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_分节阅读_第250节
小说作者:烤饺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11-01 13:13:20

  林三七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便落落大方上前,跟几位京剧院的领导握手。

  粟院长看到林三七后,其实心中是有疑虑的,你要说林三七的老子林苦参大夫,四九城中鼎鼎大名。

  可眼前这位年轻的小大夫,一看就没喝过多少墨水的主儿,真能够治愈肺痨?粟院长心中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但当领导的人喜怒都不形于色,于是笑呵呵握手道:

  “小林大夫啊,久仰久仰,可让我们好等啊,在中医院等了很久,说你出差了。等我们来到昌平分院,你又失踪了,果真是好事多磨啊。

  这次过来呢,是我们京院院有两位老师需求寻求你的帮助,马连良马老师,赵燕侠赵老师,这两位老师都是我们京剧院的头牌,一番,是我们国家京剧界的宗师级名角。

  可是这两位老师这些年都被诊断为肺痨,求遍了名医也仅仅只是控制住了病情不再恶化,尤其是马连良马老师的情况不容乐观,现在上台演出都难。

  这不,我们打听到中医院有位小神医,这就求上门来了,呵呵。”

  梨园出来的人非常传统,任何时间都讲究规矩,所以哪怕马连良已经60岁的人了,看到林三七这个小年轻,同样是微微一鞠躬,非常客气:

  “麻烦小林大夫了。”

  赵燕侠也是面带笑容,客气地伸出手来跟林三七握了握:

  “小林大夫,你好,我是赵燕侠,以后就是您的病人了,请您一定多多关照。”

  对于马连良,林三七了解得不多,只知道这位老兄似乎在天津也翻过车,后来再也不敢去天津演出。在原本的历史上,似乎也没几年可以活了。

  但对于赵燕侠他多少还是知道的,别看她现在客客气气,但老太太可是典型的小辣椒。

  后来宁可跟李云鹤闹翻,也绝对不肯向她低头,最后被整得非常惨,宁死不屈,绝不自杀。

  平时最爱喝黑啤酒吃桂圆,一直活到2023年,快100岁了还好好的,更是在荀派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赵派”。

  尽管赵派有四大邪派之称,但不能否认,赵派非常上头,非常好听,非常有个性。

  林三七跟马连良和赵燕侠互相问候后,就一直在观察这两人的神情。

  可以明显看出,赵燕侠中气十足,面色如常,光是看看表面不像是个病人,说明肺结核对她身体的损伤还不明显,或许还处在初期状态。

  而马连良就有些体弱了,显得病怏怏的,脸色呈现的是蜡黄色,中山装穿在身上也是宽荡荡的。

  显然,马连良的肺痨应该是比较严重的。

  沈院长这时候站了出来,笑呵呵提醒道:

  “行了行了,京剧院的同志是来上门就诊的,可不是来跟你客套的,赶紧的,给两位老师瞧病,”

  沈院长说完,旁边的工作人员就递过来一个红色的“脉枕”,一个木头药箱,另一个工作人员摊开信纸毛笔,在一边开始研磨。

  林三七一看就倒吸一口冷气。

  他哪会号脉啊?传统中医的一套他几乎就是一窍不能。另外他也不会写笔记字呀,这不是要逼着他在众人面前出丑吗?

  要不是这是沈院长吩咐的,林三七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被职场霸凌,故意让他下不来台了?

  其实这就是沈院长在使坏,心想让你小子不好好学中医,让你满嘴都是西医的一套,现在看你怎么办?

  林三七能怎么办?都这架势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1960年的时候,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肺结核的发病率都非常非常高。

  其中建国初期,我国结核病患病率为1950/10万,结核病死亡率达到200/10万,是我国成人传染病的第一杀手。

  从这个比例换算,每100个人里面就有2个肺结核患者。

  而这个数据还是建立未完全精确统计的基础上,如果建国时有条件一个个筛查过去,相信这个比较更加惊人。

  哪怕到了2022年我国新发结核病患者为88.9万,在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仅次于印度,位列第二。

  近现代的许多名人都曾经得过肺结核,比如鲁迅、林徽音就是死于肺结核。

  如果要算一算大家熟悉一点的名人,很多很多也是结核病友。

  我们敬爱的家宝同志啊、那个缺德的香江李家诚、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奶奶、被下属背刺了一刀的俞敏洪、湖南台的主持人汪涵、电影女星李冰冰等等,都曾经是肺结核患者。

  之前写到林三七带着侄子侄女登门潘晔家,有读者觉得太不可思议,太不负责了,明知道潘父是结核病人还敢去,不怕传染给孩子?

  其实在那个年代,肺痨可不当什么恶性传染病,人们只看做是一种不治之症而己。

  运气好点的,活下去。运气差点的,病个几年就完蛋。

  不死心的,还会去“轩亭口”砍头现场,让狱卒帮忙在馒头上沾点鲜血给家里的结核病人吃。

  所以对待肺痨病人,不像后世的“口罩病”那样需要严格隔离,当然不用隔离的还有一个原因,是之前说过,100个人里面就有2个是结核病人。

  你们想想,四九城里哪怕精减过后,1960年还有250万人口,起码有5万结核病人。

  你躺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这家亲戚邻居家有结核病人你不去了,天知道你另一个亲戚家其实也有结核病人呢。

  按这种思维,你基本上是出不了门了,因为公交车上多少结核病人?你单位里多少结核病人?你上学的班级里也有不少结核病人。

  避无可避,也无人主动去避开。

  所以这次国家京剧院两位名角趁到昌平演出的机会,主动上门来向林三七求诊,小会议室里,两家单位的领导也没有避开。

  在沈院长的催促下,林三七老神在在地坐了下来。

  先是马连良第一个看病,他这时候已经60岁了,做为京剧界的一代宗师,也属于老同志了。

  本来按正常的历史轨迹,马连良是在1966年去逝的,这里面固然有社会因素,恐怕也与他晚年身体不好,心灰意冷有很大关系。

  林三七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地搭了半天脉,看得沈院长在旁边直翻白眼。

  “马老师,你这结核病史多久了?”

