是换在2023年,那都是林三七这种实习小医生高山仰止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