  “嗨,不知道多久了,大约是5年前开始出现乏力、低热,咳嗽长久不愈,于是找了大夫看看,说我是肺痨。后来我跑协和医院去瞧过,拍了片,这才确诊。

  这些年药吃了不少,咳嗽一直不见好,因为久咳不愈伤及声带,您瞧,我这行就是靠嗓子吃饭的,结果现在都登上了场,人也就算是彻底废了。”

  旁边的粟院长赶紧插话道:

  “马老师是我国著名京剧艺术家,老生行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马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这是国宝级艺术家呀,千万不容有失。”

  马连良赶紧摆手:“哪里哪里,过谦过谦。”

  林三七一听还有X光片,这下兴奋起来了,

  让别人号脉,立马能号出三七二十一来,可让他号脉,他只能号出个每分钟心跳几次,脉率齐不齐,仅此而己。

  “有X光片吗?这个好,把片子给我瞧瞧。”

  沈院长在旁边听到后一声长叹,小声对纪副院长吐槽道:“我就知道这小子最后还是会用西医的那一套。”

  中医院的大夫坐诊,看X光片判断病情,这在1960年是根本不敢想的。

  马连良的徒弟一听,马上将袋子里的X光片送上。

  林三七一拿到X光片子,心里松了一口气,这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毕竟西医才是他的本专业啊。

  片子有好几张,显然都是多次复诊的结果,艺术家工资高,梅兰芳一个月2000多元,马连良这种头牌、一级演员一个月也超过1000元,一张X光片10元钱不在话下。

  十多分钟后,林三七放下了X光片,心里有底了。

  粟院长有些着急:“小林大夫,怎么样?”

  马连良还是斯斯文文微笑着,很有涵养,旁边的徒弟有些忍不住:“林大夫,我师父能治吗?”

  林三七老神在在地点点头,指着X光片说道:

  “你们看,马老师拍的这些片子,这边显示为片状、絮状阴影,边缘模糊,这是侵润的表现;而这边的阴影密度较高,浓淡不一,有环形边界透光区的空洞,这叫干酪样病灶。

  但凡X线胸片上显示渗出性或渗出增殖性病灶、干酪样肺炎、干酪样病灶、空洞、纤维灶,都是提示为活动性病变,意思就是肺痨还在不断加重当中。”

  林三七一说到“西医”专用术语,那是一套一套的,非常专业,也非常唬人。

  这不,国家京剧院的人全部都愣住了。

  1960年的时候,对肺结核其实已经是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了,但林三七是从2023年穿越过来的,拥有的知识是领先这个时代整整60年。

  偏偏是60年是人类科技和医学高速发展的时代,所以林三七嘴里蹦出来的专业名词这么一说,每个人听得都是一头雾水。

  什么叫增殖灶?什么叫干酪样?别说几个戏子了,就连在场中医院的人也难以理解。

  马连良原本对林三七的年龄是有所芥蒂的,现在被林三七这么一通忽悠,马上就意识到自己是遇到真高人了,于是赶紧坐直了身体,认真的求教道:

  “林大夫,你看我这还有救吗?”

  “这个这个……”

  林三七还想卖卖官子,旁边焦急等着的赵燕侠等不了了:

  “林大夫,你看我的病情怎么样?”

  赵燕侠今年32岁,别看她年轻,资历却是很深的。

  她6岁开始上台演出,14岁正式拜四大花旦之一的荀慧生为师,15岁在中和戏院正式挂头牌演出,从此这辈子只演头牌,是个传奇女子。

  解放后评级,全国只有14名国家一级京剧演员,梅兰芳程砚秋等四大名旦都是一级演员,赵燕侠就是其中的一员。

  而且她是这14名一级演员中最年轻,且唯一的女演员,可见她的江湖地位和艺术成就之高,后来更成为了第一代阿庆嫂。

  “赵老师,您别急呀,这样,您把您的X光片子拿出来让我瞧瞧吧。”

  林三七索性也扔掉中医的一套了,直接按自己的思路看病了。

  赵燕侠赶紧从背包里取出片子,双手递了上去,眼神中充满了期望。

  林三七一瞧,心想还好,不算太严重,X线胸片上呈现分布均匀、大小密度相近的粟粒状阴影。

  放下胸片,林三七心里有底了:

  “粟院长,马老师,赵老师,您二位的病情我心里有底了,赵老师症状较轻,治疗的话效果会比较明显,我可以保证在半年内让赵老师痊愈。”

  赵燕侠一听,本来就明亮的眼睛就更亮了,脸上不禁堆起了笑脸:

  “谢谢,谢谢林大夫。”

  “不过马老师嘛,用中医的话说叫久病成灾,亏空太多了,现在不仅仅需要杀灭结核杆菌,还需要进行全身调理,这个病程最起码在12个月到18个月左右。”

  马连良同样惊喜道:“林大夫,您的意思是我不用死了?”

  像他这样的戏曲宗师,不差钱又有身份地位,自然是看遍了全国的名医,知道自己是什么情况,反正他自认为也活不了多久了。

  来昌平分院,那是因为有人家潘教授这个先例在,他也是来碰碰运气的。

  结果好家伙,现在重新又给了他生的希望,人都是怕死的,马连良自然要死死抓住。

  林三七微微一笑,自信地回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0页  当前第2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0/8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